初二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上海市初二期末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_角形_函数_考点

本文目录

  • 上海市初二期末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
  •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初二数学下册单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参考
  • 初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初二期末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

  上海市的同学们,初二期末考试还顺利吧?数学试卷的答案已经整理好了,快来校对吧。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上海市初二期末考数学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上海市初二期末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

  1.如果最简二次根式 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那么x的值是(  )

  A.﹣1 B.0 C.1 D.2

  【考点】同类二次根式.

  【分析】根据题意,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最简二次根式 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

  得x+2=3x,

  解得x=1.

  故选:C.

  2.下列代数式中, +1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  )

  A. B. C. +1 D. ﹣1

  【考点】分母有理化.

  【分析】根据有理化因式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两个含有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根式,那么这两个代数式相互叫做有理化因式.

  【解答】解:∵由平方差公式,( )( )=x﹣1,

  ∴ 的有理化因式是 ,

  故选D.

  3.如果关于x的方程ax2﹣3x+2=0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a取值范围是(  )

  A.a》0 B.a≥0 C.a=1 D.a≠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

  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

  【解答】解:依题意得:a≠0.

  故选:D.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年龄成正比例关系

  B.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C.车辆所行驶的路程S一定时,车轮的半径r和车轮旋转的周数m成反比例关系

  D.水管每分钟流出的水量Q一定时,流出的总水量y和放水的时间x成反比例关系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分析】分别利用反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关系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A、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年龄成正比例关系,错误;

  B、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是二次函数关系,故此选项错误;

  C、车辆所行驶的路程S一定时,车轮的半径r和车轮旋转的周数m成反比例关系,正确;

  D、水管每分钟流出的水量Q一定时,流出的总水量y和放水的时间x成正比例关系,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5.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

  B.两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

  C.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分别对应相等

  D.一个锐角和一条斜边分别对应相等

  【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两个锐角对应相等,不能说明两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符合题意;

  B、可以利用边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不符合题意;

  C、可以利用边角边或HL判定两三角形全等,不符合题意;

  D、可以利用角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如图,已知△ABC中,∠ACB=90°,CH、CM分别是斜边AB上的高和中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M=BC B.CB= AB C.∠ACM=30° D.CH•AB=AC•BC

  【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分析】由△ABC中,∠ACB=90°,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2=AC2+BC2;由△ABC中,∠ACB=90°,CH是高,易证得△ACH∽△CHB,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证得CH2=AH•HB;由△ABC中,∠ACB=90°,CM是斜边AB上中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CM= AB.

  【解答】解:△ABC中,∠ACB=90°,CM分别是斜边AB上的中线,可得:CM=AM=MB,但不能得出CM=BC,故A错误;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CM= AB,但不能得出CB= AB,故B错误;

  △ABC中,∠ACB=90°,CH、CM分别是斜边AB上的高和中线,无法得出∠ACM=30°,故C错误;

  由△ABC中,∠ACB=90°,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2=AC2+BC2;由△ABC中,∠ACB=90°,CH是高,易证得△ACH∽△CH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出CH•AB=AC•BC,故D正确;

  故选D
  上海市初二期末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二、填空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

  7.计算: = 2  .

  【考点】算术平方根.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化简,即 =|a|.

  【解答】解: = =2 .

  故答案为2 .

  8.计算: = 2a .

  【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分析】先化简二次根式,再作加法计算.

  【解答】解:原式=a+a=2a,故答案为:2a.

  9.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没有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m《﹣4 .

  【考点】根的判别式.

  【分析】根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没有实数根,得出△=16﹣4(﹣m)《0,从而求出m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没有实数根,

  ∴△=16﹣4(﹣m)《0,

  ∴m《﹣4,

  故答案为m《﹣4.

  10.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2﹣4x﹣1= (x﹣2+ )(x﹣2﹣ ) .

  【考点】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配方,然后再把5写成( )2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因式.

  【解答】解:原式=x2﹣4x+4﹣5

  =(x﹣2)2﹣5

  =(x﹣2+ )(x﹣2﹣ ).

  故答案为:(x﹣2+ )(x﹣2﹣ ).

  11.函数 的定义域是 x》﹣2 .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当表达式的分母中含有自变量时,自变量取值要使分母不为零,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 》0,

  即:x+2》0,

  解得:x》﹣2.

  故答案为:x》﹣2.

  12.如果正比例函数y=(k﹣3)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k》3 .

  【考点】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y=(k﹣3)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得出k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解:因为正比例函数y=(k﹣3)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所以k﹣3》0,

  解得:k》3,

  故答案为:k》3.

  13.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逆命题是 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交换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

  【解答】解: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逆命题是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故答案为: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14.经过已知点A和点B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是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

  【考点】轨迹.

  【分析】要求作经过已知点A和点B的圆的圆心,则圆心应满足到点A和点B的距离相等,从而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同圆的半径相等,则圆心应满足到点A和点B的距离相等,即经过已知点A和点B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故答案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15.已知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A(﹣3,1)和B(1,2),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分析】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

  【解答】解:∵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A(﹣3,1)和B(1,2),

  ∴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

  故答案为 .

  16.如果在四边形ABCD中,∠B=60°,AB=BC=13,AD=12,DC=5,那么∠ADC= 90° .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BC是等边三角形,求出AC=13,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推出即可.

  【解答】解:连接AC,

  ∵∠B=60°,AB=BC=13,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13,

  ∵AD=12,CD=5,

  ∴AD2+CD2=AC2,

  ∴∠AC=90°,

  故答案为:90°.

  17.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   .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以求得高线AD的长度,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如图所示:作AD⊥BC于D,

  ∵△ABC是等边三角形,

  ∴D为BC的中点,BD=DC= ,

  在Rt△ABD中,AB=5,BD= ,

  ∴AD= = = ,

  ∴等边△ABC的面积= BC•AD= ×5× = .

  故答案为: .

  18.已知在△AOB中,∠B=90°,AB=OB,点O的坐标为(0,0),点A的坐标为(0,4),点B在第一象限内,将这个三角形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75°后,那么旋转后点B的坐标为 ( , ) .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易得△AOB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OB的长为2 ,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75°后,那么点B与y轴正半轴组成30°的角,利用相应的三角函数可求得旋转后点B的坐标.

  【解答】解:∵∠B=90°,AB=OB,点O的坐标为(0,0),点A的坐标为(0,4),

  ∴OA=4.

  ∴OB=2 ,

  ∵将这个三角形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75°,

  ∴点B与y轴正半轴组成30°的角,

  点B的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

  ∴旋转后点B的坐标为( , ).
  上海市初二期末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8题,满分58分)

  19.计算: .

  【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即可解答.

  【解答】解:由题意,得 m》0

  原式=

  =

  20.解方程:(x﹣ )2+4 x=0.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原方程变形,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整理,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 ,

  ,

  ,

  ,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 .

  2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2=0有一个根为0,求这个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值.

  【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分析】首先根据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2=0有一个根为0,可得(m﹣2)2=0,据此求出m的值是多少;然后根据△=b2﹣4ac,求出这个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值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2=0有一个根为0,

  ∴(m﹣2)2=0,

  解得m=2,

  ∴原方程是x2+5x=0,

  ∴△=b2﹣4ac

  =52﹣4×1×0

  =25

  ∴这个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值是25.

  22.如图,在△ABC中,∠C=90°,AC=6cm,AB=10cm,点D在边AC上,且点D到边AB和边BC的距离相等.

  (1)作图:在AC上求作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求CD的长.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1)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做法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2)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BC=BE,进而得出DC的长.

  【解答】解:(1)如图所示:

  (2)过点D作DE⊥AB,垂足为点E,

  ∵点D到边AB和边BC的距离相等,

  ∴BD平分∠ABC.(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C=90°,DE⊥AB,

  ∴DC=DE.(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在Rt△CBD和Rt△EBD中,

  ∴Rt△CBD≌Rt△EBD(HL),

  ∴BC=BE.

  ∵在△ABC中,∠C=90°,

  ∴AB2=BC2+AC2.(勾股定理)

  ∵AC=6cm,AB=10cm,

  ∴BC=8cm.

  ∴AE=10﹣8=2cm.

  设DC=DE=x,

  ∵AC=6cm,

  ∴AD=6﹣x.

  ∵在△ADE中,∠AED=90°,

  ∴AD2=AE2+DE2.(勾股定理)

  ∴(6﹣x)2=22+x2.

  解得: .

  即CD的长是 .

  2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图象与直线y= x相交于横坐标为2的点A.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如果点B在直线y= x上,点C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BC∥x轴,BC=3,且BC在点A上方,求点B的坐标.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1)把x=2代入y= x得出点A坐标,从而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设点C( ,m),根据BC∥x轴,得点B(2m,m),再由BC=3,列出方程求得m,检验得出答案.

  【解答】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k≠0),

  ∵横坐标为2的点A在直线y= x上,∴点A的坐标为(2,1),

  ∴1= ,

  ∴k=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2)设点C( ,m),则点B(2m,m),

  ∴BC=2m﹣ =3,

  ∴2m2﹣3m﹣2=0,

  ∴m1=2,m2=﹣ ,

  m1=2,m2=﹣ 都是方程的解,但m=﹣ 不符合题意,

  ∴点B的坐标为(4,2).

  24.如图,已知在△ABC中,∠ABC=90°,点E是AC的中点,联结BE,过点C作CD∥BE,且∠ADC=90°,在DC取点F,使DF=BE,分别联结BD、EF.

  (1)求证:DE=BE;

  (2)求证:EF垂直平分BD.

  【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求出BE=DE,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即可;

  (2)证出DE=DF,得出∠DEF=∠DFE,证出∠BEF=∠DEF,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1)证明:∵∠ABC=90°,∠ADC=90°,点E是AC的中点,

  ∴ ,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BE=DE.

  (2)证明:∵CD∥BE,

  ∴∠BEF=∠DFE.

  ∵DF=BE,BE=DE,

  ∴DE=DF.

  ∴∠DEF=∠DFE.

  ∴∠BEF=∠DEF.

  ∴EF垂直平分BD.(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25.为改善奉贤交通状况,使奉贤区融入上海1小时交通圈内,上海轨交5号线南延伸工程于2014年启动,并将于2017年年底通车.

  (1)某施工队负责地铁沿线的修路工程,原计划每周修2000米,但由于设备故障第一周少修了20%,从第二周起工程队增加了工人和设备,加快了速度,第三周修了2704米,求该工程队第二周、第三周平均每周的增长率.

  (2)轨交五号线从西渡站到南桥新城站,行驶过程中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①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②轨交五号线从西渡站到南桥新城站沿途经过奉浦站,如果它从西渡站到奉浦站的路程是4千米,那么轨交五号

  线从西渡站到奉浦站需要多少时间?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首先表示出第一周修的长度,进而利用结合求第二周、第三周平均每周的增长率,得出等式求出答案;

  (2)①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图形得出x的取值范围;

  ②当y=4代入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出答案.

  【解答】解:(1)设该工程队第二周、第三周平均每周的增长率为x,

  由题意,得 2000(1﹣20%)(1+x)2=2704.

  整理,得 (1+x)2=1.69.

  解得 x1=0.3,x2=﹣2.3.(不合题意,舍去)

  答:该工程队第二周、第三周平均每周的增长率是30%.

  (2)①由题意可知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y=kx(k≠0),

  由图象经过点(10,12)得:12=10k,

  解得:k= .

  ∴y关于x的函数关系是:y= x(0≤x≤10);

  ②由题意可知y=4,

  ∴ ,

  解得:x= ,

  答:五号线从西渡站到奉浦站需要 分钟.

  26.如图,已知△ABC中,∠ACB=90°,∠ABC=30°,AC=2,点P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以点P为圆心,P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BC于点D,射线PD交射线AC于点E.

  (1)当点D与点C重合时,求PB的长;

  (2)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设PB=x,CE=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PAD是直角三角形时,求PB的长.

  【考点】三角形综合题.

  【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 A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CB=∠B=3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DB=∠B=30°,求得AE=AP,即可得到结论;

  (3)①如图2,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求得∠PDA=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D= AP,解方程得到x= ;②如图3,当点E在AC边上时,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P= PD.解方程得到x= .

  【解答】解:(1)如图1,∵在△ABC 中,∠ACB=90°,∠ABC=30°,

  ∴AC= AB,

  ∵AC=2,

  ∴AB=4,

  ∵以点P为圆心,P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BC于点D,点D与点C重合,

  ∴PD=PB,

  ∴∠PCB=∠B=30°,

  ∴∠APC=∠ACD=60°,

  ∴AP=AC=2,

  ∴BP=2;

  (2)∵PD=PB,∠ABC=30°,

  ∴∠PDB=∠B=30°,

  ∴∠APE=60°,∠CDE=30°,

  ∵∠ACD=90°,

  ∴∠AEP=60°,

  ∴AE=AP,

  ∵PB=x,CE=y,

  ∴2+y=4﹣x,y=2﹣x.(0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式子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 B.x C.x≥ D.x

  2、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再化简的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3、以下列各组数为边的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

  (1)3,4,5;(2) , , ;(3)32,42,52;(4)0.03,0.04,0.05.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与直线y=2x+1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是( )

  A.y=-2x+1 B.y=-2x-1 C D

  5、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M为边AD的中点,延长MD至点E,使ME=MC,以DE为边作正方形DEFG,点G在边CD上,则DG的长为( )

  A. B. C. D.

  6、对于函数y=﹣5x+1,下列结论:①它的图象必经过点(﹣1,5)②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③ 当x1时,y0 ④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7、如图,已知OP平分∠AOB,∠AOB=60°,CP=2,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如果点M是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 )

  A.2 B. C. D.

  8、八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P点的一条直线l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该直线l的解析式为 ( )

  A B C D

  9、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BD于点E,CF⊥BD于点F,连接AF,CE,若DE=BF,则下列结论:①CF=AE;②OE=OF;③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④图中共有四对全等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10、小明、小宇从学校出发到青少年宫参加书法比赛,小明步行一段时间后,小宇骑自行车沿相同路线行进,两人均匀速前行.他们的路程差s(米)与小明出发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小宇先到达青少年宫;②小宇的速度是小明速度的3倍;③a=20;④b=600.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10题图 第9题图

  二、写出你的结论,完美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对于正比例函数 , 的值随 的值减小而减小,则 的值为 。

  12、从A地向B地打长途电话,通话3分钟以内(含3分钟)收费2.4元,3分钟后每增加通话时间1分钟加收1元(不足1分钟的通话时间按1分钟计费),某人如果有12元话费打一次电话最多可以通话 分钟.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3、写出一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的直线解析式为 。

  14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位数为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那么这5个数的和的最大值是 。

  15、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有下列条件:①AO=CO,BO=DO;②AO=BO=CO=DO.其中能判断ABCD是矩形的条件是 (填序号)

  16、已知 的值是 .

  17、没有上盖的圆柱盒高为10cm,周长为32cm,点A距离下底面3cm.一只位于圆柱盒外表面点A处的蚂蚁想爬到盒内表面对侧中点B处.则蚂蚁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的长为 cm

  18、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过O的直线OM经过点A(6,6),过A作正方形ABCD,在直线OA上有一点E,过E作正方形EFGH,已知直线OC经过点G,且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3,则点F的坐标为 .

  三、解答题。

  19、计算(6分)

  20(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在第四象限,求整数的值。

  21、(8分)某中学对“助残”自愿捐款活动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一组学生捐款情况的数据,下图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图中从左到右各长方形高度之比为 ,又知此次调查中捐15元和20元得人数共39人.

  (1) 他们一共抽查了多少人?

  (2) 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各是多少?

  (3) 若该校共有1500名学生,请估算全校学生共捐款多少元?

  第22题图

  22(8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BC边上的一点,连结AE、BD且AE=AB.

  (1)求证:∠ABE=∠EAD;

  (2)若∠AEB=2∠ADB,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3(12分)、现场学习: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 、 、 ,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这种方法叫做构图法.

  (1)△ABC的面积为: _________ ;

  (2)若△DEF三边的长分别为 、 、 ,请在图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相应的△DEF,并利用构图法求出它的面积;

  (3)如图2,一个六边形的花坛被分割成7个部分,其中正方形PRBA,RQDC,QPFE的面积分别为13,10,17,且△PQR、△BCR、△DEQ、△AFP的面积相等,求六边形花坛ABCDEF的面积.

  24、(12分)某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m,B种布料52m,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的时装需要A种布料0.6m,B种布料O.9m,可获利45元,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要A种布料1.1m,B种布料0.4m,可获利50元.若设生产N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的总利润为y元.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该服装厂在生产这批时装中,当生产N型号的时装多少套时,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25(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a.直线y=bx+c交x轴于E,交y轴于F,且a、b、c分别满足 ,

  (1)求直线y=bx+c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正方形OABC的对角线的交点D的坐标;

  (2)直线y=bx+c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移动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设平移的时间为t秒,问是否存在t的值,使直线EF平分正方形OABC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P为正方形OABC的对角线AC上的动点(端点A、C除外),PM⊥PO,交直线AB于M。求 的值

  本文导航 1、首页2、初二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2

  附:参考答案

  一、1---10 ADBBD BCABB

  二、11、2 12、12 13、② 14、50 15、20 16、(9,6)

  三、17(1) (4分) (2) 2 (4分)

  18、(1)过C作CE∥DA交AB于E,

  ∴∠A=∠CEB

  又∠A=∠B

  ∴∠CEB=∠B

  ∴BC=EC

  又∵AB∥DC CE∥DA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AD=EC

  ∴AD=BC (4分)

  (2)(1)的逆命题:在梯形ABCD中,AB∥DC,若AD=BC,求证:∠A=∠B

  证明:过C作CE∥DA交AB于E

  ∴∠A=∠CEB

  又AB∥DC CE∥DA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AD=EC

  又∵AD=BC

  ∴BC=EC

  ∴∠CEB=∠B

  ∴∠A=∠B (4分)

  19、

  证明:连结BD,

  ∵△ACB与△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CD=∠ACB=90°,∠E=∠ADC=∠CAB=45°,EC=DC,AC=BC,AC2+BC2=AB2,

  ∴2AC2=AB2.∠ECD-∠ECB=∠ACB-∠ECB,

  ∴∠ACE=∠BCD.

  在△AEC和△BDC中,

  AC=BC

  ∠ACE=∠BCD

  EC=DC

  ,

  ∴△AEC≌△BDC(SAS).

  ∴AE=BD,∠AEC=∠BDC.

  ∴∠BDC=135°,

  即∠ADB=90°.

  ∴AD2+BD2=AB2,

  ∴AD2+AE2=2AC2. (8分)

  20、证明:(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

  ∴∠AEB=∠EAD,

  ∵AE=AB,

  ∴∠ABE=∠AEB,

  ∴∠ABE=∠EAD; (3分)

  (2)∵AD∥BC,

  ∴∠ADB=∠DBE,

  ∵∠ABE=∠AEB,∠AEB=2∠ADB,

  ∴∠ABE=2∠ADB,

  ∴∠ABD=∠ABE﹣∠DBE=2∠ADB﹣∠ADB=∠ADB,

  ∴AB=AD,

  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菱形. (5分)

  21、∵直线y=﹣ x+8,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

  当x=0时,y=8;当y=0时,x=6.

  ∴OA=6,OB=8

  ∵C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CB=CA

  设OC= ,则

  解得:

  ∴点C的坐标为(﹣ ,0); (6分)

  ∴△ABC的面积S= AC×OB= × ×8= (2分)

  22、解:(1)根据格子的数可以知道面积为S=3×3﹣ = ; (2分)

  (2)画图为

  计算出正确结果S△DEF=3; (3分)

  (3)利用构图法计算出S△PQR=

  △PQR、△BCR、△DEQ、△AFP的面积相等

  计算出六边形花坛ABCDEF的面积为S正方形PRBA+S正方形RQDC+S正方形QPFE+4S△PQR=13+10+17+4× =62. (5分)

  23、解:(1)填表如下:

  调入地

  化肥量(吨)

  调出地 甲乡 乙乡 总计

  A城 x 300﹣x 300

  B城 260﹣x 240﹣(300﹣x) 200 (3分)

  总计 260 240 500

  (2)根据题意得出:

  y=20x+25(300﹣x)+25(260﹣x)+15=﹣15x+13100; (3分)

  (3)因为y=﹣15x+1310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根据题意可得: ,

  解得:60≤x≤260,

  所以当x=260时,y最小,此时y=9200元.

  此时的方案为:A城运往甲乡的化肥为260吨,A城运往乙乡的化肥为40吨,B城运往甲乡的化肥为20吨,B城运往乙乡的化肥为200吨. (4分)

  24、(1)由题意得 ,直线y=bx+c的解析式为:y=2x+8

  D(2,2).(4分)

  (2)当y=0时,x=﹣4,∴E点的坐标为(﹣4,0).

  当直线EF平移到过D点时正好平分正方形AOBC的面积.

  设平移后的直线为y=2x+b,代入D点坐标,求得b=﹣2.

  此时直线和x轴的交点坐标为(1,0),平移的距离为5,所以t=5秒. (8分)

  (3)过P点作NQ∥OA,GH∥CO,交CO、AB于N、Q,交CB、OA于G、H.

  易证△OPH≌△MPQ,四边形CNPG为正方形.

  ∴PG=BQ=CN.

  ∴ ,即 . (12分)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的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能使 = 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x≥6 B.x≥0 C.0≤x≤6 D.x为一切实数

  3.下列运算① + = ;② × = ;③ =2;④( )2=5,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星期天张老师从家里跑步到公园,打了一会 太极拳 ,然后沿原路慢步走到家,下面能反映这段时间张老师离家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钟)之间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5.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y轴于正半轴,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  )

  A.k》0,b》0 B.k》0,b《0 C.k《0,b》0 D.k《0,b《0

  6.如图,直线y=kx+b交坐标轴于A、B两点,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  )

  A.x》﹣2 B.x》3 C.x《﹣2 D.x《3

  7.已知 是方程 的解,那么一次函数y=2﹣x和y= ﹣4的交点坐标是(  )

  A. C.

  8.如图所示,将△ABC沿着XY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得到△MNL,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M∥BN B.AM=BN C.BC=ML D.∠ACB=∠MLN

  9.如图△ABC中∠C=90°,∠B=30°,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为(  )

  A.150° B.120° C.90° D.60°

  10.下列四个图案中,既可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用平移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1.计算: + =      .

  12.在一次函数y=kx+2中,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它的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

  13.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且与直线y=﹣x平行,那么一次函数表达式是      .

  14.如图所示的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点O为它的对称中心,写出一组关于点O的对称点是      .

  三、解答题

  15.如图,数轴上与 对应的点分别是A,B,点C也在数轴上,且AB=AC,设点C表示的数为x

  (1)求x的值;

  (2)计算|x﹣ | .

  16.如图,已知△ABC的周长为10cm,将△ABC沿边BC向右平移2cm得到△DEF,求四边形ABFD的周长.

  17.已知函数y=(2m﹣1)x+1﹣3m,m为何值时:

  (1)这个函数的图象过原点;

  (2)这个函数为一次函数;

  (3)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8.已知点A(6,0)及在第一象限的动点P(x,y),且2x+y=8,设△OAP的面积为S.

  (1)试用x表示y,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OAP的面积是否能够达到30?为什么?

  19.如图,D为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AD=5,BD=6,CD=4,将△ABD绕A点逆时针旋转,使AB与AC重合,点D旋转至点E,连接DE.

  (1)试判定△A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DCE的面积.

  20.为绿化校园,某校计划购进A、B两种树苗,共21课.已知A种树苗每棵90元,B种树苗每棵70元.设购买B种树苗x棵,购买两种树苗所需费用为y元.

  (1)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

  (2)若购买B种树苗的数量少于A种树苗的数量,请给出一种费用最省的方案,并求出该方案所需费用.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的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考点】二次根式的定义.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对每个选项做判断即可.

  【解答】解:A、当x=0时,﹣x﹣2《0, 无意义,故本选项错误;

  B、当x=﹣1时, 无意义;故本选项错误;

  C、∵x2+2≥2,∴ 符合二次根式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

  D、当x=±1时,x2﹣2=﹣1《0, 无意义;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2.能使 = 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x≥6 B.x≥0 C.0≤x≤6 D.x为一切实数

  【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关于x的不等式组进而求出答案.

  【解答】解:∵ = 成立,

  ∴ ,

  解得:x≥6.

  故选:A.

  3.下列运算① + = ;② × = ;③ =2;④( )2=5,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以及二次根式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① + ,不能合并,故错误;

  ② × = ,正确;

  ③ =2,正确;

  ④( )2=5,正确;

  正确的②③④,

  故选C.

  4.星期天张老师从家里跑步到公园,打了一会太极拳,然后沿原路慢步走到家,下面能反映这段时间张老师离家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钟)之间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他跑步到离家较远的公园,打了一会儿太极拳后慢步回家,去的时候速度快,用的时间少,然后在公园打拳路程是不变的,回家慢步用的时间多.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能大致反映当天张老师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的关系的是B.

  故选:B.

  5.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y轴于正半轴,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  )

  A.k》0,b》0 B.k》0,b《0 C.k《0,b》0 D.k《0,b《0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根据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关系确定k,b的取值范围,从而求解.

  【解答】解: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0;

  图象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则b》0.

  故选C.

  6.如图,直线y=kx+b交坐标轴于A、B两点,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  )

  A.x》﹣2 B.x》3 C.x《﹣2 D.x《3

  【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kx+b》0可看作是函数y=kx+b的函数值大于0,然后观察图象得到图象在x轴上方,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x》﹣2,这样即可得到不等式kx+b》0的解集.

  【解答】解:根据题意,kx+b》0,

  即函数y=kx+b的函数值大于0,图象在x轴上方,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x》﹣2,

  故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x》﹣2.

  故选A.

  7.已知 是方程 的解,那么一次函数y=2﹣x和y= ﹣4的交点坐标是(  )

  A. C.

  【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

  【分析】由方程组的解为 ,即可得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4,﹣2),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是方程 的解,

  ∴一次函数y=2﹣x和y= ﹣4的交点坐标是(4,﹣2).

  故选B.

  8.如图所示,将△ABC沿着XY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得到△MNL,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M∥BN B.AM=BN C.BC=ML D.∠ACB=∠MLN

  【考点】平移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且相等,平移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答】解:∵△ABC沿着XY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得到△MNL,

  ∴①对应边相等:AB=MN,AC=ML,BC=NL,∴B正确,C错误;

  ②对应角相等:∠ABC=∠MNL,∠BCA=∠NLM,∠BAC=∠NML,∴D正确,

  ③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且相等:平行AM∥BN∥CL,∴正确,

  相等AM=BN=CL,

  故选C

  9.如图△ABC中∠C=90°,∠B=30°,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为(  )

  A.150° B.120° C.90° D.60°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先判断出旋转角最小是∠CAC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出∠BAC,再由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Rt△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

  ∴旋转角最小是∠CAC1,

  ∵∠C=90°∠B=30°,

  ∴∠BAC=60°,

  ∵△AB1C1由△ABC旋转而成,

  ∴∠B1AC1=∠BAC=60°,

  ∴∠CAC1=180°﹣∠B1AC1=180°﹣60°=120°,

  故选B.

  10.下列四个图案中,既可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用平移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

  A. B. C. D.

  【考点】利用旋转设计图案;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分析】分别根据旋转的定义及平移的定义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

  A、B、C、D四个选项中的图形都可以看成是图形的一半旋转180°得到,

  若一个图形可以通过某一个基本图形平移得到,则这个图形可以分成几个相同的基本图形,且基本图形之间对应点的连线应该是平行的,

  故A、B、D不能由平移得到,只有C选项的图形,可看成是由基本图形 通过平移得到,

  故选C.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1.计算: + = 5  .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先计算二次根式的除法,再化简二次根式,最后合并即可.

  【解答】解:原式= +

  =3 +2

  =5 ,

  故答案为:5 .

  12.在一次函数y=kx+2中,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它的图象不经过第 四 象限.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先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判断出k的符号,再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一次函数y=kx+2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

  ∵2》0,

  ∴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

  故答案为:四.

  13.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且与直线y=﹣x平行,那么一次函数表达式是 y=﹣x+3 .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

  【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且与直线y=﹣x平行,则一次项系数相等,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x+b,代入(0,3)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

  【解答】解: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x+b.

  则3把(0,3)代入得b=3,

  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3.

  故答案是:y=﹣x+3.

  14.如图所示的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点O为它的对称中心,写出一组关于点O的对称点是 点A与点C .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点O为它的对称中心,

  ∴点A与点C关于点O的对称,

  故答案为:点A与点C.

  三、解答题

  15.如图,数轴上与 对应的点分别是A,B,点C也在数轴上,且AB=AC,设点C表示的数为x

  (1)求x的值;

  (2)计算|x﹣ | .

  【考点】实数与数轴.

  【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表示出AB、AC的长,列出方程可求得x的值;

  (2)将x的值代入计算可得.

  【解答】解:(1)设C点表示x,

  ∵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 和 ,且AB=AC,

  ∴ ﹣x= ﹣ ,解得x=2 ﹣ ;

  (2)原式=|2 ﹣ ﹣ |+

  = ﹣ +

  = .

  16.如图,已知△ABC的周长为10cm,将△ABC沿边BC向右平移2cm得到△DEF,求四边形ABFD的周长.

  【考点】平移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DF=AC,AD=CF=2cm,然后求出四边形ABFD的周长=△ABC的周长+AD+CF,最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ABC沿边BC向右平移2cm得到△DEF,

  ∴DF=AC,AD=CF=2cm,

  ∴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

  =AB+BC+CF+AC+AD,

  =△ABC的周长+AD+CF,

  =10+2+2,

  =14cm.

  17.已知函数y=(2m﹣1)x+1﹣3m,m为何值时:

  (1)这个函数的图象过原点;

  (2)这个函数为一次函数;

  (3)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1)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出m的值;

  (2)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

  (3)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解:(1)∵这个函数的图象过原点,

  ∴1﹣3m=0,解得m= ;

  (2)∵这个函数为一次函数,

  ∴2m﹣1≠0,解得m≠ ;

  (3)∵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m﹣1》0,解得m》 .

  18.已知点A(6,0)及在第一象限的动点P(x,y),且2x+y=8,设△OAP的面积为S.

  (1)试用x表示y,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OAP的面积是否能够达到30?为什么?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1)利用2x+y=8,得出y=8﹣2x及点P(x,y)在第一象限内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根据△OAP的面积=OA×y÷2列出函数解析式,

  (3)利用当S=30,﹣6x+24=30,求出x的值,进而利用x的取值范围得出答案.

  【解答】解:(1)∵2x+y=8,

  ∴y=8﹣2x,

  ∵点P(x,y)在第一象限内,

  ∴x》0,y=8﹣2x》0,

  解得:0

初二数学下册单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细心选一选:(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表格中.

  1.在分式中,x的取值范围是(  )

  A. x≠1 B. x≠0 C. x》1 D. x《1

  2.在以下回收、绿色食品、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已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则α+β的值是(  )

  A. 2 B. ﹣2 C. 3 D. ﹣3

  4.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过点A,过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为B和C.若矩形ABOC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  )

  A. 4 B. 2 C. 1 D.

  5.如图所示,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是CD中点,连接OE,若OE=3cm,则AD的长为(  )

  A. 3cm B. 6cm C. 9cm D. 12cm

  6.方程x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

  A. (x+3)2=14 B. (x﹣3)2=14 C. D. (x+3)2=4

  7.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

  A. 五边形 B. 六边形 C. 七边形 D. 八边形

  8.分式方程的解是(  )

  A. x=﹣5 B. x=5 C. x=﹣3 D. x=3

  9.如图,菱形ABCD中,已知∠D=110°,则∠BAC的度数为(  )

  A. 30° B. 35° C. 40° D. 45°

  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  )

  A. k《1且k≠0 B. k≠0 C. k1

  11.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14个,…,按此规律.则第(10)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

  A. 72 B. 64 C. 54 D. 50

  12.已知四边形OABC是矩形,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双曲线与边BC交于点D、与对角线OB交于点中点E,若△OBD的面积为10,则k的值是(  )

  A. 10 B. 5 C. D.

  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3.分解因式:2m2﹣2=      .

  14.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      .

  15.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4,∠AOD=120°,则对角线AC的长度为      .

  16.已知x=2是方程x2+mx+2=0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      .

  17.由于天气炎热,某校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预防“蚊虫叮咬”,对教室进行“薰药消毒”.已知药物在燃烧机释放过程中,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含药量y(毫克)与燃烧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即图中线段OA和双曲线在A点及其右侧的部分),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2毫克时,对人体无毒害作用,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在      分钟内,师生不能呆在教室.

  1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2,将∠BA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α°(0《α《45),得到∠B′AD′,其中过点B作与对角线BD垂直的直线交射线AB′于点E,射线AD′与对角线BD交于点F,连接CF,并延长交AD于点M,当满足S四边形AEBF=S△CDM时,线段BE的长度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19题10分,20题8分,21题8分,22题8分,共3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19.解方程:

  (1)x2﹣6x﹣2=0

  (2)=+1.

  20.如图,在ABCD中,∠ABD的平分线BE交AD于点E,∠CDB的平分线DF交BC于点F,连接BD.

  (1)求证:△ABE≌△CDF;

  (2)若AB=DB,求证:四边形DFBE是矩形.

  21.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P(﹣,0),且与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相交于点A(﹣2,1)和点B.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回答: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

  22.童装店在服装销售中发现:进货价每件60元,销售价每件100元的某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为了迎接“六一”,童装店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童装降价1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2件,

  (1)降价前,童装店每天的利润是多少元?

  (2)如果童装店每要每天销售这种童装盈利1200元,同时又要使顾客得到更多的实惠,那么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元?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23.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是方程a2﹣4a+2=0的解.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两点P1(x1,y1)与P2(x2,y2)的“非常距离”,给出如下定义:

  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x1﹣x2|;

  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y1﹣y2|.

  例如:点P1(1,2),点P1(3,5),因为|1﹣3|《|2﹣5|,所以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2﹣5|=3,也就是图1中线段P1Q与线段P2Q长度的较大值(点Q为垂直于y轴的直线P1Q与垂直于x轴的直线P2Q的交点).

  (1)已知点A(﹣),B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①若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为2,写出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②直接写出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

  (2)如图2,已知C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点D的坐标是(0,1),求点C与点D的“非常距离”最小时,相应的点C的坐标.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25题12分,26题12分,共2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25.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60°,E是对角线AC上任意一点,F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CF=AE,连接BE、EF.

  (1)如图1,当E是线段AC的中点,且AB=2时,求△ABC的面积;

  (2)如图2,当点E不是线段AC的中点时,求证:BE=EF;

  (3)如图3,当点E是线段A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6.如图,已知点A是直线y=2x+1与反比例函数y=(x》0)图象的交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1.

  (1)求k的值;

  (2)如图1,双曲线y=(x》0)上一点M,若S△AOM=4,求点M的坐标;

  (3)如图2所示,若已知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一点B(3,1),点P是直线y=x上一动点,点Q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另一点,是否存在以P、A、B、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细心选一选:(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表格中.

  1.在分式中,x的取值范围是(  )

  A. x≠1 B. x≠0 C. x》1 D. x《1

  考点: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 根据分式有意义,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由题意得,x﹣1≠0,

  解得x≠1.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

  (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

  (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

  (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2.在以下回收、绿色食品、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 轴对称图形.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 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3.已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则α+β的值是(  )

  A. 2 B. ﹣2 C. 3 D. ﹣3

  考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α+β=﹣=2,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

  ∴α+β=﹣=2;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x1x2=.

  4.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过点A,过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为B和C.若矩形ABOC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  )

  A. 4 B. 2 C. 1 D.

  考点: 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分析: 设点A的坐标为(x,y),用x、y表示OB、AB的长,根据矩形ABOC的面积为2,列出算式求出k的值.

  解答: 解:设点A的坐标为(x,y),

  则OB=x,AB=y,

  ∵矩形ABOC的面积为2,

  ∴k=xy=2,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轴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k|.

  5.如图所示,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是CD中点,连接OE,若OE=3cm,则AD的长为(  )

  A. 3cm B. 6cm C. 9cm D. 12cm

  考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易证OE是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求解.

  解答: 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基本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知点O是BD中点,所以OE是△BCD的中位线.

  根据中位线定理可知AD=2OE=2×3=6(cm).

  故选B.

  点评: 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和中位线性质,并利用性质解题.平行四边形基本性质: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6.方程x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

  A. (x+3)2=14 B. (x﹣3)2=14 C. D. (x+3)2=4

  考点: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专题: 配方法.

  分析: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解答: 解:由原方程移项,得

  x2+6x=5,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32,得

  x2+6x+9=5+9,

  ∴(x+3)2=14.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应用.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

  7.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

  A. 五边形 B. 六边形 C. 七边形 D. 八边形

  考点: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 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可得.

  解答: 解:108=180(n﹣2)÷n

  解得n=5.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8.分式方程的解是(  )

  A. x=﹣5 B. x=5 C. x=﹣3 D. x=3

  考点: 解分式方程.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1)(x﹣1),方程两边乘以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求解.

  解答: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1)(x﹣1),

  得3(x+1)=2(x﹣1),

  解得x=﹣5.

  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

  故选A.

  点评: (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9.如图,菱形ABCD中,已知∠D=110°,则∠BAC的度数为(  )

  A. 30° B. 35° C. 40° D. 45°

  考点: 菱形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根据菱形的对边平行和直线平行的性质得到∠BAD=70°,然后根据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求解.

  解答: 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

  ∴AD∥AB,

  ∴∠BAD=180°﹣∠D=180°﹣110°=70°,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C平分∠BAD,

  ∴∠BAC=∠BAD=35°.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2条对称轴,分别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

  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  )

  A. k《1且k≠0 B. k≠0 C. k1

  考点: 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根的判别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令△》0且二次项系数不为0即可.

  解答: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

  即(﹣6)2﹣4×9k》0,

  解得,k《1,

  ∵为一元二次方程,

  ∴k≠0,

  ∴k《1且k≠0.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要知道:(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

  11.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14个,…,按此规律.则第(10)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

  A. 72 B. 64 C. 54 D. 50

  考点: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 由第1个图形有9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第2个图形有9+5=14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第3个图形有9+5×2=19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由此得出第n个图形有9+5×(n﹣1)=5n+4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由此求得答案即可.

  解答: 解:第1个图形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有9个,

  第2个图形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有9+5=14个,

  第3个图形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有9+5×2=19个,

  …

  第n个图形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有9+5×(n﹣1)=5n+4个,

  所以第10个图形中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为5×10+4=54个.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图形与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12.已知四边形OABC是矩形,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双曲线与边BC交于点D、与对角线OB交于点中点E,若△OBD的面积为10,则k的值是(  )

  A. 10 B. 5 C. D.

  考点: 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分析: 设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E点的坐标是(x,y),根据E是OB的中点,得到B点的坐标,求出点E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k.

  解答: 解:设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E点的坐标是(x,y),

  ∵E是OB的中点,

  ∴B点的坐标是(2x,2y),

  则D点的坐标是(,2y),

  ∵△OBD的面积为10,

  ∴×(2x﹣)×2y=10,

  解得,k=,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反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k|.

  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3.分解因式:2m2﹣2= 2(m+1)(m﹣1) .

  考点: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先提取公因式2,再对剩余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因式.

  解答: 解:2m2﹣2,

  =2(m2﹣1),

  =2(m+1)(m﹣1).

  故答案为:2(m+1)(m﹣1).

  点评: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关键在于提取公因式后继续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因式分解.

  14.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 ﹣3 .

  考点: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分式的值为零,分子等于0,分母不为0.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

  |x|﹣3=0且x﹣3≠0,

  解得,x=﹣3.

  故答案是:﹣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5.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4,∠AOD=120°,则对角线AC的长度为 8 .

  考点: 矩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 由矩形的性质得出OA=OB,再证明△AOB是等边三角形,得出OA=OB=AB=4,得出AC=2OA即可.

  解答: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AC,OB=BD,AC=BD,

  ∴OA=OB,

  ∵∠AOD=120°,

  ∴∠AOB=60°,

  ∴△AOB是等边三角形,

  ∴OA=OB=AB=4,

  ∴AC=2OA=8;

  故答案为:8.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6.已知x=2是方程x2+mx+2=0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 ﹣3 .

  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分析: 将x=2代入方程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m值.

  解答: 解:把x=2代入方程可得:4+2m+2=0,

  解得m=﹣3.

  故答案为﹣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把求未知系数的问题转化为方程求解的问题.

  17.由于天气炎热,某校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预防“蚊虫叮咬”,对教室进行“薰药消毒”.已知药物在燃烧机释放过程中,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含药量y(毫克)与燃烧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即图中线段OA和双曲线在A点及其右侧的部分),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2毫克时,对人体无毒害作用,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在 75 分钟内,师生不能呆在教室.

  考点: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药物释放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药物释放完毕后,y与x成反比例,将数据代入用待定系数法可得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进一步求解可得答案.

  解答: 解: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0),

  将(25,6)代入解析式得,k=25×6=150,

  则函数解析式为y=(x≥15),

  当y=2时,=2,

  解得x=75.

  答:从消毒开始,师生至少在75分钟内不能进入教室.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们的关系式.

  1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2,将∠BA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α°(0《α《45),得到∠B′AD′,其中过点B作与对角线BD垂直的直线交射线AB′于点E,射线AD′与对角线BD交于点F,连接CF,并延长交AD于点M,当满足S四边形AEBF=S△CDM时,线段BE的长度为 2﹣2 .

  考点: 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 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得∠EAB=∠FAD=α,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AB=AD,∠ADB=∠ABD=45°,则利用BE⊥BD得∠EBA=∠FDA=45°,于是可根据“ASA”判定△ABE≌△ADF,得到S△ABE=S△ADF,所以S四边形AEBF=S△ABD=4,则S△CDM=2,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计算出DM=2,延长AB到M′使BM′=DM=2,如图,接着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CM=2,再通过证明△BCM≌△DCM得到CM′=CM=2,∠BCM′=∠DCM,然后证∠M′NC=∠M′CN得到M′N=M′C=2,则BN=M′C﹣BM′=2﹣2.

  解答: 解:∵∠BA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α°(0《α《45°),得到∠B′AD′,

  ∴∠EAB=∠FAD=α,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ADB=∠ABD=45°,∵BE⊥BD,

  ∴∠EBD=90°,

  ∴∠EBA=45°,

  ∴∠EBA=∠FDA,

  在△ABE和△ADF中,

  ,

  ∴△ABE≌△ADF(ASA),

  ∴S△ABE=S△ADF,

  ∴S四边形AEBF=S△ABE+S△ABF=S△ADF+S△ABF=S△ABD=×2×2=4,

  ∵S四边形AEBF=S△CDM,

  ∴S△CDM==2,

  ∴DM2=2,解得DM=2,

  延长AB到M′使BM′=DM=2,如图,

  在Rt△CDM中,CM==2,

  在△BCM′和△DCM中

  ,

  ∴△BCM≌△DCM(SAS),

  ∴CM′=CM=2,∠BCM′=∠DCM,

  ∵AB∥CD,

  ∴∠M′NC=∠DCN=∠DCM+∠NCM=∠BCM′+∠NCM,

  而NC平分∠BCM,

  ∴∠NCM=∠BCN,

  ∴∠M′NC=∠BCM′+∠BCN=∠M′CN,

  ∴M′N=M′C=2,

  ∴BN=M′C﹣BM′=2﹣2.

  故答案为:2﹣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19题10分,20题8分,21题8分,22题8分,共3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19.解方程:

  (1)x2﹣6x﹣2=0

  (2)=+1.

  考点: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分式方程.

  分析: (1)移项,配方,再开方,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2)先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即可.

  解答: 解:(1)x2﹣6x﹣2=0,

  x2﹣6x=2,

  x2﹣6x+9=2+9,

  (x﹣3)2=11,

  x﹣3=,

  x1=3+,x2=3﹣;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参考

  知识点一、平移的概念: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______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和__________.

  注意:1、前提在同一平面内,物体在曲面上运动不称之为平移

  2、必须是沿同一个不变的方向移动

  3、图形平移是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知识点二、平移的性质

  2、经过平移,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相等,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____________.

  【基础训练】

  1.以下现象:①电梯的升降运动;②飞机在地面沿直线滑行;

  ③风车的转动,④汽车轮胎的转动.其中属于平移的是()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2、如下左图,△ABC经过平移到△DEF的位置,则下列说法:

  ①AB∥DE,AD=CF=BE;②∠ACB=∠DEF;

  ③平移的方向是点C到点E的方向;

  ④平移距离为线段BE的长.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个B.2个C.3个D.4个

  3、如下右图,在等边△ABC中,D、E、F分别是边BC、AC、AB的中点,则△AFE经过平移可以得到()

  A.△DEFB.△FBDC.△EDCD.△FBD和△EDC

  4.下列图形属于平移位置变换的是().

  5.下列图形中,是由(1)仅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

  6.如图,△ABC平移后得到△A′B′C′,线段AB与线段A′B′的位置关系是.

  7.在1题中,与线段AA′平行且相等的线段有.

  8、将长度为5cm的线段向上平移10cm所得线段长度是( )

  A、10cmB、5cmC、0cmD、无法确定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老师为大家整理了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供大家参考。

  一、填空题

  1、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中,其相同的性质是_________.

  2、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_____________.

  3、经过旋转,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___.

  4、9点30分,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______.

  5、等边三角形绕着它的三边中线的交点旋转至少______度,能够与本身重合.

  6、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绕它的顶点A旋转180°,顶点B所经过的路线长为______cm.

  7、甲图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乙图,乙图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丙图,丙图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丁图,那么丁图向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可以得到甲图.

  8、△ABC和△DCE是等边三角形,则在此图中,

  △ACE绕着点旋转度可得到△。

  三、解答题(第8题图)

  1、经过平移,△ABC的边AB移到了EF,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2、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的网格中作出△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ABC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①求出的面积.

  ②作出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形△A2B2C2.

  ③作出△ABC以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0后的图形△A3B3C3

  4、在如图的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的坐标为(-1,2)。

  (1)把△ABC向下平移8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画出△,并写出坐标。

  (2)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关于原点O对称的△,并写出点的坐标。

  5、如图,已知∠EAD=32°,△ADE绕着点A旋转50°后能与△ABC重合,求∠BAE的度数。

  6、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F旋转一四定角度后得到△ABE,如图所示,如果AF=4,AB=7,求(1)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2)求DE的长度(3)BE与DF的位置关系如何?

  7.如右图所示,△ABC是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

  能与△ACP′重合,如果AP=3,求PP′的长。

  8.将两块大小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BAC=∠B′A′C=30°)按图(1)的方式放置,固定三角板A′B′C,然后将三角板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小于90°)至图(2)的位置,AB与A′C交于点E,AC与A′B′交于点F,AB与A′B′相交于点O.

  (1)求证:△BCE≌△B′CF;

  (2)当旋转角等于30°时,AB与A′B′垂直吗?请说明理由.

  9.如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下列图形中可由△OBC平移得到的是()

  A.△CODB.△OABC.△OAFD.△OEF

  10.将面积为12cm2的等腰直角△ABC向右上方平移20cm,得到△MNP,则△MNP是 三角形,它的面积是 cm2.

  11.如图7,四边形EFGH是由四边形ABCD平移得到的,

  已知AD=5,∠B=70°,则( )

  A.FG=5,∠G=70°B.EH=5,∠F=70°

  C.EF=5,∠F=70°D.EF=5,∠E=70°

  13、(2013湖南郴州)在图示的方格纸中

  (1)作出△ABC关于MN对称的图形△A1B1C1;(2)说明△A2B2C2是由△A1B1C1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二、图形的旋转:

  知识点一、旋转的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和__________.

  知识点二、旋转的性质

  1、经过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线段______,对应角_______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旋转角.

  4、经过旋转,图形上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角度

  理解旋转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两点:

  (1)旋转和平移一样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2)图形旋转的决定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及旋转的方向

  【基础训练】

  1、下列运动是属于旋转的是()

  A、滚动过程中篮球的滚动B、钟表的钟摆的摆动

  C、气球升空的运动D、一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过程

  2、将图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后的图形是()

  ABCD

  3.(2012广东汕头4分)如图,将△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50°后得到△A′B′C′.若∠A=40°.∠B′=110°,则∠BCA′的度数是()

  A.110°B.80°C.40°D.30°

  4.(2013莆田)如图,将Rt△ABC(其中∠B=35°,∠C=90°)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等于( )

  5.(2012广州)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6,D是BC上一点,且BC=3BD,△ABD绕点A旋转后得到△ACE,则CE的长度为 .

  6、如图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重合,如果AP=3,那么PP′的长等于

  A.B.C.D.

  7.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点,BE=CF,连接AE、BF,将△ABE绕正方形的中心按逆时针方向转到△BCF,旋转角为a(0°

  8、钟表上的分针和时针经过20分钟,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旋转的角度分别为()度

  A10和20B120和20C120和10D20和10

  9.(2013广西钦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2,4),请解答下列问题: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

  (2)画出△A1B1C1绕原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A2B2C2,并写出点A2的坐标.

  10.(8分)(2013淮安)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两格中,点A、B、C都是格点.

  (1)将△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得到△A1B1C1;

  (2)将△ABC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A2B2C2,请画出△A2B2C2.

  11、把正方形ABCD绕着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边FG与BC交于点H(如图).(1)试问线段HG与线段HB相等吗?请先观察猜想,然后再证明你的猜想.

  中心对称

  知识点一、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知识点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知识点三、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

  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有一条对称轴直线有一个对称中心点

  沿对称轴对折绕对称中心旋转180°

  对折后与原图形重合旋转180°后与原图形重合

  【基础训练】

  1、(2013贵州省六盘水,4,3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2、(2013河北省,3,2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201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4.(3分)(2011桂林)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5.(2013湖南郴州)下列图案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6、(2013泰安,11,3分)在如图所示的单位正方形网格中,△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1B1C1,已知在AC上一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1,点P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2,则P2点的坐标为( )

  A.(1.4,-1)B.(1.5,2)C.(1.6,1)D.(2.4,1)

  7、(2013杭州3分)下列“表情图”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8、(2013四川遂宁)下列图案由正多边形拼成,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9、.(2013山东烟台)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10.(2013江西南昌)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若∠CAE=65°,∠E=70°,且AD⊥BC,则∠BAC的度数为().

  A.60°B.75°C.85°D.90°

  11.(2013四川绵阳)如图,把“QQ”笑脸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左眼A的坐标是(-2,3),嘴唇C点的坐标为(-1,1),则将此“QQ”笑脸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右眼B的坐标是。

  12.(2013贵州安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线段A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线段,则点的坐标为.

  13.(2013凉山州)如图,△ABO与△CDO关于O点中心对称,点E、F在线段AC上,且AF=CE.

  求证:FD=BE.

  这篇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这里为同学们整理的单元练习囊括常考内容方方面面,大家好好练习一下,巩固自己所学。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是分式方程的是()

  A.3x=12 B.1x=2C.x+25=3+x4 D.3x-2y=1

  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B.C.D.

  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B.C.D.

  4.解方程去分母得()

  A.B.

  C.D.

  5.化简的结果是()

  A.B.C.D.

  6.若分式的值为0,则()A.B.C.D.

  7.若,则的值是()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

  9.在下列三个不为零的式子中,任选两个你喜欢的式子组成一个分式是,把这个分式化简所得的结果是.

  10.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是0.00000034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米;

  11.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

  1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无解,则实数a=________.

  13.已知,则.

  三.解答题:(每题7分)

  14.化简:

  15.计算:

  18.请先将下式化简,再选择一个你喜欢又使原式有意义的数代入求值.

  这篇 初二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博大智慧的老人;读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49的平方根是()

A.7B.±7C.﹣7D.49

考点:平方根.

专题:存在型.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7)2=49,

∴49的平方根是±7.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方根的定义,即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

2.(﹣3)2的算术平方根是()

A.3B.±3C.﹣3D.

考点:算术平方根.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3)2=9,而9的算术平方根为=3.

解答:解:∵(﹣3)2=9,

∴9的算术平方根为=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0),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为0.

3.在实数﹣,0,﹣π,,1.41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无理数.

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π是无理数,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注意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4.在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C,则点C表示的实数为()

A.﹣1B.1﹣C.2﹣D.﹣2

考点:实数与数轴.

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结合数轴可以求出线段AB的长度,然后根据对称的性质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解:∵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

∴AB=﹣1,

设B点关于点A的对称点C表示的实数为x,

则有=1,

解可得x=2﹣,

即点C所对应的数为2﹣.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数轴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出数轴两点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利用了对称的性质.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图,如果AB∥CD,AB∥EF,那么CD∥EF”,证明的第一个步骤是()

A.假定CD∥EFB.已知AB∥EF

C.假定CD不平行于EFD.假定AB不平行于EF

考点:反证法.

分析:根据要证CD∥EF,直接假设CD不平行于EF即可得出.

解答:解:∵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B∥CD,AB∥EF,那么CD∥EF.

∴证明的第一步应是:从结论反面出发,故假设CD不平行于EF.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的第一步,根据题意得出命题结论的反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如图,直线l过等腰直角三角形ABC顶点B,A、C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2和3,则AB的长是()

A.5B.C.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由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出AB=BC,∠ABC为直角,可得出∠ABD与∠EBC互余,在直角三角形ABD中,由两锐角互余,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一对直角相等,及AB=BC,利用AAS可得出三角形ABD与三角形BE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出BD=CE,由CE=3得出BD=3,在直角三角形ABD中,由AD=2,BD=3,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的长.

解答:解:如图所示: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C,∠ABC=90°,

∴∠ABD+∠CBE=90°,

又AD⊥BD,∴∠ADB=90°,

∴∠DAB+∠ABD=90°,

∴∠CBE=∠DAB,

在△ABD和△BCE中,



∴△ABD≌△BCE,

∴BD=CE,又CE=3,

∴BD=3,

在Rt△ABD中,AD=2,BD=3,

根据勾股定理得:AB==.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利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7.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A.BC=EC,∠B=∠EB.BC=EC,AC=DCC.BC=DC,∠A=∠DD.∠B=∠E,∠A=∠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方法 分别进行判定即可.

解答:解:A、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C=EC,∠B=∠E可利用SAS证明△ABC≌△DE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C=EC,AC=DC可利用SSS证明△ABC≌△DE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C=DC,∠A=∠D不能证明△ABC≌△DE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已知AB=DE,再加上条件∠B=∠E,∠A=∠D可利用ASA证明△ABC≌△DE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8.如图,一架长25米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的底部距离墙底端7分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4分米,那么梯子的底部平滑的距离为()

A.9分米B.15分米C.5分米D.8分米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OC中,已知AC,OC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AO的长度,

解答:解:∵AC=25分米,OC=7分米,

∴AO==24分米,

下滑4分米后得到BO=20分米,

此时,OD==15分米,

∴CD=15﹣7=8分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正确运用,本题中两次运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9.计算:=﹣2.

考点:立方根.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变形得=,然后根据立方根的概念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a的立方根,记作.

10.计算:﹣a2b?2ab2=﹣2a3b3.

考点:单项式乘单项式.

分析:根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分别相乘,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加,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a2b?2ab2=﹣2a3b3;

故答案为:﹣2a3b3.

点评: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1.计算:(a2)3÷(﹣2a2)2=a2.

考点:整式的除法.

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a6÷4a4

=a2,

故答案为a2.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除法,熟练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是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1)班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果参加外语兴趣小组的人数是12人,那么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人数是5人.

考点:扇形统计图.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参加外语兴趣小组的人数是12人,所占百分比为24%,计算出总人数,再用1减去所有已知百分比,求出绘画的百分比,再乘以总人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参加外语小组的人数是12人,占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人数的24%,

∴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人数的人数共有:12÷24%=50(人),

∴绘画兴趣小组的人数是50×(1﹣14%﹣36%﹣16%﹣24%)=5(人).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从图中找到相关信息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13.如图,△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E,交BC于D,△ABD的周长为12,AE=5,则△ABC的周长为22.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由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E,交BC于D,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两组线段相等,进行线段的等量代换后结合 其它 已知可得答案.

解答:解:∵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D=DC,AE=EC=5,

△ABD的周长=AB+BD+AD=12,

即AB+BD+DC=12,AB+BC=12

∴△ABC的周长为AB+BC+AE+EC=12+5+5=22.

△ABC的周长为2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进行线段的等量代换是正确解答本的关键.

14.如图,在△ABC中,∠C=90°,∠CAB=5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E、F;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AG交BC边于点D.则∠ADC的度数为65°.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作图—复杂作图.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是∠CAB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解法一:连接EF.

∵点E、F是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B、AC的交点,

∴AF=AE;

∴△AEF是等腰三角形;

又∵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

∴AG是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

∴AG平分∠CAB,

∵∠CAB=50°,

∴∠CAD=25°;

在△ADC中,∠C=90°,∠CAD=25°,

∴∠ADC=65°(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

解法二: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是∠CAB的平分线,∵∠CAB=50°,

∴∠CAD=25°;

在△ADC中,∠C=90°,∠CAD=25°,

∴∠ADC=65°(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

故答案是:65°.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作图过程推知AG是∠CAB平分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8分)

15.分解因式:3x2y+12xy2+12y3.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原式=3y(x2+4xy+4y2)

=3y(x+2y)2.

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6.先化简,再求值3a﹣2a2(3a+4),其中a=﹣2.

考点:单项式乘多项式.

分析:首先根据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去掉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已知的数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3a﹣2a2(3a+4)

=6a3﹣12a2+9a﹣6a3﹣8a2

=﹣20a2+9a,

当a=﹣2时,原式=﹣20×4﹣9×2=﹣98.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整式的加减运算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是各地2015年中考的常考点.

17.已知a2﹣b2=15,且a+b=5,求a﹣b的值.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专题:计算题.

分析:已知第一个等式左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把a+b=5代入求出a﹣b的值即可.

解答:解:由a2﹣b2=(a+b)(a﹣b)=15,a+b=5,

得到a﹣b=3.

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18.如图,已知:△ABC中,AB=AC,M是BC的中点,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BD=CE.求证:MD=M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DBM=∠ECM,可证△BDM≌△CEM,可得MD=ME,即可解题.

解答:证明:△ABC中,

∵AB=AC,

∴∠DBM=∠ECM,

∵M是BC的中点,

∴BM=CM,

在△BDM和△CEM中,



∴△BDM≌△CEM(SAS),

∴MD=ME.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

19.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F的度数;

若CD=2,求DF的长.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C=∠B=6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易证△EDC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

∴∠B=60°,

∵DE∥AB,

∴∠EDC=∠B=60°,

∵EF⊥DE,

∴∠DEF=90°,

∴∠F=90°﹣∠EDC=30°;

∵∠ACB=60°,∠EDC=60°,

∴△EDC是等边三角形.

∴ED=DC=2,

∵∠DEF=90°,∠F=30°,

∴DF=2DE=4.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度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0.如图已知,CE⊥AB,BF⊥AC,BF交CE于点D,且BD=CD.

(1)求证: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

若将条件“BD=CD”与结论“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互换,成立吗?试说明理由.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根据AAS推出△DEB≌△DF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E=DF,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即可;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E=DF,根据ASA推出△DEB≌△DF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

解答:(1)证明:∵CE⊥AB,BF⊥AC,

∴∠DEB=∠DFC=90°,

在△DEB和△DFC中,



∴△DEB∽△DFC(AAS),

∴DE=DF,

∵CE⊥AB,BF⊥AC,

∴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

解:成立,

理由是:∵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CE⊥AB,BF⊥AC,

∴DE=DF,

在△DEB和△DFC中,



∴△DEB≌△DFC(ASA),

∴BD=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推出△DEB≌△DFC,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亦然.

21.设中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定成绩为x分,满分为100分,规定:85≤x≤100为A级,75≤x≤85为B级,60≤x≤75为C级,x《60为D级.现随机抽取福海中学部分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50名学生,α=24%;

补全条形统计图;

(3)扇形统计图中C级对应的圆心角为72度;

(4)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D级学生有多少名?

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专题:图表型.

分析:(1)根据B级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抽取的总人数,再用A级的人数除以总数即可求出a;

用抽取的总人数减去A、B、D的人数,求出C级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

(3)用360度乘以C级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扇形统计图中C级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用D级所占的百分比乘以该校的总人数,即可得出该校D级的学生数.

解答:解:(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的学生数是:=50(人),

a=×100%=24%;

故答案为:50,24;

等级为C的人数是:50﹣12﹣24﹣4=10(人),

补图如下:

(3)扇形统计图中C级对应的圆心角为×360°=72°;

故答案为:72;

(4)根据题意得:2000×=160(人),

答:该校D级学生有160人.

点评:此题考查了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2.某号台风的中心位于O地,台风中心以25千米/小时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半径为240千米的范围内将受影响、城市A在O地正西方向与O地相距320千米处,试问A市是否会遭受此台风的影响?若受影响,将有多少小时?

考点:二次根式的应用;勾股定理.

分析:A市是否受影响,就要看台风中心与A市距离的最小值,过A点作ON的垂线,垂足为H,AH即为最小值,与半径240千米比较,可判断是否受影响;计算受影响的时间,以A为圆心,240千米为半径画弧交直线OH于M、N,则AM=AN=240千米,从点M到点N为受影响的阶段,根据勾股定理求MH,根据MN=2MH计算路程,利用:时间=路程÷速度,求受影响的时间.

解答:解:如图,OA=320,∠AON=45°,

过A点作ON的垂线,垂足为H,以A为圆心,240为半径画弧交直线OH于M、N,

在Rt△OAH中,AH=OAsin45°=160《240,故A市会受影响,

在Rt△AHM中,MH===80

∴MN=160,受影响的时间为:160÷25=6.4小时.

答:A市受影响,受影响时间为6.4小时.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3.感知:如图①,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BC上,BF⊥AE于点F,DG⊥AE于点G,可知△ADG≌△BAF.(不要求证明)

拓展:如图②,点B、C分别在∠MAN的边AM、AN上,点E、F在∠MAN内部的射线AD上,∠1、∠2分别是△ABE、△CAF的外角.已知AB=AC,∠1=∠2=∠BAC,求证:△ABE≌△CAF.

应用:如图③,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B》BC.点D在边BC上,CD=2BD,点E、F在线段AD上,∠1=∠2=∠BAC.若△ABC的面积为9,则△ABE与△CDF的面积之和为6.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拓展:利用∠1=∠2=∠BAC,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4=∠ABE,进而利用AAS证明△ABE≌△CAF;

应用:首先根据△ABD与△ADC等高,底边比值为:1:2,得出△ABD与△ADC面积比为:1:2,再证明△ABE≌△CAF,即可得出△ABE与△CDF的面积之和为△ADC的面积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拓展:

证明:∵∠1=∠2,

∴∠BEA=∠AFC,

∵∠1=∠ABE+∠3,∠3+∠4=∠BAC,∠1=∠BAC,

∴∠BAC=∠ABE+∠3,

∴∠4=∠ABE,

∴,

∴△ABE≌△CAF(AAS).

应用:

解:∵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CD=2BD,

∴△ABD与△ADC等高,底边比值为:1:2,

∴△ABD与△ADC面积比为:1:2,

∵△ABC的面积为9,

∴△ABD与△ADC面积分别为:3,6;

∵∠1=∠2,

∴∠BEA=∠AFC,

∵∠1=∠ABE+∠3,∠3+∠4=∠BAC,∠1=∠BAC,

∴∠BAC=∠ABE+∠3,

∴∠4=∠ABE,

∴,

∴△ABE≌△CAF(AAS),

∴△ABE与△CAF面积相等,

∴△ABE与△CDF的面积之和为△ADC的面积,

∴△ABE与△CDF的面积之和为6,

故答案为: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根据已知得出∠4=∠ABE,以及△ABD与△ADC面积比为:1:2是解题关键.
初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相关 文章 :

★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 初二数学的期中考试总结

★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

★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题

★ 八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数学试卷

★ 2017年全优标准卷八年级数学下册答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