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清末的时候他的后代如何还是王爷吗?义和团为何要除去“一龙二虎三百羊”,他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人_亲王_义和团_爵位

本文目录

  • 爱新觉罗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清末的时候他的后代如何还是王爷吗
  • 义和团为何要除去“一龙二虎三百羊”,他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人
  • 为什么古代赐死都是用的白绫为什么不用黑色的或者其他颜色的
  •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摄像头,为什么被诛九族的人不选择逃跑呢
  • 唯一加入义和团的清朝王爷是谁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 为满足八国联军的要求,慈禧太后是如何下狠手杀死庄亲王载勋的

爱新觉罗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清末的时候他的后代如何还是王爷吗

和硕怡亲王,是清代第九位世袭罔替的王爵,也是开国八大军功世袭罔替亲郡王之外(开国军功世袭亲郡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第一个不是以军功而得到世袭罔替资格的亲王,始封者为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雍正帝即位后避帝讳,改名允祥。雍正八年去世后,雍正帝特别加恩,复名胤祥。这在康熙帝诸子中,除雍正帝外,是唯一一个得以“胤”字原名称呼的皇子。虽然是身后恢复,也是莫大的恩典了。)

胤祥(为方便起见,以下皆称胤祥),康熙帝第十三子(实际是二十二子,序齿为十三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月初一生于京师紫禁城皇宫,生母为康熙帝庶妃章佳氏(当时无名号,去世后追赠敏妃,雍正帝即位后追尊敬敏皇贵妃)。

清代后宫制度,除皇后外,其余嫔妃生子,均不由己抚养,而是另交其他高等位妃子代为养育,所以年幼的胤祥自幼是被德妃乌雅氏养育成长。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七月,其生母章佳氏薨逝后,十四岁的胤祥更是将乌雅氏视同为亲生母亲,关系密切。由此,他和比自己大八岁的四哥胤禛(乌雅氏所生长子)也兄弟情谊深厚,相对其他异母兄弟更具手足感情。(包括乌雅氏第三子、皇十四子胤禵在内)。

胤祥在雍正八年去世后,为人刻薄寡恩、御下严苛的雍正帝对于这个几乎是唯一拥有真正手足感情的兄弟表现出了异乎寻常地悲痛追思之情,为了胤祥举行盛大肃穆的葬礼、自己亲自出席奠酒,还在葬礼上嚎啕大哭、丝毫不顾及皇帝的身份。之后还深切追忆年幼时兄弟俩相处时的往事:

“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伦至乐,宛如昨日事也。”缅怀之情,溢于言表。

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时年十二岁的胤祥第一次随康熙帝出巡、前往盛京(沈阳)谒北陵开始,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发生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事件,这期间整整十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出巡,胤祥必定跟随前往,一次不落。

这可以看出年轻的胤祥极得皇父喜爱。同时也表明胤祥必然有自己能力出色的一面,所以才能得到康熙帝的青睐,并因此可以随扈皇父、展现自己的才华。

这时期的历次随扈出行中,胤祥展现了自己的文学、书法、弓马、骑射等各方面的优异表现,康熙帝对此赞不绝口,钟爱异常。即使是外国使臣、乃至朝廷文官,都知道皇十三子极受皇帝器重,前途无量,将来必担大任。

但就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不知何故,康熙帝第一次废黜皇太子胤礽储君之位的时候,二十三岁的胤祥也牵扯其中,失去了皇父的信任,与皇太子胤礽、皇长子胤禔一起被圈禁起来。直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祥才得以被释放(皇太子胤礽被废后,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释放,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复立为皇太子。皇长子胤禔则一直被圈禁,直到雍正十二年去世)。

经此打击,青年胤祥此后再也没有恢复之前的待遇,在康熙帝眼中降为普通皇子,关系淡漠。虽然之后历次出巡,胤祥按仪制参与轮流随扈,但是不过虚应故事而已,之前所受到的皇父钟爱和重视,都已经是过眼烟云了。

至于在皇太子第一次被废黜之事中,胤祥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做出过什么隐秘之事,导致康熙帝怒气迸发之下,将他和皇太子、皇长子一同圈禁,几乎丧失了所有政治地位,这些真相在雍正帝登基之后,就被全部从史料中删除了,《清史稿》、《圣祖实录》、《世宗实录》中,统统没有这一方面的记载。即使有零星文字,也不过是轻描淡写的“遭受牵连”,或者是“为皇长子构陷”等语焉不详的描述。事实是怎么样,现在已经无法彻底弄清楚了。

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开释后,到康熙五十年(1711年),胤祥还得以按仪制有机会随扈皇父出巡,但是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起,胤祥突然患病,而且还不轻--“腿起恶疮、遍起白泡,破后成疮,时流稀脓水”(其实就是骨结核)。由此导致身体虚弱,不便行动。

虽然康熙帝也曾经在回复其他皇子的奏折中询问过胤祥的状况,有过一些关心慰问的话,但总体来说是冷淡和轻视的,并不十分重视。这也说明了胤祥此时的境遇,完全不在康熙帝的关注范围内,甚至是有防备心理在内。父子关系到了这样的地步,实在是令人叹息。

而且在康熙帝在位时期,胤祥一直没有被封爵,哪怕是皇子所能得到的最低爵位---贝子,胤祥也没有获得,在康熙帝成年诸子中,只有胤祥没有爵位。这从另一方面,更加证实了胤祥的失宠。

不过胤祥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之间,依旧是做了很多差事,其中有康熙帝委派的,更多的其实是他的四哥—雍亲王胤禛安排的。这也可以印证:为什么史料上记载寥寥的皇十三子胤祥,在康熙帝驾崩第二天,就被新君雍正帝册立为亲王。很大概率是之前十年内,胤祥为了帮助胤禛夺嫡,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和建立过莫大的功劳,但是因为一些隐私之事,又不便于公开突出地表彰,所以雍正帝干脆把当年的记载全部删除,由此在日后的史书上造成了胤祥十年之间经历的空白。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六十九岁的康熙帝驾崩于畅春园。弥留之时,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二子胤裪、皇十三胤祥及国舅、步军统领隆科多奉诏觐见。

在隆科多当众宣布康熙帝遗诏:“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的情况下,经过十多年缜密布局、殚精竭虑的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终于在舅舅过隆科多(其实是表叔)以及十三弟胤祥的大力协助下,获得了“九龙夺嫡”的最后胜利,控制了京师及畅春园内外,得以波澜不惊地承袭了大统,成为清朝第五代皇帝(入关后第三代)——清世宗雍正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四,就在雍正帝刚刚承袭大统第二天、尚未登基的时候,他就立即封授之前一直没有爵位的十三弟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并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户部三库。遭受冷遇十多年的胤祥,终于得以卷土重来、彻底翻身。这也是对他多年来始终坚持毫无保留地支持四哥胤禛、劳心劳力的最好报答。

自雍正元年至雍正八年(1723-1730年),胤祥先后出任会考府、造办处、户部、营田处、西北军务、泰陵(雍正帝陵寝)营建总管、总理水务、内务府、军需处等诸多衙门主管,并兼任议政王大臣,可谓是雍正帝第一心腹(位置要高过隆科多、年羹尧),位高权重。但是胤祥头脑十分清晰,没有如同隆科多、年羹尧那样的专权跋扈、冒犯皇权,而是谨慎行事、安守臣节,从不逾制违例。

雍正元年(1723年),胤祥刚刚受封怡亲王,即坚决推掉了按例可以获得的二十三万两钱粮,只收下十三万两。并婉言谢绝了分封后可支用官物六年的待遇。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雍正帝以胤祥“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从优议叙”,特在其亲王爵位外,加赐封一郡王爵位,允其在诸子中任择一人承袭。这个恩典,有清以来,从没有宗室获得过。胤祥照旧坚辞不受,只接受加俸一万两,以为平衡。

这些例子,一方面体现了雍正帝对胤祥厚爱,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胤祥的贤德和内敛,因此雍帝愈发倚重和敬佩胤祥,称他为为“柱石贤弟”。

雍正帝对于这个手足情深的十三弟是即钦佩又放心,还有深深的关爱。这在为人刻薄、御下严苛的雍正帝平日处事中,几乎是唯一具有常人情感的地方。雍正帝感念于胤祥的忠诚、干练、内敛,曾深有感触的说过:

“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兄弟之间的相互赤诚、顾托得人,在雍正一朝,再没有其他可比性。

雍正七年(1729年)冬,胤祥病情加重,可他还是如同以前一样,“往来审视”,巡查各地。因此身心俱疲,导致病势急剧恶化,乃至沉疴。

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病入膏肓的胤祥已经不能外检视河工,不得不对下属说“本图遍治诸河,使盈缩操纵于吾掌之上,岂期一病沉废,已矣何言。”让人代替前往巡视。此后,每年必定参与先农坛春耕祭祀的胤祥也缺席了这项大典。

因弟弟病势沉重而焦虑不安的雍正在忧伤焦急之下,连连下旨,一面让其他臣子代替胤祥处理政务事务,一面延请各地名医,对胤祥“医祷备至”,寄希望于医士大家,能够挽回胤祥的健康。

不过胤祥的身体在长期高负荷工作压力下,早已不堪重负,已经油尽灯枯,即使再好的药物和名医,也无法挽回。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四十四岁的胤祥病故于京师,为四哥雍正帝鞠躬尽瘁。

胤祥去世后,万分悲痛的雍正帝有如断却臂膀,数日食不甘寝不安,不顾君臣分别,坚持穿素服为十三弟致哀,并著令胤祥之名由之前的“允祥”改回“胤祥”,赐谥号“贤”,再加“忠敬诚直勤慎廉明”于谥号前,以示恩宠。

同时,雍正帝确立了胤祥生前一直拒绝的“世袭罔替”待遇,把他的世子弘晓册立为世袭亲王:

“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 凡朕加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额外再立其子弘皎为世袭郡王:“著令怡贤亲王子弘皎加恩封授郡王,以嘉王之功勋。”

从此,怡亲王的后代,就有了一个亲王、一个郡王的世袭爵位,这在整个清朝,都是罕见的(除了国初时候,礼亲王及其后裔中,有一个亲王、两个郡王的世袭爵位,不过那个是军功封爵,不能相比。)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去世,乾隆帝即位。新君继位后,按照雍正帝的嘱托,明确了弘晓的怡亲王和弘皎的宁郡王爵位世袭罔替资格,并授予胤祥庶长子弘昌贝子爵位(亲王庶子一般只封授镇国将军,弘昌封贝子,已经是莫大的恩遇了。)

但是弘昌不满意自己的待遇,对于父亲一直有意压制自己很是怨恨(弘昌性格跋扈、为人轻浮,胤祥怕他惹事,所以长期把他关在府内不许外出,直到胤祥去世后,才得以出外),于是联络同样心怀不满的四弟宁郡王弘皎(弘皎是胤祥嫡长子,因为胤祥不想自己的成年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将来给皇权造成威胁,所以特地选择了年幼的嫡子弘晓继承爵位,因此弘皎失去了亲王之位),勾结废太子胤礽之子理亲王弘皙等,阴谋作乱,想要谋逆。

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举事,就被早有准备乾隆帝一举粉碎。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乾隆帝将弘皙、弘昌、弘皎等人全部软禁关押,之后将弘皙革除王爵,圈禁景山;弘昌革除贝子,收回御赐府邸;弘皎则因为是雍正帝亲封的世袭郡王,不好太过处置,所以乾隆帝将其释放,没有加罪,但是其世袭郡王改为降等承袭,而且停郡王俸禄终身。

此后弘昌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以闲散宗室身份去世,身后也没有谥号。弘皎则在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默默无闻地死于宁郡王府,死后谥号“良”,称宁良郡王。他这一支,失去了世袭的郡王资格,不过以后机缘巧合之下,弘皎的后裔还会入继大宗,承袭怡亲王爵位,这都是后话了。

在这一场风波中,承袭了怡亲王爵位的弘晓因为才满十八岁,年幼本分,所以没有牵扯进“谋逆案”中。但是在乾隆七年(1742年)三月和八年(1743年)八月,他所担任的管理理藩院及正白旗满洲都统还是都被免去,此后再也没有担任过其他重要职务,只是凭借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参与朝廷大典、朝会列班,仅此而已。

弘晓此后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收藏古文典籍上,他在怡亲王府内修建了几座藏书楼,取名名“乐善堂”、“明善堂”、“安乐堂”,把搜集来的典籍善本藏于期间,时时观摩,并据此著《明善堂集》作为一生志趣爱好的总结。

弘晓以此态度,躲过了有可能来自乾隆帝的打击和惩罚,远离朝堂,以藏书家和诗人自娱,总算得以将世袭罔替的怡亲王爵位安全保住,不至于像两个哥哥弘昌、弘皎一样,被褫夺爵位、或者被降等承袭,给怡贤亲王胤祥护住了家族荣耀。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月,五十七岁的第二代怡亲王弘晓去世,朝廷赐谥号“僖”,称怡僖亲王。弘晓次子永琅承袭了怡亲王爵位(弘晓长子永杭死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没有来得及承袭爵位,而且也没有子嗣),成为第三代怡亲王。

之后,怡亲王传承分别为:

第三代:怡恭亲王永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袭爵,嘉庆四年(1799年)薨。)

怡亲王绵标(永琅次子,嘉庆四年(1799年)时先于永琅去世,子奕勋承袭爵位后追封)

第四代:怡恪亲王奕勋(绵标长子,嘉庆四年(1799年)祖父永琅去世后袭爵,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薨。)

第五代:怡亲王载坊(奕勋长子,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岁时袭爵,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薨,年仅五岁,无嗣,无谥号。)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五岁的怡亲王载坊去世后,怡亲王爵位经历了长达五年的空位期,直到道光五年(1825年),怡恪亲王奕勋的次子、怡亲王载坊的异母弟,时年十岁的载垣才被道光帝下诏承袭怡亲王爵位,得以延续这“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载垣也是第六代、第七世怡亲王。

自道光五年(1825年)承袭怡亲王后,载垣深受道光帝、咸丰帝两代帝王重用,先后出任过正蓝旗汉军都统、正红旗汉军都统、镶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汉军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御前大臣、阅兵大臣、十五善射大臣、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在皇室宗族内,载垣担任正蓝旗总族长、宗人府右宗正、宗人府宗令、玉牒馆总裁,管理镶蓝旗觉罗学,太庙袷祭和近支婚嫁也由其主持。其他如銮舆卫、虎枪营、御枪营、善扑营和崇文门正监督等,也由其管理,可谓是道光和咸丰帝最为亲近依仗之宗室、重臣,其所受到的君主恩遇,几乎可以同他的四世祖胤祥所受到雍正帝的圣恩眷顾相比。

载垣在道光三十年(1850)于道光帝临终前,受道光帝顾命,成为比自己还小十六岁的堂叔咸丰帝奕詝的辅政大臣。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与入侵的英法联军谈判。但是谈判最终破裂,英法联军攻入京师。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载垣随扈一前往。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在避暑山庄驾崩,临终前再授载垣顾命,让他和郑亲王端华、端华之弟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皇长子载淳即位,并主持政务,明确了顾命八大臣以怡亲王载垣为首(实际上是以肃顺为首)。载垣得以“两受顾命”,权势达到顶点。

咸丰帝去世之后,以载垣为首的顾命大臣们拥立皇长子载淳登基,即同治帝(当时年号为祺祥)。

不过,在咸丰帝驾崩后,顾命大臣们很快与咸丰帝皇后钮钴禄氏(慈安太后)、同治帝生母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为控制皇权产生了尖锐矛盾,不可调和。顾命大臣们和两宫太后争吵最激烈时候,在场的小皇帝载淳都被吓哭、甚至尿了裤子。两宫太后因此深恨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必欲除之后快。

于是两宫太后秘密联络了咸丰帝六弟、恭亲王奕䜣,暗中布置,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于咸丰帝灵柩自避暑山庄返京时,设计将肃顺和其他顾命大臣分开,趁机发动政变,把载垣、端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或捕获、或贬黜,夺回了朝政处置大权。因当年是农历辛酉年,所以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䜣叔嫂所发动的这场政变也叫“辛酉政变”;又因皇帝载淳初定年号为“祺祥”,史书上也称“祺祥政变”。

两宫太后清除顾命八大臣后,联合恭亲王掌握朝政,改皇帝年号为“同治”,意在“协同治国”之意。

之后,两宫太后以小皇帝的名义下旨,把恨之入骨的肃顺公开斩首,而载垣和端华,则“开恩赐死”,于宗人府空房内赐白绫自尽。载垣被赐死时,年四十六岁。他的倒台,对怡亲王府来说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几乎导致世袭王爵被废除。

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载垣被赐死半年后,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为了当年功勋卓著的怡贤亲王胤祥所遗下的爵位不至于废封,特旨恢复原怡亲王一系的封爵,但是没有返还亲王爵位,而是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

另外,因载垣之罪行严重,所以他所属的怡亲王大宗(怡亲王弘晓后裔)被取消了承袭资格,另以怡亲王小宗——胤祥第三子弘暾玄孙载泰为怡亲王宗子,受封不入八分辅国公,主持怡贤亲王胤祥及诸代怡亲王的祭祀典仪(载垣不包括在内)。而大宗怡僖亲王弘晓的直系后裔,在这之后再也没有承袭宗子资格,只保留了两个奉恩将军爵位(清宗室爵位中最低一级),就此沉沦。

同治三年(1864年),朝廷因收复江宁,平息了太平天国起义,所以加恩于诸宗室及朝廷重臣,封赐甚厚。在“辛酉政变”中被废黜世袭爵位的怡亲王也因此得以复封。

两宫太后以同治帝的名义,在这一年七月改封胤祥五世孙、宁郡王弘皎玄孙载敦为第七代怡亲王,并恢复怡亲王世袭罔替资格。同时,将原怡亲王府宗子载泰改袭因载敦继承怡亲王爵位而遗留下来的宁郡王系封爵——奉恩镇国公(宁郡王在乾隆时期被降等承袭,不是世袭罔替郡王,所以三降后以奉恩镇国公传承)。

载敦承袭怡亲王爵位后,朝廷追封他的曾祖永福(弘皎次子)、祖父绵誉(永福第四子)、父亲奕格(绵誉第三子)为怡亲王。

光绪十六年(1890年),载敦去世,谥号“端”,即怡端亲王。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月,载敦长子溥静袭爵,成为第八代怡亲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京师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溥静参与了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等王公贵族支持义和团的行动,主张和联军开战。侵略军击败清军,侵入京师后,报复性洗劫了怡亲王府,并抓住了来不及逃走的溥静。之后溥静诡异地死在府中,有传闻说是被侵略军鞭答致死的。

溥静死后,西逃的慈禧太后为了向八国联军求和,严办了一些主战大臣,将庄亲王载勋赐死,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革爵流放。而已经死去的怡亲王溥静,也被以“纵庇拳匪启衅”的罪名,革除爵位,以示严惩。这也是怡亲王府第二次被革除封爵。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京师局势逐渐平息,已经返京的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恢复怡亲王府空悬三年之久的封爵。不过,因为溥静“参与启衅”,所以他的儿子们被剥夺了承袭资格,怡亲王爵位改由载敦次子、溥静之弟溥耀的独子毓麒承袭。毓麒是第九代、也是最后一代怡亲王。承袭爵爵位的时候,毓麒刚满两岁。

十年后,宣统三年(1911年),在武昌城的隆隆炮声中,清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一九一二年二月,宣统帝退位,清朝灭亡。时年十二岁的毓麒也失去了世袭亲王身份,成为了普通平民。

此后,家道中落的毓麒为了维持生活,先后将历代怡亲王陵墓上的树木伐倒变卖,又将王府也抵押给了别人,以此苦苦支撑。一九四八年十月,四十九岁的末代怡亲王毓麒在默默无闻中死于北平(北京),历经二百二十六年的怡亲王世系传承,也彻底走进了历史的尘埃中。

义和团为何要除去“一龙二虎三百羊”,他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人

除了一龙二虎三百羊的说法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一龙二虎十三羊”,此事发生在慈禧太后老佛爷发动十一国宣战之后不久,有意靠义和团夺权的载漪、载勋等人,就开始拿义和团点名的名单来开刀了。

这名单上所称的龙、虎、羊,其实就是在义和团作乱时,朝廷之中极力反对利用拳民和洋人对抗的大臣和宗亲们,尤其是这一龙,他可以说是义和团的公敌。

一龙:自然指的就是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皇帝了。

在百日维新失败后,光绪帝十分失意,而慈禧感到威胁,有意废掉光绪,令立才十四岁的载漪之子溥儁,并在光绪二十五年谕旨,将溥儁过继给同治皇帝为皇子,史称“己亥建储”。

溥儁在宫中被称为“大阿哥”,慈禧预定二十六年举行光绪禅让仪式,可此事被列强阻止,各国皆发布声明,除光绪外不认其他人为大清帝王,建储明面失败,可慈禧还是保留着“大阿哥”的位置。

己亥建储的失败,是慈禧宣布向十一国列强开战的导火线,只好继续搬出光绪理政,而在对待拳民的态度上,光绪坚决不赞成对外宣战,也不认为载漪等人对义和团的无脑吹捧,是救国的办法。

虎死不倒架,即使光绪没了权力,可依旧是皇帝,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和谈派大臣的信心,所以光绪成为了义和团和载漪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位列诛杀名单榜首。

据说,载漪等人曾打算率领已进入京城的义和团高手,直接去瀛台诛杀光绪,但慈禧阻止了他们的刺杀行动,这是慈禧太后的两手准备,就和保留“大阿哥”一样,既利用又防备,给自己做了回旋的余地。

二虎:指李鸿章和奕劻。

李鸿章不消细说了,他给清廷擦了一辈子屁股,做了一辈子罪人,到老还被推出来做替罪羊,替慈禧顶罪,义和团民只知李鸿章乱政误国,扬言要诛杀他,所幸在战事爆发前,李鸿章就被远调广东,做了两广总督。

李鸿章在离京前已看出北方迟早要坏,到广东后就联系诸省总督,领导了“东南互保”,诸省暗中响应,若北京失守,则立李鸿章为总统。后战事爆发,慈禧下令南方诸省勤王,李鸿章潇洒致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命”。

而奕劻就比较背了,他才能不高而居高位,替慈禧挡枪,也为慈禧牵马,按理说他不该违背慈禧的意愿,可他在义和团闹事之初,就力主镇压义和团,是朝中镇压派的领袖,尤其他手中握有兵权,很受载漪等人的忌惮。

所以义和团把他也列进名单之中,成为必杀的“二虎”之一,不过奕劻毕竟有心没胆,在载漪借义和团威势,加上慈禧冷眼旁观之下,奕劻被吓一吓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最后,他也被慈禧有意无意地保护了起来,安然度过危机。

十三羊:指主张镇压义和团、赞成和洋人议和的十三位朝中大臣。

这是名单上最倒霉的梯次人物了,他们一心为国,却既没有李鸿章那样的“幸运”,也没有奕劻那样的有后台,在八国联军即将攻入紫禁城、慈禧即将西逃之前被杀。

他们分别是: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太常寺卿袁昶、兵部尚书徐用仪、内阁学士联元、前户部尚书立山。

实际上,“十三羊”中只有五位被杀,另外八位不知是何人,他们都是主张剿清拳匪、议和列强的大臣,是光绪的坚定支持者,而最后义和团失败、列强进城,也证明了他们的正确。

在野心极大的慈禧眼中,是容不下这些说对话的人的,正如三国田丰所说:“军利必全、军败必死”的情况一样,五大臣皆被慈禧下令杀害。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为什么古代赐死都是用的白绫为什么不用黑色的或者其他颜色的

赐死制度最早产生于商代,贯穿中国古代直至晚清。白绫常用于古代君王赐与罪臣自裁时候,所谓三尺白绫。三尺出自于洪升《长生殿》,唐明皇在马嵬坡在众军压力之下无奈刺死杨贵妃的故事(有人说这也是唐明皇本来意思,毕竟江山和美人相比,江山更加重要。)“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白绫是一种布料,就是白色的绫罗。绫,中国传统丝织物的一类。最早的绫表面呈现叠山形斜路,“望之如冰凌之理”而故名。考虑用白绫赐死,而不是其他的颜色,猜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白色,代表圣洁。能够被皇帝赐死的,绝大对数都不是一般人,要么是王贵贵族,要不是肱骨大臣,要么是宠妃爱妾,寻常老百姓想死可是得不到这样的礼遇。皇帝让你自裁这是一种莫大的哀荣,想想也是,四折可以留个全尸,这在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代显然是一种恩重,毕竟谁都不想在阴间做个无头鬼。罪臣领到白绫之后还有谢恩。

说白色圣洁,可能是代表皇帝的身份,也可能是皇帝希望被赐死者能够在阴间改过自新罢了。

中国丧事用白色,代表悲伤、死亡、灾难,如“白事”。古代家里有人去世,穿麻戴孝之类的大多都是白色。如果皇帝赐三尺红绫、三尺绿绫之类的自裁,罪臣该怎么想?陛下,你确定,这不是玩我们呢?

仅清朝历史上被赐死的大臣就不少,犹如和珅,以及慈禧太后发动辛丑政变中的手下败将怡亲王爱新觉罗·载垣郑亲王爱新觉罗·端华、庄亲王爱新觉罗·载勋,等等。

匕首、毒酒、白绫是皇帝赐死的三件套,白绫似乎礼遇更高一些。除了这些,还有更多的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摄像头,为什么被诛九族的人不选择逃跑呢

在古代虽然没有身份证和摄影头,但是却有能够起到身份证作用的类似的证件,比如文引。

我们就选择以明朝为例说一说,为什么被诛九族的人不选择逃跑,而在家选择待毙。

《弘治大明会典》第一百二十三卷规定:“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即验文引。如无文引,必须擒拿送官,仍许诸人首告,得实者赏,纵容者同罪。天下要冲去处,设立巡捡司,专一盘诘往来奸细及贩卖私盐犯人逃囚,无引面生可疑之人。”

在那个时候,不管是军官还是普通老百姓,只要离开了户口所在地,就得需要检查文引。但是文引是由官方发放的,它既能作为一个人的身份证,也能作为一个人的通行证。

如果你离开了你的户口所在地,又没有文引的话,你会被抓。除了官府的查验之外,还允许别人告发,一经查明你确实没有文引的话,告发者还能得赏钱。有了这样的举措,说明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

相反,如果有人明明知道你没有文引却不告发的话,和你同罪。另外,明朝还在重要地段设立巡检司,专门盘查陌生面孔又没有文引的人。

明朝对于没有文引的人处罚也是非常的厉害。

《明律》规定:“凡无文引私度关津者杖八十;若关不由门,津不由渡而越度者杖九十;若越度边缘关塞者,杖一百,徒三年;因而出外境者绞。”

看到你这里就明白了,为什么诛九族而没有人逃跑了吧。

唯一加入义和团的清朝王爷是谁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清朝王爷加入义和团这件事情,现在说起来是不可思议的,但确实是存在的。

当年的清朝庄亲王载勋就曾经加入过义和团,他在自己的家里面设拳坛,同时还接待许多进京的义和团将领。如果遇到在义和团中地位比他高的义和团首领,他还会跪在地上膜拜,可见他是相当虔诚的。

那么,堂堂的清朝王爷,为什么会加入义和团呢?

载勋加入义和团这件事确实是值得玩味的,其中所表达的意味也是非常多的。

(载勋)

一、义和团运动影响广泛。

现在咱们很多人,一说到义和团,都会带着一种嘲笑的语气,觉得义和团当年宣扬什么“刀枪不入”,用神神怪怪的思想来统治拳民,而拳民居然相信这一套,这实在是非常奇葩的事情。但是,如果咱们回到100多年前,走进那样一个时代,我们可能再也笑不起来了,甚至很有可能我们也会相信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采用的那些办法,都是非常荒唐的。可是尽管那么荒唐,居然有那么多人相信,这恰恰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实在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他们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愿望实在是太迫切了。

确实,当时的清政府,几乎找不到应对洋人的好办法。

最早和洋人作战的时候失败,清政府自己也进行了总结,认为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用冷兵器打热兵器,冷兵器自然打不赢热兵器。所以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就开始加强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更多地也是发展军工业。此外,就是花大量的钱购买战舰。但是最终在甲午海战中依然失败了,而且还是败给了一向被中国人瞧不起的小日本。接着,维新变法也失败了。总之,当时的人是很灰心的。

正是因为找不到任何救国救民的办法,因此当义和团蓬勃兴起,烧教堂杀洋人这些事情发生以后,很多中国人才都会觉得非常解气。从而忽略了义和团的荒唐做法,对义和团非常推崇。对于加入义和团运动,参与抵制外国人的活动,心里面充满热切和盼望。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清朝王爷相信义和团,加入义和团,也就不足为怪了。

(与洋人发生冲突的义和团)

二、借义和团重新登上政治舞台。

清朝末年,在列强入侵以及农民起义运动的打击之下,皇室成员以及满人大臣,就渐渐地没有话语权了。

之所以没有话语权,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应对外国列强入侵以及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无所作为。尤其是在对抗太平天国运动中,如果不是依靠湘军、楚军、淮军这些汉人武装,太平天国运动很难被镇压下去。同时,满人贵族在和列强打交道的时候,依然是束手无策。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应对复杂的政治局势,自然没有更多的发言权。

另一方面,也是慈禧太后有意而为。慈禧太后想要巩固统治,她在用人上就有意地提拔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样的汉人大臣,因此大臣在朝中,所发挥的作用就不大了。

到了清朝末年,朝廷中的满人大臣,几乎没有了什么声音。这种情况让他们不满,他们急于走上政治的前台发挥作用。

对于载勋来说,义和团运动就是一个契机。如果能够依靠义和团运动强势崛起,走上历史的前台,那他们就打了一个很大的翻身仗。

所以,当时包括载勋以及载濂、载漪、载澜这些人,就卖力撺掇慈禧太后信任义和团。不但如此,他们还制造谣言,说外国列强希望慈禧太后能够把权力让给光绪皇帝。而这也使得慈禧太后心里面充满惧怕,因此她才同意了载勋等人的主张,联合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对抗。

(攻进北京城的八国联军)

那时候,以李鸿章、刘坤一、袁世凯等人为代表的人督抚们,搞了一个“东南互保”协议。他们之所以搞“东南互保”协议,并不是他们不支持慈禧,而是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载勋等满人大臣,想依靠义和团重新走上政治前台。这些汉人大臣当然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们才极力抵制。

载勋等人不怕抵制。只要慈禧支持他们,他们就有希望。

由此可见,义和团不过是载勋等人的工具而已。

但是最终,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不堪一击,慈禧逃走,载勋等人失败,最后载勋被赐死。满人大臣最后的辉煌,也就此落幕。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为满足八国联军的要求,慈禧太后是如何下狠手杀死庄亲王载勋的

既可以让洋人高兴,又可以除去义和团的首领。当时,慈禧应该是利用完了义和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