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御花园进入太子妃txt下载(徐达的夫人谢氏,说了句“御花园真大”,为何遭到了杀身之祸)_福晋_亲王_皇后

本文目录

  • 徐达的夫人谢氏,说了句“御花园真大”,为何遭到了杀身之祸
  • 在明正史里,朱祁镇是孙若薇的儿子,朱祁钰是胡善祥的儿子吗你怎么看
  • 如何以“一觉醒来成了个太子妃”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 在清朝,皇帝的普通妃子和亲王的正妻之间,谁地位更高
  • 三阿哥明明知道瑛贵人是皇上的人,为何还会对瑛贵人起非分之想

徐达的夫人谢氏,说了句“御花园真大”,为何遭到了杀身之祸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意思是说“人说话时要走心,不要做口无遮拦的大嘴巴。”

历史上因言获罪的人儿还少吗?比如历朝历代的“文字狱”,武则天统治之下的“酷吏时代”。

尤为残酷的是朱元璋统治之下的明朝,朱元璋年轻时候当过和尚、当过“贼寇”红巾军元帅,因此在他称帝后,大臣们不能说“秃、亮、光、则、贼”等字眼,稍不留神就会惹来杀身灭族之祸。

然而就在朱元璋称帝第三年,也就是13 70年,左丞相徐达的夫人谢氏,因为说了一句“你家御花园真大”而惹上了杀身之祸。

朱元璋因何要杀谢氏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左丞相徐达是朱元璋的发小,徐达原配死得早,老朱就自作主张把手下大将谢再兴的女儿嫁给了徐达。

值得一提的是,徐达和谢再兴的年龄差不多,二人结婚时,当时谢再兴在战场,并不知道这事,直到后来才得知了女儿嫁给了徐达。

谢氏过门后,和朱元璋的老婆马大脚成了无话不说好姐妹,二人在战场上相互照应冲锋陷阵。史书记载谢氏是个彪悍的女人,有乃父之风。

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北窗琐记》

这样的女人往往都是豪爽性格,事实确实如此。

就在老朱称帝后,徐达因功封为魏国公,谢氏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徐家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光耀门楣。

有一次,谢氏到宫中找马大脚唠嗑,当她看到皇宫御花园够大、够气派时,对马皇后羡慕地说道:“你家的御花园儿真大,什么时候我们家也有一个这么大的花园儿呢?”

当时说者无意,却不防隔墙有耳,老朱听到了。到了晚上,老朱把徐达叫到宫中喝酒,然后派侍卫把谢氏砍了。

原来谢氏说话不走脑子,老朱称帝后处心积虑找功臣的毛病杀功臣,主要害怕这些人抢他的江山。

谢氏可能是由衷地感叹“御花园的气派”。马皇后没有解读出内涵意思,认为谢氏羡慕自己。

但是老朱是政治家,从谢氏这句话断定她有野心,推测她将来会鼓动徐达造反当皇帝,于是先下手为强杀了谢氏。

一日召宴内庭,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

杀了谢氏后,老朱对一起喝酒的徐达说:“我把你老婆杀了,你应该感谢我,我为你家解除了灭族之灾”。意思是说,假如谢氏将来鼓动你造反,那么你徐家就会被牵连灭族。

拜托!老朱这混蛋逻辑也能说出口,这和“腹诽”之罪有何差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初“平七国之乱的功臣”,汉朝大将军,右丞相周亚夫,在他年老时,儿子为他准备了一些纸糊的甲胄丧葬品,刑部以谋反罪处理周亚夫。

周愤怒异常,问:这不过是丧葬品,再说我也不知道儿子给我准备这些东西。”刑部官员说:“你虽然活着不谋反,也许你到阴间穿上这些甲胄造反呢!”

最后周亚夫一怒之下绝食而亡。老朱杀谢氏也是把后果夸大前置,是有罪推论。

其实以上都是传说,谢氏和马皇后是好姐们,马皇后一生仁慈,她怎能眼看好姐妹被杀呢?

当初老朱因沈万三犒赏三军之事被老朱嫉妒,准备要杀沈万三时,马皇后直接说:“杀曾帮助过咱的人会被人指责,沈万三财大气粗,上天早晚要惩罚他,不如把他发配了事。”

最后老朱把沈万三发配到了云南。

综上所述,只要当时马皇后活着,不可能发生老朱杀谢氏这桩事。

文/秉烛读春秋

在明正史里,朱祁镇是孙若薇的儿子,朱祁钰是胡善祥的儿子吗你怎么看

首先在明朝正史里:朱祁镇是孙皇后所生,朱祁钰是吴妃所生。这两个人和胡善祥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们讲下面三个事:

1.这个胡善祥是谁?

2.孙皇后的故事。

3.土木堡事变后,为什么朱祁镇的亲妈同意朱祁钰的代替她的亲生儿子做皇帝?

1.胡善祥的故事。

明英宗朱祁镇他的亲爹,叫朱瞻基。他是永乐帝朱棣的孙子。永乐帝朱棣在世的时候,就把朱瞻基的原配夫人胡善祥,定为皇太孙妃。

朱瞻基的亲爹叫朱高炽,朱高炽当了皇帝之后,就封朱瞻基的原配夫人胡善祥作为皇太子妃。

朱瞻基当了皇帝之后,就封胡善祥做了皇后。但这位皇后一生没有生出儿子,只生了两个女儿。

所以朱瞻基在有了儿子朱祁镇之后,就废掉了胡善祥的皇后位。

2.孙皇后的故事:母凭子贵。

孙皇后原先是朱瞻基的一个妃子,他给朱瞻基生了第1个儿子朱祁镇。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

明朝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作为朱瞻基的原配夫人,胡善祥没有生出儿子来,那朱瞻基就只能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孙贵妃所生的朱祁镇,过继续给胡善祥,另外一种就是废掉原皇后胡善祥的皇后位置,让孙贵妃做皇后。

朱瞻基选择了第2种做法:他废掉了胡善祥的皇后,让孙贵妃做了皇后,这样朱祁镇就变成了嫡长子。就有资格做太子。

明英宗,朱祁镇,出生4个月,便被立为皇太子。因为他是太子,那他的妈妈就应该是皇后。所以孙皇后由一个贵妃正式升格为皇后。

3.土木堡事变后,孙皇后都做了些什么事儿?

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大败自己还被俘虏了。他是大明朝唯一一个被俘虏过的皇帝。

朱祁镇被俘虏后,国不能一日无君。这个时候明朝政府有两个选择:第1种选择是让明英宗两岁的儿子朱见深做皇帝;第2种选择是按照兄终弟继的方针,让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做皇帝。

但孙皇后选择了第3种:那就是让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做监国,同时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为太子(这是于谦建议的,因为那个时候要抵抗蒙古族的大军保卫北京城)

但是,土木堡之变20天后,朱祁钰在于谦等人的拥戴下,成功登基为皇帝,尊哥哥朱祁镇为太上皇。对朱祁钰登基的事,孙太后是同意的,孙太后并没有采取由2岁的朱见深登基、21岁的朱祁钰监国的思路,因为大臣们说的没错,国家危难、有赖长君。孙太后此举算是深明大义的。

如何以“一觉醒来成了个太子妃”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根据题主的题意,我写个虚构的故事。

“奴婢彩月,“

“奴婢香云,“

“叩见太子妃!“

苏贞兰刚微睁眼,便见两个丫鬟模样的跪在床前向自己请安。

这真是一觉醒来成太子妃!

“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是不是认错人了啊?“

“没错,没错,“伺女香云赶紧回话道:“昨夜太子妃就寝以后,太子就把我等唤来伺候太子妃您的!“

“太子?哪来的太子,我只是个乡野之人,怎么会认识太子?“苏贞兰一脸诧异。

“太子妃莫惊!昨日您是否与自称曹旸的人来到京城,在此处歇息的?“

“正是,曹旸人呢?他是我丈夫呀!“

“太子妃,他正是当朝东宫太子啊,皇家赵姓,他此刻正在宫中。“

“啊!……“此刻苏贞兰是惊得合不拢嘴。

苏贞兰一边起床一边回想着和曹旸初见的场景。话说八、九个月前,苏贞兰正在河边洗衣,只见一衣衫褴褛之人踉踉跄跄地向她走来,腿上还流着血,说是遭匪徒抢劫,不得已跳崖逃命,摔伤了腿,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故此请苏贞兰施舍点饭菜。苏贞兰是个善良农家女,一看这种情况就把老爹喊出来并拿了几个馒头些许咸菜给这人吃,苏老爹也是善良之人,看他腿上有伤就劝他在家里暂住段时间把伤养好。期间这人自称姓曹名旸,京城人氏。过了一段时间,曹旸腿伤渐好。这个人也是勤快人,他说苏老爹一家的恩情难以报答,干点活算是一点补偿,所以伤一好就帮苏老爹家干这干那。日子久了,苏家发现此人举止文雅,谈吐大方,还有点武功把式。苏贞兰虽是农家女,识字不多,但也是个善良明事理之人。两人日久生情,年龄相差不几,不久在邻里众人的撮合下,两人拜堂成亲。一日,曹旸提出要回京城看看家里的双亲,苏老爹虽是舍不得但还是答应他夫妻去京城。到了京城,天色已晚,曹旸说自己先去家中准备一下,明早来接苏贞兰。由于数日劳顿,苏贞兰躺在床上便睡着了。醒来之后便有了开头一幕。

苏贞兰正在恍惚间,忽听一个熟悉的声音说道:“贞兰,起床否?快随我见父皇!

“……“苏贞兰惊的无话可说。

“莫怕!莫怕!贞兰,你听我慢慢道来!“太子赵旸走进房里并安慰道。

原来宋辽两国交战,当今皇上派太子领兵前去征战。在一次战斗中,由于太子临战经验不足中了辽军诡计,寡不敌众,太子只好在众将官的劝说下换成农人装索逃命,不慎跌落山谷伤了腿,幸被苏贞兰一家所救。为了不暴露身份,太子故意说是遭遇匪徒抢劫并把自己说成姓曹。

听到这里,苏贞兰真是又惊又喜又怕,惊的是自己的丈夫是当今太子,喜的是丈夫虽贵为太子没有低看她,怕的是自己是乡野村姑,朝廷的礼数毫无知晓不知日后如何是好?太子笑着安慰她说已把此事告知皇上,皇上也告诫太子要知恩图报并令太子带苏贞兰进宫晋见。于是苏贞兰在太子的带领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入宫去了。

(本故事就此结束,人物、故事情节均属虚构,写作能力有限,不喜勿喷!)

在清朝,皇帝的普通妃子和亲王的正妻之间,谁地位更高

清朝皇妃和亲王嫡福晋相比,前者是天子之妾,后者是亲王之妻,皇妃属于皇家宗室第一集团(中央)女性等级的中配,亲王福晋属于皇家宗室第二集团(藩府)女性等级的顶配,两者理论上份数君臣,有本质上的等级区别。

首先来看一看妃和福晋的区别。

清代康熙朝之前,后宫等级制度还不太完善,后宫中妃,福晋,格格等称号都是对皇帝妾室的称呼。努尔哈赤的妻妾开始都不称呼为妃,全部称为称“福晋”或“格格”,他的16个妻妾都叫福晋,建立后金政权后才将正妻佟佳·哈哈纳扎青改称大妃(元妃),第二任妻子富察衮代,第三任妻子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成为继妃,而多尔衮的母亲乌拉那拉阿巴亥只是侧妃,孟古哲哲去世后她才“转正”为第四任继妃。

皇太极建立清朝后,在盛京后宫实行五宫制,册封崇德五妃,也被称为五大福晋,连皇后也称为福晋。

中宫清宁宫皇后哲哲称国君福晋。

东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称东大福晋(皇妃)

西宫麟趾宫贵妃娜木钟,称西大福晋(皇妃)

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称东侧福晋(侧妃)

次西宫-永福宫庄妃本木泰(蒙古名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孝庄皇太后),称西侧福晋。

直到顺治十七年(1660)才首次完善制度规定,亲王、亲王世子及郡王妻封福晋,侧室则称侧福晋,但是称谓问题依然很混乱,顺治的孝东陵除了孝惠章皇后以外,还埋葬着二十八名妃、格格、福晋。妃这一等级还分皇妃和庶妃,在此之外顺治还特意为董鄂氏首开清朝册封皇贵妃的先例。

到了康熙前期,后宫虽然没有了福晋,格格这种对皇帝妾室的称呼,但妃作为后宫一种特有的等级还是没有完全明确,妃主要分皇妃和庶妃两种,皇妃是皇帝名正言顺的妾室,而庶妃只是皇帝一个没有封号地位底下的生育机器,甚至她们的孩子出生就要被抱走由等级高的皇后,皇妃们领养,她们连亲自抚养孩子的权利都没有,比较有名的七阿哥胤祐生母戴佳氏,八阿哥胤禩生母卫氏,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章佳氏,也包括雍正皇帝的生母乌雅氏(早期)等庶妃,庶妃只有被正式被册封才算正式成为嫔或者妃。

康熙皇帝最终完善了后宫的等级制度,就是大家熟知的后宫嫔妃八大等级,地位从高到低:皇后一人(妻)、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高级妾)、妃四人、嫔六人(妾)、贵人、常在、答应(媵妾)无定数。其中皇后至嫔地位较高,居一宫主位;贵人、常在、答应(明朝称呼宫女为答应)较低。

下面再来说说亲王的后宫,亲王正妻被称为嫡福晋(来自于蒙古语fujin,就是汉语夫人的蒙古音译),也称为亲王正妃。亲王(皇子)大婚钦天监要选定吉时,诰命引媒,福晋的父亲要到乾清门接赐婚圣旨,亲王(或皇子)前往福晋家迎亲。皇帝赐福晋父鞍马金银,进爵,内务府总管率领二十名内务府官员前往迎娶,亲王(皇子)前往皇太后,皇帝,皇后,生母妃处行礼。福晋由亲王府(或皇子居住的宫)正门乘舆而入,亲王与福晋行合卺礼(交杯酒),并举行盛大婚宴。 第二天亲王(皇子)携福晋前往皇太后,皇帝,皇后宫,生母妃宫中谢恩,说白了嫡福晋就是明媒正娶,八抬大轿进府。

侧室被称为侧福晋,称为亲王侧妃,是亲王的妾室,乾隆朝定亲王侧福晋为四人,但赐婚指定为侧福晋的不在此人数范围, 嫡福晋(包括侧福晋续弦转正为继福晋)与侧福晋都是由礼部册封,有朝延定制的冠服和仪仗(舆服制)。侧福晋冠服比嫡福晋降一等。每年一次由宗人府汇奏请封,咨送礼部都入册。

但妻和妾的地位还是比较悬殊的,亲王(非铁帽子)嫡福晋的儿子(嫡出)适者被封为世子袭封郡王,余者封不入八分公,女儿被封为郡主(和硕格格)。而亲王的侧福晋的儿子只能授封二等镇国将军,女儿授封郡君。

最下一等的亲王福晋被称为庶福晋,就好像宫中的庶妃一样没有经过册封,也没有名分。人数没有定额,官方称谓是媵女,在王府一般被称为“夫人”,下人称之为“某位奶奶”。比妾室的地位还要低,比如随嫁的婢女,被亲王临幸的奴婢等,她们的儿子只能封到三等辅国将军。

在古代,以上三种称为再加上嫱(女官,没被亲临幸。),被统称为妃嫔媵嫱。

最后非要拿皇妃和嫡福晋的对比,个人认为地位高低关系应该是妃嫔,固伦公主,亲王嫡福晋,就像小老婆,嫡亲女儿和嫡亲儿媳妇的关系(或兄弟媳妇)。

在冠服舆仪仗上妃远高于后两者,妃用舆,饰以金。公主福晋用朱轮车,另外冠服颜色(妃用金黄色,福晋用香色,蓝色,青色),数量,装饰,祥文也都高于福晋,亲王福晋服制(及礼仪)等同于固伦公主。在清朝各种官方的史书典章中,所记载三者的排列顺序也为妃,公主,福晋。

在礼仪上(后宫女性的庆典),妃的地位也高于福晋,举几个例子,在皇后的千秋节上,妃,嫔参拜皇后的位置位于交泰殿殿门内,公主,福晋以下二品命妇以上,只能穿着朝服在隆宗门外集合待立。贵妃率后宫妃,嫔穿着礼服来到交泰殿,登上丹陛依次排列于殿前,分两班东西向站立。再由内监引领公主,福晋,命妇由隆宗门右门进入,前往交泰殿依次站立于丹陛下,也分为两班,左班位于西面,右班位于东面,全部面北站立。

在亲王大婚后,前往中和殿谢恩,福晋除了向太后,皇帝,皇后行六肃三拜三叩礼,还要向育宫(生母妃)行四肃二拜二叩礼。清代册封公主,公主向皇帝,皇后谢恩后还要前往妃、嫔前,各行四肃二跪二叩礼,之后再后还府庆贺,公主地位略高于嫡福晋,所以嫡福晋如果在正式场合见到皇妃应该也要行四肃两跪两叩礼。

另外在皇后亲蚕和丧礼上,福晋也是排在妃,公主之后,作为宗室第二集团的女性中顶配,宗室命妇(有封号)的第一等参与的,妃去世,皇帝辍朝三日,皇子,亲王,福晋成服截发辫剪发,前往送葬。

另外妃的俸银,封赏,宫室也都高于福晋一个档次,清朝后宫一宫之妃的宫殿为单檐歇山顶,与亲王府的正殿银安殿是一个档次的殿顶。

当然要细分铁帽子亲王福晋和一般亲王福晋还略有不同,亲王的生母肯定是皇帝后妃,所以福晋和妃还有辈分礼节的问题,六大铁帽子亲王(功封王中的亲王)是下皇帝一等的世袭罔替的亲王,是独立的宗室王族体系,理论上是与皇帝共天下,他们的嫡福晋比一般亲王福晋还要显赫一些。

《清会典事例》

《清史稿舆服制》

《清会典嘉礼》

《皇朝通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您的光注。

三阿哥明明知道瑛贵人是皇上的人,为何还会对瑛贵人起非分之想

瑛贵人原名采萍,入宫前是果郡王府里的丫头,由于极度美貌,引起了侧福晋浣碧的不安。

其实我们在凌云峰的清凉台就欣赏过这个具有淡雅气质,内敛举止,低调本分,温柔可人的好姑娘。

浣碧把采萍献给皇上,应该是觉得采萍对果郡王心思不纯。她这是一箭双雕,解决后院失火问题,又在甄嬛那儿讨了好。

在御花园里,三阿哥偶遇瑛贵人,和刚才春风得意的富贵版敬贵妃一比,淡雅清丽的瑛贵人一下子就显得特别水灵,简直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三阿哥刚才说喜欢温柔沉静的女人,瑛贵人真真是完全符合啊。

瑛贵人到底年轻,虽为皇上的人,对三阿哥说话却不象皇上的嫔妃对皇子那样,时时刻刻以长辈身份自居,老气横秋的,瑛贵人说的话丝毫不让人感觉到辈分的差距。

听听此刻瑛贵人对三阿哥说的,简直太体贴了,有点像女朋友安慰伤心的男朋友说的话。

三阿哥顿时感觉熨帖到心里去了——这回真真算上遇上可心的人了。

这时候瑛贵人的恩宠并没有多么旺盛,但是她羞涩的笑容,如花的美貌,并且低调!明显在这个时候给后宫注入了一缕清泉----------难怪皇上和儿子都喜欢这朵小芙蓉。

皇上特意叫了瑛贵人来弹古筝,这首叫《高山流水》,形容知音的。

联想到白天三阿哥的说法——只有知心人陪着,才是真正快活,这一曲就有了它独特的含义。

瑛贵人弹筝的时候甚至有眉庄的风骨。对于皇上这种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来说,本身资质很高的瑛贵人自然会得到皇上的宠爱。

三阿哥突然进来,第一眼就瞟见了瑛贵人,然后开心的笑了……在皇上说话的时候不时偷看着瑛贵人,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旁敲侧击的再表扬了瑛贵人一下。

这就显示出了三阿哥本质上的二——这些表现如果换一个比较沉稳的人,肯定不是这么个情状。

瑛贵人是什么反应呢?因为他们俩人是见过面的,她知道一个庶母不适宜看着皇子,所以马上把目光收了回来。

皇上呢,则是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对自己的贵人有非分之想。

三阿哥从此上了心,他在御花园纠缠瑛贵人这一幕,充分展示了三阿哥做事不经大脑,和他母亲一样冲动的性格。

他像失心疯一样追求瑛贵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瑛贵人初次见面就评价了关于齐妃死因的观点。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瑛贵人初见三阿哥的情形,瑛贵人说,如果三阿哥的母亲(即齐妃)地下有知,一定会想着三阿哥的。

这些话初听似乎寻常,但对三阿哥来说却非同凡响,因为三阿哥身边的人以及皇后委派照顾三阿哥的人都对此事讳莫如深,甚至有鄙视齐妃的态度,所以齐妃之死和齐妃生前的所作所为是三阿哥心中的一个症结。如今瑛贵人一语道破母子情深,三阿哥自然万分感动。

三阿哥情迷瑛贵人,那份由此引起的内心共鸣其实也挺让人唏嘘。但是表现在行动上怎么就如此不堪呢?三阿哥血气方刚,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要动手动脚。

最低限度的讲,就算瑛贵人心甘情愿,他就不知道,以他现在的身份,要得到自己的心上人,得先把老爹咔嚓了才行?

---------只能说三阿哥顺利地继承了齐二妃那二的性格, 这真是天生的一对母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