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是什么身份哪个朝代的?李煜 长相思 译文_南唐_相思_亡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李煜 南唐 相思 亡国

李煜是什么身份哪个朝代的

李煜是南唐的后主,是南唐的。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最开始叫从嘉,字重光,祖籍徐州,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也就是公元的961年,李煜继承皇位,称为李后主,尊称北宋为国家正统,每年上贡来确保南唐的平安。

到了开宝四年,也就是公元971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举兵消灭了南汉,李煜去除南唐名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且在第二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对北宋朝廷的尊重。

开宝八年的时候,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向宋朝投降,被抓到宋朝都城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李煜被在汴京被毒死,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生于七夕的古代皇帝。

扩展资料:

身为亡国之君,李煜内心惴惴不安,不知道接下来处境如何,也猜不出赵匡胤是否像其他开国皇帝那样,对他除之而后快。

李煜运气还不错,遇到相对仁慈的赵匡胤,虽然离开久居之地金陵,被迫来到大宋都城汴京生活,且失去了自由,但至少保住一命。

赵匡胤很大方,封李煜为违命侯,听起来有些别扭,但不管怎么说也是王侯,各方面待遇尚可,吃不愁穿不愁。

回想昔日当皇帝的场景,李煜惆怅不已,不知多少次黯然落泪,现如今虽未宋臣,却只是名义上的大臣,等同于被囚禁。

从顶峰跌入谷底的滋味很难受,好在小周后不离不弃,始终陪伴左右,给予心灵上的安慰。才子通常都比较多愁善感。

况且李煜经历了如此大的打击,此种遭遇和心情常人无法体会,只能用传作诗词的方式发泄,三年当中留下许多经典作品,无不充满对过去的怀念。

代表作《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短短18个字,将心里的苦闷与愁绪,表达的淋漓尽致。

赵匡胤对李煜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却未阻拦他写词,甚至会抽时间吟诵一番,毕竟李煜的才华连赵匡胤都佩服不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煜

李煜 长相思 译文

李煜——长相思 (一)“一重山,两重山“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1.烟水:烟雾迷蒙的水面. 2.鞠花:菊花.鞠通菊. 3.塞雁:边塞的大雁. 这是一首秋怨词.一题邓肃作.若为李词,当属中期作品. 上片从山起.山一重两重,层峦叠嶂,就如同心中的相思层层叠叠,连绵不绝.山远天高望不到尽头,就如同相思无际无涯.而寒的不仅仅是烟雾深锁的水面,更是思人的心情.相思日久,已到暮秋,枫叶正红,而红不过相思之苦. 下片从花起.花开花谢,相思经年,边塞的大雁也高飞还故乡,而远去的人却还没有回来,相比塞雁之还,离人之苦更甚.远人不归,便只好任那风月闭于于帘外.人静帘闲,而不静不闲的,是心中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帘闲而心乱. 这阕小词,以景状情.在词人笔下,远山,烟水,枫叶,菊花,塞雁,共同构建了一个清冷的深秋.在这样的深秋中,相思之情就越发的寂寞幽怨.词中的远人,也许指的就是入宋不归的弟弟从善.李煜——长相思 (二)“云一涡,玉一梭“据说大周后回家探亲,只三两天,对李煜而言,漫漫长夜,只好赋词以消解相思。因而作《长相思》: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颗。夜长人奈何。大周后,娥皇,南唐开国元老周宗之女,通诗书善歌舞,尤其擅长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她还能即兴作曲,更修复了失传已久的《霓裳羽衣曲》,后又与李煜共同编成《霓裳羽衣舞》。她和李煜这桩政治联姻,可谓“无心栽柳”,二人洞房定情,从此与子偕老,痴爱至死。这首《长相思》上阙写娥皇离家前的装束,清丽超脱又仿佛得闻见女儿家身上的淡淡胭脂香。下阙写雨打芭蕉,表达凉风长夜,有人寂寞相思稠。

李煜 浪淘沙 赏析

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浪淘沙》是《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全词原文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白话文释义: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