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有些人说明代陕西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震惊了当时的西方世界
- 西安、南京、成都、青岛、大连你们觉得哪个城市好玩
-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景教与十字莲花,为何与波斯和佛教有关
- 全国哪个省文化输出比较强大
- 在古代,外国人是怎样称呼中国的
- 景教是什么宗教它和叙利亚有什么关系
- 你赞同陕西是文化底蕴最深的一个省吗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不是伪造的
- 汉朝为什么称罗马帝国为大秦
为什么有些人说明代陕西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震惊了当时的西方世界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有一块碑石《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块碑是世界考古发现史上最负盛名的“四大石碑”之一,2002年1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景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的一个支派,称聂斯脱里派,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景教起源于今天的叙利亚,是从东正教(基督教的分支)分裂出来的基督教教派,由叙利亚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创立,并在波斯建立教会。
中国古时称东罗马帝国为大秦国,公元五世纪,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托留(Nestorius)因持异见而被东罗马放逐至死,他的追随者后来转而立足波斯,向东发展。
到了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景教传教士阿罗本率教团来到大唐京都长安,请求传教。唐太宗对该教传播采取了宽容的宗教政策,给予了礼遇,颁诏准许阿罗本在大唐建寺传教。并于长安义宁坊建景教寺院(教堂)大秦寺。大秦寺是对中国的景教寺院(教堂)的通称。
当时的唐长安城中有两座波斯胡寺,除了义宁坊的大秦寺外,另外一座是先在醴泉坊十字街南之东,后移布政坊西南隅的旧波斯胡寺,创立于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属于祆教寺。
景教在唐初发展迅速, 先后在大唐各地建立了众多的景教寺院。由于初唐几代皇帝对景教崇信和保护,该教发展迅猛,一度流行全国各地,曾创造了一个“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辉煌时期。
唐代有多处大秦寺:长安义宁坊大秦寺,洛阳修养坊大秦寺,灵武大秦寺,五郡大秦寺,盩厔(今周至县)大秦寺,四川成都西门外大秦寺等。
随阿罗本 来大唐传教的还有一位叫景净的传教士。唐建中二(公元781年),景净撰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立于长安义宁坊的大秦寺内。碑身正面碑文一千八百余字,除汉字外,首末两行刻有古叙利亚文;碑脚及左右碑侧另有古叙利亚文杂以汉文,合计共刻七十多位景教僧名字及职称。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景教的教义等;第二部分是景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和一百多年的发展,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有价值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是歌颂伊斯,他相当于长安地区的主教,在朝廷任三品官员,对景教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碑上说的大概内容是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个从古波斯来的传教士叫阿罗本,历经跋涉进入中国,自西域、经河西走廊来到京师长安。他拜谒了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此后唐太宗降旨准许他们传教,景教开始在长安等地传播起来,也有景教经典《尊经》翻成中文的记载。碑文还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经典和中国史书中的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讲述人类的堕落、弥赛亚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等。
景净曾想让景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使景教本土化。他参与佛经的翻译;《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记载有大秦寺波斯僧景净曾和北天竺迦毕试国法师般若三藏合译佛经《六波罗密经》。也和道士过从甚密。但最终他没有取得成功。
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灭佛时祸及景教,传教士全部被驱逐出境,各地的景教寺院全被关闭,《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被教徒埋入地下,景教自此也陷入沉寂。
明末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沉睡地下八百余年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被发掘出土,当时有一为叫金尼阁的西方传教士正好在西安附近传教,有幸成为最先看到此碑的西方传教士。金尼阁对石碑进行了认真研究,考订了李之藻关于该碑的注释,并将碑文译成拉丁文,转由山西的传教士罗雅谷寄回罗马,这是景教碑的第一个西方文字译本。
传教士金尼阁
当时在大明传教的众多传教士获知这一消息后,争相赶来拓印,并译成拉丁文寄往欧洲本国。西安本地人怕景教碑被传教士盗走,便将其抬到附近的金胜寺内,交寺僧保管。
矗立于金胜寺的景教碑
清末陕甘回乱,金胜寺毁于战火,幸运的是存在寺内的碑石却得以留存,其后暴露荒野多年。清政府曾在各方的要求下,拨款白银100两命陕西官府建造碑亭对金胜寺的景教碑进行保护,但经过层层克扣,抵达西安的拨款仅有5两,地方官员只得草草建设,碑亭未能坚持太久即塌毁,景教碑又重回风吹雨淋的窘境。
金胜寺中的景教碑
西方人士一直觊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多位西方学者先后通过《泰晤士报》呼吁将景教碑收归英国博物馆。
金胜寺废墟上的碑刻,左一为景教碑
一位名叫何乐模的丹麦探险家,那个时期活动于中国的所谓西方探险家和盗贼无二。他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部潜心研读了大量有关中国和景教碑的文献,对这通石碑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他下定决心要前往西安设法获取景教碑原碑,或者至少获得一通精准的仿刻碑。
何乐模
何乐模到达西安后,经过各方暗访,最终打探到了景教碑的位置。他实地勘察了景教碑后,便与景教碑所在的金胜寺住持昱秀和尚拉近关系。何乐模赠送了昱秀和尚丝绸和放大镜等礼物。
毁于战火的金胜寺
至于后世有些史料记载昱秀和尚接受了重大贿赂,这些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何乐模向昱秀和尚透露了获取景教碑的计划,也未有实际证据证明昱秀和尚同意,两人签署的合约中,只是出租寺庙中两间房屋的约定,其中一间用于石匠仿刻景教碑,另一间供随何乐模前来的翻译,宁波人方贤昌居住。
何乐模到西安后,一举一动都受到了陕西官府的密切关注。何乐模的计划是仿刻一块景教碑,然后和真碑调换,偷走真碑。虽然何乐模一再强调注意保密,但此事最终还是被陕西官府知晓。陕西的官员也立即视察了景教碑原碑,并当即派两人日夜守护景教碑,以免被“偷梁换柱”。 很快,陕西巡抚曹鸿勋下令将景教碑原碑移入西安碑林。而何乐模最终把一块仿刻的景教碑运回了西方。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安全最终得到了保护,历经风雨之后终于抵达它最好的归宿。正是有前人的努力保护,我们今天才能由此得以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见到这通国宝石碑。
何乐模赴西安图谋景教碑的事受到当时清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些在一些档案和史料中遗迹当时的报刊和时人文集中均有记载。这一桩陕西官民共护国宝的往事,成为风雨飘摇的清末的一段美谈。
西安、南京、成都、青岛、大连你们觉得哪个城市好玩
谢邀!这几个城市,酷妹儿都去过。
对南京的印象停留在夫子庙的人来如潮和南京蒋介石的大总统府,还有就是秦淮河的夜景旖旎;对大连的印象是老虎滩的海滩风光、市内风格各异的建筑特色和街道。
西安除了岐山臊子面还有秦始皇兵马俑,古城墙的巍峨与大街小巷的秦砖汉瓦;成都让我想起了憨厚的大熊猫、峨眉山的猴子,宽窄巷子里的麻辣烫,还有巷子里大树下下象棋的两个老爷子;青岛则是老城区街道参天大树和八大关的洋楼,还有西海岸海滩和帆船。
不清楚你的年龄、性别和爱好,实在不知道你说的好玩是指什么。
如果是喜欢热闹,那就去南京;如果想享受一下慢生活,那就去成都;如果对历史文化更感兴趣,那就去西安;如果喜欢大海的广阔、欧式建筑的韵味,那就去青岛;大连的城区建筑比青岛更精致,海边的礁石拍浪花、退潮的沙滩更适合赶海。
每个人好玩的标准不一样,所以酷妹儿只能根据自己的印象告诉你这些了。
希望能够帮到你。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景教与十字莲花,为何与波斯和佛教有关
因为景教可以说是基督教文明、波斯文明、华夏文明碰撞产生的复合体,所以兼有三者的特征。
第一,景教是基督教的分支,「十字架」是基督教标志。
第二,景教教会起源于叙利亚,在波斯创立教会并渐渐流行,在唐代传入中国。
第三,为适应在中国传教,景教神父对教义、经书、仪轨、标志都进行本土化改造,加入了一些佛教和道教元素。
------分割线——————
1、历史背景——景教的起源和传入中国。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聂斯托利安教(Nestorian Christian)(现今的东方亚述教会)。
其创始人聂斯托利安(Nestorius),原本是东罗马君士坦丁堡的主教,他主张「神人二性」各自独立,罗马天主教会认为是异端,从而被放逐。
于是,聂斯托利安向东走往波斯,在波斯国设立教堂传教,公元428-431年之间创立教会,其后渐传至中亚一带。至六世纪末期,已流行于康居、突厥等地。
六世纪,华夏第二帝国——大唐,开始崛起于东方,丝绸之路复兴——
- 贞观四年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平东、西突厥,被尊为天可汗,与西亚关系日渐密切。
- 贞观九年,景教僧侣波斯人阿罗本(Alopen)携景教经像到长安,唐太宗特遣宰相房玄龄迎接,并召见询问其教义,准其于中国传教。
- 贞观十二年,太宗下诏建「景教寺」,当时名「波斯寺」,并剃度度僧二十一人。之后的唐代统治者,对景教也颇为优待,景教在中国顺利发展了150年,小成气候,与「祆教、摩尼教」并称「唐代三夷教」。
- 直至唐武宗会昌灭法,景教即一蹶不振。元代以后,大量色目人来华,景教曾一度复燃,但明代之后,渐渐消失在历史中。【注1、2】
综上所述,景教教会在波斯创立,在唐贞观年间经由西域传入中国,一度在长安兴盛,并在全国都建有「十字寺」,是进入中国最早的基督教派。
景教是今天国际汉学界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景教目前所见文献目前包括:
1625年出土石刻《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 近现代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七种文献:《尊经》、《一神论》、《志玄安乐经》、《序听迷诗所经》、《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
【注3、4】。
2、多文化融合——景教的「十字莲花」
好,我们知道了景教的历史背景,就能很容易理解题主所问的问题。
以我们最熟悉的景教文物,明天启三年(1623年)发现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为例子:
我们来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额上,是基督教最显著的标志「十字架」:
拓本比较清楚,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图案,这上面有五种元素——十字架、珍珠、祥云、莲花、花枝:
我们先来说这个十字架。
这种类型的「十字架」在基督教艺术史上叫做【马耳他式十字】:四臂等长,四臂自末端向中间逐渐内收,形似四个「V」字组成一个十字。十字架上有十七颗珍珠,中间一颗为‘火焰珠’。
马耳他式十字架+珍珠,这是典型的【叙利亚——波斯混合型十字架】。历史上的波斯地区有对珍珠重视以及珍珠装饰传统。
在叙利亚、阿联酋发现的【馬耳他十字架】,如下图:
【波斯传统十字架】,如下图:
二者相融合也就形成【【叙利亚——波斯混合型十字架】】。如下图:
前面说过,景教的创始人聂斯托利安(Nestorius)因为主张「神人二性」,被天主教裁定为异端,他只有向东方地区传教,在波斯建立教会并一度兴盛,于是:
在波斯境内出现了一种叙-波混合型十字架: 叙利亚教会的马尔他式十字架+波斯教会的珍珠———这也成为远东地区景教十字架样式的源头以上图文皆引自:注5所以,这个珍珠十字架纹饰反了基督教文化和波斯文化的融合。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额「十字架」的「莲花、祥云」和「花枝」纹饰,就属于非常典型的佛家纹饰了,这无需多言。
为了在中国便于传教,景教加入了很多佛教元素。因为在唐代,起源于印度佛教经过几百年的本土化改造,完全已经被中国人接受。
内蒙古发现的叙利亚景教铜镜,上面有「祥云、莲花」和「叙——波十字架」:
图引自【注6】元代的景教文物上的十字架也有「莲花」和「祥云」:
其实,景教刚进入中国时候,差不多完全是披着佛教的外衣进行传教,目的是为了让中国老百姓接受,吸引信徒。
比如: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称【神父XX】为【僧XX】。景教将《圣经》章节翻译成汉文,完全就是汉传佛教的「佛经体」。
你仔细读下面的基督教经文,可以发现完全是佛经的腔调:
《序听迷诗所经》《景教三威蒙度赞》《尊经》原始写本景教还仿造过佛教的「经幢」:
景教文物《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经幢上的图案,不但有「十字莲花」,还有佛教的「飞天」:
--------------分割线——————
最后总结一下,回答题主的问题:《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景教与十字莲花,为何与波斯和佛教有关?
综上所述:
1、景教发端于叙利亚,在波斯创立教会并流行,景教的「十字莲花」图案中的「珍珠火焰十字架」就是【叙利亚——波斯】二者的「混搭风」。
2、唐代以后,国力强大,统治者心态开放,景教经由波斯——西域传入中国,为了适应中国,借用了很多汉传佛教、道教的元素‘包装’进行传教。景教的「十字莲花」图案中的「莲花」是佛教的典型标志。
说简单一点:景教的「十字莲花」基督教文化、波斯文化、汉文化三者融合互相影响的体现。
------------------
参考文献
- 维基百科词条:景教,fro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景教
- 試述景教及摩尼教傳入中國之經過及其在唐代流佈情況,香港教育城,form:http://www2.hkedcity.net/sch_files/a/cca/cca-cck/visitor_cabinet/116791/religion.doc
维基百科词条:景教经典,fro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景教經典
马祖毅(2001),《中国翻译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页140-146
姚崇新. (2017). 十字蓮花:唐元景教藝術中的佛教因素. 敦煌吐鲁番研究(1).
牛汝极. (2017). 新发现的十字莲花景教铜镜图像考. 西域研究(2).
全国哪个省文化输出比较强大
就现代的文化输出而言,最强大的是陕西。全国横向比较,似乎没有哪个省市,比陕西的文化输出更全面、更深刻、更受人追捧。
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陕西文化是因为坚守
陕西有着华夏最古老的历史,但这种古老历史只对陕西文化有着部分的影响;陕西文化更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陕西人的性格特征。陕西人古朴、厚重、深沉,用当地的话来说,就是“生冷蹭硬倔,周秦汉隋唐”。正是由于陕西人“生冷蹭硬倔”的性格,他对于古老的文化秉着一种“坚守”“继承”的心理,因此“陕西文化”也就最能体现华夏古老文化与文明。
二、陕西文化输出是一种全方位的输出
陕西文化是全方面的,无论是文学、美术、音乐、影视、文化、宗教、戏曲、建筑等,甚至民间小打小闹的组织,都成为一种文化输出。
文学方面:柳青《创业史》、杜鹏程《保卫延安》、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生》、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秦腔》《废都》、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孙皓晖《大秦帝国》等等,文学方面非常多。
美术方面:石鲁、赵望云、刘文西、王西京、吴三大、方济众等,虽然有的并非出生陕西,但其事业主体仍然是在陕西完成。
音乐方面:赵季平《好汉歌》《》、贺艺、许巍《蓝莲花》、郑钧《长安长安》、张楚《西出阳关》、王建房《长安夜》,黑撒乐队,等等,比较多,不写了。
影视方面:张艺谋《红高粱》、顾长卫《霸王别姬》、王全安《图雅的婚事》、吴天明《百鸟朝凤》、丁黑《大秦帝国之纵横》《那年花开月正圆》;演员里:张嘉译、闫妮、周杰、景甜、白冰、文章、白宇、凌潇肃、苗圃等等,有点多,不写了。
经济文化方面:比如肖云儒、康震、张维迎、冯仑、张朝阳、连战,还有政治高层多位领导,不写了。
宗教方面:陕西西安是极少集佛教、道教、基督教于一体的城市,各种道观、寺庙数不胜数,基督教堂也有很多。陕西宝鸡的法门寺是世界佛教的圣地;陕西西安楼观台是道教起源地,天下第一福地;陕西西安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基督教在中国流传的最早见证。
戏曲方面:秦腔是我国戏曲之母。秦腔以一种独特的“腔”为主体,既不是唱,也不是吼,更不是演,这种独特的演奏方式在陕西流传了两千年。
建筑方面:陕西的优秀建筑主要以仿古为主,仿古建筑独树一帜。以张锦秋先生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塔”等为主,继承传统,又结合现代元素,形成一种卓尔不群的建筑文化。
饮食方面:陕西的肉夹馍、羊肉泡馍、臊子面、冰峰汽水、擀面皮、麻食等等,太多了,这些饮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
另外,像摔碗酒、毛笔酥、不倒翁这些,其实都是文化输出的具体体现,而这种体现是直接的,许多外地游客特地来此,面对面接触,这些都是能看得到的文化输出;而许多文化输出,都是不知不觉中的。
三、陕西文化输出是深刻的
众多人以前都想象陕西是“黄土高原”,但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就是:几乎所有人看过《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之后都无法忘怀书中的情节。这就是深刻性。
自从抖音时代,让许多人认识到陕西“不止是黄土高原”,还是周秦故里、汉唐首都,来到西安之后看到各种古朴气质,油然而生出一种震撼,那么这种震撼,也是深刻性。
在古代,外国人是怎样称呼中国的
前面几位老师已经答得很丰富,我做一点补充。
公元前400~300年左右,希腊的克特夏斯(Ktesias)称中国为“赛里丝”(Seres),意即丝国。之后希腊人称中国为“秦尼”( Thinae ) 。此后,欧洲人对中国的称呼大多是上面两种称呼的衍生:赛里丝”(Seres)、赛里加”(Serica)、秦(Sin)、秦尼”( Sina)等。托勒密(Ptolemy)将中国分为“赛里丝”和“秦尼”两国。
辽朝兴起后,欧洲人开始以契丹(Cathay、Khitai、Xathai)来称呼中国北部,进而又以“契丹”称呼整个中国。1245年,意大利教士柏朗嘉宾出使蒙古汗廷,给教宗的报告内称:“契丹国之一部,以在海中,负险自守,今尚未为鞑靼所征服……地极富饶,丰产五谷、酒、金、丝及各种养生之物。”这里的“契丹国之一部”,当是指南宋。马可波罗书中也称中国为契丹,但多指中国北部,南部则称之为“蛮子省”( Manji)。到现在,俄语中称呼中国,还是契丹。
上图何尊铭文“宅兹中国”,文物中最早出现的“中国”二字。
利玛窦先生认为China是葡萄牙人取的,然后又被意大利人和其他欧洲国家稍加改变,而葡萄牙人是从交趾和暹罗人那里听说了中国的称呼是Cin,才学会了称呼中国为China。
利玛窦的著作《中国札记》中提到,Seres、Serica、Sin、Thinae、Sina、Cathay、Khitai、Xathai、China等诸多名称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是外国人给自己取的各种名称,而且中国人未必觉察到那些国家的存在。中国自己对自己的称呼,在不同时期是虞、夏、商、周、汉等,都有美好的含义。“现在的朱氏王朝,国号叫大明”。日本人之为唐,鞑靼称之为汉。
上图利玛窦
利玛窦也清晰的认识到:除了每一个新王朝都会取一个名字外,这个国家还有一个各个时代都一直沿用到称号,有时候别的名字就和这个称号连用,这个称号是中国(Ciumquo)或中华(Ciumhoa)。
景教是什么宗教它和叙利亚有什么关系
景教是在唐朝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列斯托里派(东方亚速教会),他主张基督二性二位说,是基督教本教的小分支。景教在唐贞观九年,由教徒阿罗本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兴盛起来,景教在中国留下最主要的历史文物就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用汉文和叙利亚文书写,被誉为世界四大著名石刻之一,也是基督教著名的文物之一,证明了早就1000多年前的唐代基督教已经传入中国。
古代叙利亚是基督教起源兴盛的地方,也是景教的发源地。目前叙利亚尚存很多历史悠久的基督教教堂,以及世界闻名的古城古迹,只是令人讽刺的是,叙利亚目前陷入战乱之中,教堂和古迹缺乏保护。其中以基督教后人自居的西方精英,一手策划和主导了叙利亚动乱,并导致了叙利亚基督教文物的大量破坏。
若干年后,可能在叙利亚已没有值得瞻仰的基督教历史文物,如想看跟叙利亚历史有关的基督教文物,只能不远千里到中国西安来,瞻仰最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了。
你赞同陕西是文化底蕴最深的一个省吗
夏商没有,西周也找不到城市遗址,从历史考古发现来说,显然不是。
佛教首传“”释源“”洛阳白马寺,理学、法家也大成于洛阳,儒家《周礼》首先在洛邑颁布于天下,联合国授予洛阳唯一的“世界文化名城”,从文化层面上说也不是。
从网红和头条宣传能力上说,陕西确实厉害,凭此一条已经无敌。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不是伪造的
不是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由景教传教士伊斯出资、景净撰述、吕秀岩书刻,于唐建中二年(781年)在长安大秦寺落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世界考古发现史上最负盛名的“四大石碑”之一,2002年1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一、碑文大意
中国古称东罗马帝国为“大秦”,称最初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为“景教”。公元七世纪唐代初期,景教入中国。碑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景教的教义等;第二部分是景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和一百多年的发展,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有价值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是歌颂伊斯,他相当于长安地区的主教,在朝廷任三品官员,对景教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二、文物历史
唐贞观九年(635年),景教主教阿罗本来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礼遇,准其传教,并为其建寺;至建中二年(781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竖立之时,景教已在中国活动了近150年。唐建中二年正月初七(781年2月4日),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长安大秦寺落成。唐会昌五年(84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刻立六十余年后,武宗灭佛,殃及景教,此碑被教徒埋入地下,而景教亦自此沉寂。明天启三年(1623年,一说天启五年〔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西安西郊(一说周至县)偶然出土,出土后就近移入金胜寺(唐代称崇圣寺)。当时耶稣会士极重视此一发现,并将碑文译成了多种外国文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置金胜寺中近三百年,遇清末农民起义,正殿及碑亭毁于战火,而碑石幸存,其后暴露旷野多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丹麦记者何乐模密谋盗碑,贿寺中老僧雇石匠,以同样石料同样尺寸重新刻制一碑,图以复制碑换出原碑暗中运往伦敦。安排搬运之际,消息走漏,政府及时制止,保住原碑;交涉后只允许其运走两吨重之复制碑(复制碑其后辗转运往纽约,最后为教徒购赠梵蒂冈)。原碑移置西安城内碑林护藏,以绝其觊觎。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三、文物特征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中为碑身,上有盘龙浮雕之碑额,下有龟座。碑质为黑色石灰岩,顶呈半圆状,上部较尖。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高279厘米、宽99厘米,除刻有1780个汉字碑文外,在碑文下方和左右碑侧,还刻有许多叙利亚文。碑头飞云和莲台烘托着一个十字架,包围着十字架的是一种无角之龙,这是中国古代器物上常见的装饰,名为“螭”,左右配上了盛开的百合花,碑名刻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四、史料价值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中西文化交流及早期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见证物,且具有唯一性,是研究中国古代基督教早期传播必不可少的考据文献,被誉为“中国基督教之昆仑”,也是研究中西交通史、文化艺术交流的珍贵资料。碑文记述了当时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为后世揭示出唐代长安城中第一所景教寺院的位置与发展情状,表现了唐政府当时包容、自由、宽松的思想政治环境,并见证了唐王朝对景教的宽容与支持的态度和对外国文化兼容并蓄的广阔胸怀,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此外,碑中的古叙利亚文,为研究当时东罗马传教所用文字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证价值,因而也为西方国家视作基督教的神圣之碑。
五、艺术价值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及额题均为楷书,书法秀丽而劲健,用笔灵动而不失庄严肃穆,结构疏密得当,艺术水平很高,为研习书法的上好范本之一。从艺术造型来看,景教碑完全依据中国碑的形状,保留了南北朝至唐的风格;石龟背宽,面积大而又重心低,置碑于其上,安定又平稳。由于上是螭首,上下均是动物,可在造型中达到和谐,上下呼应,有首尾照顾的效果。碑文虽系波斯传教士撰写,但其中文字功底极其深厚,以个人传奇为基础,凭借中国传统文学的用典与对仗等修辞手法建构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有效地把景教教义、景教在唐朝的传播历史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合很自然地糅合在一起,实现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汉语创建。
汉朝为什么称罗马帝国为大秦
按照《后汉书》的解释:“(罗马帝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魏书》也有记载说:“(罗马帝国)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但是史书中的解释显然并没有说清楚,为什么跟中国类似,就要用“秦”来称呼对方。
接下来我就详细阐释一下“秦”的含义:
第一,秦朝国祚虽短,但影响力巨大,英文中的“China”一词,其实就是源自罗马帝国对秦(发音Chin)的称呼。
第二,正因为秦朝的强盛,所以“秦”这个字还有了“大”和“强悍”两层寓意,比如匈奴人的北庭就被汉朝称作“秦海”。用“秦”来称呼一个国度,意思就是“强悍之邦”。所以,汉朝时西方依然习惯称中国为“秦”,同样,汉朝也会用“秦”来称呼其它强盛的文明。
第三,汉朝时并没有思想禁锢和文字狱,出身于秦朝亭长的刘邦,也没有对前朝国号的避讳,所以,史书依然敢用“秦”这个国号(试想一下清朝某位史官称某个国家为“大明”会有什么后果)。
综上,大秦指代罗马,真正的寓意是对中国之外的另一个文明的认同,认为其和大汉一样,都是强悍之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