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当中刘彻的母亲王太后到底有多阴险?_董仲舒_儒家_太后

王太后不算是阴险,是苦命人熬出了头。失去重压后也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王太后

可以闭着眼断言:历来外戚专权都是“母壮子弱”造成的。吕后是这样,窦太后是这样,王太后差点也是这样。所不同的是,惠帝和景帝都属于至孝,而且性格相对偏软。汉武帝刘彻则不是这样的,他视儒家所谓的孝道为“愚孝”,不受它约束。这一点可以从汉武帝处理与董仲舒的关系就一目了然。赏识董仲舒,是因为儒家的理论为他的改革提供了依据。但一旦董仲舒在文章里用批评的口语,用儒家的宗法去约束他的时候,他果断地选择把他下了大狱。

汉武帝

王太后一直比较有低调。这一点用“情商高”来概括可能更合适一些。早在他还是王美人的时候,从她处理与景帝的关系,处理与窦太主的关系都看得出。在窦太后面前更是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因为她比其他嫔妃看得远,看得透。景帝病重期间,栗妃去看他,景帝试探着问:我死后,我的这些子女还小,你会怎么对待他们。栗妃一句话就把自己填坑里了:他们又不是没手没脚,用得着我去照顾?这句类似于打情骂俏的话,让景帝的心凉到再也捂不热。栗妃也在没翻身。还牵连了儿子刘荣。情商被王美人甩了十条街都不止。

栗妃

武帝继位后,窦老太后听政,王美人做了太后也还是被压了一头。直到武帝亲政,她才算熬出了头。疫情过去之后常听到一个词,叫做“报复性消费”。这个词好就好在报复两个字真的无比贴切。人受压抑久了,会爆发就是这个道理。这时候的王太后的种种行为其实都是在“报复性”。

王太后和窦太皇太后

严格意义上说,我不觉得王太后阴险,只是情商高加报复心理主导导致了前后的反差有点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