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高级将领(陈姓解放军将领是谁)_越南_军衔_麦克阿瑟

本文目录

  • 陈姓解放军将领是谁
  • 运城近代有哪些名人
  • 越南现在的军队中,有哪些有名的高级将领
  • 美国总统可以罢免军队的将领吗
  •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高级将领姓王的都有哪些人
  • 淮安出过哪些伟大的历史人物
  • 二十七岁的军队少校未来发展如何
  • 军事家和名将有什么区别
  • 荆州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
  • 高级将领与高级指挥员的区别

陈姓解放军将领是谁

陈赓大将是我敬重的一位革命家、军事家,他出身将门,阅历丰富,故事传奇,战功卓著。他是毛泽东信任和器重的高级将领,55年授衔时,毛泽东曾和他开玩笑说“跟我干要比跟着蒋介石有出息吧?我看蒋介石就不会给你大将军!”

陈赓,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黄埔军校一期,人称“黄埔三杰”。

陈赓参加过北伐,1925年在华阳战役失败后,他背着蒋介石冲出敌人封锁,救了蒋介石一命。当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毅然与蒋彻底决裂,坚定地跟共产党走。1933年,陈赓在上海被捕,蒋介石亲自召见,许以高官厚禄,但陈赓义正言辞,不为所动。1933年5月他从南京成功逃出。

陈赓早期在上海临时中央工作,负责中央特科,受周恩来直接领导,在顾顺章叛变后,是他和陈云冒着生命危险,及时通知党的领导人和联络点迅速转移,避免了一场劫难。

陈赓阅历丰富,历经过北代,打过商会叛乱,讨伐过陈炯明。在红军时期,任过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与张国焘、徐向前共事过。长征中,又担任中央红军干部团团长。

抗战中,他是著名的129师386旅首任旅长,率部先后转战山西、河北、河南三省,历经战斗85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2.5万余人,打得日本鬼子胆战心惊,专门在坦克上写着‘要消灭386旅”。

解放战争中,陈(赓)谢(富治)兵团也是赫赫有名,1948年11月7日在淮海战役第2阶段,协同兄弟部队一举歼敌第12兵团12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与彭老总一起率部出国作战。回国后,毛主席亲自点将,让他任哈军工学院院长,为国防科技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

运城近代有哪些名人

傅作义,字宜生,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国民革命军将领。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谷景生(开国少将),山西省猗氏(今临猗)县罗村人。“一二·九”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嘉康杰(山西省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嘉康杰,将解放战争中创建的“太岳五中”更名为“山西省康杰中学”),山西运城夏县胡张乡其毋村人,被刘少奇称赞为河东“群众领袖”。

姬鹏飞(我国外交战线的杰出领导人)革命家、外交家、新四军老战士,出生于山西运城地区临晋县(今临猗县)东张镇。

越南现在的军队中,有哪些有名的高级将领

应该说,就军事力量国防实力而言,在整个东南亚堪称首屈一指,即便是泰国和印尼也不敢说可以轻易战胜越南,但越南在军事最大弱点是武器。尤其是高高精尖武器几乎无法自给,大部分都看自俄罗斯进口,在介绍越南高级将领之前,先把越南军事指挥机关和国防力量简单 介绍一下。

越南,全称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是全世界5个公认的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国土狭长,如同一个勺子。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排名63位,越南名义上的军事最高领导人 是国家主席,最高军事机关是越南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指挥权是越南的总书记。具体掌权者是国防部长,最高军衔是大将。目前是军队实际上最高指挥官是冯光青大将。越南的武装部队由海陆空与预备役组成。全国共分八个军区越南军力现役部队 大约50万人,战时可以动员600万人。而且越南可以做到全民皆兵的状态。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在2016你年的年度评比中把越南做如下点评:

综合军事力量世界第36:陆军军事力量排名25,空军事力量世界第53:海军事力量世界第34军事运输力量世界第15:战争潜力世界第42、海军总吨位世界第27位。这个综合评判还算客观,位居东盟第二位,据说,越南对此不满。认为自己应该排在东盟第一。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越南现任海陆空高级将领。

冯光青,男,69岁。现任越共中央军事党委副书记,陆军大将军衔,曾任越南国防部部长;是目前越南目前实际上最高军事将领。久经沙场。有实战经验。属于越南实权派。

吴春历,男,64岁现任越共中央军事党委副书记,陆军大将军衔,现任越南国防部长。兼任中央军委副书记。吴春历不是军事主官出身,是政工干部出身。没有实战经验。

潘文江,男.58岁现任越南国防副部长兼任总参谋长。陆军上将军衔。潘文江属于中生代将领,潘文江是军事主官出身。出身于越南王牌军队第一集团军司令。(其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309师)。而且此人参加了和中国的边境作战。

苏林,男,59岁。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公安部部长。陆军上将军衔。主要负责边防治安,国家境内国家安全。非军事军官出身,情报特工人员出身。

梁强,男,61岁。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总政治部主任,陆军上将军衔。典型的政工干部。长期负责军队的组织和思想工作。也是越南军队未来之星。

阮志咏,男,61岁。现任越南国防部副部长,上将军衔,分管军事情报与军事外交。军事主官出身,担任过驻美军事武官。但现在基本上处于上升状态,有望接替吴春历担任国防部长。

范怀南,男,51岁,现任越南海军司令。中将军衔。毕业于苏联巴库海军学院。越南军事实力派人物。中将军衔。是从士兵一步步提升起来的高级将领。在越南海军威望颇高。

黎辉咏,男,57岁,现任越南空军司令。中将军衔、但这位空军司令却不会开飞机、这在当代国际空军主官中十分少见。属于陆军上天主管空军。

这些人都是现任高级军事将领,也是越南军方实力派中间力量。基本上都是鹰派强硬角。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注意。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美国总统可以罢免军队的将领吗

不妨读一下1951年4月11日凌晨1时,白宫秘书在紧急记者会上的解职命令全文,也就明白美国总统的权限了。当时由于麦克阿瑟屡次发表与美国政府基本原则相左的声明,已经让杜鲁门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并且本来应该由陆军部长转达的解职通知,又被无孔不入的媒体获悉先捅了出去,如果麦克阿瑟抢先主动辞职,那杜鲁门的脸就丢大发了,解职令全文如下:

(时任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

“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

我深感遗憾的是,我不得不尽我作为总统和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之职,撤销你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总司令和远东美国陆军总司令的职务(麦克阿瑟的头衔还真不少)。

你的指挥权移交给马修·李奇微中将,立即生效,你有权发布为完成计划前往你选择的地点而必需的命令,关于撤换你的原因将在向你发布上述命令的同时公之于众。”

(时任国防部长马歇尔,已退出现役)

解释下其中倒数第二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麦克阿瑟虽然失去了部队指挥权应该“立马滚蛋”,但是怎么滚和什么时间滚出东京总司令部、以及怎么回到美国的问题,麦克阿瑟还是有权安排的,比如乘坐军机或者军舰,目的地哪里等等,总不能让70多岁的老麦自己花钱买民用机票船票,这是美国总统给高级将领留下的一些面子和尊严。

所以,作为美国三军总司令,总统当然有权罢免军队将领的职务,不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必须为高级将领和重要的军职,其他中级将领或者下级军官,再由总统出面任命或者罢免就搞笑了,那是国防部长和各军种司令部的活。其实世界各国在这一层面的管理模式都差不许多,最高统帅一般只管到将军一级,好像二战时期日本的敕任官、奏任官的区别。

美国总统虽然是文职,但是根据《美国宪法》第二条的明确规定:总统为合众国陆海空军的总司令,并在各州民团(国民警卫队)奉召为合众国执行任务时担任统帅。既然如此,当然可以罢免任何一位美军现役正规部队的将领,包括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同时还可以更换文职的国防部长,否则“统率权”的意义何在?

比如二战期间选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本来最合适的人选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德高望重,但是罗斯福毕竟不是专业军人,既然要指挥庞大的战争机器,他身边可谓是一日也离不开马歇尔的“参赞军机”,所以只能牺牲马歇尔“荣光”的机会。最终在马歇尔的力荐下,任命了火箭般蹿升的艾森豪威尔,既然能任命,当然也能罢免。

(杜鲁门)

军队的“统率权”(注意不是统帅啊,那是名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军政,二是军令,所谓“军政”就包括了高级军官的任免,而“军令”则是如何打仗的问题了。通常来说,美国总统由于并非职业军人,他可以就打或者不打下最后的决心,但至于如何去打的执行细节问题,基本不会干涉了,那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各军种司令部的事了(国防部长也是文职,情况差不多)。

最失败的例子其实是二战时期的希特勒,他是军政军令一把抓,并且抓的还特别细,这就要了命了。比如一打败仗,他就经常解职一群高级将领的职务,这倒也没什么,是他权力范围内的事情(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其实他没有现役军人身份,也算文职),德国也不缺优秀将领,但是如何打仗的“军令”他也跟着瞎掺合,好像那么多身经百战的将领都不如他专业,于是事情搞得一团糟。

(李奇微)

可以发现,任命艾森豪威尔和解职麦克阿瑟,罗斯福和杜鲁门都不需要国会批准,是具备相应权力的,但是美国的体制也会对军政权进行一定的制约,比如高级将领的永久军衔晋升,就必须国会通过批准,以避免总统滥用私人,从而在将领选择权上有所牵制。杜鲁门总不可能任命一名少校去接替麦克阿瑟的职务,而合适的将军就那么些个。

同时,解除麦克阿瑟这样重量级将领的职务,总统也会事先征求核心领导层的意见,而不是像希特勒那样胡来。杜鲁门决心拿下麦克阿瑟的准确时间,其实是1951年4月6日,他召集了国务卿艾奇逊、国防部长马歇尔、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等人到办公室,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一定要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

到场的军政大员们均无异议,于是麦克阿瑟的结局就注定了。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高级将领姓王的都有哪些人

解放战争期间国军王姓将领虽然不少,真正担纲兵团级作战部队军事主官的却真心不多,除了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之外,只有大家不太熟悉的黄埔一期“徐州三王”中的两位,一个是汤恩伯集团的骨干将领王仲廉,一个是顾祝同的老部下王敬久。

(王仲廉)

“徐州三王”分别是王仲廉、王敬久和王家修,皆为江苏徐州人氏,其中王家修在北伐中早逝,所以不被人知。王仲廉从30年代初期就在汤恩伯手底下,汤是13军军长时,王仲廉就是主力第89师师长(不是楚云飞的部队啊啊啊)。参加过绥远抗战、华北抗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随枣会战等等,基本是汤恩伯打过的仗他都参与了,累升第85军军长、第31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务。

抗战胜利后第31集团军改制为“整编第二十六军”,指挥三个整编师在中原地区作战,后升格为第四兵团司令。1947年鲁西南战役中奉命与第二兵团共同增援被刘邓大军包围的宋瑞珂整编第66师等部,畏战不前,致三个整编师在战役中被歼,蒋介石以“谎报军情,对整编第66师坐视不救”为由将其撤职查办,最后还被羁押,1948年被汤恩伯保释,从此离开军界。

(王敬久)

王敬久在淞沪会战爆发时已经是德械第87师师长,早在北伐时期就深得顾祝同赏识,1931年起担任总司令警卫1师副师长(第87师前身),而师长就是由军长顾祝同兼任的。在上海作战期间.与孙元良一起火线晋升第71军军长。

军长当的好好的,南京保卫战后撤往江北,结果在河南洛阳整训期间,王敬久跟蒋介石的亲信、洛阳警备司令祝绍周发生冲突,被蒋介石一怒之下撤职,第71军从此给了宋希濂。后经顾祝同多方求情,起复为第三战区第37军团长兼第25军军长(后来黄百韬的部队),抗战胜利前已经是第32集团军总司令。

(王耀武)

1947年出任第二兵团司令,下辖包括整5师在内的五个整编师,但王敬久指挥不动“疯子”邱清泉,气得经常脱离部队。也是在鲁西南战役惨败后,王敬久被撤职,兵团番号取消,从此基本“告别自行车”,始终担任闲职,巧合的是一个鲁西南战役,让“徐州三王”就此全军覆灭。

王耀武就不多着笔墨了,黄埔三期,所谓山东籍的“三李不如一王”,重点说明一下他的职务。按照编制,绥靖区是由抗战时期的“集团军”改编的,但是王耀武抗战末期已经是第四方面军司令官,因此解放战争时期他的第二绥靖区其实很特殊。

王耀武身兼山东“山东绥靖总指挥部主任兼山东省主席”,他这个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其实是兼职,同时有权指挥第二、第四、第九、第十、第十一共五个绥靖区,其实已经达到了绥署主任的级别,具备国民党山东地区的军政全权。

最后的结果嘛,大家都知道了,华东野战军“攻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蒋介石王耀武在济南)

淮安出过哪些伟大的历史人物

韩信(?—前196年),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国外专家亦有称他为“冷兵器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

枚乘(?—前140年),淮阴人。西汉辞赋大家,汉赋的开创者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今仅存3篇。《七发》是标志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后代作者群起模仿,形成了赋中“七”的专体。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淮安东南)人。汉魏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他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颇为壮伟,当时亦称名篇。

梁红玉(1102—1135年),山阳北辰坊(今淮安)人,原籍安徽池州。南宋著名抗金女将,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代巾帼英豪。

吴承恩(1500—1582年),淮安府山阳县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作者,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关天培(1781—1841年),淮安府山阳县人。晚清爱国名将、民族英雄。道光十四年任广东水师提督,即致力于加强广东沿海的防务,支持林则徐实行禁烟。

刘鹗(1857—1909年),祖籍江苏丹徒,生于六合,寄籍山阳。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晚清著名小说家、实业家、金石家。他在史地、河工、算学、医药、音乐、农商方面均有著作传世。如天算著作《勾股天元草》、《孤三角术》,治河著作《历代黄河变迁图考》等,金石著作有《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等,诗歌有《铁云诗存》。

吴鞠通(1758—1836年),江苏淮安人。清代著名医学家。著有《温病条辨》,与汉代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

罗振玉(1866—1940年),1901年在上海创办《教育世界》杂志。1904年创办江苏师范学堂。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罗振玉占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之一。

王瑶卿(1880—1954年),祖居江苏清江浦。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一代宗师,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四大名旦”均受业其门下。主要传人有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赵桐珊、于连泉等。

周信芳(1895—1975年),祖籍浙江慈溪,清江浦(今淮安)人。麒派京剧艺术的创始人。

周恩来(1898—1976年),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新中国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享誉世界的外交家。

二十七岁的军队少校未来发展如何

一个当了34年的老兵,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二十七岁就被授于少校军衔,已经是很难得了,是军中的佼佼者,前途无量!

二十七岁能到少校,按正常的进衔时间,是不可能的。只有以下种情况才有可能。

一是你大学读少年班,而你又某领域又特别抜尖,然后特招参军了,所以二十七岁就到少校军衔。

二是你有特殊的才能,部队又急需你这种人才,给你这种特殊人才,特别授于少校军衔。

三是你是文艺兵,很小就入伍了,也有二十七岁到少校的可能。

改革开放后,为部队正规化建设,我军于1988年恢复军衔制度,我当时是正营职,被授于少校军衔,那时我己经33岁了。

由此可见,二十七岁被授予少校军衔,证明你有超人的本领。我干了34年也就是个大校。

不过作为老战友的我,想特别提醒你几句。

一、咱当兵的人,不要想着自己的前途,应该把部队的需要,就是自己的最好前途。安心在部队工作,为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贡献。

二、不断进取,在现有基础上,不断钻研军事技术,立志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部队。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能骄傲,不要满足,扎扎实实,为祖国的安危,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如果你能这样看待自己的前途,就不要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将来会怎么样。只考虑自己前途的人,不可能成为好军人。

年轻的战友,好好干吧,你为祖国做出的贡献,祖国不会忘记你们的!

这是一个老军人的看法,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即删)

军事家和名将有什么区别

解放战争初期,延安给东北野战军正式电令的通常抬头是“林罗谭刘”,分别代表着东野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和参谋长刘亚楼。个性张杨的刘亚楼坚持回电署:林罗刘谭,久而久之还真就固定了下来,辽沈战役期间有时直接简化为“林罗刘”,显然,在战争时期,东野参谋长的工作和份量要更重一些。

(谭政大将)

然而在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众所周知林罗为共和国元帅,谭政名列开国“十大将”之第五名,刘亚楼却只是上将军衔,有着明显的差距。其实在红军时期,比如长征开始的1934年,谭政担任红一军团红1师政委,刘亚楼也任红一军团红2师政委,基本上是同级别的干部,两个人也都不具备黄埔资历。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亚楼一度担任延安抗大教育长,配合校长林彪的工作;而谭政则出任军委总政治影响副主任,级差也不明显。不过1938年刘亚楼被选送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从此缺席抗战历程,一直到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后,才随苏军返回东北,邂逅林彪司令员直接出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

(刘亚楼上将)

但是谭政将军却始终战斗在抗日前线,1942年出任陕甘宁晋岁联防司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并且逐渐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代表性将领,1945年延安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46年初到达东北就任东北民主联军(东野前身)政治部主任,1949年初正式担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仅就解放战争进程而言,刘亚楼绝对是过去和现在的军史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名将”,机敏专业,雷厉风行,曾任天津战役的“前指”总指挥,29个小时解放天津,震惊南京和北平所有的对手,尤其是后来又出任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司令员,率部横扫中南,不仅战功赫赫,也同时闻名中外,受命组建空军司令部以后,军中盛传“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刘司令找谈话”,足见军界威望。

(谭政将军)

但是在八十年代确定的“军事家”称号标准中,除去解放前牺牲的11位革命先烈、5位统帅级人物之外,只有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名列其中,共计36位。也就是说,谭政大将入选了36位的“军事家”名单,而刘亚楼上将却未能名列其中,但无论如何,他都是我们心目中的“名将”,而对谭政将军的名字,反而许多人是比较陌生的,那么,区别在哪里呢?

首先是早期的革命资历,谭政大将1927年已从军于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这个团也是“秋收起义”的骨干队伍,经历过三湾改编、古田会议等许多人民军队历史上著名的事件。而刘亚楼将军是1929年才加入红军闽西游击队的,在游击队历任班长、排长等职务,因为作战胆大心细并且完成任务出色,得“精灵兵”美称,但是显然级别并不高,而这个时候,谭政已经是红四军前委秘书。

(红军时期的谭政)

其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军队职务,刘亚楼由四野参谋长转任空军司令员,属于军兵种首长;而谭政将军则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属于总部首长,因此在1955年的全军大授衔中,分别被授予大将和上将军衔,谭政将军和罗荣桓元帅一样,都是我军政工战线的高级将领,领兵作战并非主要工作。

最后是关于“军事家”评定的具体标准:1,有较长的军事斗争经历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并在大革命时期曾带兵打仗,或参与领导革命武装起义,或领导创建红军有重大贡献者。2,在革命战争时期长期主要担任军队高级领导职务,即先后任红军时期各师、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各旅(二级军区)、新四军各师(支队)、解放战争时期军(纵队)的正军职以上领导职务者。

(红军时期的刘亚楼)

还有第3,在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并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团以上职务,建国后担任过军委常委以上职务的军委领导人。

显而易见,在第一和第三条的标准中,谭政大将是更为符合的人选,而刘亚楼上将仅仅是在第二条上表现出色,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当然,在一些战史文章、文学作品和后世纪念中,称刘亚楼将军同时为“军事家”和“名将”并不为过,因为他毕竟是我军著名将领,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是另外一回事了。

(刘亚楼在前线)

荆州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

将星闪耀,从荆州辖区走出了上将贺炳炎、中将王尚荣、黄新延、成钧、顿星云、杨秀山等19位开国将军,他们都是有影响力的人。今天介绍几位1988年以后授衔的湖北荆州籍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们是:

△袁誉柏,湖北公安人,1956年5月生,#197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职研究生学历。历任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北部战区副司令员兼北部战区海军司令员。现任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员。2019年07月晋升海军上将军衔。

△秦生祥,湖北监利人。1957年2月出生,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上将军衔。曾任原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委。2019年7月31日授予上将军衔。

△李军,籍贯湖北公安,解放军中将。出生于1963年9月,拥有战略学博士学位,曾任原二炮某基地参谋长、火箭军某基地司令员等职。

△ 袁德华,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解放军少将军衔。1963年3月出生,曾任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某安装团团长。2019年6月晋升为解放军少将军衔。

高级将领与高级指挥员的区别

高级将领通常指一九五五年九月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次授衔被授予少将以上大将以下的解放军师级以上军官。

高级指挥员是指为建立新中国和人民军队,分别领导担任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和人民解放军师以上职务的革命先烈,及离开军队从事其他革命工作的领导干部。

这种区分应主要体现在新中国建立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中,当时主要以武装斗争为主,很多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带头参加工农革命军和红军,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在战斗中学习战术,在战争中学习驾驭战争,在残酷的流血牺牲中,许多本是年青的学生,工人和农民,逐步成长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的优秀的军事指挥和政治后勤领导人,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

因战争年代我军尚未实行军衔制,也不可能实行,因此,高级领导人有朱总彭总林总徐总等称呼,其他中下级,通称将军或以姓加职务称呼。

著名的有朱毛,朱彭黄,刘邓,陈谢,林罗,杨罗耿等代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