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军颁布的《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中规定常规鱼雷艇以什么命名?战后苏联鱼雷快艇的发展有什么特点_鱼雷艇_鱼雷_麦克阿瑟

本文目录

  • 我国海军颁布的《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中规定常规鱼雷艇以什么命名
  • 战后苏联鱼雷快艇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 二战期间意大利海军都有些什么舰船
  • 为何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福龙号鱼雷艇屡次发射鱼雷,却都未击沉西京丸号呢
  • 什么是鱼雷艇捕捉舰其结果如何
  • 如何评价123K型鱼雷艇配备的14.5毫米机枪
  • 现在各国海军还有鱼雷快艇这种舰船吗
  • 菲律宾光复后,麦克阿瑟为何向海军借4艘鱼雷艇
  • 鱼雷炮舰是什么,和鱼雷艇、驱逐舰有什么区别
  • 原魚雷艇上的官兵一般能快速适应护卫、驱逐舰上的要求吗

我国海军颁布的《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中规定常规鱼雷艇以什么命名

  中国舰艇是浮动的国土,经常分散独立地或与其他兵种联合执行各种战斗勤务。为便于领导指挥、通信联络和保守机密,每艘舰艇从诞生起就有它的编号和大名。1978年1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颁发《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详细规定了中国海军军舰命名规则。1986年7月10日,海军再次对《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又作了补充和修改,规定了我国海军舰艇命名的总原则和具体规定。

  1978年11月3日,中央军委批准同意海军舰艇命名方案,11月18日由海军颁发《海军舰艇命名条例》。1986年7月10日,海军再次对《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又作了补充和修改。

  1.一级舰(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和核潜艇是由总参谋部命名,新《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规定巡洋舰以上的舰艇由国务院特别命名;

  2.二级(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大型登陆舰)和下级别的舰艇由海军司令部命名。

  辅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再加序号的形式命名。

  新造或新接舰艇入列或更名时,由批准授名的领导机关正式授予舰名舷号,颁发《舰艇命名证书》,舰艇按照《舰艇条令》的规定举行命名典礼;舰艇命名享受“终身制”,中途一般不予更名。舰艇退役时,其舰名舷号由授予机关注销,不再授予后续舰艇。

  中国海军舰艇命名总原则是:区别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舰艇命名;区别于国内地方船名;

  条理性强,便于记忆;字音清楚,不易相互混淆;名称响亮,有意义,能够体现祖国的尊严,表现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使用长久,在相当长时间内,能够满足装备发展的需要。

  海军规定了三大舰队的命名辖区:

  北海舰队辖区用华北、东北、西北等14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山东、河南)的地名进行命名;

  东海舰队辖区用华东7省、直辖市及新疆自治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新疆)的地名进行命名;

  南海舰队辖区用华南及西南9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的地名进行命名。

  具体命名规定是:

  航空母舰、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

  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

  核潜艇以“长征”加序号命名;常规导弹潜艇以“远征”加序号命名;

  常规鱼雷/导弹攻击潜艇以“长城”加序号命名;

  扫布雷舰以“县、州”命名;

  猎潜艇也以“县、州”命名;

  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

  步兵登陆舰以“河”命 名;

  补给舰以湖泊命名;

  训练舰用人名命名。

  舰艇命名享受“终身制”。若旧舰艇退役,新舰艇可承续前名。

  依据是《海军舰艇命名条例》,海军已有200多艘战斗舰艇以城市名字命名,其中,20艘海军舰艇以江苏城市命名 总数全国第一。

  首先,每一艘军舰都是有正式名称的。这个名称在海军里就是它们的编号,很醒目地油漆在船舷上(因此又叫舷号),是数字的,不是中文。比如2008年12月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远洋护航任务的“三舰客”的正式编号分别是169、171和887。

  按照中国海军的有关规定:

  1字头为驱逐舰(其中105-113属北海舰队,131-134属东海舰队,160-171属南海舰队);

  2字头、3字头为常规潜艇;

  4字头为核潜艇;

  5字头为护卫舰;

  6字头为反潜护卫艇(猎潜艇);

  7字头为导弹护卫艇;

  8字头为补给舰、扫布雷舰;

  9字头为登陆舰。

  500吨以下的小艇以X字头开始,X1字头为导弹艇,X2字头为鱼雷艇,X3字头为护卫艇,X5字头为登陆艇。

  

战后苏联鱼雷快艇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苏联G-5鱼雷艇 是苏联海军在二战前后使用最频繁的舰艇,其杰出的出勤效率和令人震撼的打击效果在海军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样的鱼雷快艇设计很独特:硬铝的外壳艇身,但是却没有明显的上甲板边缘——这倒更让人感觉是将一堆艇上建筑建造在狭窄的充满流线型的水上飞机上。Pervenez为“Sh-4”型的首艇,速度最快时可达惊人的56节。由于有令人咋舌的速度,G-5可以在浅水区域里“肆无忌惮”的发挥自己的长处。

但伴随优势的同时,G-5也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缺陷,比如高速极易导致失控,在远海全速运动中被海浪拍打变形等等。而这些缺陷也直接影响了鱼雷的准确性和机枪射击的精度。但总体来说,G-5单就适宜航行这点就足矣了!二战期间G-5不仅在苏军中服役.也在其他一些国家使用.甚至包括苏联的敌人。西班牙:内战中的“处女秀”1936年6月西班牙内战爆发。

西海军效忠左翼的共和政府.拥有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主力舰.唯独没有鱼雷艇。为夺取制海权.叛乱的西班牙国民军首领佛朗哥向意大利和德国求援.要求得到摩托鱼雷艇等特攻船只.以抗衡政府共和军的海上优势。

我国也曾自行研制过一款鱼雷艇,这就是我国第一代大型钢壳鱼雷艇,这种被外界称为湖州级鱼雷快艇,配备有四具鱼雷发射管,一次齐射可形成扇面的攻击,命中公算率较高,攻击时只需少量快艇即可;同时由于快艇的吨位增大,耐波性提高,再配合新型的鱼雷攻击射控系统,作战威力提高了不少。

二战期间意大利海军都有些什么舰船

谢谢邀请!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意大利军队虽然菜,但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地区还是一支实力相对很强的海上力量,当时意大利海军所拥有的主要战斗军舰是作为主力的7艘战列舰,以及一批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下面列一下其主力的7艘战列舰的情况。

“加富尔”Conte di Cavour、“凯撒”Caio Giulio Cesare

排水量:29032吨(满载)

主尺度:长186.4米,宽28.6米,吃水10.02米

航 速:28节

武 备:320毫米口径3联装主炮2座,320双联装主炮2座,120双联炮6座,100双联炮4座。

“杜里奥”Caio Duilio,“多里亚”Andrea Doria

排水量:28200吨(满载)

主尺度:长186.91米,宽28.03米,吃水10.31米

航 速:21节

武 备:320毫米口径3联装主炮2座,320双联装主炮2座,135三联炮4座,90炮10门。

“维托里奥·维内托”Vittorio Veneto,“利托里奥”Littorio,“罗马”Roma

排水量:45960吨(满载)

主尺度:长237.8米,宽32.95米,吃水10.54米

航 速:30节

武 备:381毫米三联炮3座,152毫米3联炮4座,120毫米炮4门,90毫米炮12门,RO-43水上飞机3架

为何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福龙号鱼雷艇屡次发射鱼雷,却都未击沉西京丸号呢

甲午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福龙”号鱼雷艇遇到了一只大肥羊——日本海军军令部长乘坐的武装商船“西京丸”号,但是在近距离上发射了三枚鱼雷,一枚都没有命中,是甲午战争中非常著名的憾事。按照具体的攻击时间,鱼雷没有命中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次攻击

“福龙”号鱼雷艇,是中法战争后船政大臣张佩纶向德国订造的大型鱼雷艇,后来因为福建地方对发展鱼雷部队的战略发生变化,而廉价转让给北洋海军。这艘鱼雷艇共有3具鱼雷发射管,其中两具位于艇首艇体内,属于固定式发射管,另外一具露天安装在鱼雷艇中后部的甲板上,可以306度调整发射方向。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爆发时,“福龙”号和“平远”“广丙”等军舰正停泊在大东沟口(今辽宁省东港市的海口),后期赶赴战场加入战斗。

(日本美术作品:“福龙”进攻“西京丸”)

9月17日下午3时5分,进入战场的“福龙”注意到了体型很大的日本代用巡洋舰“西京丸”,随即加速逼近。在距离“西京丸”400米时,用艇首鱼雷发射管相继射出2枚德国造刷次考甫鱼雷。

由于当时的鱼雷运行速度较慢,发射后到达目标尚须一定的航行时间,因而400米上发射鱼雷实际有点过远,给了敌方实施机动躲避的机会。

就在“福龙”发射鱼雷后,“西京丸”即发现了鱼雷来袭(鬼使神差的是,日方只观察到了其中的一枚),随后采取了立即向左转舵,将舰首对准鱼雷,最后依靠舰首掀起的波浪扰乱鱼雷的航迹,其中的一枚鱼雷在距离“西京丸”右舷1米处错过,另外一枚鱼雷则在距“西京丸”15米外错过。

第二次攻击

2枚艇首鱼雷发射后,虽然“福龙”艇内还有待发鱼雷可以再装填,但是需要较长时间,为了不错失战机。“福龙”艇向右侧进行大转向,驶离“西京丸”,以便给艇体中后部的露天鱼雷发射管以攻击机会。在大转向后,与“西京丸”相距30至50米时,“福龙”用艇尾鱼雷管向处于正横位置的“西京丸”射出了第三枚鱼雷。

但是以当时鱼雷深浅机的工作要求来说,30至50米距离发射又有点过近,没有留出鱼雷深浅机进行调校作用的时间。

当时的鱼雷,在内部通过弹簧、连杆、蜗轮、叶片装置构成了一套较为复杂精密的深浅机系统。因为需要设定鱼雷入水后的航行深度,当时的鱼雷在库房中即进行调校设定。实际使用中,鱼雷一个猛子扎入水里后,一般不会很老实地正好到了发射深度,或深、或浅,这个时候随着外界海水通过鱼雷壳体上预留的孔洞进入,深浅机的定深套栓感受到水压和预定水深的水压不同时,套栓相连的弹簧就会牵连着连杆驱动鱼雷尾部的舵叶上下摆动,从而使鱼雷向上或向下航行,以到达原定定深的深度。

(黑头鱼雷上位于战雷头后方的深浅机分段剖视图。)

鱼雷深浅机的这一串自动作用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然而“福龙”发射的第三枚鱼雷,因为当时“福龙”经过大转向,艇体侧倾严重,入水深度必然会大大超过定深,这个时候深浅机将鱼雷驱动到定深水深会耗费更多的时间。然而当时与目标的间距只有30至50米,结果这枚入水过深的鱼雷一直到从“西京丸”船底通过后,才上浮到了预定水深。

什么是鱼雷艇捕捉舰其结果如何

鱼雷艇捕捉舰(Torpedo Boat Destroyer)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翻译为鱼雷猎船、攻捕雷艇,实际上就是现代驱逐舰的始祖。

19世纪80年代,各主要海军国家都已经开始大量装备鱼雷艇,随之引出了一个相生相克的问题。既然鱼雷艇威力巨大,而且小小的鱼雷艇甚至能够对大型的铁甲舰构成威胁,那么怎么克制鱼雷艇?英国海军最早从1884年开始就不断进行选型、试制,最终认为对于航速快、小型灵活的鱼雷艇不能依靠大型军舰来铁拳打跳蚤,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和鱼雷艇航速相仿、造型相仿,但是火力更强的大型鱼雷艇,如此才能有效地实现追赶、攻打鱼雷艇的目标。

大型化、火力强化的“鱼雷艇”,就是最初的鱼雷猎船,也就是驱逐舰。

此后,这种军舰发展出了单独的舰种驱逐舰,在进化的道路上,逐渐摆脱了鱼雷艇的外形窠臼,而其用途也摆脱了克制鱼雷艇,或者发动鱼雷攻击等传统套路。

(中国近代著名的“海龙”级驱逐舰)

前面有朋友列举出了中国清代的“飞鹰”舰,但其实“飞鹰”属于鱼雷炮舰,而并不是鱼雷猎船。中国海军史上所出现的最早的鱼雷猎船,实际上是甲午战争后从德国订造的4艘“海龙”级驱逐舰。

如何评价123K型鱼雷艇配备的14.5毫米机枪

123K型鱼雷艇装备的14.5毫米口径机枪,如果单单就机枪来说,属于大口径的高威力机枪,不过对于舰艇作战来说,这样的口径还是有点不够用,在123K鱼雷艇上,14.5毫米机枪并不是一种进攻性的作战武器,而只是给鱼雷艇勉强提供了进行有限防空和火力招架的手段(14.5毫米机枪的有效射程大约只有2000米左右)。

(123K型鱼雷艇,双联14.5毫米机枪安装在艇尾)

123K型鱼雷艇,和姊妹型123Б,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发、装备的高速摩托化鱼雷艇,采用滑行艇型,铝合金艇体,西方称为“P4”鱼雷艇。和同时代的摩托化鱼雷艇相似,其主要的攻击作战手段是艇上的鱼雷,作战时依靠高航速逼近目标发射鱼雷,而后不管击中没击中,就是一个字“跑”,因而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对这种打完就跑的小艇曾形象地称为是送炸药包的。因而这种鱼雷艇上安装的机枪等武备,并不是鱼雷艇的进攻武器,而是鱼雷艇在航进和发射完鱼雷之后撤退过程中,进行断后、实施有限自卫的武器。

也由此,从123K鱼雷艇的布置上可以看到,其14.5毫米口径双联机枪的安装点比较特别,事实上是在艇体的尾部。对于进攻来说,这样的位置显然不合适,但是在鱼雷艇发射完毕高速撤离时,如果有尾追的敌舰艇或遇到敌方飞机袭击,将机枪布置在这样的位置,还是比较适于自卫作战的。

现在各国海军还有鱼雷快艇这种舰船吗

随着科技与海战环境的升级,使用鱼雷快艇的国家数量稀少:北欧瑞典、朝鲜、伊朗等国家:鱼雷艇是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亦称鱼雷快艇。特点是体积小,航速高,机动灵活,隐蔽性好,攻击威力大。主要在近海区与其他兵力协同作战,攻击敌大、中型舰船,也可进行反潜和布雷等。鱼雷艇体采用合金钢、铝合金、木质、和混合材料结构,动力装置多数采用高速柴油机,少数采用燃气轮机或燃气-柴油机联合动力装置,航速40-50节。艇上装有2-6枚鱼雷和1-2座单管或双管舰炮。此外,还有火箭、深水炸弹发射装置、声纳、指挥系统、通信导航设备等。

北欧的“斯德哥尔摩”级鱼雷快艇基本为导弹鱼雷艇:它们数量不多,逐渐退出现役;“角宿一星II”级艇型不变,主要武器还鱼雷,重点是升级瑞典国产的雷达、指挥仪等电子设备,建造12艘,加装4枚导弹;

伊朗的半潜鱼雷艇很有特色:长17米,宽3.3米,仅22吨重、拥有38节的航速!它能下潜20米进行水下潜航,暴露部分仅高出水面不到70厘米,涂装了雷达吸波材料,隐蔽性和安全性非常高——配备了2枚采用超空泡技术的324mm高速反舰鱼雷:最大速度可达200节(370公里/小时),鱼雷没有制导能力,但它在短距离直射攻击中非常强悍!

朝鲜也不甘示弱:它至少从中国获得了183级100艘以上的鱼雷快艇!由于它不具备鱼雷生产能力,所以,朝鲜利用高速的特点,将鱼雷全部更换为火箭炮:设计出了“慈惠”级火力支援艇,;1975年,朝鲜决定在“慈惠”级的基础上设计装备大口径火炮的警备艇,这就是清津级!

菲律宾光复后,麦克阿瑟为何向海军借4艘鱼雷艇

随着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胜利,日本已经认识到,日军不可能再有翻盘的机会,于是制定了对盟军进行决战的计划。其中,对菲律宾方向的代号是“捷一号”,计划在陆地上牵制盟军的同时,联合舰队驶向莱特湾,与麦克阿瑟决一死战。

按照这个计划,就在麦克阿瑟登陆莱特岛的同时,日军开始实施“捷一号”计划。得知消息的麦克阿瑟一面将司令部移向陆地,一面抓紧修机场。双方在莱特湾海域进行了一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太平洋战场上最后一次航母大战。

尽管日本联合舰队的数量只有盟军的一半,但抱着决死的信心,攻击异常凶猛,并第一次出现了有组织的“神风特攻”行动。哈尔西凭借着兵力优势,也不停地向日军航母编队发起攻击,很快压住了日军的攻势,斩获颇丰。

4天的海战,美军仅以损失6艘战舰的代价,击沉了日军包括4艘航母在内的26艘战舰。也就是这一战,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再也没有组织过一次像样的舰队,彻底丧失了太平洋的制海权。听到消息后,麦克阿瑟长舒了一口气。

海上的威胁消除后,麦克阿瑟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山下奉文指挥的27万陆军。在莱特岛站稳脚跟的麦克阿瑟,为了尽快结束战役,不断地增派部队上岛,兵力已达18万人,形成了几乎10:1的优势。同时,在日军后方实施登陆,掐断其赖以生存的补给线。

日军在前后夹击之下,莱特岛的防御体系终于崩溃。在这场战役中,日军除了1000人逃离,800人被俘外,其余约7万人被击毙;盟军损失也不小,仅阵亡就达3500人。对麦克阿瑟来说,收复莱特岛,预示着将彻底光复菲律宾。

莱特湾战役期间,麦克阿瑟的司令部,俨然成了新闻发布会场,每天对外发布着捷报,牢牢吸引着民众的眼球,他喜欢被人追捧的场面。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国会授予他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终于实现了他“光宗耀祖”的愿望。

杀向马尼拉,重返逃亡之路。

1944年底,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倒计时。在东欧,苏军通过“十次打击”,歼灭德军160万人;在西欧,盟军已进抵齐格菲防线,德国的大门已敞开。日本也一天不如一天,既无实力进攻,又不愿意放弃,眼看着被美军一点点地蚕食掉。

此时,麦克阿瑟要做的就是,如何快速杀向马尼拉?尽管拿下莱特岛,取得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但距吕宋岛仍有480公里,超出了战斗机的掩护航程。他将目光放在了民都洛岛,那里有几个现成的简易机场,是个理想的前进基地。

登陆成功的当天,美军就修复好了2个机场,大批的战斗机、轰炸机开始转场民都洛岛。与此同时,大批的部队和海军支援部队向该地区集结。麦克阿瑟的地面部队已达28万人,参战舰船达1000艘以上,完全有实力碾压当面的山下奉文。

这天上午,在长达2小时的火力准备后,地面部队分乘几百艘登陆艇,向吕宋岛海滩冲去。日落前,上岸部队已达5万人,并建立了稳固的登陆场。“爱作秀”的麦克阿瑟,不走工兵为他赶修的长堤,非要涉水上岸。当然,还有大批记者跟着他。

上岛后的麦克阿瑟一点也不轻松,因为情报显示日军开始向战俘“下黑手”。他命令部队快速推进的同时,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解救战俘上。他成立了许多支“别动队”,使命就是穿插到敌后,在盟军到达前,寻找或解救那里战俘们。

麦克阿瑟的紧急救援行动很有效。在战线后方56公里的卡巴纳瑞,解救了500名美军战俘;在马尼拉,他干脆随部队一同攻击前进,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望被解救的5200名战俘。他们个个骨瘦如柴、衣衫褴褛,麦克阿瑟黯然泪下。

尤其是面对昔日的战友,他几乎是赔罪式说道:“我回来晚了,但毕竟还是回来了。我尽可能快地赶到这里来,并将给你们所需要的一切医疗照顾,治愈后就送你们回国”。如今的马尼拉沉浸在狂欢之中,人们簇拥着麦克阿瑟,向他欢呼。

麦克阿瑟为了纪念菲律宾的胜利,别出心裁地邀请当年一起撤离的参谋、部下,向海军借了4艘鱼雷快艇,沿着原来撤离的路,重新走了一遍。他颇有感慨的说道:“我们在一个阴暗的夜晚离开的,回来却是阳光明媚的、崭新的一天”。

尽管麦克阿瑟就像凯旋的“凯撒大帝”一样,一副菲律宾“救世主”的做派,多少让人有些看不惯,但不管别人怎么看他、评价他,唯一有资格能这么做的,只有他了,因为是他始终念念不忘故土,并光复了菲律宾。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鱼雷炮舰是什么,和鱼雷艇、驱逐舰有什么区别

有关老军舰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

先说什么是鱼雷炮舰

鱼雷炮舰是19世纪7、80年代出现过的一种昙花一现的舰种,后来在军舰进化的道路上被淘汰。

所谓的鱼雷炮舰(Torpedo Gunbaot),就是以鱼雷为主要进攻武器,同时仍保留着传统炮舰的武器和设计的军舰,与之类似的还有鱼雷巡洋舰(Torpedo Cruiser),二者的主要区分是排水量,通常1000吨以上的算作是鱼雷巡洋舰,以下的算成鱼雷炮舰。

(大型鱼雷军舰的鼻祖,外形怪模怪样的“多音天蚕”)

这种舰种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19世纪70年代鱼雷得到运用后,主要的载体是鱼雷艇。但是鱼雷艇普遍吨位小、航程短、所载的鱼雷发射装置也少,难以出远海作战,在此背景下,海军界出现了一种理念,即创造一种可以出远海作战的,体型比鱼雷艇大的专用鱼雷战军舰,1881年英国建造了著名的巡洋舰“多音天蚕”(Polyphemus),排水量2640吨,装备5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由此开启了大型鱼雷军舰的历史。之后法国、俄国等国相继建造这种鱼雷军舰,中国船政也曾建造过著名的“广乙”“广丙”“广丁”等号鱼雷军舰(排水量很尴尬,刚好是1000吨,因而有的地方算他们是鱼雷巡洋舰,有的地方则算成是鱼雷炮舰)。

(福建船政建造的“广丙”号鱼雷炮舰。)

鱼雷军舰出现后,实际上好景不长。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铁甲舰、巡洋舰等传统军舰,也都纷纷装上了鱼雷管,鱼雷发射管几乎成了海军作战军舰的标配武器。在此情况下,专用鱼雷军舰这一舰种就难以成立,其中的鱼雷巡洋舰彻底消亡,而鱼雷炮舰实际上后来曾向类似驱逐舰的方向演变。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从英国订购的“飞霆”号军舰,就属于是以猎杀鱼雷艇为主要设计目标的鱼雷炮舰)

当时因为鱼雷的威力巨大,而鱼雷艇体型小、速度快,采取发射完鱼雷就跑的战术,大型军舰很难克制这种小家伙。为了寻找鱼雷艇的克星,产生了两种设计思路,一种就是仍然采取鱼雷艇的设计形式,造更大的鱼雷艇,用来专门对付小鱼雷艇,后来这条进化路线进化出了驱逐舰;另外一种就是鱼雷炮舰,沿用炮舰的设计外形,尝试建造航速更高的鱼雷炮舰,来对付鱼雷艇,最终没有拼得过鱼雷艇形的驱逐舰,就此消亡。

再说鱼雷炮舰和鱼雷艇、驱逐舰的关系

说完了上面鱼雷炮舰的身世,就不难理解鱼雷炮舰和鱼雷艇、驱逐舰的关系了。

相对于鱼雷艇,在鱼雷炮舰发展史的前半段,其理念就是一种“大型版、加强版的准鱼雷艇”,用来弥补鱼雷艇不能出远海作战的问题。而到了鱼雷炮舰发展史的后半段,鱼雷炮舰曾被设定用来当消灭鱼雷艇的猎手。

(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期间从英国购买的“龙田”号鱼雷炮舰,舰型上完全是炮舰、巡洋舰式的模样)

(甲午战争后中国从德国订造的“海龙”级驱逐舰。可以看到早期的驱逐舰外形和鱼雷艇非常相像,就是一种放大了的鱼雷艇)

相对于驱逐舰,在鱼雷炮舰发展的后半段,鱼雷炮舰和驱逐舰是竞争对手,都是想要当鱼雷艇猎手的角色,最终鱼雷炮舰没有比得过驱逐舰,被驱逐舰淘汰。

原魚雷艇上的官兵一般能快速适应护卫、驱逐舰上的要求吗

应该说鱼雷艇上的水兵对于海上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鱼雷艇属于小型舰艇,排水量只有百吨级别,甚至是几十吨。鱼雷艇特点是速度快,拥有几十节的航速,机动灵活,航速快但航程近,不会出远门。鱼雷艇的作业环境要求更高,例如,鱼雷艇的由于体积小,航速高,看着它在水面飞驰,其实上面的人感受最深,它真的不舒服,就像是开着汽车在庄稼地的田埂上奔驰,颠簸强度非常硬,震感很强烈,这在护卫舰和驱逐舰上是没有的。

鱼雷艇高速行驶时,人想站在甲板上是做不到的,在海上的环境下的受风阻力相当于开车100多迈以上疾驶受到的气流压力,如果在加上海浪撞击艇身造成的巨大冲击力,人员活动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鱼雷艇上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对于水手来说,鱼雷艇和护卫舰和驱逐舰最大的区别体现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两个方面;从生活环境方面来说,如果把驱逐舰和护卫舰比做宾馆,那么鱼雷艇顶多算是一个野外帐篷。鱼雷艇体积小,动力可是不小,两三台大功率发动机,一开车整个艇身都在颤抖,噪音很大,一半的空间都是留给动力的。十几个人想一人一铺不可能,轮流坐庄都不够用,其实,根据作战使用就没考虑这个,备车时想睡也睡不着,吵死你。高速行驶时,能站稳就不错了,鱼雷艇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颠簸,强烈的颠簸,浪花飞溅,所以,你得穿戴好防水服,当然,天气热时你也可以不穿,但是海水的滋味不好受,浑身粘乎乎的。

工作环境也不好,早期的鱼雷艇上的鱼雷发射需要用药包产生高压气体把鱼雷推送出发射筒,人员需要守在鱼雷发射筒边,风吹浪打,上下颠簸,浑身筛糠一样。鱼雷艇根据排水量大小,通常携带2~6枚鱼雷,航速高达40~50节(一节=1.852公里/小时),自持力2~5昼夜,续航力也就是400~1000海里这样子,属于打完就跑,典型的海上游击战,其实鱼雷艇的生活和工作也更像是游击队。怎么说呢?和驱逐舰和护卫舰比,鱼雷艇生活工作环境更艰苦。

鱼雷艇上的官兵是否能快速适应驱逐舰和护卫舰上的要求呢?从对海洋环境的适应能力,舰上的生活适应能力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比驱逐舰和护卫舰上的水手更经得起折腾,毕竟鱼雷艇上的水手都是苦孩子。让他们上驱逐舰和护卫舰舰等于是从野外的窝棚进入高档宾馆了,终于不用风餐露宿,几个人抢一个床铺了,或者是睡地铺了,也脱离了潮湿的环境,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的适应环境能力没问题。早期鱼雷艇上的水手和护卫舰、驱逐舰上的工作调动很频繁,不过,随着技术含量的增加,鱼雷艇上的水手虽然能够适应护卫舰和驱逐舰上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但从技术对口的角度来说,是需要重新学习的,毕竟专业不对口。驱逐舰和护卫舰上的工作岗位要求更高,等于是从游击队进入正规军了,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发射导弹可比发射鱼雷要复杂的多,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是鱼雷艇上不具备的。

不论是驱逐舰、护卫舰还是航母,以及鱼雷艇,无非是生活和战斗(工作)两个方面,生活能力是一个基础,只有适应海上生活环境才能为工作(作战)打下基础。如果无法适应海上生活环境,出海就晕船,找不到北,迷迷糊糊的,站不稳做不牢,显然是无法工作战斗。而鱼雷艇上的水手具备在海上生活的基础,他们更加适合艰苦环境,所以,就具备了在驱逐舰护卫舰上生活的能力,只是从技术层面欠缺。驱逐舰、护卫舰上的高技术比鱼雷艇复杂而先进,但是在具备良好的生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明显要比没有海上生活能力的人要快速,所以,鱼雷艇上的官兵是能够适应驱逐舰和护卫舰上的要求的。其实,现实中也有这样的的工作调动,鱼雷艇上的人更能快速进入新的工作岗位上去,因为他们有了基础。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