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唯一一位七星上将(美国迄今为止最高的军衔是哪一级)_艾森豪威尔_巴顿_麦克阿瑟

美国迄今为止最高的军衔是哪一级

美国最高军衔为合众国特级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获得者为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又称六星上将,其地位等同于苏联大元帅。而杜威和潘兴其实是低于华盛顿一级而不是平级的,至于为什么我们下面说。

这一军衔是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时,时任美国总统福特追授给华盛顿的。

法令全文如下:
1.鉴于华盛顿中将指挥弗吉尼亚军队的功勋并领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
2.鉴于华盛顿中将主持了我们宪法的制定
3.鉴于华盛顿中将担任了两次美国总统
4.鉴于是适当和正确的,没有一名军官的地位高于华盛顿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美国国会在这里决议:
本分款的目的
A.设立的合众国三军上将高于任何现役所有军队的等级。
B.总统授权,追授华盛顿为合众国三军上将,1976年7月4日生效。

注意我上面加粗的两句话,含义就是华盛顿为最高军衔,没有任何人能超越他,包括之后的杜威和潘兴。

关于乔治杜威和约瑟夫潘兴,虽然也是特级上将,但是他们是海军特级上将(Admiral of the Navy)和陆军特级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而华盛顿为合众国特级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所以最高军衔为华盛顿。

华盛顿

美国首任总统,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主持了美国首部宪法制定,被人尊称为“美国国父”。他在两届任期结束后自愿放弃,所以两届任期的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

乔治 杜威

乔治杜威,军事家,美西战争马尼拉湾海战指挥官,此战役中美军仅仅以8人伤亡摧毁了整个参战的西班牙舰队。1898年破例晋升海军少将,1903年被授予海军特级上将,为美国海军迄今为止最高军衔,也是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海军军官。

约翰 约瑟夫 潘兴

约翰 约瑟夫 潘兴,军事家,号称“铁锤将军”,美西战争期间参加过古巴战场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任美国驻欧洲远征军司令。1906年由上尉破格晋升准将,1919年晋升陆军特级上将,为美国陆军最高军衔,也是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陆军军官。麦克阿瑟、马歇尔、巴顿都是其部下和学生。

巴顿作为四星上将,为什么感觉比五星上将还出名

想了解这个问题,首先你得知道美国在1944年首批晋升了多少位五星上将,当时总共有四名“陆军五星上将”和四名“海军五星上将”。海军的事情不用管它,陆军的四位五星上将都是谁呢?根据排名分别是马歇尔、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和阿诺德,注意到了吗,真正身处欧洲战场的只有艾森豪威尔一人。

(四星上将巴顿)

按照美军五星上将的授予条件,最基础的门槛是至少担任过“盟军战区指挥官职务”,因为它等同于元帅军衔。其中马歇尔是陆军参谋长坐镇华盛顿,麦克阿瑟是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阿诺德是陆军航空兵司令。艾森豪威尔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同时也是欧洲战区美军总司令,但是他肯定不会冲杀在战场一线,老实说艾克的政治水平远高于他的军事能力,而欧洲大陆上的美军地面部队主要指挥官,也就是布莱德雷了。

当1941年巴顿成为美军第一个装甲师少将师长时,布莱德雷和艾森豪威尔这俩师弟才是中校,当巴顿受命在火炬行动(北非)中担任第10军军长时,布莱德雷是他的副军长,当巴顿在集团军司令任上攻打西西里岛时,布莱德雷是他手下的第2军军长,那得算他的老部下。

(三星中将巴顿)

然而到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役时,艾森豪威尔已经成为了美军总司令,布莱德雷则升任美军抢滩部队第1集团军司令官,巴顿却被雪藏起来看热闹,要注意布莱德雷和艾森豪威尔是西点军校的同班同学,他们俩比巴顿整整低了六届!

简单点说,巴顿的这俩西点师弟之所以晋升迅速,艾森豪威尔靠的是马歇尔的欣赏,而布莱德雷凭借的是艾森豪威尔的提携,美帝的人情也很厉害。但是就军界资历而言,巴顿仍然是欧洲战场最深厚的一个,这是他名声在外的第一个原因,当然,在军队里不是资历老就一定职务和军衔高的,至于名声盖过布莱德雷等人,实在是美军将领在欧洲没几个能打的。

(巴顿在北非)

美军主力深入法国后的1944年8月,扩编为拥有40万兵力的第12“集团军群”,布莱德雷水涨船高成为首任总司令,下辖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和巴顿的第3集团军,巴顿就此沦为布莱德雷的下级。而从布莱德雷到霍奇斯,乃至于后来增编的三个集团军司令辛普森等人,都是巴顿的军界晚辈,很多时候新闻界也是鸣不平的,因为布莱德雷虽无明显的错误,也无明显的出色表现。

这就是原因之二的能力问题,作为美军装甲部队的创始人,巴顿在北非、西西里战场均有不俗的表现,深得装甲作战精髓,成为美军最富能力的机械化兵团指挥官,在北非战场已晋升三星中将。尤其是在西西里战役中,第7集团军司令巴顿抢在英军之前攻进首府巴勒莫,风头明显盖过了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早已是美国国内的明星加“网红”。

(艾森豪威尔为巴顿授勋)

诺曼底登陆之后,盟军地面部队虽然在海岸线站稳了脚跟,但隆美尔指挥包括七个装甲师在内的德军拼死抵抗和反击,实际上盟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都无法完成纵深突破,战局处于僵持状态。

此时的巴顿,却正在加莱的对面坐着冷板凳看热闹,担任根本不存在的“第1集团军群”总司令。这是盟军战略欺骗计划“刚毅行动”的一部分,为了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的目光吸引在加莱,盟军在海峡对面组建了一个只有司令部的集团军群,作为影子部队来掩护诺曼底登陆。

可惜前线将领不长脸,艾森豪威尔不得不于8月1日命令巴顿新组第3集团军投入战斗,从德军防线的侧翼完成突破,从而一举改变战场形势。客观的说,在美军绝对的空中优势和后勤补给能力下,一干将领打得并不咋的,阿登战役更是灰头土脸,给巴斯托涅的101空降师解围的,还是人家巴顿,完全可以说,巴顿是这批人中唯一的亮点,也是美国新闻界值得吹嘘的代表人物,是以名声在外不足为奇。

可惜巴顿有着跋扈的性格以及一张啥话都敢说的“大嘴巴”,多次被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惩戒,最严重的一次“殴打伤兵”事件,几乎终止了他的军旅生涯。所以这也是巴顿名声在外的第三个原因,爱惹事和瞎说话,通常来讲这样的八卦将军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好奇心,诚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比如在公开场合信口评论战后政治格局,以及盟军和苏军会师后的口无遮拦。

(沃克就是巴顿的部下)

某种意义上,巴顿强烈的反苏情绪也是美国人刻意包装他的理由,算是第三个半原因吧,因为这符合战后美国的政治立场和全球利益。捋一下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晋升四星上将的时间,便知道巴顿是有多么“生的伟大,死的憋屈”:艾森豪威尔1942年连续晋升中将和四星上将,1944年12月升五星上将,布莱德雷1945年3月晋四星上将(1950年获授五星上将)。

而可怜的巴顿比曾经的部下布莱德雷还晚了一个月,直到1945年4月才晋升四星上将,此时距离欧战结束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当年12月便因车祸离世。事实上就算巴顿没有过早死去,将来也没有可能佩上五颗将星,他只是一员善战的骁将,却是一个不懂政治的武夫,难以成为陆军参谋长或者参联会主席这样的军政大员。

麦克阿瑟与艾森豪威尔都是二战时美军五星上将,他们谁更伟大

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都是二战时期美国的五星上将。尽管两人负责的战区并不相同,但由于他们都在二战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又来自同一个国家,因此,人们自然免不了要将他俩进行一番比较。

这两位将军,谁更伟大一些呢?

(艾森豪威尔旧照)

艾森豪威尔生于1890年,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物。

自1915年从西点军校毕业后,艾森豪威尔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从事助理、参谋之类的工作。1933年艾森豪威尔曾被调到麦克阿瑟手下,跟随了麦克阿瑟六年。

1939年从菲律宾回国后,艾森豪威尔仅仅是个中校军衔,他的晋升之路看起来困难又漫长。如果没有后来日本偷袭珍珠港,艾森豪威尔恐怕终其一生都成不了上将,就更不用说总统了。

1941年是艾森豪威尔火箭蹿升的一年。自年初被晋升为上校后,艾森豪威尔又凭借着在军事演习中的出色表现,晋升到了准将军衔。同年年底,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正式参与到了二战之中。

1942年初,在马歇尔的帮助下,艾森豪威尔这位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将军,被派往北非战场,担任登陆北非的盟军总司令。此时的他,已经晋升到了中将军衔。

起初,布鲁克、蒙哥马利等一干将领,都对这个菜鸟颇为不服。艾森豪威尔清楚,自己的带兵经验远不如盟军中一众沙场老将。因此在北非战场上,艾森豪威尔只是在大的战略问题上与将领谈论,他充分信任蒙哥马利、巴顿等人,并且让他们依照自己的战术放手去打。最终在1943年5月,艾森豪威尔率领盟军将法西斯势力彻底赶出了非洲。

仅仅一个月之后,艾森豪威尔又发动了西西里岛战役。盟军最初将登陆时间定在7月9日。但由于受到天气影响,不少将领主张将登陆时间顺延。不过,艾森豪威尔却在此时展露了优秀的战略视野。他坚定地指挥军队按原计划行动,盟军最终在8月中旬顺利占领全岛。

(诺曼底登陆)

1944年,艾森豪威尔又指挥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

艾森豪威尔因战功晋升五星上将,在战后更是担任了两届美国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麦克阿瑟出生于1880年。与艾森豪威尔不同,麦克阿瑟创下了多个“最年轻记录”,早早就轰动了美国军界。除了是最年轻准将、最年轻西点军校校长、最年轻陆军参谋长之外,麦克阿瑟还是唯一一个参与了一战、二战以及朝鲜战争的美国将军,他也是美国将军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麦克阿瑟的主要战绩,也是在美国进入二战之后。当日本偷袭珍珠港时,麦克阿瑟正担任着驻菲律宾美军最高指挥官。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兵发菲律宾,麦克阿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美军高层为了防止他成为俘虏,将他调往澳大利亚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在撤退时,麦克阿瑟憋着一口气,发誓自己一定会回来。

在西南太平洋,麦克阿瑟运用他著名的“蛙跳战术”,带领美军一路攻下了被日军占领的太平洋岛屿。1943年的瓜岛战役之后,盟军已经开始由防守转为进攻姿态。麦克阿瑟的复仇之日就快要到了。

(麦克阿瑟旧照)

1944年10月,麦克阿瑟率领部队在莱特岛成功登陆。在重回阔别三年的土地后,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总统的陪同下发表了震撼的演说:菲律宾人民,我回来了。同年12月,麦克阿瑟被晋升为五星上将。

二战之后,麦克阿瑟成为了日本的实际掌权者。他胁迫日本裕仁天皇发表了《人间宣言》,从而将天皇彻底打下神坛。

1950年6月,朝鲜战争正式爆发,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并介入战争。在韩国军队溃不成军之时,麦克阿瑟力排众议,强行选择了难度极大的仁川登陆计划。而伴随这场登陆的神奇成功,朝鲜人民军的战争部署被彻底打乱,形势发生了根本上的逆转。

如果不是后来中国军队参战,美国在朝鲜半岛的计划就全部实现了。

从两人的生平来看,艾森豪威尔与麦克阿瑟都有着让人津津乐道的高光时刻,孰优孰劣实在是让人难以判断。但如果从性质上来说,艾森豪威尔并不能算是一位纯正的军人,他既能为美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同时还能周旋于盟军各国首脑之间。他的协调作战能力与外交才能,在二战中显然是独一无二的,他更像是一位军人政治家。

麦克阿瑟是典型的美国老兵,一生指挥大小战役无数。在战略战术方面,他显然要比艾森豪威尔专业得多。但如果论政治能力或是外交才能,他则远不能与艾森豪威尔相提并论。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太平洋战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