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可以废皇太后吗?中国西晋“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间是什么样的亲属关系_司马_南风_西晋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杨骏 司马 南风 西晋

本文目录

  • 皇帝可以废皇太后吗
  • 中国西晋“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间是什么样的亲属关系
  • 西晋辅政大臣杨骏,将一手王牌打得稀烂,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吗
  • 晋武帝驾崩后,国丈杨骏最后死得有多惨
  • 西晋权臣杨骏如何评价
  • 西晋杨骏和贾南风争权为何失败

皇帝可以废皇太后吗

谢邀,皇帝是可以废皇太后的,看其他答主都说古代以孝治天下,所以皇帝不能废太后,只有太后废皇帝,其实是大谬。

在皇权之争中,只有胜王败寇,没有什么能与不能,法理是法理,实际是实际,政斗失败者是没人权的,虽然皇帝和太后之间的废黜,多数都是被权臣操控的。

另外,有答主提出辽国的萧菩萨哥和金国的徒单太后符合被废杀的标准,也是错误的。

其一,萧菩萨哥不是太后,她并没有被辽兴宗尊为皇太后,她到死都还是齐天皇后。

就算按照宗法制度,她身为新君嫡母,在新君即位后可以自动升级为皇太后,但是她的死,也不是用皇帝的名义处死,而是萧耨斤直接用自己的名义处死的,不符合皇帝废太后的标准,况且,萧耨斤也没有废去萧菩萨哥齐天皇后的名分,只是杀了她没有废了她。

就像王莽用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名义废掉成帝嫡妻、哀帝太后赵飞燕一样,不能算是皇帝废太后。

其二,完颜亮嫡母徒单太后也是,她只是被庶子完颜亮杀害,但完颜亮并没有废掉徒单氏的嫡母身份,徒单氏仍然是宗干的正妻,所以,也不符合皇帝废太后的标准。

真正符合皇帝名义废掉的太后,中国史上可能只有三例:

其一,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继后杨芷,虽然她实际是被儿媳妇贾南风所杀,但贾南风用的是她丈夫惠帝的名义,所以符合皇帝废杀太后的标准。

其二,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继后高英,虽然她实际也是被宣武帝的小妾胡太妃所杀,但胡太后也是用自己亲儿子孝明帝的名义,所以,也符合皇帝杀太后的标准。

其三,是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她才是正儿八经被皇帝——元顺帝妥欢帖木儿授意废杀的太后、太皇太后。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中国西晋“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间是什么样的亲属关系

八王为:

  王号 姓名

  汝南王 司马亮 司马懿第四子

  楚王 司马玮 晋武帝第五子

  赵王 司马伦 司马懿第九子

  齐王 司马冏 父攸死,袭爵为齐王

  河间王 司马颙 司马懿弟司马孚孙

  成都王 司马颖 晋武帝第十六子

  长沙王 司马乂 晋武帝第六子

  东海王 司马越 高密王泰次子

也就是説司马玮、司马颖、司马乂是兄弟;司马冏是堂兄弟。 司马伦、司马亮是上面四人的叔祖背人;司马颙是祖辈司马懿弟弟的孙子。 也就八王最后的司马越离得远一些,但也是宗室之人。

西晋辅政大臣杨骏,将一手王牌打得稀烂,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吗

性格只是决定成败的其中一个因素,但是在杨骏的某些决定上起决定因素,所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杨骏出身弘农杨氏,又借司马炎的皇后武悼皇后之便,得以在西晋被委以重任。又因司马炎在在位后期无心国事,西晋朝政便被外戚身份的杨骏兄弟三人把持。

尚书褚磓、郭奕并表骏小器,不可以任社稷之重。武帝不从。帝自太康以后,天下无事,不复留心万机,惟耽酒色,始宠后党,请谒公行。而骏及珧、济势倾天下,时人有“三杨”之号。——《晋书》

在杨骏逐渐高迁时,便有人建议司马炎不要重用杨骏,给出的原因就是杨骏“小器”也就是心胸狭窄的意思。身居宰相之位,不能有大气的胸怀,被其他人都认为不适合去担当治国之事。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即便杨骏性格当中,完全符合了治国之臣的性格条件,如果破坏了当时某些权势之人的利益,那么也会遭到反对。举个很好理解的例子,司马炎原本打算认命与杨骏一起辅政的司马亮,司马衷评价其为“亮体道冲粹,通识政理”,但司马亮的结果怎样?还不是被贾南风算计而死。

由此可见,杨骏作为辅政大臣的命运,性格因素虽然也很重要,因为关系到杨骏自身的政途选择,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杨骏能不能与西晋朝内其他势力维持好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能不能与当时权势最盛的两股势力打好关系。

这两股势力,一是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为首的贾后一系,二是以司马亮等诸王为代表的司马氏宗亲一系。这两股势力都不比担任辅政重任的杨骏,所属的杨皇后外戚力量弱。

贾南风作为司马炎死后继位的司马衷的皇后,因司马衷“痴傻”能够完成操控司马衷,并且贾氏因为贾充在司马氏之功,在西晋时期已经是鼎盛家族;

司马氏宗亲势力,因西晋施行对宗亲封王完全自由的地权和兵权,因此也个个都拥兵自重,在朝中担任要职。

因此,即便杨骏当时出身弘农杨氏,有着外戚的身份,但是面对贾后一系和司马氏封王一系,都需要非常谨慎地去处理,不然招致任何一方的对抗,都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但是不巧的是,杨骏把这两股强大势力都一起得罪了!杨骏假做司马炎遗诏,让自己得到辅政大权,后在司马衷继位后,对司马氏宗亲和贾南风倍加压制。因此,引起两系力量的强烈不满。

骏自知素无美望,惧不能辑和远近,乃依魏明帝即位故事,遂大开封赏,欲以悦众,为政严碎,愎谏自用,不允众心。

杨骏自己也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名望才华,也没有其他势力的心腹,所以选择用对群臣封赏的方式,想要跟朝中势力示好。但依旧因为其为政方式和自以为是的性格,不被众人接受。这引起了包括贾后一系和司马氏宗亲一系群臣的不满,这也是杨骏倒台的原因所在。

杨骏的专权,任用自己心腹,对贾后一系和司马氏宗亲一系大为限制,这也就导致了最终贾南风联合司马亮、司马玮,推翻了杨骏的专权,杨骏的结局也真的是将一手王牌打得稀烂。

不过,换个角度去看,杨骏最终的凄惨结局,其实真的跟他的性格特点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在处理朝中势力问题上,杨骏以其“小器”、“刚愎自用”的性格特征,不能有容人雅量,更加激化了另外两系力量的反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晋武帝驾崩后,国丈杨骏最后死得有多惨

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后,他的傻儿子司马衷继承了帝位、丑媳恶妇贾南风成为皇后,从此开始了她专权祸国、葬送西晋王朝的罪恶一生。而当朝重臣、国丈权臣杨骏不幸成为毒后贾南风铲除的第一个政敌,不幸满门百口被以谋反罪全部诛杀,连自己的女儿、贵为当朝太后的杨芷都没逃过贾南风的毒手,也被废杀于金镛城。

西晋权臣杨骏如何评价

1、因女儿而居高位的外戚权臣

杨骏,西晋时期权臣,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初为高陆县令,累迁至车骑将军,封临晋侯。杨骏的女儿为晋武帝皇后,因此杨骏深受晋武帝宠信。

晋武帝从太康元年以后,沉湎于酒色,不再关心政务,开始宠信后党。以致杨骏及其弟杨珧、杨济揽尽天下大权,朝廷上的大小事情都是他们说了算,当时人们称之为“三杨”。

2、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

晋武帝病重时,杨骏将其软禁在含章殿,把侍卫都换为自己的心腹。当时晋武帝有意让杨俊同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但是,杨骏平时嫉妒、害怕司马亮,为了独揽大权,他便篡改诏书,自封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并把司马亮调往许昌任职。

杨骏这个人也知道自己没什么才能和威望,老是害怕有才能的下属有贰心、不服他,于是就任人唯亲、四处封赏收买人心。晋惠帝继位以后,杨骏把自己的两个外甥安排到皇帝身边做侍卫,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对外发的诏书,都得给太后看后,才能发出;杨骏又培植了很多亲信,让他们统领禁兵;杨骏大权独揽,听不得别人意见,连自己的两个弟弟劝告他,都被他废居在家。这样一来,朝堂上的大臣好多是他的亲信,也造成了很多公卿大臣对他产生了怨恨。

3、德薄而位尊,玩火者必自焚

晋惠帝懦弱且愚笨,使得皇后贾南风有机会掌权,这样就和杨骏产生了冲突。朝野之中,反对、忌恨杨骏的人也很多,贾南风就巧妙地利用了这些力量。公元291年,贾南风秘密召司马玮进京,密谋除掉杨骏。

杨骏得到消息,与众亲信商量对策。朱振劝杨骏烧云龙门,斩贼首,引兵拥太子入宫,杨骏生性怯弱,此时更是优柔寡断,迟迟没有行动,可以说是坐以待毙。

不久,贾南风的士兵就包围了杨俊的府邸,结果杨俊被人杀死在马厩里,杨骏三族也被诛灭,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

可以说,杨骏纯粹是因皇后女儿而上位的一位弄权外戚,身居高位、权势滔天,但由于他德不配位、器小志骄、色厉胆薄,最终落了个身死马厩、诛灭三族的下场。

西晋杨骏和贾南风争权为何失败

这个失败可以说完全是杨骏自身的无能,杨骏政治眼光短浅,无谋无断,空有一身权力,掌控党政军大权而不知用,只懂点小聪明,没有任何政治智慧,说他是草包一个,都算抬举,稻草好歹产过粮食。

说回当时的背景。公元290年,晋太康十一年,武帝司马炎病重。

弥留之际,司马炎打算召回汝南王司马亮和太傅杨骏一起辅佐朝政。但是宫中所有人都已杨骏被换成亲信,并且销毁了诏书,令他的皇后女儿杨芷伪造圣旨,任命自己为太傅、大都督、录尚书事,掌握所有军政大权。同时命司马亮速速离开京城,到许昌上任。可怜司马炎临死还在问司马亮来了没。

司马亮手中虽然握有兵权,但却是个胆小无能的王爷,此时就陈兵城外,却就是不敢打。

司马炎死后,傻儿子司马衷登基,杨芷成了皇太后,贾南风封为皇后。此时杨骏的权力可以说只手遮天。虽然权力遮天,但是草包就是草包,烂泥永远扶不上墙。

杨骏没有趁热巩固军权,扩大势力,也没有铲除异己,更没有妥善应对手握兵权的众位王爷。而是把所有人都加官进爵,升了一级,连匈奴刘渊都加封将军。杨骏完全沉浸在美梦当中,没有一点危机感。

要说贾南风对付杨骏也很简单,用的也不是什么特别手段。

就派两个太监联系了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密谋除掉杨骏。司马亮一如既往的怂,没有参与。司马玮却是个年轻气盛的少年王爷,搞事情不怕事大的主,马上响应,以面圣为借口进京。

杨骏本身就有些忌惮这个王爷,也想除掉司马玮,看到楚王进京,心里还偷偷高兴,以为人家自投罗网了。

那既然你想趁此机会干掉楚王,是不是应该做点准备,后面的事实证明,杨骏没有一点策划。所以楚王进京,立马拿到杨骏谋反的诏书,带兵逮捕杨骏。

杨骏听到消息吓的仓皇无措,找人在家中商议,也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火烧云龙门,造声势带兵反扑,以平叛的由头打进宫中。但杨骏觉得云龙门是前朝魏明帝时建造,烧了怪可惜的,不能这么干。

他手下众人见到这么个主子,但凡不傻,也不会陪他送死,一哄而散。所以司马玮的兵没费什么事,杀到杨骏家里,把杨骏从马厩里揪出来一刀砍了。

所以这场政治斗争一点也不惊心动魄,并不是贾南风有多厉害,实在是杨骏太草包,他不死都说不过去,他要是不输,让那些费尽心血做政治斗争的人情何以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