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同为首辅,为何霍光能废刘贺而杨廷和废不了朱厚熜
- 正德皇帝死后,杨廷和为何会选择嘉靖皇帝来继位呢
同为首辅,为何霍光能废刘贺而杨廷和废不了朱厚熜
历史是不能类比的,看似相像的情况,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废立皇帝绝对是个风险巨大的技术活,尤其是在和平年代,几乎很难复制。
杨廷和看似跟霍光一样,是朝廷无可争议的一把手,其实两人面临的环境,和个人身份及实际权力的大小,差异太大。另外他们面对的对象,实力也不一样。
霍光与杨廷和差异,决定了两个人的路,是无法相交的平行线
杨廷和是儒家士族阶层出身,儒家思想是其精神核心,忠君像一个道德藩篱,杨廷和不可能突破这个界限。
世人只看到杨廷和所代表的士族集团与皇权的冲突,没看到这种冲突,始终没有超出忠君的范畴。明清时期,皇权逐步走向独裁,已经偏离了唐宋形成的皇权与士族共治天下的模式,而杨廷和所争取的正是士族阶层,在政权上的该有位置。这也是士族阶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诉求,是对朱元璋独裁政治的一次纠偏。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杨廷和在正德和嘉靖担任首辅时,他关注的焦点都是在政治改革,而不是权力分配,虽然“大礼仪之争”本质上涉及权力之争。也就是说,杨廷和所追求的是,皇权统领下的共治,是对治理结构绝的关注,而不是个人凌驾于皇权之上。
杨廷和面对正德时期的混乱,常常心力憔悴,多次请辞,借着丁忧,他毅然决然地足足“逃离”朝政三年。“大礼仪之争”中,也是杨廷和主动缴械,并非穷途末路的被动结果。
这些都说明,杨廷和没有摆脱儒家忠君思想,他本质上还是在维护皇权,不可能做出废立皇帝的行为,更不可能为个人利益,让自己走向道德审判台。
霍光则不一样,他不是儒生,甚至都算不上读书人,世人对他评价是“不学无术”。霍光其实就是秦朝和汉初体制中的“吏治”代表,如果要归类,他属于法家思想。
与儒家思想忠君不一样,法家其实更忠于自己的职守,而不是操守。再形象一点比喻,霍光更像一台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只为目标服务。杨廷和像一名操作工,他融入更多的“情怀”。
基于这种差别,霍光对君主的“忠”其实只能排在第二位,甚至皇帝只是实现其目标的工具!这就是他与杨廷和的本质差别,他没有道德枷锁。
因而,杨廷和天生就没有废立皇帝的思想基因,霍光这样的权臣,恰恰是杨廷和批判的对象!
刘贺与朱厚熜差异,决定了霍光能跨过小河沟,杨廷和无法横渡大江
刘贺即位时18周岁,朱厚熜即位时只有14周岁。但显然,18岁的刘贺,不具备14岁的朱厚熜的才具和胸襟。
刘贺之所以二十七天就被废,说白了就是他自己太肤浅,对朝政局面没有半点清晰的认知。他在自己还没坐稳的情况下,就急于跟霍光争夺权力,对政治斗争一窍不通,枉为皇室子弟。
同时,刘贺也不识大局,没有认识到霍光对国家的价值,一切从个人好恶和利益出发,格局太低,眼界太窄。这种人当皇帝,恐怕是汉帝国的灾难!
请注意,这是在抛开强加在刘贺头上的,一千多条罪状基础上说的,假如其中能有几条坐实,也足以说明刘贺品行不咋地。这样一位无德无能的家伙,怎么会是霍光的对手?
朱厚熜不一样,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少年,但表现出来胸襟气度,以及出色的才能,连杨廷和都佩服。
比如,朱厚熜还没进城,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从哪个门进皇城,事关他的身份以及未来的地位,所以坚持要求按自己的意图办,否则宁可不即位!事实上,杨廷和哪有再换储的退路,只能接受朱厚熜的条件!
这种洞察局面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老道,哪是十四岁的少年,简直就是四十岁的老江湖!屁股还没坐上龙椅,就先给杨廷和一个下马威!
在朝政问题上,杨廷和与朱厚熜多次发生激烈冲突,但朱厚熜所表现出来的胸襟让人感佩,他不光给杨廷和以鼓励,甚至曾经公开承认错误,向杨廷和道歉。
要知道,朱厚熜也是人,也存在人性的弱点,能主动克制自己的私欲和情绪,能擦亮双眼,看到杨廷和的价值,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至少说明,朱厚熜确实具备了明君的基本条件。
后来的事实证明,朱厚熜把控时局的能力,无论哪个大臣都难以望其项背,刘贺跟他相比,差距太远太远!即便杨廷和有废立之心,他也做不到。
内朝官制和内阁制差异,注定霍光的专权和杨廷和的临时工身份
比当事人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制约。
支撑霍光专权的是内朝官制,而让杨廷和成为一把手的是内阁制。内朝官制和内阁制,表面上看有那么一点相似,其实差异很大。
内朝官制创立于汉武帝,是皇权架空三公的武器。到霍光时期,内朝的大权,完全掌握在代政的霍光手里。也就是说,内朝官制造成的结果是,霍光成了无冕之王!
内阁制始于明成祖,起初的性质跟内朝官类似,是皇权独裁的助手,到后期逐渐演变成“多相制”。也就是说,内阁其实是皇帝平衡朝政各派势力的工具,首辅也很难在内阁中做到独裁。
内朝官制,让霍光的权力有了制度性保障,内阁制,则让皇权得到了制度性保障。所以,霍光是独裁者,杨廷和只是受聘的高级打工仔,随时可以被替换。
我们看到的事实是,霍光满朝尽党羽,连老资格的张安世都得投靠在霍光门下,霍家子弟后期完全把控了朝廷要枢。而杨廷和呢?别说党羽,连他自己都如履薄冰,时时刻刻遭受政敌的排挤和打击,皇权如果支撑他,他还能说了算,一旦失去皇权的信任,分分钟倒台。
杨廷和废立皇帝?在那种环境下,先把自己站稳了更现实!
军队是豪赌一把的关键力量,霍光有条件,杨廷和连边都摸不上
政变是一件风险性很大的技术活,即使条件再成熟,依然是搏命的行为,离不开军队的支持。霍光有基本条件,杨廷和没有。
西汉的政治结构和大明不一样,大明更成熟,军政完全是两条线,首辅想介入军队,门都没有。西汉不一样,那时候的朝政有两个特点:一是家国不分,皇室事务与国政搅和在一起,二是军政不分,文官兼任将军。
以霍光为例,他的职务是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也就是说他以军界第一人身份,兼领朝政一把手!
那么霍光可以随心所欲吗?也不是,正常情况下,霍光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在皇帝手上。不过,霍光可以做到,把军界的大大小小将领们,都换成自家人。我们可以看到,连皇帝的贴身保安团,卫尉、中郎将、期门郎、羽林卫等,都是霍光的亲信。
这是个什么局面?皇帝的生死都控制在霍光手里了!兵符能调动谁啊?
即便这样,在废黜刘贺的时候,还是充满了凶险。刘贺太低能,被打了措手不及,没有任何准备。更关键的是,他当时就懵逼了,都没做反抗。如果他利用兵符,和自己从昌邑国带来的亲信,跟霍光对峙,而不是拱手交上玉玺,恐怕谁胜谁败还真不一定。
杨廷和呢?完完全全的文官,闹政变根本摸不到门边!
综上所说,不能简单将杨廷和与霍光类比,表明面上他们都是权臣,其实两个人的差异,决定了杨廷和不会做出与霍光相同的举动。对手的情况差异,也注定杨廷和做不到。再加上客观环境的制约,杨廷和根本不具备废立皇帝的客观条件!
正德皇帝死后,杨廷和为何会选择嘉靖皇帝来继位呢
皇帝不称朕,专注史评与时评
正德皇帝暴亡后,没有子嗣,皇位空悬,请“嘉靖皇帝”来京继位,是最能为人接受而不会产生非议的选项。
为什么呢?
因为嘉靖皇帝朱厚熜(明世宗),与正德皇帝朱厚照(明武宗),“枝属最近”。
您瞧他俩儿的名字,同为“厚”字辈,五行同样属“火”(按:“照”字下的四点水,其实就是火,照字的另一个写法是“炤”),他们是堂兄弟。
具体关系我画个图,示如下:
朱厚熜的爸爸兴王(谥为“献”)与武宗老爸孝宗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宪宗的十四个儿子中,孝宗与兴王序齿最近,一个是老三,一个是老四。
孝宗的母亲纪氏身份低微,也不得宪宗之爱,他之所以能继位,根本原因在于:他是老大!孝宗前面还有两个异母的哥哥(其中一个为万贵妃所生),但都夭折了,孝宗就成了老大,老大就要做BOSS。
孝宗被立为太子时,他们的弟弟们都还没出生,下料此后宪宗生子就像开闸放水,一下生了十个!其中邵宸妃一人就生了三位:兴王祐杬、岐王祐棆、雍王祐枟,这哥仨才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
从邵宸妃生子之多来看,她是得到宪宗宠爱的妃子。
后宫的势力是靠皇帝宠幸加分的,孝宗的母亲本来就不遭宪宗待见(孝宗生下六年,宪宗竟不知道!),她在儿子被立为太子后不久就去世了,使得孝宗地位孤弱。宪宗后来多次动念,想换掉这位太子,他心目中的候选人,据说就是邵宸妃所生的兴王朱祐杬。但拿掉太子,在明代人心里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举朝一致反对,使得宪宗敢想而没有做成。
(兴献王朱祐杬)
内外大臣为什么要力保孝宗的太子之位呢?
他们并不认识太子,也不了解其为人,群臣维护他的理由,只有一条:他是年纪最长的皇子,伦序不可变。
后来万历年间,神宗皇帝想换掉太子朱常洛,替上最疼爱的儿子福王朱常洵,群臣极力反对,道理也一样,并非朱常洛比朱常洵优秀多少,而是朱常洛出生要早,伦序优先。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明代皇位继承的根本原则。
当武宗遽然崩逝后,他没有嫡子,也没有庶子,那就只能从朱家近亲属中选择继承人了。朱家近属不少,但有一个问题:是从武宗兄弟辈,还是侄儿辈去选?
此时杨廷和根据祖制“兄终弟及”的原则,要求从武宗堂兄弟辈去选。
不管是兄弟,还是子侄,首先是要血统近,疏远的枝属是不行的,像宁王朱宸濠(他祖上宁王朱权与明成祖朱棣是兄弟),在血缘上离皇室都八竿子以外了,居然也想继承大位,那是痴心妄想,绝不可能得到认同。
论枝属,谁最近呢?自然是孝宗最大的弟弟兴王,兴王已死,那就是他儿子朱厚熜了(此时朱厚熜还未继承王位,以世子的身份管理王府)。
显然,选朱厚熜,并非他最适合做皇帝,也不是他年纪合适,而是他在血缘上与武宗这一系最近。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御容)
杨廷和所引“兄终弟及”理论是没问题的,可问题是,假如此时兴王没死,那该怎么办?
请武宗尊属辈(叔父)的兴王来继位,肯定不行,如果将他唯一的儿子朱厚熜请来继位,那兴王这一系就要绝嗣!也不合道理。
如果跳过朱厚熜,从孝宗另外几位弟弟或者其儿子中去择一位,伦序就乱了,背离了“最近”的原则。
可见朱厚熜条件“刚刚好”的重要性。
但杨廷和定策从武宗兄弟辈去选一位皇位继承人,却也埋下了危机:新皇帝是武宗的兄弟,行辈相同,他到底是继武宗之嗣,还是继大明之统?
(杨廷和朝服像)
杨廷和认为,统嗣不分,新皇帝来继统,也是继嗣,继承孝宗、武宗这一系的皇嗣——不能让孝宗、武宗绝嗣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对承嗣看得很大。
可偏偏新皇帝朱厚熜个性很强,不愿苟同,他坚持认为自己是来继统的,他是武宗的堂弟,不是儿子或侄儿,他自己有亲爹,干嘛要认别人的爹做爹!
君臣意见不合,就闹出了嘉靖初年著名的“大礼”之争。杨廷和被自己亲自挑选的皇位继承人赶下了台。
武宗去世时,没有子嗣,在本朝没有先例,就是前代也极少出现这种情况。而朱厚熜的条件可谓“刚刚好”,杨廷和就把他请来继承大位,对此众人无争议(虽然有人指责他“专权擅断”)。可是,如果朱厚熜的情况不是那么“刚刚好”,那就要费一番周折和讨论了,很有可能就要从武宗的侄子辈去选一位继承人了。其优先原则,当然还是血统要近,到底是谁会成为那个幸运儿,只消顺着皇族的支系图去撸,是很好判断的。
如果来京的不是朱厚熜,而是武宗的某位侄子,明代历史的走向,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皇帝不称朕答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