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生去郊游,路上行人说话记心中,最后遇贵人巧对得官_永乐_皇帝_走到

明朝永乐年间,河南府有个穷书生,名叫陈瑞,他长得文质彬彬,为人正直善良,很有才华,无奈生不逢时,几次上京考试,都名落孙山。想回家,却古无路费,住在客栈柴房里,心里好生烦恼。

一日,陈瑞百无聊赖,见阳光明媚,他独自到郊外游嬉,走着走着,看见一个种田人坐在田边吃饭,嘴里念着说:

谷黄米白饭如霜。

陈瑞觉得这句子好,记在心里。走到河边,看见一个人坐着钓鱼,嘴里在念:

一鱼一尺,量量九寸十分。

陈瑞听听这句子很好,也记在心里。再向前走,看见一个牧牛娃,赶牛落水,唱着:

水牛落水,水浮水牛头。

陈瑞听听这句子很有味道,也记在心里。回去时,经过一座凉亭,有个人牢着一头鹿,在亭前歇息,嘴里在念:

绿豆园中,鹿跳进,鹿偷绿豆。

陈瑞听了直拍手叫好,在嘴里念着,走回客栈。

这日是元宵节,晩间京城里大放花灯。

永乐皇帝和几个太监扮作百姓,挤在人群里看灯,要与民同乐。

展开全文

皇帝看见千万盏各色各样的花灯在街上游来游去,好一派祥和景象,心里十分高兴,口出一句:

月明灯明,大明一统。

恰巧陈瑞站在旁边,随口对道:

君乐民乐,永乐万年。

永乐皇帝转脸一看,见这人相貌堂堂,文采飞扬,随口对出好句,正中心意,就拉住他的手,问他姓甚名谁,陈瑞一一回答。

皇帝见他讲话如此文雅,又十分有礼,就邀他一同看花灯。

看了一会,皇帝与陈瑞聊得十分投契,一时舍不得与他分开,就邀他上马车,一同回府。

马车走呀走,走进金銮殿里。陈瑞大吃一惊,才知道这是当今永乐皇帝。

陈瑞慌了,扑通跪下,说道:"万岁,小民肉眼,不识真龙,望万岁恕罪!"

永乐皇帝双手牵起他,当晚叫太监送他留宿外殿。

第二天中午,皇帝设宴款待陈瑞。酒后同游御花园,走到牡丹亭边,看见一个老太监蹲在炉边扇火煮茶,永乐皇帝想再试试陈瑞,就说出一句:

火红炭黑灰似雪。

陈瑞对道:

谷黄米白饭如霜。

永乐皇帝说:"好对,好对!"两人边走边看园景,走到九曲桥上,看见有群水鸭在水面游,永乐皇帝对上心头,说:

十鸭十头,数数三双四只。

陈瑞道:

一鱼一尺,量量九寸十分。

永乐皇帝连连点头,说:"卿的才学真了不起!"走到假山边,看见有头山羊上山,永乐皇帝又说: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陈瑞道:

水牛落水,水浮水牛头。

永乐皇帝连声称赞说:"奇才,奇才!"两人边走边谈,走过樱桃树下,飞起一只老鹰,永乐皇帝触景生情,说:

樱桃树下,鹰飞过,鹰盗樱桃。

陈瑞道:

绿豆园中,鹿跳进,鹿偷绿豆。

永乐皇帝笑着说:"卿真是仙才。"就命太监在园中设晚宴款待,君君对饮。

吃了几个名菜,永乐皇帝觉得清炖鳖味道最好,想起一句,说道:

雌鳖腹内圆眼卵。

陈瑞高声对道:

雄鸡头上荔枝冠。

永乐皇帝道:"爱卿这样满腹才学,怎么屡试不中?"

陈瑞道:"当今考官识财不识才,有钱有势的人多能考中。"

永乐皇帝当即赐陈瑞为进士,封为御史。

陈瑞时来运至,平步登天。有道是:真才自有识才人。

写在最后:

故事中的书生出门把听到的妙句都记在心里,这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总有一天会用得上!

厚积薄发,这也是我目前的心态,也许我的文笔还十分青涩(在此也十分感激读者们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我知道每天坚持读书与码字也是为了厚积薄发!总有一天我也会像故事的书生一样,一鸣惊人!加油,共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