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其实没死(如果刘备没死,那诸葛亮辅佐刘备可以统一三国吗)_蜀汉_刘备_北伐

如果刘备没死,那诸葛亮辅佐刘备可以统一三国吗

刘备和诸葛亮,是如鱼得水的关系。刘备有了诸葛亮,才如虎添翼。而刘备倘如活得更长时间,能不能让"隆中对"付诸实现,也不是绝对可以说一定会实现。但至少比"扶不起的刘阿斗"要强百倍。

蜀汉政权先天不足,立国之后五虎将渐渐凋零,能否迅速培养和发现新五虎将,是一个关键。庞统和法正过早夭折,蜀汉需要更多优秀谋士,也是重要一环。没有优秀文武的涌现和配置,蜀汉难以二线作战,打不出前后呼应和左右配合,像诸葛亮五伐中原都是单打独斗,是很难会一下打开新局面,仅停留在隔靴搔痒的表面轰隆上。

而刘备夷陵之战,之所以诸葛亮不随军出征,就是蜀汉分身乏术,需要诸葛亮镇守大后方。

当初关羽大意失荆州,就是因庞统落凤坡战亡,刘备不得不把诸葛亮从荆州抽回,才使得关羽没有人约束,没有处理好"联吴拒曹"的大政方针,最后反促使曹吴联盟,而将形势逆转。

刘备就是趁自己还有一口气,讨伐东吴,实际上是搏一下运气,如果打胜了,蜀汉就将空前壮大,拥有南方,完全具备了同曹魏对决的力量。到时,既使刘备不在了,诸葛亮也完全有底气丶有财力丶有雄兵,进行一场"南北相争"的大决战。

可惜,刘备没撞到大运,反而全军尽墨。这就是宿命。诸葛亮的先生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慨然长叹:"诸葛虽得其主丶未得其时"啊!

如果诸葛亮不死能统一三国吗

一个时代的命运从来就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这个问题就像问“如果郭嘉不死,是不是就不会有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果周瑜不死,吴国是否就能统一全局”……答案是否定的。

根据当时情况,曹魏占的是天时,孙吴是地利,刘皇叔是人和,蜀国兴盛之时,文有孔明、法正、庞统之流,武有五虎上将,拿出去个个都是数一数二的厉害角色,再加上刘备相较于曹操和孙权,是皇室正统,得民心,自然是能够与曹魏和孙吴抗衡。

可是自从关羽、张飞、黄忠、法正先后去世,五虎将只剩下马超和赵云,紧接着在刘备伐吴时,马超也病逝,之后便是打击最严重的刘备病逝,刘备一死,蜀汉失去了主心骨,少不更事的刘禅根本担不起蜀汉的重担。后期孔明一直北伐,多半是为了以攻为守,直到赵云去世,蜀汉再无五虎上将。孔明的死,也昭示了蜀汉的灭忙。

如果孔明不死,也许蜀汉能多撑几年,但是绝不可能统一三国。众所周知,蜀汉后期得了个有勇有谋的姜维,姜维绝对是砸到蜀汉头上的一个大运气,孔明死后,姜维担起了蜀汉的重任,虽然打仗还是有胜有负,但是绝对不比孔明在世弱多少,但是没了大将可用的蜀汉,没了有号召力的领导的蜀汉,即便孔明再生,又能如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道就凭着一个姜维横扫吴魏?显然是不可能的。

三国赵云死了诸葛亮没有哭,为何张苞死了诸葛亮大哭

蜀汉车骑将军张飞的长子张苞,历史记载其早夭。《三国演义》说张苞在一次北伐战争中追赶郭淮等人,不小心滚下山崖致使头部受到撞击,回成都养伤期间不幸去世。

张苞死后,诸葛亮悲伤过度,又是吐血又是昏绝于地。有人感觉五虎上将死的时候,诸葛亮也没有如此悲痛。为何张苞之死令诸葛亮哭得死去活来呢?

张苞之死是蜀汉的巨大损失

《三国演义》中张苞的出现是在关羽死后,张苞真正的表现在关张死后跟随先主刘备伐吴。张苞在对吴作战中和关兴一直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屡破敌营而受到刘备称赞。

张苞可以说是在蜀汉真正成长起来的将二代,以作战威猛著称。随着以五虎上将为代表的蜀汉将星不断陨落,新生代的张苞、关兴崭露头角。他们跟随诸葛亮东征西讨,深受诸葛亮器重。蜀汉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缺乏人才,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少之又少。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张苞之死,无疑对于蜀汉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对于以中兴蜀汉江山为己任的诸葛亮来说,张苞之死犹如伤筋动骨般巨痛,怎能不过度悲伤!

张苞和诸葛亮的私人感情深厚

A.政治支持:张苞的父亲张飞是蜀汉前车骑将军,姐姐是蜀汉后主刘禅的皇后,张苞无论在朝中还是在蜀汉军营都有一定的威望,他是诸葛亮北伐的铁杆支持者。


B.军事支持:
大家从《三国演义》可以知道,五虎上将可以说是刘备的御前大将,只有刘备用得转。诸葛亮初出茅庐,调兵遣将的时候,关张心里根本不服气。就是后来的蜀汉第二梯队的大将魏延,对诸葛亮也是心里有所不服。张苞就不同了,诸葛亮的令箭一出那是指到哪打到哪,从来都是唯诸葛马首是瞻,从无半点推脱或者怨言。


C.人身安全的护卫:
一般两军对阵的情况下,张苞、关兴总是列马于诸葛亮之侧。从这种排列不难看出,万一敌将要想擒拿或者袭击诸葛亮的行动,必先过了张苞、关兴这一关。以张苞、关兴之勇,一般敌将很难伤到诸葛亮。对于诸葛亮而言,张苞相当于董卓之吕布,曹操之典韦、许褚。

相对于蜀汉五虎将来说,他们基本上大多时间只听命于刘备,而且后来各自镇守一方,他们生前无论从蜀汉的角度还是个人的角度,都和诸葛亮没有太多的交集。张苞则是寄托了诸葛亮太多的希望,掺杂了和诸葛亮太多的感情色彩。不用说,诸葛亮对张苞的死更加悲痛、伤心、绝望。

本人头条号《走着聊着》,历史领域创作者,欢迎点击加关注!欢迎转发、留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