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到底有哪些军事胜利能够和古德里安,隆美尔齐名?韩信、白起、李世民、李靖、古德里安、隆美尔、亚历山大、曼施坦因等人的战略水平如何,差距在哪里_希特勒_德军_指挥

曼施坦因到底有哪些军事胜利能够和古德里安,隆美尔齐名

曼施坦因到底有哪些军事胜利能够和古德里安,隆美尔齐名?这个问题给人们容易造成错觉,好像曼施坦因的指挥才能不如古德里安和隆美尔。实际上,二战爆发前,曼施坦因就在总参谋部任职,其参谋指挥能力就已经脱颖而出,只是他性格比较孤傲,不受总司令布劳希契和总参谋长哈尔德重视罢了。

从希特勒发动二战的整个一条主线来看,这三人中,唯有古德里安因创建闪击战理论与希特勒保持着经常的联系,但这种联系也是若即若离的,对希特勒来说,既要用古德里安为其闪击战提供理论指导,又不想给予他太大的权柄,导致古德里安在东线战场两起两落,虽官至总参谋长一职,却无缘元帅荣耀,成为军旅生涯一大遗憾。

而与古德里安相反,隆美尔虽然是个后起之秀,却因北非沙漠一战为希特勒长了脸,不仅在托布鲁克战役后直接晋升元帅,还因此成为二战期间名闻天下的“沙漠之狐”,一方面说明希特勒对他的重视,一方面也是为宣传和鼓舞士气所用。

而曼施坦因却不同,如果说古德里安是因创建闪击战理论得到希特勒重视的话,隆美尔就是靠一时的运气。希特勒只交给他两个装甲师去为意军解围,完全凭隆美尔在沙漠折腾,而且隆美尔对装甲进攻并不是行家,能打得英军第8军换了三任军长,足见其有一技之长,这是他在战术指挥上独到的地方。而曼施坦因却完全是靠一步一个脚印,也完全是靠指挥才能和战场灵活的战略战术赢得元帅职位的。

从曼施坦因的指挥经历看,他在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发动闪击波兰战役中建树一般,此时,他刚从参谋部下来成为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这时候,希特勒的重点是放在把闪击战作为试验战来打,况且凭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协议,苏德双方围攻一个缺乏机械化部队的波军,并不是太难的事。对于德军前线将领来说,曼施坦因考虑较多的反而是担心英法联军加入到波兰军队一边,好在这件事情并没发生,英法只是在旁边观战而已。

1940年春天,德军因进攻西欧和法国问题分歧较大,一方面希特勒为平衡指挥关系和分散国防军的指挥权力,在总体指挥上搞了个大本营参谋部与陆军总参谋部,实际上,他是用陆军总参谋部来指挥陆军作战,而用大本营参谋部来指挥空海军的作战,到莫斯科战役后,他直接接任了陆军总司令一职,就把陆军总参谋部当成了传令兵。

这样的部署,就让两个参谋部之间围绕如何进攻法国的问题形不成共识,后来因携带作战文件的参谋人员飞机失事,希特勒急需一份补充方案来决定下一步军事行动,曼施坦因的“镰刀计划”才有机会呈现到他的案头,可以说,如果没有那次飞机失事,曼施坦因的指挥才能可能要被埋没。

1940年5月,德军成功使用“镰刀计划”绕过马其诺防线,装甲大军奇迹般地通过阿登森林出现在英法联军后面,还把他们撵到了敦刻尔克差点全军覆没。可以说,德军仅用39天时间占领法国,让曼施坦因一战成名,一些对他抱有成见的高级将领们也不得不另眼相待。

不过,让人们好奇的是,曼施坦因本身就在总参谋部担任过要职,又在波兰战役中担任过南线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在进攻法国时更是因“镰刀计划”名噪一时,可在进攻苏联时,希特勒并没重用他,当隆美尔在北非打得风生水起战果频传时,古德里安也被任命为第二装甲集群的总指挥,唯有曼施坦因还是个第56装甲军的军长,无论是职位还是指挥能力都被希特勒雪藏了起来,也可能是德军有意这么安排,也许是希特勒还要对他进行考验。

不过,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机会。苏德战争打响后,曼施坦因指挥第56装甲军一路所向披靡,4天前进320公里,还抢夺苏军汽车乔装打扮夺取了西德维纳河上的两座大桥,为德军前进开辟了通道,但北线德军的装甲部队并没打好,因战前情报工作失误,造成他的装甲部队在原始森林和沼泽地转了半个月出不来,所以,曼施坦因在北线的进攻方面战绩平平。

但转机迅速来到,1941年9月12日,曼施坦因升任为第11集团军司令,让他去克里米亚进攻刻赤半岛,可以说这是个别人不愿意接手的活,对打惯了以装甲坦克为主的闪击战来说,进攻克里米亚完全就是依靠步兵和少量的空军作掩护。但曼施坦因恰恰在这里创造了奇迹,不仅打赢了克里米亚战役,还因塞瓦斯托波尔一仗战场封帅,这才奠定了曼施坦因在战场屡建奇功的地位。

而接下来打赢哈尔科夫反击战却是曼施坦因走的一招险棋,如果从他指挥生涯最精彩的战役来计算的话,进攻法国的“镰刀计划”、打赢克里米亚战役和赢得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胜利,这三点是他军旅生涯三部曲,“镰刀计划”使他脱颖而出赢得称赞,战场封帅让他赢得德军上下尊重和认可,哈尔科夫反击战却让他为德军在东线战场重新拿到了主动权,也奠定了他成为一个战略家的地位。

1942年7月底,曼施坦因指挥的第11集团军被肢解,他率领司令部来到列宁格勒前线准备在这里再创奇迹,但时间不长,希特勒看到中线勒热夫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与苏军打得难舍难分,就把第11集团军司令部派到了中央集团军群管辖的费特布斯克,按当时德军的设想,可能是想曼施坦因在这里组建一个战役集团,以缓解北线和中线的中间压力。

但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发动了围歼保卢斯第6集团军的“天王星行动”,曼施坦因又被派到南线组建顿河集团军群解救保卢斯,但他发起的冬季风暴行动并没成功,到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苏军却要对他展开一次围歼作战,这就是苏德战争中的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

本身,对苏军的围歼,曼施坦因与希特勒发生了许多分歧,主要是曼施坦因不想主动进攻,想采取诱敌深入先放苏军进来,然后择机反击。最终因兵力缺乏和曼施坦因的坚持,希特勒批准了这个计划。第3次哈尔科夫战役,曼施坦因歼灭苏军并不多,但意义重大。主要是将苏军的装甲主力全部撵到了库尔斯克突出部,为库尔斯克坦克大战创造了条件。而对德军整个东线战场来说,其意义却是延缓了苏军展开大反攻的时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失去的部分阵地又被曼施坦因抢了回来,一些战场主动权也被德军重新拿到。

从上面分析看出,虽然曼施坦因在1943年7月份发生的库尔斯克战役中也有精彩的出场,他也担任了南方集团军群的总指挥,但德军此时在走下坡路,曼施坦因纵有三头六臂也于事无补。对于他指挥的作战成果来讲,哈尔科夫反击战才是他最荣耀的顶峰,也因此被德军称为伟大统帅,可见曼施坦因赢得人们尊重并非靠嘴皮子,他是一步步打上来的。所以,如果把隆美尔古德里安和他排在一起,非要分出个高低的话,曼施坦因第一、古德里安第二,隆美尔只能屈居第三了。

韩信、白起、李世民、李靖、古德里安、隆美尔、亚历山大、曼施坦因等人的战略水平如何,差距在哪里

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社会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都不一样,如何比较

按说都是一流水平的战略家,如果真放到一起可能会激发更大的火花,就像与优秀的对手对决,容易引发更大的爆发力

不过这些人当中我个人还是更欣赏韩信

当时在各方面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屡出奇谋,最后干掉霸王项羽,军事谋略水平堪称一流

其他几人至少军事实力本身都很雄厚,对手又大多平庸

二战德国三大名将 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军事指挥艺术方面哪个才是最厉害的

毫无疑问是曼施坦因。那是战略大师。古德里安的短板是不懂战争经济学,所以他不懂希特勒的蓝色方案的价值所在。而隆美尔充其量只是个战术高手,对全球战局缺乏大局观直接导致了德军兵力分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