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何谓吾性自足
王阳明龙场悟道——“格物致知”。其意思是:推究事物,获得对事物的认知。格,推究。“物”,认识的客体,即认识主体——人对之发生关系的客观对象。致,获得。知,是认识主体——人,通过推究事物所获得的认识或知识。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重要意义在于:反映了王阳明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向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转变。其本质就是认识的主体是人(实践着的人),认识客体是认识主体——人对之发生关系的客观对象。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吾性自足”的意思是:我的自性,很足够。王阳明强调的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关键是内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不需要外力的推动。
你若已是人到中年,可有悟到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谢谢邀请。
人在年轻时总是太冒进,起支配作用的是感情和意志,三十岁时却是机智,真正的人生是四十岁才始,人逐渐成熟,懂得了判断和怀疑。
人到中年,正值拼搏奋斗人生负担重的时候,这时的人,首先应高度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若不懂得这一点,就是一个标准的笨蛋。
这时的人生,更应爱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索人生,更应理智地处世,绝不世故地耍聪明,懂得人生的忽略艺术。人生的态度莫过于正视人生,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真正的生活是人思想和心灵的生活。
王阳明号称一代心学大师,龙场悟道后他的仕途为何出现了转机
王阳明号称一代心学大师,龙场悟道后他的仕途为何出现了转机?这个问题的蕴含的潜台词是说,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的进入了仕途顺遂通达的时期,也即是王阳明所悟之道,为他的升官发财,产生了非常直接的效用。这种理解,非常符合现代成功学的功利主义逻辑,但无论是从儒学,或是心学的角度上来看,这种理解都是不对的。
王阳明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中进士,当时虚岁28。入仕后,先是工部观政,后任刑部主事,因为对军事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才能,后又转入兵部武选司任主事。
正德元年,年少的明武宗朱厚照继位,宦官刘瑾专权,引起朝臣反对。刘瑾为了打击反对者,逮捕了御史戴铣等忠直之士。王阳明出于义愤,上书论救。结果被刘瑾杖责四十后,发配到贵州龙场做驿丞。这一年是公元1506年,王阳明三十五岁。
有句俗话说,国家不幸诗人幸。在王阳明这里,可以改为官场不幸学术幸。在龙场的这段时间里,王阳明长期思考的一些学术问题,在艰苦磨砺和不断的思考之下,终于达到了豁然贯通的状态。在儒家的学术体系中又开辟了一条不同于程朱理学的“心学”之路。王阳明的这段经历,在思想史上,称为“龙场悟道。”
王阳明28岁入仕,到35岁贬谪,七年时间,做到六部主事的位置。我查了一下《明史职官志》明代六部主事,大约是从五品的官职。王阳明是状元之后,两代为官,二十八岁中进士,三十五岁做到从五品,既不快也不慢,也就是正常速度。从兵部武选司主事降到龙场驿丞,大约相当于今天从厅级降到科员。仅仅是保住了公务员身份而已。
龙场之后的起复与升迁,和王阳明的“悟道”,大约没有什么关系。但与朝廷中的政治斗争肯定是有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王阳明在龙场任职,是三年期限。期满之后,就要调做它用了。假如刘瑾在大明王朝真正可以做到只手遮天,那么,刘瑾不死,王阳明可能很难有翻身的机会。但是,大明朝各部门互相牵制的政治制度设计,使得无论是权臣如张居正,还是宦官王振、刘瑾、魏忠贤等,都很难做到一手遮天。
刘瑾整治王阳明,实际上是朝廷中在皇帝年少昏庸的情况下,外官与内官之间的权力之争。王阳明本质上是外官集团中的一员,而且是在斗争中旗帜鲜明的维护正统的,所以,外官集团极力保护他,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正德四年(1509年)闰九月,王阳明谪戍期满,复任江西庐陵知县。
正德五年,杨一清联合宦官张永除掉刘瑾。王阳明政治上的最大威胁解除。之后,他的官职越做越大了。正德十一年,他做到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地方,这已经是二品大员了。这时的王阳明已经四十五岁了。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正在江西的王阳明迅速组织平叛,并在短短的35之内,就平定了宁王之乱,生擒朱宸濠。由于当时明武宗的身边奸臣环侍。为了避免卷入政治旋涡之中,王阳明选择了激流勇退,回家养病。
平定宁王之乱,是王阳明的大功劳,可是在武宗一朝,王阳明的遭遇却是大功不赏。直到武宗去世之后,王阳明才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益封为候。
我只所以不厌其烦的陈述王阳明的履历,是想说,龙场悟道的道,不是“为官之道”和“升迁之道”,它是用世之道,修身之道。悟道之后,阅世更深,能力更强,但却与官的大小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与人生格局和理想志向有关系。
王阳明从小的志向是做“圣人”,而不是做大官。做大官是一时的权势,而做圣人是千古之名。王阳明显然是做到了。在儒学千年发展过程中,上有孔孟,下有朱王。王阳明可以无愧了。
大约人们都会承认,王阳明是绝顶聪明之人。可是明朝历史上有好多二十左右就进士及第的。比如张居正和徐阶等。王阳明二十八岁才考中,这大约是王阳明大智若愚之处。也是积极用世,和千古之名的差别。王阳明二十五岁那年,科举落第。身为状元的父亲王华安慰他不必烦恼,下科再考。王阳明说:“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而懊恼为耻。”这大约就是因为人生的追求不一样。王阳明的聪明是有点书生气的固执,又有点学霸气的自信的聪明。也正因此,他才能在一个问题上不依不饶的纠缠几十年,并最终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从少年时的“格竹子”,到“龙场悟道”,他内心想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就是《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止善。明白人生大道,在人格修为上达到“至善之境”,至善之境其实就“做圣人”。《大学》的的修身之道从“格物”开始。这就是王阳明“格竹子”的原因。
我们以今天的观点来看,格物致知,依然是有道理的,也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接触,了解物之性,事之理。这样的知,应该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道理。可是,后代儒学有发展,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把“知”的范围缩少了。他们探讨的领域仅限于所谓的人生大道,而把自然科学的成分去掉了。这就是王阳明格了七天竹子,差点把自己的小命格掉,也没有格出人间大道的原因。
从十几岁的格竹子,到二十年后的“龙场悟道”,王阳明终于想明白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矣。”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在学术的发展上,是一件大事。但这并不能直接在仕途上给他带来好处。当时现实中,程朱理学还是占统治地位的。科举的时候,还是以朱子的《四书集注》做为标准教材。但是明后期的政治斗争中,也有学术观点的交锋。比如嘉靖时期的“议礼”之争,和万历时期的“立储”之争中,就人明显的学术思想的差异。议礼之争中,支持嘉靖的,多有王学倾向,反对议礼的,多是程朱正统,比如杨涟、海瑞等人都是理学的支持和坚守者。张璁等人,就有心学的倾向。
王阳明的心学和理学比较起来,理学更重规则,人显得刻板。而心学比较灵活,难以把握,这是心学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
以上是个人浅见,权当抛砖引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