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成钢绕指柔是什么意思(百炼成钢,终化作绕指柔的意思)_百炼_西晋_刚柔并济

本文目录

  • 百炼成钢,终化作绕指柔的意思
  •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提到“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为何意

百炼成钢,终化作绕指柔的意思

绕指柔:柔软得能在手指上缠绕。经过百炼的钢,竟然变成可以绕指的柔软之物。比喻经历失败后变得无能为力。后用来比喻使火爆强硬的性情变得柔顺。

百炼钢 : 1.亦作“百炼刚“。 2.精炼的铁。比喻久经锻炼、意志坚强的人。

绕指柔 : 1.《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吕延济注:“百炼之铁坚刚,而今可绕指。自喻经破败而至柔弱也。“后因以“绕指柔“比喻坚强者经过挫折而变得随和软弱。 2.用以形容柔软之极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提到“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为何意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本是西晋政治家刘琨留下的千古绝唱。出自《 重赠卢谌》,本意是“哪里会想到,我堂堂硬汉子,竟落到任人宰割,不能反抗的软弱地步。”

刘琨乃西晋的英杰,为东晋名士之楷模。两晋适逢乱世,是一个英雄辈出与鼠辈横生的时代,刘琨与祖逖并为统治阶层中的弱势群体。他曾以五百士卒,白手起家,占据晋阳,苦守西晋的最后一块根据地,与刘渊、石勒等一世英豪周旋十年之久,为西晋王朝做出了非凡之贡献。可惜无力回天,最终被石勒击破,后投奔鲜卑首领段匹磾,为段匹磾所杀,当是西晋第一悲情英雄。囚禁中他写了这篇《重赠卢谌》。这是一首悲壮凄凉的英雄失路志士受困的述志诗,诗中向友人卢谌倾诉了胸怀大志而无法实现的遗憾和忧愤,主旨是激励卢谌设法施救,与自己共建大业。

《 重赠卢谌》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

惟彼太公望, 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仇?

中夜抚枕叹,相与数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此诗托意非常,激昂悲愤,用历代名臣辅佐国君兴王图霸的史实来表白自己投身报国、兴复晋室的志向。而壮志难酬,无可奈何地唱出最后的悲歌: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欲望是人的生理、心理本能,无论是舍命,还是求生,都是为欲望做出的选择。生是为了奔向理想的终点而选择的道路,死是为了理想的完成而选择的奉献。从古至今无论是舍身忘死的义士,还是忍辱而生的勇士,都不失为一种大义凛然的人生境界。

由此,笔者道是想到了另一个词语———刚柔并济。

在金庸笔下的武林世界,外家功夫讲求的是刚猛克敌,而内家功夫则讲究以柔克刚,其实,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刚柔并济,收放自如,以不变应万变,最终才能克敌制胜。

同样,刚柔并济这个词语也适用于我们的诗词写作。平时学习的平仄格律只是一种刚需,而置万物于信手拈来则是一种柔济,只有达到既不失平仄格律又能信手拈来的刚柔并济,那才能算是一个真正诗者,这也是我背诗词爱好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