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帽子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_亲王_爵位_郡王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王”到 亲王 爵位 郡王

所谓“铁帽子”王,是清朝独有的东西,特指享受世袭罔替待遇的宗室亲王、郡王。这在明朝其实根本就不算是个事儿,明朝所有的宗室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亲王的一个儿子肯定会袭封亲王、郡王的一个儿子肯定会袭封郡王、镇国将军的一个儿子也肯定会袭封镇国将军……他们没有袭封的儿子才会降一等封爵。比如亲王没有袭封的儿子皆封郡王、郡王没有袭封的儿子皆封镇国将军……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明朝所有的亲王、郡王其实都是“铁帽子王”!但清朝却有所不同。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画像)

清朝的降级袭爵和考封制度鉴于明末“竭举国之力无以供养宗室”的教训,清朝对宗室的待遇进行了大幅缩减。其一、对皇族进行了二次分类,只有清显祖塔克世(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的直系后裔才算宗室,而更远支的、也就是清景祖觉昌安(努尔哈赤的祖父)兄弟六人的其他后裔只能算觉罗,待遇要比宗室低很多很多!清朝只有宗室才能被授予宗室爵位,觉罗只能和异姓大臣一样、有大功方能封爵,且不能受封宗室爵位、只能与异姓大臣一样受封民爵,即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

清朝的玉牒——宗室为黄册、觉罗为红册

其二,对于宗室爵位的授予,清朝也加强了限制。以明朝为例,明朝皇帝的儿子除了皇太子之外皆封亲王、亲王的儿子除了世子之外皆封郡王,其他以此类推。但清朝不同,即便是皇子,也可能没有任何封爵!比如清高宗乾隆帝弘曆的嫡出皇十二子永璂,直到去世也没有获得任何封爵,多年之后才被清仁宗嘉庆帝顒琰追封了一个贝勒。而且,清朝皇子的首封爵位一般也只是贝子、贝勒之类,很少直接封亲王的,有不少皇子一辈子的爵位也不过就是贝子、贝勒而已。

清高宗乾隆帝弘曆的嫡出皇十二子永璂(剧照)

明朝的宗室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也就是说,只要有儿子、儿子中必定会有一个袭封父亲的爵位!但清朝不同,清朝的爵位是降级承袭的,比如亲王的儿子在承袭父亲爵位时,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直接袭封亲王的,只能降一级、袭封郡王,直到降为入八分镇国公之后才可以世袭罔替,其他爵位以此类推。入八分辅国公及以上爵位者,后代尚能够捞到一个世袭罔替的低等爵位(入八分镇国公及以下爵位)。不入八分者,则直接一降到底,直到降成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为止!

降袭果郡王爵位的果毅亲王允礼嗣子弘曕(画像)

更重要的是,即便亲王的儿子,也不一定能够受封爵位。明朝亲王的儿子除了世子之外皆封郡王、郡王的儿子除了长子之外皆封镇国将军……但清朝并不像明朝那样“平均分配”,而是以父亲的爵位和生母的地位为参照、确定一个基准爵位,然后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全优者才能获得基准爵位,其他的按成绩递减,成绩太差的索性不给爵位,就算是亲王的儿子也没有!例如晚清时期的肃顺,他的父亲是郑慎亲王乌尔恭阿,但他只是小妾所生的庶子,最后只考封了一个三等辅国将军爵位。而他同父异母的哥哥端华却承袭了父亲的郑亲王爵位。这里便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了,“铁帽子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清朝宗室子弟参加考封的基准爵位列表

“铁帽子王”到底是怎么回事清初,因为制度不健全,宗室爵位的承袭也相对比较混乱。有世袭罔替的、有降级袭爵的,甚至还有父亲是贝勒、儿子却袭了入八分辅国公的……一般世袭罔替的多是军功爵,恩封爵则需要降袭,但到底哪些军功爵可以世袭罔替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随意性还是比较大的。直到乾隆年间,清高宗乾隆帝弘曆才最终明确了八家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即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承泽)亲王六家亲王和克勤郡王、顺承郡王两家郡王。只有这六家军功王爵可以世袭罔替,其他爵位都必须降级承袭。即便是皇帝加恩,也只能一两代不降级承袭,之后依然必须降级!唯有这八家的王爵可以世袭罔替、不需要降级承袭,故也称“铁帽子王”。后来,雍正年间增加了恩封的怡亲王,晚清时期又增加恩封的恭亲王、醇亲王和庆亲王。这四家亲王虽不是军功爵,但也是可以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清朝的“铁帽子王”之一——豫通亲王多铎(画像)

“铁帽子王”只有一个儿子“铁”虽说清朝的所谓“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但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再“铁”的“铁帽子”也只有一顶,无论“铁帽子”亲王还是“铁帽子”郡王,都只能有一个儿子承袭爵位,他们的其他儿子依然是要参加考封的,没有特殊待遇。比如前面提到的肃顺,他的父亲乌尔恭阿就是“铁帽子”亲王,所以肃顺的哥哥端华直接承袭了郑亲王爵位、没有降级。但肃顺却没有那么好命,只考封了一个三等辅国将军爵位。当然,如果老子跟皇帝关系很好,是可以“加恩”的。比如怡贤亲王胤祥的庶长子弘昌,如果按照规定、只能参加考封,但清世宗雍正帝却直接给了这位侄子一个贝子爵位!要知道,一些皇子的初封爵位也不过贝子而已。除了“铁帽子”怡亲王爵位和弘昌的贝子爵位之外,雍正帝还额外给了胤祥家一个宁郡王爵位……但这只是特例,并不是所有“铁帽子王”都能有的待遇。而且,这其中,也只有弘晓承袭的怡亲王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其他如宁郡王爵位依然是要降级承袭的。

同父不同命的端华、肃顺兄弟(剧照)

“铁帽子”到底有多“铁”所谓“铁帽子”到底有多“铁”呢?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铁帽子”就相当于是明朝的“丹书铁券”、是什么“免死牌”!其实,这完全是个认识上的误区。清朝的“铁帽子”王不仅可以被革爵,而且还能被赐死!比如晚清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在“祺祥政变”之后就都被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以小皇帝的名义给革爵、赐死了……“铁帽子王”与其他亲王、郡王唯一的区别仅仅是爵位本身,其他王爵被革爵就没了,无论直系子孙还是旁支,都不能再承袭。但“铁帽子王”可以,“铁帽子王”改被革爵之后,爵位本身依然保留,改由旁支承袭,甚至可以由儿子来承袭。比如曹雪芹的姑父、“铁帽子”平郡王(克勤郡王)讷尔苏,他在被革爵之后,爵位就是由他的儿子、曹雪芹的表兄弟福彭承袭了平郡王爵位。总而言之,“铁帽子王”的后代中,每一代至少会有一位“铁帽子”王存在!即便是在晚清时期曾经被短暂停袭的怡亲王爵位,后来也依然改由旁支恢复世袭罔替了。

“祺祥政变”之后被革爵、赐死的怡亲王载垣(画像)

“铁帽子王”的待遇如何所谓“铁帽子王”,主要还是侧重于荣誉和传承方式,而爵位本身对应的待遇和普通的亲王、郡王差别不大。比如“铁帽子”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其待遇依然还是郡王级别的待遇,包括年俸、禄米、服饰、仪仗、王府规制等等,都是郡王等级,并不因为他们是“铁帽子”王,就享受高于郡王、甚至高于亲王的待遇。当然,这也并不绝对。“铁帽子”王的祖上毕竟是有军功在身的、且地位尊贵,所以在一些礼节性场合,清朝还是会给“铁帽子”王一些特殊礼遇的,但也仅仅是礼节性的。如果没有实际差使,就算是“铁帽子”亲王也只能在家老老实实待着,什么实权也没有!

晚清时期的第十五代顺承郡王纳勒赫

克勤郡王府正门

最后再说一个问题,外藩蒙古的世袭亲王、郡王算不算“铁帽子王”?在星爷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曾多次提到“铁帽子王”僧格林沁。那么,僧格林沁到底算不上“铁帽子王”呢?僧格林沁的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是外藩蒙古亲王,与清朝的宗室亲王并不是一回事,虽然他也叫亲王,但此亲王非彼亲王。外藩蒙古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等,说白了其实就是清朝“统战”工作的需要,清朝给不给爵位,这些人都是外藩蒙古各部的地头蛇、他们的地位都是世袭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清朝授予他们的爵位,只是予以了官方层面的承认而已。所以,清朝外藩蒙古的亲王、郡王等等,基本上都是世袭罔替的。

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的“铁帽子王”僧格林沁

札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

但我们必须搞清楚,清朝的所谓“铁帽子”王是特指十二家世袭罔替的宗室亲王、郡王——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承泽)亲王、怡亲王、恭亲王(恭亲王常宁除外)、醇亲王、庆亲王和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只有这十二家世袭罔替的宗室亲王、郡王才叫“铁帽子王”!外藩蒙古的亲王、郡王虽然也是世袭罔替的,但却不能叫“铁帽子王”。因此,星爷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称僧格林沁是“铁帽子王”其实是不对的。

清朝最后一顶“铁帽子”的获得者——庆密亲王奕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