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果朱元璋不杀胡惟庸、李善长和蓝玉三人,朱允炆继位,大明江山改姓的可能性有多大
- 历史有哪个杀父丢江山的皇帝
- “和尚皇帝”朱元璋是如何捍卫自己的大明江山的
- 如果朱棣不造反,明朝会不会二世而亡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惟庸
- 为什么很多皇帝打下江山后,都杀死身边一起打天下的人
- 大明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不能坐稳江山
- 为什么朱元璋这么残暴,还能坐稳江山
-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历朝历代出现了独断专行,为非作歹的宦官
-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是如何亲手毁掉自己的江山的
如果朱元璋不杀胡惟庸、李善长和蓝玉三人,朱允炆继位,大明江山改姓的可能性有多大
可能性几乎为零,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决定了臣子想要威胁甚至推翻皇权都是不可能的。明朝的谋反案很少,除了洪武年间的胡惟庸谋反案(疑似),正德年间的宁王朱宸濠谋反案,还有那个不知死活的宦官曹吉祥谋反案,实际上明朝的谋反案掰着手指头都可以算出来。
朱元璋既是个军事家,也是个政治家,正是他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使得他子孙后代都能牢牢掌握皇权 ,既没有出现大臣专权,也没有发生后戚干政。即便昏庸如世宗嘉靖皇帝,神宗万历皇帝,厌倦朝政,深居后宫,二十多年不上朝而依然能掌握大权控制朝局,没有朱元璋的改革,估计明朝又成了翻版的唐朝了。
那么,朱元璋在加强中央集权上都做了哪些改革呢?
明初的官僚机构沿袭自元朝,中央的行政中枢是中书省,中书省的权力非常大,负责天下政务,中书省的头头分别为左、右丞相,不仅位高权重,而且极易与皇帝产生冲突和矛盾,使得皇权丧失了其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威慑力。朱元璋任命的丞相里,属胡惟庸最嚣张跋扈,他贵为百官之首,却结党营私,骄横狂妄,其嚣张气焰逼得朱元璋不得不痛下杀手,将胡惟庸以擅权枉法大罪处死,并诛连了两万余人。
不过,不管胡惟庸谋反与否,朱元璋都已经着手废除中书省和左、右丞相。胡惟庸案是正好撞在了枪口上,才惹的朱元璋重典惩治,大开杀戒。
中书省和左、右丞相被撤除后,其职权尽归六部,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朱元璋又设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人出任,这是明代内阁制度的雏形。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起,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实际上等同于兼任了丞相之职,使得君主独断专行扩大到了顶峰,明朝高度的中央集权为历朝历代所不能及。
出于对功臣的猜忌,朱元璋在一手抓权的同时,还设立特务机构时时监视朝臣。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将自己的亲军卫队改为锦衣卫,并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是明朝第一个军事化的特务机构,锦衣卫有专门的监狱叫“诏狱”,其用刑极其酷虐,什么剥皮、抽肠、刺心等酷刑让人不寒而栗,凡下诏狱的官员很少能活着出去的。明初的廷仗基本都是由锦衣卫来执行的,其狂暴用刑更是让不少官员被活活杖死,工部尚书薛祥就是这样活活被杖毙的。朱元璋还派出大量名为“检校”的特务人员四处活动刺探百官,在这种如白色恐怖般的高压政策下,百官们都战战栗栗,如履薄冰 ,谁还敢冒着诛九族的危险去谋反?
朱元璋如果不杀胡惟庸、李善长、蓝玉,三人即便熬到了建文时期,都掀不起什么风浪,当然有人会问燕王朱棣不是造反成功了吗?但大家可别忘了建文帝完全是在削藩事情上昏招迭出,再加上用人不当,才使得朱棣在打了四年靖难战争后得以打进南京登基称帝。
胡惟庸不死,中书省和左右丞相都会被撤除;李善长当时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了,造反也是有心无力;三人里面只有蓝玉因为常年在外带兵打仗,朱元璋还把他比作汉之卫青 ,蓝玉是具备一定实力造反的。但是如笔者前文所述,随着明朝皇帝中央集权的加强,特务活动的频繁和锦衣卫诏狱所带来的震慑力,造反的代价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明哲保身,一呼百应的情况更不可能出现。事实也证明,有明一代,勋臣造反不仅非常少,而且结局都很凄惨,朱元璋一朝大刀阔斧的改革,给子孙后代带来了空前的权利核心,这正是朱元璋的先见之明。
历史有哪个杀父丢江山的皇帝
这种大逆不道的禽兽多发生于野蛮无德的草原民族,中原王朝确极为少见。大汉帝国时,生活在蒙古高原的匈奴王子单于,为夺汗位,仅训练了一支死士箭队,一声笛鸣,千箭齐发,杀死了老上单于。大隋炀帝因为贪恋父妃女?,有犯上之滛,为绝后患,仅惨忍的为父亲喂下了毒汤?,并用枕头抹死了父皇杨坚,虎毒尚不食子,奈子食父亲。也因为如此导致了大隋王朝急速灭亡,,,,灭唐的乱臣贼子朱温建立了梁朝,但其为老不尊,禽兽以极,为立太子,仅对自己的七八个儿媳妇下了魔爪,那个儿媳妇待寑尽心,就传位于那位王儿,真是人伦覆灭昏天暗地,后死于贤子孝孙的屠刀下,灭亡速度与激情古今少见。西夏王朝的李元昊卑鄙无耻的霸占了儿子相中的妃子,埋下了仇恨?苗,一年多后愤怒的太子夜闯皇宫,在温柔乡中杀死了骑在王妃身上的雄主李元昊,血溅鸳鸯戏,其丑无比人神共愤。李猪儿有被西夏王公大臣而诛杀,也加速了亡国灭种。
“和尚皇帝”朱元璋是如何捍卫自己的大明江山的
明太祖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出身最低的开国皇帝了,他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父母死后甚至连埋葬的古代都没有,走投无路的朱元璋为了生计而不得不投奔了寺庙,做起了和尚,而这也就是和尚皇帝了来历,但就是出身如此低微的朱元璋仍然一步一步的成为了绵延276年的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宝座,对于朱元璋的能力也确实是不得不佩服。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因为是从最底层做到皇帝的,所以朱元璋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江山,为保大明江山稳固,朱元璋也为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废丞相、打击权贵、严惩贪腐、特务制度。
一、废除丞相
明朝开国以后,朱元璋在中央沿袭了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中书省上承皇帝、下统六部,而中书左丞相更是位居百官之首,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至胡惟庸出任中书左丞相以后,胡惟庸仗着朱元璋的宠信,是上瞒下欺、独断专行、拉帮结派、排除异己,很多事情不报告朱元璋直接由他裁决。总之胡惟庸做的很多事情都触动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经,最终朱元璋以谋逆处死了丞相胡惟庸,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并且下旨规定后世不得再立丞相,大臣有胆敢奏请复立丞相者重责。
(胡惟庸影视形象)
就这样,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而胡惟庸则成了这不幸的最后一位丞相!在废除丞相后,皇权也得到了空前的加强,皇帝则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二、打击权贵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身边自然也少不了一些功臣勋贵。这些功臣勋贵在打天下的时候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可是到了治天下的时候可能就是他的绊脚石了。
(朱元璋影视形象)
而为了铲除这些可能威胁江山社稷的不稳定因素,朱元璋前后共进行了两次屠杀。
第一次就是诛杀胡惟庸牵扯出来的胡惟庸案。
从1380年胡惟庸被杀到1390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等一公二十一侯,其余被株连被杀者多达三万余人!
第二次则是大将蓝玉谋反案。
1393年,锦衣卫告发凉国公蓝玉谋反,而早已对骄横跋扈的蓝玉心存不满的朱元璋就以蓝玉欲图谋反而将蓝玉剥皮实草,传示各地!除蓝玉外,还有十三侯、二伯牵连其中,皆被族诛,牵连被杀者多达一万五千余人!
(蓝玉影视形象)
经过这两轮的杀戮,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勋贵几乎被屠戮殆尽,进一步巩固了皇权,给朱允文即位做好了铺垫!
三、严惩贪腐
元朝的吏治腐败给了朱元璋一个深刻的教训,同时作为曾经社会最底层的一份子,所以朱元璋知道老百姓最需要什么,而反贪腐正是这关键的一环!
为了震慑贪官污吏,朱元璋下令: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朱元璋影视形象)
朱元璋是这么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肃贪行动,而总共杀掉的贪官污吏达到惊人的15万人!而其中的典型就是“空印案”和“郭桓案”。
空印案
所谓空印就是指明朝时期前往户部报告财政收支账目的地方官员提前在空白文书上加盖印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地方官员前往户部报账时,所有账目必须和户部审核后的账目完全相符才能结算,否则就必须驳回重新造册,而且还必须加盖地方印信方才有效。
而这在交通并不发达的明朝是极其不方便的,所以这些官员就想到了提前带好盖有印信的空白文书以备不时之需。
其实这是自元朝时期就约定俗成的事,而且在明初也没有禁止。但是当朱元璋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认定这一定是户部官员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其中必有腐败。因此下令将各地衙门的掌印官员全部处死,副长官则被打一百军棍充军。
郭桓案
郭桓是朱元璋时期的户部侍郎,朱元璋怀疑郭桓与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共同舞弊,于是下令严查。
结果发现,郭桓等人总共居然贪污了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这比当时一年的税粮收入的一半还要多!
如此恶劣的贪污案件,让朱元璋都不得不感叹说:“古往今来,贪赃枉法大有人在,但是搞得这么过分的,实在是不多!”震怒的朱元璋再次大开杀戒,朝廷内外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被处死,几乎是将整个朝廷官员一扫而空!最后因牵连致死者多达3万余人!
郡县之官虽居穷山绝塞之地,去京师万余里外,皆悚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不敢少肆。经过朱元璋的高压反腐,当时官员还是极其恐惧的!但是腐败与反腐永远是相互的,反腐的力量大,则腐败就被压制。可是一旦反腐的力量减弱,则腐败必定反弹,明初和明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四、锦衣卫
朱元璋于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就这样明朝所特有的机构锦衣卫就诞生了,此后一直延续了两百多年!(朱元璋后来曾将锦衣卫废除,朱棣登基以后又重新启用并一直到明末)
朱元璋令锦衣卫掌管邢狱,且赋予巡察缉捕之权。在有三法司的情况下再设锦衣卫已经属于法外之刑,而且锦衣卫还直接向朱元璋负责,这使得锦衣卫的权力极大。
(锦衣卫影视形象)
又因为锦衣卫的刑讯范围只针对官员士大夫,所以锦衣卫为了邀功请赏,往往会制造一些冤案,因此明朝的官员们是深受其害,对于锦衣卫也是极为恐惧的!
朱元璋自登基以后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严苛的办法想要捍卫自己的大明江山,而事实上在朱元璋以后皇帝的权力得到了空前加强,以致于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依然能将权力握在手中。但是很多时候物极则必反!因为大肆诛杀功臣,结果到了朱允文即位后居然没有一位能征惯战的武将,因此燕王朱棣得以成功夺取皇位。而反贪腐则正如按入水中的葫芦一样,压的越狠,反弹的越狠。同样几乎不受约束的锦衣卫则使胡作非为,官员们人人自危,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如果朱棣不造反,明朝会不会二世而亡
谢谢邀请!如果朱棣不造反,明二世也有可能灭亡。原因有三。一.朱允炆登基后,朱元璋的能臣还在,本可以稳做江山,可他独断专行,不听大臣们的意见,为了稳固政权,采取削藩政策,触及了地方的利益,这些人都是他的叔叔辈,是有功之臣,是杀不得的。操之过急了,必然遭到地方的反抗,这样一来就不好统治地方了,这个隐患是朱允炆自己埋下的。二.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没想到朱标过早去世,朱元璋却让朱标的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朱棣年龄最大,且有才,本应继承皇位,可朱元璋传孙不传子,这样使朱棣和一些弟兄、大臣很不服气,朱棣和他的几个弟兄都想这个皇位,但是想造反却没有借口。当时有谣传,说朱允炆不是真龙天子,燕王朱棣是真龙天子。这是朱元璋埋下了祸根。三.削藩和谣言逼迫朱棣和几个藩王造反,朱允炆镇压,削弱了朱允炆的实力,有利于朱棣和朱允炆的抗衡。就是朱棣不争这个皇位,其他几个弟兄也会争这个皇位的。最后朱棣战胜了朱允炆和敌对的势力,夺得了皇位。有一个离奇的传说,朱棣攻到江边,长江挡住了大军,无法攻进南京城,朱允炆大笑说,要想打过长江,除非长江封凌,当时正是盛夏,怎能封凌。可是,第二天早上,小军来报,长江封凌了,朱棣一听,忙到江边观看,果然封凌了,叹息到,乃天住我也!于是下令,进军南京城。这就是五六冰冻长江的传说,这本来是没有的事,却能反应出当时人们反对朱允炆,认为他不该做黄帝。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惟庸
事情过于复杂,我简单介绍一下吧。
胡惟庸是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胡的被杀自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胡惟庸,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弟弟的儿女亲家,由李善长举荐继任右相,后任左丞相。任相期间,他培植自己的势力,诛除异己,并渐有不臣之心,使朱元璋觉察到已构成了对自己的威胁,经屡次试探,胡均不思避退,终使朱元璋动了杀心。在胡案中,被牵连者多达数万,其中包括李善长等开国功臣。
胡惟庸被杀终结了丞相的历史,也开启了内阁辅政制度。
为什么很多皇帝打下江山后,都杀死身边一起打天下的人
人性历来如此,一起共患难可以,一起同富贵难。
想想也很简单,患难的时候必须要团结,否则话小命儿都保不住。所以说同患难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大家兄弟同心,友谊深厚纯粹是特殊环境下抱团取暖,另外一种自私而已。就像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几家基金抱团买一只股票,一旦出现大的风吹草动的时候,谁它母亲的也管不了谁,拔腿就跑,相互踩踏,死伤无数!不相信的话,你看一看重庆啤酒当年的走势,或者今年乐视网的走势,这都是抱团的基金兄弟们相爱相杀的最佳榜样。
股市如此,人事何尝不是这样。
皇帝打下了大大的江山,至少有两个动机去杀一起打天下的人。
第一,为了自己自保。
天下是用鲜血换来的。哪一个打天下的皇帝,不是刀尖上舔血,脑袋别再裤袋上,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争的残酷练就他们残酷的心,同样残酷的还有身边和他一起杀人的人。自己可以干掉前朝君王,自己的战友为什么不可以干掉自己称王呢?所以刘邦要挨个收拾那些异姓王。
第二,为了家天下的安全。
从秦朝开始,皇朝就是家天下。天下是自己家的,当然不希望别人染指或者影响它的安全。最影响家天下安全的自然就是这一批开国老臣。他们资格老,有军队,会打仗,还有一批拥护他的文武人才,简单来讲,当皇帝的条件,打天下的那些主要角色都具备。条件成熟的时候,换上一身衣裳就可以称王。赵匡胤同志不就是这样上位的吗?所以为了自己天下的千秋万代,朱元璋一定会火烧庆功楼,为后代江山荡平后患。
那么有没有办法从建立一个基业初期,就能够设立一个不杀老臣,又能保持稳定的框架呢。当然有了,学学华为呗。把利益拿出去共享,任正非说,哪里有什么人才,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成了人才。套用这句话说,哪里有千秋万代的好模式,利益分享出去了,人人珍惜现有的收益,自然会为你的团队卖命。无论是华为还是胖东来,都是这个模式。看起来很笨,实际上最高明。如果像某饮料巨头那样,全公司只有一位老总,看似稳定,实际有隐忧的。
总结:皇帝消灭最有力量的开国功臣,是从自己和家天下的角度扫除后患,在封建社会家天下的模式之下,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大明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不能坐稳江山
您好,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朱允炆作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虽有皇帝的尊号,但相比较我们今天的同龄人,16岁即位的朱允炆是很不幸的。
原本,作为皇长孙的朱允炆拥有一个快乐平和的童年时光,但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了。洪武二十六年,正值壮年的父亲朱标突然去世,老泪纵横的爷爷朱元璋为了纪念儿子,竟抛弃了自己那么多其他的子孙,选择了年幼的朱允炆做继承人。
十六岁那年,七十多岁的皇爷爷朱元璋离开了,留给涉世未深的朱允炆的,是一个看似太平实则危机四伏的大明王朝。果然,只四年时间,朱允炆就被迫从皇位跌落,亡命天涯。是什么原因造成朱允炆的失败?
第一:急于削藩。
朱元璋在位时搞了一个封王制,把自己二十多个儿子安排去了全国各地的重要城市。可时间一久,天高皇帝远,有些藩王就开始拥兵自重。尤其是驻守边疆的燕王,宁王最为强大。朱允炆“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烧到了自己的叔叔那里。
可刚刚即位,羽翼未丰的朱允炆哪里是他的叔叔们的对手,很快,四叔朱棣第一个跳出来造反,以“清君侧,诛齐泰,黄子澄”为旗号,出兵造反。这也成为朱允炆退位的直接原因。
第二:临阵换将。
朱元璋生前,深知朱允炆上台后会出问题,所以,老朱未雨绸缪,发动“蓝玉案”,一举将大明王朝几乎所有能征惯战的将领杀了干净。可到了朱允炆那就倒霉了,自己叔叔起兵造反了,自己却无将可用。想来想去,姜还是老的辣,于是起用了老朱一朝硕果仅存的大将——耿炳文。
耿炳文也是最早跟老朱打天下的二十四个人之一,但是因为为人比较低调,又擅于打防御战,所以逃过了洪武几大命案。可老将耿炳文却也不是“当红辣子鸡”朱棣的对手,几仗下来,损兵折将,好在经验丰富,虽无法打退朱棣,却也暂时稳住了阵脚。
可朱允炆那边却不干了,年轻的朱允炆忘了两千年前长平之战赵孝成王的教训,选择用年轻气盛的李景隆去换下耿炳文,酿成了悲剧。
第三:用人失当
李景隆虽说是名将以后,可和两千年前的赵括比,赵括至少还会“纸上谈兵”,而李景隆,却是个彻头彻尾的“草包”。
很快,不识兵法的李景隆贸然出击,中了燕军埋伏,大明王朝的精锐之师损失殆尽。燕军长驱直入,不久,长江防线失手,燕军直抵金陵城下。
原本,朱允炆还可以凭借金陵坚固的城池等待各地兵马勤王,可是,草包李景隆再次坑了朱允炆。怕死的李景隆趁夜打开金陵城门,迎燕军入城。朱允炆仓皇之下逃离,不知所踪,据说是逃到南洋,终其一生。
综上所述,朱允炆仅仅做了四年皇帝就草草下台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从一开始就犯了大忌,紧接着,经验不足的朱允炆又重蹈长平之战的覆辙,最终一场皇帝一场梦,只换得孤独一生,终老余生。可悲!可叹啊!
为什么朱元璋这么残暴,还能坐稳江山
明太祖朱元璋近乎残暴的“重典治国”,非但没有像秦朝、隋朝那样出现“二世而亡”的局面,还使天下大治,元末濒临崩溃的社会环境得到恢复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逐渐走上强盛之路,坐稳江山。其道理和秘密到底在哪里呢?
“千古一帝”康熙也不禁对明太祖朱元璋发出了“治隆唐宋”的赞叹之词——“治隆唐宋”这四个字意思是说,朱元璋对明朝的治理要比唐朝、宋朝还要好,明朝比唐朝、宋朝还要兴隆。
第一、朱元璋“重典治国”的原因——内外交困、天下疲惫、朱元璋颇有大权旁落之感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消灭群雄,驱逐蒙元,一统天下。但是明朝建国之初,内忧外患,百废待兴,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
- (1)内外统一战争仍在继续——军事上,内外交困
国外明太祖虽然派兵北伐驱逐元朝,但是也只是光复了汉人在宋朝时的江山。元顺帝北逃以后,残元势力仍然占据着北方广大草原,军事实力十分强大,如王保保等元朝将领拥兵数十万,数次侵扰北方边境。国内四川、云贵等地仍处于分裂状态,尚未收复;陈友谅、张士诚等人的残余势力也伺机蠢蠢欲动。所以明初明太祖仍面临十分严重的军事压力。
- (2)久经战乱,人口锐减,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民生上,天下疲惫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争霸,战火连天。百姓饱受天灾与战祸的双重打击,陷入贫困、破产、流亡、饥饿的境地,“州县多残破,百姓财力俱困”,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社会生产已经无法正常进行,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
- (3)开国功臣居功自傲——势力上,朱元璋有大权旁落之感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农,本身并没有很强大的宗族势力,依靠的是一批随他出身入死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君臣尚能一心和睦相处。等天下大定以后,许多开国功臣依仗昔日的功劳和地位,居功自傲,擅权专政,所为多有不法,导致君臣之间猜忌日深。如胡惟庸为相多年,揽权树党,独断专行,使明太祖颇有大权旁落之感,欲除之而后快。
第二、朱元璋“重典治国”的依据——法家思想“乱世用重典”
- (1)“乱世用重典”的解释
“乱世用重典” 指中国古时各朝代社会出现凌乱及差劣局面的情况,只有通过严苛的法律效果惩罚犯罪,来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
“乱世”一词出自《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主要指混乱不安定的时代。“重典”指刑法很重的法律。
根据《周礼·秋官·司寇》记载,西周时代就提出了依据社会形势与治安状况的优势灵活适用刑法手段的“三国三典”原则,即:
“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孔子在进一步阐发这种思想时,就明确点出了时代的形势条件。他说: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重典”思想源于法家思想。法家崇尚重刑主义,认为只有通过严酷的刑罚,才能制止犯罪,才能使社会各阶层安分守己,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
《左传·昭公二十年》中“铸刑鼎”的子产临死前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其主要思想就是严厉的政策就像猛烈的火势,火势猛烈,人们望见它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宽厚的政策的有如柔弱的水,水性柔弱,民众亲近并和它嬉戏玩弄,所以死于水的人就很多。所以相对于宽厚的政策,严厉的政策更容易实施。
- (2)朱元璋重典治国的顺势而为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认识到元朝由于法制败坏,官吏贪蠹,民不聊生而导致灭亡。再加上当时天下草创,社会混乱不堪,开国功臣仗权枉法,行为多有不轨,为了稳定社会和皇权,朱元璋以“明刑弼教”为思想指导,以“弼教”为借口,掩人耳目,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于是朱元璋强调“刑乱国用重典”,在法制史上留下了严刑峻法的浓重一笔。
第三、朱元璋“重典治国”的内容
- (1)重典治民——朱元璋深深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历代帝王治国都不敢放松对人民的控制,就连一代贤君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朱元璋称帝以后丝毫不敢放松“治民”工作。他提出:“出五行酷法以治之,欲民畏而不敢犯”,企图适用严酷的刑罚手段使百姓不敢反抗。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
- (2)重典治吏——“法定刑罚制度”与“非法之刑”双管齐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明太祖朱元璋起于民间,因为地方官员贪污腐败而受尽苦难,所以从小对贪官污吏深为痛恨,曾对大臣说过:“朕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过度。凡民之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法禁,但遇官贪污蠹害吾民者,罚之不恕。”朱元璋的亲身经历使他很清楚地明白各级官吏对于特权及非法利益的贪求,是导致整个官僚机构贪赃枉法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而整个官僚系统腐败变质则是导致元朝灭亡的一个很直接原因。所以明太祖立国以后对吏治整顿尤其重视。
明太祖为适应“重典治吏”的政治要求,在法定刑罚制度——设监察机构(都察院)、锦衣卫、鼓励举报、创设奸党罪、严惩官员失职行为、严惩官员渎职行为等等之外,还使用了大量的非法之刑,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异常残酷。如朱元璋为禁止官吏贪污,曾颁布法令:“贪污六十两以上银者,杀!”,但是随着贪官越来越多,明太祖认为对贪官污吏处法定刑不足以惩戒后来者,为了加强震慑力,明太祖下令实施比“千刀万剐”的凌迟处死更为残酷的“剥皮”刑法。“剥皮”法即将贪污官员杀头后枭首示众,并剥下他的皮,皮里填上草,把这“人皮草袋”置于衙门里官座旁边,让后任官员触目惊心,起警戒作用。这种触目惊心的惩罚震慑了一大批官员,使他们的行为大为收敛。
- (3)各种重典简要列举——官民畏惧害怕,无不心惊肉跳
- 在监察机构方面
明王朝根本法典的《大明律》明文规定对监察官吏犯罪要从重处罚。“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
- 在锦衣卫方面
锦衣卫掌管“巡查缉捕”之权的同时还负责实施“廷杖”之刑。“廷杖”即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官员实行的一种惩罚。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帝 ,不受朝中大臣的干扰,因此地位独特,可以单独处理官吏的案件,不受钳制。而且锦衣卫侦查、缉捕的对象一般只涉及文武官吏,不针对普通百姓,所以内外大臣对于锦衣卫闻声色变。
- 在鼓励举报方面
朱元璋要求各地关隘把守者只要问清是赴京面奏的,即使没有路引,也要立刻放行,不得阻拦!
并在《大诰》里规定:“今后布政司、府、州、县在职官吏…勾结官府,危害州里,允许当地的贤良方正…豪杰之士将这些人抓起来,绑送京城。如有人胆敢中途邀截,则枭首示众!各处关津、渡口,也不得阻碍。”
- 在创设奸党罪方面,
“奸党罪”没有明确的犯罪标准,具有很强的任意性,明太祖借此随意诛杀功臣宿将,仅“胡蓝之狱”受牵连诛杀者就达 45000 多人,其惨烈前所未有。
- 在严惩官员失职行为方面
明初三大案之一的“空印案”就是典型案例。明初规定每年地方都需派人去户部报告财政收支账目,所有账目必须经户部审核相符方能结算。若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就必须重新造册,且须再盖上原机关大印才可以。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必耽误很多时间,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久而久之该做法便成为一种惯例,也从未被明文禁止过。但明太祖认为该行为是严重的失职欺君行为,下令诛杀涉案官员达数百人。
- 在在严惩官员渎职行为方面,《大明律》中《受赃律》就是专门惩治贪官污吏而设。《受赃律》沿用唐律“六赃”的规定将官吏非法获取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分为六种,包括监守盗、常人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窃盗和坐赃,并且绘制六赃图标于律文之首,以示重惩贪墨之赃。
所谓“监守盗”主要指:“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等物不分首从并赃论罪四十贯余条以监守自盗论,斩”。
吏受财“枉法赃一百二十贯绞”。
官受财“枉法赃八十贯绞”。而对枉法长官的处罚加重。
官吏受财“不枉法,(赃满)一百二十贯,杖一百,流三千里”即不分官职大小,责任轻重,受贿官吏没有枉法裁判者,实行相同的处罚。
“坐赃”指官吏为公或为私收取不应该收取的财物。《大明律》“坐赃致财”条规定,通算总额折半(以二贯作一贯)科罪,一贯以下笞二十,其余按照多寡分别处以笞、杖、徒刑,五百贯以上,至多杖一百徒三年,给予超额财物的人比受财人减五等处罚。
“贪污六十两以上银者,杀!”
“千刀万剐”的凌迟处死更为残酷的“剥皮”刑法。“剥皮”法即将贪污官员杀头后枭首示众,并剥下他的皮,皮里填上草,把这“人皮草袋”置于衙门里官座旁边。......
第四、朱元璋“重典治国”的成功——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为什么呢?其残暴为什么没有导致秦朝和隋朝的二十而亡呢?
其成功和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 (1) 顺应国情,适时应变——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
自秦朝二世而亡以后,后世历代开国之君在建国之初,大多采取以“柔”治国,以稳定刚刚结束乱世。汉朝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其政之要皆出于柔,并博得“千古明君”的美名。历代帝王皆好虚名,但明太祖建国以后能够顺应时势,看清天下之势,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历代多因姑息,以至于人惑侮,元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缓驰而不知检。”并提出“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拉开了重典治国的序幕。
- (2) 健全法制,完善制度——细致入微,精益求精,动的是真格!
明太祖建国以后,重视法制建设,先后颁布《大明律》,《明大诰》等法典。其中《大明律》先后近四次修改才最终定本刊行,前后跨越幅度达三十多年,在中国法制史上可谓罕见。而《明大诰》更是明太祖亲自斟酌裁定,是明太祖毕生心血之作。《大明律》和《明大诰》的颁行,充分反映了明太祖重视立法和严于修律的精神。
- (3)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秦隋“重典治民”,朱元璋“重典治吏”
历代王朝中只有秦,隋以刚猛治国著称,但是都不过二世而亡。其原因在于秦隋虽然也重典治国,但重典对象却没有做很好的区别对待。秦隋之重虽然同对官民,但对民尤重。百姓遭受重法压迫已经远远超过其承受能力,“重典”已经变为“暴政”。明太祖总结以往王朝统治经验,虽然主张重典治国,但是却做了很好的区分。在“重典治国”的总体施政方针下“重典治吏”。而在刑罚的具体适用上则对谋反大逆等严重的政治性犯罪及侵害一般社会成员生命、财产等犯罪采用重刑,而对“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一般性犯罪则采取相对较轻的处理。这样不仅有利于打击严重犯罪,而且也有利于缓和社会的反抗情绪,巩固明初的封建统治。
- (4) 严格执法,法不避亲——驸马欧阳伦都赐死,还有谁敢乱为?
明太祖在制定严格周密的法律同时也极为重视法律的实施,他在中央设立都察院作为监察机构都察百官,同时又定期选派御史巡访地方,监督地方官吏。同时又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对全国上下布下了严密的监控网,防止官员有任何不轨不检行为。同时明太祖对任何触犯明律的官员,无论其官有多大,职有多重,权有多高,一概依法严惩,绝不姑息。明初实行茶禁,驸马欧阳伦依仗皇亲国戚的身份多有不法行为,屡次派家奴贩茶出境,即使是边关大员也不敢过问。明太祖获悉此事以后大为震怒,不顾公主求情,杀无赦!
明太祖以重典治国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局限性,重典治国并没有达到明太祖的理想状态。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明太祖虽然“重典治吏”,使天下贪官人人自危,胆战惊心,但是贪官却层出不穷,杀之不尽,明太祖也无奈说道:“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其实贪官污吏难以除尽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
结论:
重典治国,虽可收一时之效,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根除,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是明太祖无法预见和看透的。但是这些缺憾并不能抹杀明太祖的历史功绩,明太祖的文治武功足以标榜千古,就连千古一帝康熙也不禁对明太祖发出了“治隆唐宋”的赞叹之词。
(图片均来自网络)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历朝历代出现了独断专行,为非作歹的宦官
谢邀!
我只能简单地解释一下这种现象。自从有了净身入宫当差这种特殊职业之后,宦官秉政,揽权的现象历朝历代都有,轻重不同而已。究其原因,一是起初皇帝信任家族成员,比如兄弟叔侄,可兄弟一旦大权在握,极有可能生?臣之心,且有较合法的王位继承血统,所以对皇权及皇帝自身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隐患。比如汉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元忽必烈子孙相残等,都源于族亲权势过盛。
二,亲兄弟不可靠,那么外戚呢?媳妇娘家人应该比较可靠吧。于是许多皇帝把权力交给国丈、国舅等外戚。孰不知,外戚比兄弟更不可靠。汉朝的霍光家族、何进家族,尤其是王政君娘家的王氏家族,更是一手遮天,甚至一度取代了汉朝自立。隋文帝杨坚也曾是北周的国丈,最终却鸠占雀巢,改天换地。
兄弟、外戚都不可靠,那么许多皇帝就把心思放在太监身上了。太监比之于前者,具有许多对皇权构不成威胁的长处。首先,太监无后,也就不至于为子孙谋前程,所以不太有可能夺权篡位。其次,太监一般文化程度不高,纵使手中有些权力,也不太可能运筹于帷幄,掌握乾坤。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小时候和他一起玩耍最亲蜜的、最可靠的、最听话的就是太监,所以有些皇帝即位后,就把大权交给以前懂事听话的太监,以至于尾大不掉,导致历朝历代都有宦官揽权现象出现。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是如何亲手毁掉自己的江山的
大凡成事难,毁功易。春秋的首霸齐桓公后来是如何一步步毁掉自己的江山的呢?
我们知道,齐桓公也是在诸公子争位中取得胜利,继位为齐国国君的。他继位以后,表现出了他的贤明大度,在鲍叔牙的一力推荐下,他大胆任用了以前与自己为仇的管仲为相国,管仲是历史上的名相啊,很有治国才能。管仲做了相国后,在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齐国综合实力大增,在春秋诸侯国中,大提尊王攘夷,讨伐不臣侍周天子的诸侯国,规范春秋各国秩序,在周天子的支持下,成了各诸侯国的盟主,齐桓公也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的首霸。然而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因病去世,没过两年,齐国就陷入了五公子争位的斗争中,齐国迅速衰败下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齐桓公九合诸侯,称霸天下,已经不再是刚继位的历精图治的齐桓公了。他居功自傲,独断专行,已听不进与自己不同的意见。管仲临死,曾告诫齐桓公,竖刁、易牙、开方三人不近人情,不可重用,但齐桓公不听。其次,管仲没有向齐桓公举荐一个可以继承自己相位的人。管仲临死前,齐桓公曾征求管仲的意见,问谁可接替他的相国位置。齐桓公提出鲍叔牙等人,问询管仲可否,管仲都列举了各人的短处,认为不可接替,结果直到管仲死,也没确定一个合适的人来接替他。其三,齐桓公另立太子。齐桓公最早确立了公子昭为太子人选,但后来因宠幸苌卫姬,就改立了苌卫姬之子公子无诡为太子。本来板上钉钉的事,却说改就改,这让其他公子也有了觊觎太子位之心。其四,重用竖刁、易牙、开方三个奸臣。竖刁为了能做到常陪齐桓公身边,就将自己废身宫刑;在一次夜里,齐桓公醒了感到肚中饥饿难忍,因身边没现成肉食,作为齐桓公厨师的易牙就回到家中将自己幼子杀掉取肉烹煮,和调五味进奉齐桓公食用;开方本是卫国公子,因得到齐桓公喜爱,就不顾本国父母苦苦相求,毅然与父母决裂,来侍奉齐桓公。三人的这些“忠君”之事,很是感动齐桓公。管仲在日,齐桓公要重用他们,被管仲劝阻,说明他们三人的做法太不近人情,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不可用,就驱逐了竖刁、易牙。但等管仲一死,齐桓公就马上招回竖刁、易牙,将三人委以重任。三人得权,在朝中玩弄权术,搬弄是非,兴风作浪,一下子就搞乱了朝政。他们为了独霸朝纲,还利用齐桓公年老病重,不能上朝之机,将齐桓公囚于后宫,任何人不准进见,限制齐桓公吃饭喝水,活活把个齐桓公囚死。三人的弄权,直接导致了五公子争位。其五,五公子争位。齐桓公改立公子无诡,生前又将公子昭托付给宋襄公,齐桓公死后,在竖刁、易牙、开方三人的搬弄下,五公子相互攻打,使齐国陷入混乱。甚至齐桓公去世两个多月,尸体腐烂,停尸房爬满了尸虫,竟无一人过问,出来安排丧葬后事。后来,易牙和竖刁进宫杀了许多大夫,并拥立了无诡为君,太子昭逃到宋国,无诡即位后才安葬了齐桓公。无诡死,公子昭在宋国护送下又继位为君。以后这五子依靠各自势力,依次为君,如此在动荡中一直延续了四十余年,使得齐国大伤元气。王室不和,君位不稳,国力衰弱,使各自辅佐的权臣得势,相互争权夺利,君弱臣强,最终导致“田氏代齐”,齐国田姓代替姜姓做了国君。
因此,想治理好一个国家,那是很不容易的,但要想毁坏一个国家,那是分分钟的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历精图治四十余年,才让齐国国强民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但就因为没有选好接班人,重用了奸邪,最终导致齐国一败涂地,以后再也没能称霸诸侯。相反,晋国在晋文公之后,因不间断有忠直能臣辅佐,使晋国在此后春秋争霸中,一直保持了百余年的霸主地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以后历朝历代中,接班人的选取确定,都直接关乎王朝的存亡继绝,盛衰成败,确实值得让我们今人深思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