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名言(李奇微军事能力比麦克阿瑟强杜鲁门为什么要换他去朝鲜呢)_麦克阿瑟_杜鲁门_菲律宾

李奇微军事能力比麦克阿瑟强杜鲁门为什么要换他去朝鲜呢

杜鲁门为什么要用李奇微换下麦克阿瑟?是因为李奇微的军事指挥能力比麦克阿瑟更加出众吗?并不是!撇开彼时的世界政治格局、单纯从军事角度而言,麦克阿瑟“把战火烧到中国境内”的设想其实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与美国更加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如果战火烧到中国境内,中国将被迫、不得不与彼时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在自家的国土上打持久战。就算中国打赢了,也会成为一片焦土,经济复苏更加无从谈起。这对于彼时刚刚从战火中安定下来的中国而言,是及其不利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中国坚定不移、一定要抗美援朝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麦克阿瑟忽略了政治,彼时美苏两国的冷战已经拉开了铁幕。中国不仅是彼时红色阵营的一分子,而且还是前苏联与美国之间的重要战略缓冲地带。一旦美国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前苏联将不得不直接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很显然,这不是前苏联和斯大林愿意看到的。彼时,一旦美国对中国本土动武,前苏联很难置身事外。如果前苏联介入了,那就不是局部战争,而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这是杜鲁门与麦克阿瑟之间的根本分歧,无法调和。麦克阿瑟是典型的军人,与艾森豪威尔那种军人出身的政客不同,他更注重的是军事层面的东西,对政治层面的东西往往嗅觉没有那么灵敏。杜鲁门恰恰相反,他是一个职业政客,他首先必须关注是是世界政治格局和国会山上那些“老爷”们的态度。宁可不打、小打,甚至打输了,也不能与前苏联和国会山上的“老爷”们彻底撕破脸……很显然,麦克阿瑟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又或者看到了也只当没看见……

杜鲁门为何要换下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这个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在二战期间已经证明了,不弱、而且相当强悍!也正是因为二战,麦克阿瑟在国内和西方世界积累了相当高的威望。但是,同样是因为二战中积累的威望,让麦克阿瑟有些“飘飘然”了,甚至忘了,彼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才是美军的总司令!

麦克阿瑟的态度相当简单粗暴——“我要把战火烧到中国境内,你批一下吧,我的总统先生!”此举已经让杜鲁门相当不爽了:“到底你是我的上级,还是我是你的上级?”更让杜鲁门不爽的还在后面,麦克阿瑟在杜鲁门尚未同意的情况下,便开始在媒体上大放厥词,甚至提出了要扔“大蘑菇”的设想。最后,杜鲁门不得不亲自出面,去帮麦克阿瑟“擦屁股”!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了。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总统制共和制宪政国家,“军人不得干政”是铁律。麦克阿瑟的行为已经等于是半公开地以军事向政治施压了,严重破坏了美国的政治生态平衡!离“军人干政”差不多就只剩一步之遥了。这已经不是杜鲁门能不能容得下他的问题,而且美国国会山上的“老爷”们答不答应的问题了!就算杜鲁门不撸了麦克阿瑟,国会山上的“老爷”们也不会放过他。

当然,麦克阿瑟在美国军界和民众中的威望太高,杜鲁门也不便强行出头。最终,老杜同志学着宋太祖赵匡胤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在解除麦克阿瑟兵权的同时对他进行授勋、“充分肯定”了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中的“巨大贡献”。“麦大帅”还能说什么?乖乖回家养老吧,再折腾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杜鲁门为何会选择李奇微

杜鲁门之所以选择李奇微,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他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一点,在二战中也已经得到了证明,李奇微绝不是泛泛之辈!“礼拜攻势”就是李奇微搞出来的,让咱们志愿军着实吃了不小的亏。但是,这并不是杜鲁门唯一的目的,毕竟美国军中军事指挥能力强悍的将领彼时还是不少的。

之所以选择李奇微,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他是接替因车祸丧命的沃克的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身处朝鲜战场的李奇微对战场局势比较了解,便于接手。更重要的是第二点,李奇微这个人是传统的职业军人,坚守“军人不得干政”的铁律。在李奇微的任期内,一切军事行动都是围绕美国最高层的战略意图展开的,李奇微只负责具体战术层面的问题,从不干预、倒逼战略决策层——“让我进攻,我就想办法发动最强有力的进攻;让我撤退,我就想办法安全地撤退……”而这,正是杜鲁门和国会山上的“老爷”们最愿意看到的。

综上所述,杜鲁门之所以用李奇微换下麦克阿瑟,并不是因为李奇微比麦克阿瑟的军事指挥能力更加出众,而是因为李奇微比麦克阿瑟“听话”!当然,军事指挥能力出众是必须的,作为二战名将之一,李奇微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是相当强悍的,否则杜鲁门也不可能看上他,不是吗?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李奇微的性格因素,这个人是传统美国职业军人,没有麦克阿瑟那些“臭毛病”,可以更好地贯彻美国最高决策层的战略意图。除此之外,熟悉战场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李奇微原本是美国陆军副参谋长,负责过战争全局的战术把控;又接替因车祸身亡的沃克出任了美第八集团军司令,熟悉朝鲜战场的环境,用他接替麦克阿瑟可以以最快速度进入状态。

美国人是如何评价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

美国人对麦克阿瑟的评价,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有争议,有讽刺,有猛烈的批评,有不受欢迎,也有英雄般的颂扬。但是,他创造了美国军队史上的多个最,也是事实: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最年轻的将军、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等等。

1903年,麦克阿瑟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于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麦克阿瑟因为在一战中领导“彩虹师”,官至准将。但战争结束了,“彩虹师”要解散了。为了保住准将军衔,麦克阿瑟才十分不情愿地到西点军校任职。

当时西点军校面临自建校以来的最大危机,丑闻连连,有被取消或合并的危险。麦克阿瑟一上任,就雷厉风行地对西点军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无论是办校理念、课程设置、生源改革、品德教育、军事体育、技术更新等等,对西点后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他被认为是西点最伟大的校长之一,也是最伟大的西点人物之一。西点军校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就是他在任时确立的。他不但挽救了西点军校,还很快让西点军校再次成为名校。在西点军校当了3年校长后,麦克阿瑟被派到菲律宾。

由于在菲律宾的骚乱中处置得当,他于1925年升为少将,是美国最年轻的将军。以将军的身份,麦克阿瑟于1927年被选为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率队参加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28届夏季奥运会。

他像指挥战士一样指挥他的队员们,他的动员词是:“我们飞行3000多英里,不是为了优雅地输掉比赛”。那一年,美国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全民热爱运动的美国,热烈欢迎麦克阿瑟率队归来。

1930年当上美军最年轻的参谋长后,他开始注意公共关系,提升公众形象。这也为他招来了许多批评,有人讽刺他是美国军人中最伟大的演员。1941年,麦克阿瑟升为中将,任美军远东战区司令,常驻菲律宾。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又攻击了菲律宾。由于麦克阿瑟对局势的判断失误,措施不当,马尼拉沦陷。麦克阿瑟差点自杀,不得不逃到澳大利亚。他的军事声誉,降到谷底。另一件也令麦克阿瑟声誉受损的是,他接受了菲律宾总统奎松50万美元的战前服务报酬。

这虽然是合法的,获得报酬的不止麦克阿瑟一人,罗斯福总统与国防部高层也知道,但事情暴露出来后,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批评浪潮。艾森豪威尔此时已是盟军欧洲战区的最高统帅,战前曾在麦克阿瑟手下当参谋长,奎松总统也给他发了一笔钱,被他拒绝。

但由于美国正式对日宣战,太平洋战场的重要性突显出来,麦克阿瑟不降反升,于1942年12月成为上将,任盟军远东战区最高统帅,总揽整个指挥权。朝鲜战争期间,他又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最高统帅。但因与杜鲁门政府产生巨大分歧,他于1951年被解除一切职务。

当他乘坐的飞机在旧金山降落时,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人们为他举行了游行。4月19日,他在国会发表演讲,公开表达他对杜鲁门政府韩战和亚洲政策的不满。演讲过程中,他被喝彩声和鼓掌声打断了50次。

其中“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成为了名句,感动了当时和后世的无数人。麦克阿瑟有一个总统梦,打算竞选总统。刚开始时他的竞选演说还颇受欢迎,但是听众越来越少,支持者也越来越少。最后,他连党内提名都没有获得。

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期间有没有可能叛变美国,成为独霸一方的军事独裁者

麦克阿瑟确实有成为独霸一方的军事独裁者的潜力,不过不是在朝鲜战争时期。

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将麦克阿瑟撤职,由李奇微接任。他被撤职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其在朝鲜打了败仗,而是因为他触碰了美国军人不能越权的底线。杜鲁门前脚刚告诫他不能扩大战争,后脚麦克阿瑟就贸然越过三八线,这已经出现了军人军事独裁的苗头,这是美国的文官政府不能容忍的。

麦克阿瑟回到美国后,在华盛顿受到了万人空巷的英雄式礼遇。许多大城市都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反对杜鲁门的游行示威活动,杜鲁门支持率下降到了26%。四个州的议会通过了决议,要求杜鲁门总统收回成命。可见此时麦克阿瑟在美国的声望已经盖过了杜鲁门,若任由其在朝鲜恣意妄为,就会大涨军人独裁的风气。

(麦克阿瑟在纽约)

那么麦克阿瑟为何在朝鲜战争时期不可能叛变美国,成为毒霸一方的军事独裁者?

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的溃败使得没有独裁的资本

朝鲜战争时期,麦克阿瑟曾担任由16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统帅。在美军占领平壤后,已经目空一切,他认为我国当时刚结束解放战争,百废待兴,军队装备差,我国派军队入朝参战的可能性微乎及微,而且这也是当时美国上下的普遍认知。

于是麦克阿瑟指挥十几万人的多国部队,在1950年10月21日起,分东,西两路向鸭绿江方向进犯。其先头部队在最近时已距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只有30公里左右,甚至少数敌军攻占了中朝边境只有5公里的楚山镇,甚至妄图在感恩节(11月23日)以前占领整个朝鲜半岛。

临危受命的彭德怀元帅,考虑到志愿军在装备技术方面与多国部队存在差距,趁麦克阿瑟误判我军还未入朝参战的时机,决定集中已入朝的4个军的兵力,对敌军进行运动战,以避开美军的空中和重武器优势,发挥我军擅打夜战和近战的优点。

彭德怀命令志愿军在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对已进犯到朝鲜北部的熙川,温井,云山等地区的敌军发起猛攻。后知后觉的多国部队准备不足,被打了个突袭,纷纷向清川江以南逃窜。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的第一仗即旗开得胜,共歼灭敌军1.5万余人,

而此时的麦克阿瑟仍错误地预判志愿军最多不超过5万人,而且只是象征性的点到为止,很快就会因为缺乏飞机大炮和供应短缺而败下阵来。他为了报第一次战役的一箭之仇,凭借美军空军,坦克大炮的火力优势,在11月6日又妄想集中力量向清川江以北的志愿军进行反扑。

彭德怀审时度势,认为我军当时只有轻武器和迫击炮,又处于步兵单兵作战的劣势,如果与美军正面硬碰,必然损失惨重。于是经过商议后,彭德怀决定将计就计,在战役打响之初故意示弱,命令我方各军主力向后撤退几十公里,以小股兵力边打边撤,诱敌深入,在占据有利地形后再来个瓮中捉鳖。

麦克阿瑟发现志愿军北撤后,欣喜若狂,认为志愿军在美军强大的火力优势不堪一击,于是命令多国部队的东,西两路大军继续向北挺进,并在飞机上向美军广播,要求他的部队在圣诞节以前占领整个朝鲜半岛。

冒进的敌军果然进入我方之前布置好的天罗地网。11月25日凌晨,志愿军各部在断了敌军的退路后,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术,将敌军分段切割成小块,各个击破。此时敌军的几个师拥挤在德川,价川以南,三所里,龙源里以北的狭小地带。在阵线冲散后,多国部队丢下大量坦克大炮落荒而逃,溃逃了200多公里。

志愿军乘胜追击,一举夺回了平壤和朝鲜之前的全部失地,并攻占了三八线以南的翁津半岛和延安半岛。志愿军这次反击战的战果超过预期,共歼灭敌军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度二次战役不仅歼敌无数,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还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场之前的劣势,转守为攻。

而根据美国在华盛顿博物馆朝鲜战争纪念馆的数据,共有54246美军在朝鲜战争死亡,扣掉非战斗死亡的2835人,和战区外死亡的17672人后,麦克阿瑟指挥的两次战役就占了美军在朝鲜战争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而且包括美军在内的多国部队中,美军只占大约三分之一,以战争之初多国部队只有十几万人数算,在麦克阿瑟接手多国部队时,美军最多不超过6万人,在吞下了美陆军战史最大的败绩后,美军战斗减员严重,麦克阿瑟实质能掌握的美军部队其实所剩无几,若没有美国在背后为他提供补给和兵员,他没资本在朝鲜半岛自立山头。

麦克阿瑟妄想在圣诞节前占领朝鲜半岛的企图化为泡影。此后联合国军很快开始撤军,麦克阿瑟向参谋长约瑟夫·劳顿·科林斯提议了连续9段撤军路线。而美军直到李奇微指挥的第四次战役才赢来了翻盘的机会,还没来得及收割美军的战果,麦克阿瑟就没撤职了,而且这个军功也算在了李奇微头上,和麦克阿瑟半毛钱关系都没。麦克阿瑟其实在朝鲜战争时期的表现,并没有为他在美军中建立声望,他有何登高一呼,黄袍加身的基础。

(李奇微)

美军在朝鲜战争不得人心

美军在别国发动的战争,很少不伤及平民的。在朝鲜战争期间,朝鲜半岛南方处于美国军政的统治时期,出于意识形态对立原因,大规模屠杀已经开始。美军犯下的南原屠杀,1946年10月数千民众遭到屠杀。韩国学者金荣范指出美军在韩国地区内的屠杀事件分为三类:在交战地区对平民枪杀、炮击;将正有平民通行的桥梁炸毁或放毒;对平民的轰炸和扫射;交战中的机枪乱扫。

美军在南韩屠杀行为中最为人知的是老斤里事件,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部队在老斤里屠杀近300名难民(韩国政府在2005年发表的数字是163人),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不久后又在倭馆和马山真北面先后杀害数十名难民。美军的解释是,为了防止难民群中可能混有人民军,上级下达“可疑的避难民,无条件射杀”的命令。美国军方在压力之下对此展开16个月的调查。五角大楼最终承认大屠杀事件,称“老斤里事件”是“一桩悲剧”。

而且美军为了防止北朝鲜坦克部队跨渡洛东江,炸毁倭馆桥。当时桥上的数百名难民大部分被炸死或被淹死,幸存的难民在游向河岸时遭岸上美军机枪扫射,很多人丧生。美军炸毁庆尚北道高灵郡的德胜桥后,军机立刻对洛东江边和村庄里的避难人群展开轰炸和扫射。美军步兵和战机多次扫射平民,造成无辜的死亡。例如在昌宁郡的草幕村,在马山的一个村庄,在马山的珍北面梨木里,都有大量平民被杀。

根据朝鲜政府指控,仅1950年7月,美军在韩国的13个市、道共屠杀42008人。朝鲜方面还报道,美军在1950年10月中旬到12月底的“北进期”,共屠杀17万多名平民。例如黄海道信川郡的屠杀。朝鲜指控这个郡里的美军屠杀三万五千余人,并说美第八军司令向士兵号召“朝鲜人,哪怕是个幼儿,老人,你们的手也不要打颤,杀呀!”。

而美军在朝鲜半岛的这些罪行,与当时多国部队的统帅麦克阿瑟脱不了关系,他甚至已经处于犯下战争罪的边缘。鉴于此麦克阿瑟想在朝鲜战争期间进行军事独裁不仅受限于实力的影响,就连当地的民众也不会支持,迎接麦克阿瑟的只有揭竿而起。而且在韩国仁川自由公园,立有1957年李承晚设立的麦克阿瑟铜像,长期以来有韩国反战团体倡议拆除铜像至今。麦克阿瑟在整个朝鲜半岛都一直饱受争议,没有民意基础。

麦克阿瑟军事独裁的机会

麦克阿瑟也不是没有进行军事独裁的机会。麦克阿瑟曾在1935年的美军陆军参谋长任期届满后,将以少将军衔调任菲律宾政府总统奎松的军事顾问。而麦克阿瑟希望以美军上将的临时军衔前往菲律宾出席就任仪式。不过最后罗斯福没同意,麦克阿瑟与他闹掰,被美军提前除掉军籍。

心灰意冷的麦克阿瑟后来在菲律宾焕发第二春,担任菲律宾历史上唯一的外籍陆军元帅,帮助菲律宾组建军队,抵抗日军的侵略。而在日军对菲律宾发动进攻后,麦克阿瑟由于指挥不当和预判失误,菲律宾的美军轰炸机被日军击溃,菲律宾军队有限,临时抱佛脚的情况下也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菲律宾最后被日军占领。

兵败的麦克阿瑟差点自杀,好在罗斯福及时地以美国的国家名义对其劝阻。这才有了麦克阿瑟在成功反攻菲律宾后,在菲律宾莱特岛雨中发表的演讲:“菲律宾人民,我,美国陆军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回来了!”

此前麦克阿瑟就因为提议菲律宾提前摆脱美国的托管和罗斯福有过争执,他个人是倾向于菲律宾早日实质独立的。二战后若麦克阿瑟若参加菲律宾的总统选举,还是可能当选的,这时在菲律宾无论是民意支持还是军事实力,没人是其对手。而当时美国如果扶持麦克阿瑟这样一个菲律宾代理人,可以更好地控制菲律宾,也会可能选择默认。至今菲律宾还有纪念麦克阿瑟的具有标志性的帽子雕像,可见其在菲律宾受欢迎的程度。

不过此后麦克阿瑟被美国派往日本接受投降。这虽然表面风光,不过却是个苦差事。美军当时登陆日本时人数并不占优,在面对日本的一亿玉碎,麦克阿瑟心里也是瑟瑟发抖。麦克阿瑟在日本发现,日本国民在听到天皇无条件投降的广播后,竟都乖乖听从,这与他在太平洋战争时期面对的日军是截然相反的面孔。

为此,麦克阿瑟反对废除天皇制或将昭和交付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认为这将会引发日本再次拿起武器对抗盟军。麦克阿瑟为此对杜鲁门总统表示,若是一定要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需再调派100万名士兵才能稳住日本的局势。后来杜鲁门听取了这个建议,对日本天皇在二战的战争罪行进行模糊化处理,让天皇没有走上断头台。而天皇制的保留,对日本战争责任的清算戛然而止,为后来日本右翼逃避战争罪责提供了土壤。

裕仁天皇躲过一劫后,对麦克阿瑟言听必从,即使是他让天皇发表承认天皇是人的演讲,也照单全收。麦克阿瑟在日本时期俨然日本就回到了幕府时代,一切军政大权都掌握在麦克阿瑟手里。麦克阿瑟为日本参照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定了政府结构;解散了日本军队,还为其制订了切割日本发动战争权利的《和平宪法》;对日本土地进行了改革,使日本的土地兼并严重得到缓解,大多日本的佃农在土改中获得了土地。麦克阿瑟为战后日本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麦克阿瑟离开日本时的场景)

在麦克阿瑟离开日本后,日本民众对这个昔日的敌人反而感恩戴德,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欢送其离开。麦克阿瑟在日本的7年,实质已经是日本的军事独裁者,只是名义不同而已,被日本人尊称为“大将军”,这个称号只有幕府时代时才出现。作为军人资历平平的麦克阿瑟也算是人生赢家了,锦鲤的人设直到朝鲜战争才被打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