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怎样反驳,读书无用论
- 知识如果能改变命运,那为什么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 为什么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 武可安邦,文可治国!为何会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此为何意
- 要想出人头,就在书中求但为什么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怎样反驳,读书无用论
关于读书无用论,我们介绍一个人——欧文·亚隆。我们先不说他读了多少书,但他的一生因读书而受益!他的一生,诠释的就是“生命的意义”本身。
欧文.亚隆是在华盛顿贫民区长大的犹太孩子,变成世界精神医学界的领袖人物;15岁的时候对一个女孩子一见钟情,现如今他们已经相爱相伴了73年,共育4个子女;编写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教科书,成为世界各地治疗师学习团体治疗的教材;他是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曾经带领由癌症病人组成的团体,与最接近死亡的病人一起面对人类的终极议题......
在他回忆录的最后写道:
我总是让我的病人去探索遗憾,并敦促他们多读书,多去追求一种无悔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我也几乎没有什么悔恨。我有一个非凡的女人作为我的人生伴侣。我有可爱的孩子和孙子。我生活在世界上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有理想的天气、优美的公园、富裕的生活、很少的犯罪,这里还有斯坦福大学——世界上最棒的大学之一。而且,我每天都收到邮件提醒我,我曾经帮助过遥远的地方的某个人。因此,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话很适用于我:“这就是人生?那么再来一次!”
读书,塑造了他精采的一生!
知识如果能改变命运,那为什么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此话一脱离了它产生的语境就很难理解其真正的意义了。
断章取义就是这样来的。
为什么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为什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到底出自何处,又有什么来历呢?我们看看下面这首诗就知道了。
杂感
清 ·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这里一个叫黄景仁的人开始走进我们的视线。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文学家。诗负盛名,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却终因命途多蹇,毕生落落寡合,以高洁傲世之身沦于熙熙红尘,愤世嫉俗而英年早逝,徒留“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之悲鸣。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黄景仁的身世的确令人感叹,他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两年后便病逝了,时年仅三十四岁。
《杂感》这首诗,作者想表达的是因自己身世飘零凄苦,虽然很有才华却无人赏识,仕途不顺,6次乡试不中,对一个自诩有才的人来说确实打击很大,于是怒极而笑,自嘲自己百无一用。黄景仁年少就已成名,9岁有诗名,16岁在三千人中取得童子试第一名,是“乾隆六十年第一人”,这样的人都不能取得功名,不由得便发出“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悲叹。
虽然“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一个恃才傲物的少年郎自嘲自讽的话,也算是一时气话,但也表现了古代读书人生活的窘境和求取功名的艰难。陆游也曾说自己“此身合是诗人未”,苏东坡亦痛感“人生识字忧患始” ,杜甫更是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呼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他宁愿为此“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在当今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伟大时代,我们要抱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态度,让“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有益于社会的人。
最后,笔者填词一首,以表达对这位古代失意文人的纪念。
【渔歌子】千古一叹黄景仁
南郭居士
谁将残卷付长秋,醉与痴心共东流。歇余恨,饮多愁。百无一用叹未休。
漫作佳篇重山丘,悄立危栏望西楼。弄清影,写从头。且掷奇句万古留。
(文/南郭居士)
武可安邦,文可治国!为何会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此为何意
原始阶段:武可安邦,武可开山,武可耕作,武可治国。
文明发展:需要记录、总结经验、颁布通告、文书律法,才有文才兴起
要想出人头,就在书中求但为什么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有点断章取义啊,“百无一用是书生”并不是宣扬的读书无用论,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嘲和愤恨。这句话语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的七言律诗《杂感》,全诗如下: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大致意思是:
自己到现在没什么大成就,只知道在深夜独自愤恨不平。生活的困苦落魄,早早的消磨了我的志气。未曾轻浮贪色的我,偏又莫名得了个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有九个人看不起我,这世上最没用的,恐怕就是像我这样的书生了。落到我这种境地,还担心什么“作太多愁苦的诗会带来厄运”呢?人生在世,一如那春鸟秋虫,总是要发出点声响的。
黄景仁,字汉镛,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宋朝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后裔。黄景仁继承了祖上的诗才,非常的有文学天赋,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也就是他15岁的时候,参加童子试,得了第一名,很是风光。
然而,早已家道中落的他,一直处在贫穷困苦中。他自17岁起,就开始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在黄景仁20岁时,首次乡试失败,错过了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生活愈发的艰难。
设身处地的来看,一个20岁的有志青年,忍冻挨饿,受了三年的穷苦,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这次乡试成功上,结果名落孙山,又回到了起点,又要再熬三年(乡试三年一次)来求一次有可能,这种无力感,这种气愤,是谁都要骂上两句的。
表面上是黄景仁对未能改变自身命运的自责,既没能考中举人,为官一方,又没能学会什么手艺养家糊口,以至于处处遭人白眼。
深层上其实是对科考制度的批判,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科举制发展到了清代,已经开始日趋没落了,科考内容越来越僵化,舞弊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黄景仁少年成名,多少是有点自负的,被卡在乡试这一关,迟迟得不到期望的社会地位,难免心生怨念。
总的来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一句“气话”,也是对“乾隆盛世”粉饰下僵化的科举制的无情揭露和批判。
综合来讲,“百无一用是书生”主要是两点,一是所学无用,空套八股文定式,思想僵化,除了应付科考,并不能衍化到生活里;二是无处可用,即使你满腹经纶,有着真才实学,但不给你施展的舞台,你又上哪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呢?
回到问题,“要想出人头,就在书中求”,主要强调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个人的作用。而“百无一用是书生”,更强调外部环境的影响力,书生是否有用,与自身才学有关,更与是否有施展才学的环境息息相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