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是什么意思(陈琳的《讨曹操檄文》把曹操骂的“狗血淋头”,那檄文是在什么情况下才使用的是战时还是和平时)_檄文_袁绍_公孙

本文目录

  • 陈琳的《讨曹操檄文》把曹操骂的“狗血淋头”,那檄文是在什么情况下才使用的是战时还是和平时
  • “战斗檄文”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写得非常好的可抵千军万马的战争檄文有哪些

陈琳的《讨曹操檄文》把曹操骂的“狗血淋头”,那檄文是在什么情况下才使用的是战时还是和平时

不是讨曹操檄文叫《为袁绍檄豫州文》。

袁绍和曹操是好朋友,前半生曹操都袁绍的小兄弟。建安元年(196年)前,曹操42岁袁绍51岁,在曹操的父亲兄弟被陶谦部下,偷袭所杀时。曹操率军攻打陶谦的徐州。却发生兖州发生陈宫,张邈,张超兄弟迎接吕布,大规模叛乱。吕布入主兖州突发事件。

曹操回师,袁绍还亲自出兵,参加帮助曹操争夺兖州战争,吕布兵败后。双方的关系开始变化。曹操开始了重整军队,再战吕布三次在定陶,庸丘,平定兖州。使吕布兵败,逃往投靠刘备。

这一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昌,确立了挟天子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在幽州,公孙瓒兼并和杀了刘虞。刘虞旧部鲜于辅招引来的乌桓军队攻打公孙瓒 ,袁绍也集中十万兵力会鲜于辅等合兵在鲍丘共同打败了公孙瓒,迫使他退回保易京。

在长安,司徒王允和中郎将吕布,密谋杀死了董卓。引起董卓部将李傕郭祀举兵回长安叛乱。王允被杀,吕布东逃。李郭开始两家火并,相互屠杀。汉献帝被原兖州刺史刘岱死后上任曹操接回。曹操借天子以自重,略取了河南大片土地。甚至关中的割据势力也纷纷前来归附,势力发展很快。使原来大哥哥袁绍从根夲没有把曹操当回事,只以为会有听从的小兄弟。在迎汉献帝到许昌,许昌成了政治中心,曹操更成皇帝的代言人,随心所欲,号令四方。效果令袁绍意想不到,后悔不迭。

袁绍要求曹操迁都到先邺城后鄄城,好自己控制皇帝。曹操明白历害一口回绝。而且以皇帝名义,责备袁绍。你地广兵多,而专门树立私党。不见出师勤王,但见你发兵与他人互相攻伐“袁绍上书为自己申辨。曹操自立大将军,把袁绍为太尉,地位在曹操以下。袁绍深感屈辱上表不受。曹操也感到实力不如袁绍,自己东有徐州吕布,西有南阳张绣刘表,南有淮南袁术,地据四战之地,无险可守采取克制忍耐的策略,又把大将军,给了袁绍,自己为太尉。袁绍心满意足。继续讨伐公孙瓒。

198年通过长期围攻,公孙瓒派其子公孙续向黑山军求救。次年春,公孙续和黑山军首领张燕带领十万救兵,分三路向易京进发。公孙赞得信后,给公孙续送信,约定以点火为信号,内外夹击袁绍军。却使信被袁绍军队截获。袁绍将计就计,引出么孙瓒进入伏击圈,打败公孙瓒占据幽州,兼并了公孙瓒的军队。占据有冀,青,幽,并四州。拥有几十万军队。

袁术当皇帝失败后,想把皇帝让给袁绍。袁绍很高兴,让主薄耿苞找根据,耿苞心想也就只有易经推算,火生土,袁绍本想大家相信,袁家属士自然能行没成想,群臣说耿苞妖言感众,混淆视听必须杀头。袁绍更怕露出马脚,杀了耿苞。

袁绍称帝不成,便决定率兵奇取许都。把汉献帝从曹操手里抢过来,部下意见纷纭,监军沮授反对,审配,逢纪,田丰,荀湛,许攸充当谋士是同意,以颜良,文丑担当将,帅。积极准备南下。袁绍生气把沮授统领的军队,分成三部分自己郭图和淳于琼带领。

199年9月曹操己经做好官渡之战军事准备,抗击袁军。袁绍才联络张绣和刘表,要对曹操形成夹击之势。不想张绣的谋士异人贾诩骂道,请你回去转告袁本初,兄弟都不能相容,怎么容得了天下的国士呢。反使得张绣投降曹操。到刘表求援时,刘表只答应,却打算作壁上观,按兵不动。刘备却杀徐州剌史车胄,背叛曹操,策应袁绍。就是太早了。让曹操秋风扫落叶似灭刘备军事势力他外逃河北,擒获关羽,关羽投降。

田丰对袁绍说,曹操东击刘备,一时不容易罢,明公如举兵,袭击他的后方,一定可以一战而胜。袁术却不听,却还以扰乱军心罪名把田丰拘押起来。

二百年二月,袁绍让幕府的,从长安避难至冀州的汉未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写《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曹操惊得一身冷汗。他们过去共同在何进手下当差,和陈琳是亦师亦友,他发了讨己檄文。读后头痛顿愈,大说好文章,忘了是骂自己和先人的的檄文。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陈琳之才不杀。还给司空军祭酒,与阮瑀同管记室,专作当时军国书与檄文。

“战斗檄文”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战斗前的宣言

檄文 xí wén

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操作檄文以达诸郡。”——《三国演义》。

词语解释

古代文书、文告的一种。

《汉书·朱博传》:“合下书佐入,博口占檄文。”《北史·孙搴传》:“会神武西征,登风陵,命中外府司马李义深、相府城局李士略共作檄文,皆辞,请以搴代。”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三回:“使者去后,樊於期草就檄文,略曰:长安君成峤布告中外臣民知悉:……” 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清君侧,走檄文,雄兵义旗遮路尘。”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上面这八条,就是我们申讨党八股的檄文。”参见“檄”。

现代说法:檄文之所以为檄文,是因为写此文的都是被缴了械的普通人。

例句:操作檄文以达诸郡。 --《三国演义》

历史上写得非常好的可抵千军万马的战争檄文有哪些

要说战斗檄文,当属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文章、诗词。毛泽东一生,以笔为武器,用笔杆子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胡,用他的思想武装了全国人民,成为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强大敌人的精神法宝和锐利武器。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伟大的秋收起义,看到革命热潮的高涨,他欣然挥笔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诗一开始就把我军的性质、暴动的目的写的明明自白,语言通俗,节奏紧凑,富有激情和鼓动性,充满了革命主义情怀,比喻形象,富有文采。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国,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枪口对外,一致抗日。这年清明,国共两党在陕西祭拜黄帝陵,毛泽东挥笔写下了《四言诗·祭黄帝陵》:“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这是一篇激昂地讨日檄文,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民誓为抗日救亡之先驱的“出师表”,爱国报国卫国之情,不畏强暴,同日寇血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充溢其间,昭昭我心,浩荡正气,令人感奋。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毛泽东一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的一句“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号召人民解放军彻底、干净地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毛泽东的文章、诗词就是最好的讨敌檄文,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感召力、号召力,给人以力量、鼓舞,催人奋进,砥砺前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