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继唐代鼎盛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在宋代日益成熟,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均达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高峰。汉、唐、宋,并称为中国历史的“后三代”,与夏、商、周“前三代”遥相呼应。然而,北宋在繁荣的表象下,也呈现出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冗官冗兵冗费严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使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积贫积弱的王朝。在此背景下,天下能否长治久安,百姓能否安居乐业,成为朝野上下关注的首要问题。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一大批儒家士大夫,纷纷站出来,以天下为己任,兼济苍生,在北宋政治舞台上,上演了波澜壮阔的改革与变法浪潮。司马光作为这一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也怀着一颗心忧天下的热心,投身于政治洪流,对北宋后期的政治走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他为相执政后废除全部新法,不仅对于北宋政治,对于整个中国政治和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时代背景
北宋初期,宋太祖统一中原,结束了自唐末以来的藩镇及五代十国之乱,社会安定,文化昌明,科技发达。《宋史·太祖本纪》在记载这一历史功绩时,赞曰:
“五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原其得国,视晋、汉、周亦岂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来,释藩镇兵权,绳脏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州郡牧司,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安功成,制礼作乐。……遂使三代以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
到北宋中期,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北宋经济生产、城市商业、科技文化都有了很大发展,表面上歌舞升平,又一个历史盛世出现了。封建社会发展到北宋时期,已经到达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社会经济生产总值达到了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据世界比重的最高峰。北宋都城开封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
展开全文
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之下,各种弊端纷纷暴露,特别是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国弱民贫,危机四伏,内忧外患不断。外部先后有契丹、西夏、女真、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内部各种社会矛盾也尖锐复杂,农民起义延绵不绝,可谓“内忧”与“外患”交炽,积弱与积贫并存,一直伴随着北宋王朝的始终。
积弱是指北宋军队庞大,人数众多,但缺乏战斗力,屡败于辽、夏。虽然与辽、夏相继媾和,但边境纷争一直不断,北宋不得不在边境地区始终维持大量军队。到宋仁宗时,军队已增至100万,空前庞大。
然而,澶渊之盟后的和平局面,却使宋朝上下苟且偷安,武备松弛,士兵缺乏训练,懒散骄惰,导致宋军的战斗力极为低下。一是北宋朝廷吸取五代十国的教训,防范武将的意识非常强烈,边防主帅也逐渐起用文人。二是宋军主帅受“将从中制”、“事权分割”的束缚和频繁调动的影响,往往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很难实际指挥军队。三是军队腐败,将帅非人,士兵的军事素质也不高。如仁宗时,禁军领粮,甚至要雇人挑;有的禁兵整天在街上嬉游,买卖“伎巧绣画”;骑兵上马,匍匐而手不敢离鞍。不仅开封市民相观以为笑谈,就连西夏兵听说要与禁军作战,都举手相贺,以为必胜。
“积贫”主要是指由冗兵、冗官、冗费造成的政府财政赤字。三冗问题是困扰北宋的沉重负担,其中,“冗兵最为大患”,耗去了政府财政的大半费用。其次是冗官。北宋官僚机构臃肿庞大,机构中存在大量冗员,人浮于事,互相推诿,不仅办事效率低下,且加重了政府财政开支。最后是冗官、冗兵造成的冗费。庞大的军事和官俸开支,以及北宋每年还要给辽、西夏缴纳的大量岁币,再加上朝廷的挥霍浪费,到宋英宗时,北宋财政已经出现了赤字,公私困竭。
因此,虽然北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当时世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但“从某些方面来看,宋朝一代的国势大似东汉王朝,其封建经济的发展,没有表现为封建国家的强大,而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贫弱。”
北宋政治一大显著特色是文人治国、重文轻武。为防止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战乱重演,宋太祖推重文臣,抑制武将,削弱其兵权,防止拥兵自重。“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货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在宋太祖看来,文臣的危害止于贪赃枉法,武将却会起兵造反,割据称雄。因此,他为后世确立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由文臣节制武将。后来,元明清等封建王朝都秉承并遵循了这一方针。“杯酒释兵权”后,唐代武将担任地方节度使,独揽军政大权的现象彻底消失。宋代设立枢密院掌管军事边防事务,长官由文臣担任,基本杜绝了藩镇割据和内部军事斗争的威胁。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在重文抑武的国策下,北宋王朝通过科举考试等方式,吸收了大量文人士大夫进入到统治阶层。儒家士大夫开始成为宋代政治结构的中坚力量,并逐渐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与此同时,在儒学复兴的背景下,具有“学者—官员”二重身份的儒家士大夫,如范仲淹、欧阳修、程颐、程颢、张载、苏轼、王安石等,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以践履圣人之“道”为己任,以致君尧舜、回归三代为最高政治理想,并积极地付诸于政治实践。
司马光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势积贫积弱,却充满理想与抱负的时代。财政枯竭,民力疲弊,军事孱弱,官员冗滥,外患威胁,起义蜂起,北宋朝廷陷入危机之中。司马光疾呼:“方今天下之势,危于累卵!”他惊呼天下形势已经坠入膏肓,警醒统治者正视现实,尽快拿出应对危机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治平二年(1065年),司马光给宋英宗上奏说:“方今公私困竭,士卒骄惰,将帅乏人,而戎狄犯边,事之可忧,孰大于此?”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他又上书道:“今灾异屡降,饥馑洊臻,官多而用寡,兵众而不精,冗费日滋,公私困竭,戎狄桀傲,边鄙无备,百姓流亡,盗贼将起,朝廷夙夜所忧,宜以此数者为先,而以余事为后。”
北宋面临的政治危机,迫切需要一批有能力的政治家;而重文轻武、共治天下的国策,又给士人提供了这样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于是,范仲淹先开启了庆历新政的序幕,之后,王安石本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变法。此时的司马光也认为“国家承百王之弊”,若要实现中兴,必须更新治道,革弊维新。“欲振举纪纲,一新治道,必当革去久弊”。他虽然没有王安石激进,但也有着改变北宋贫弱状况的强烈愿望,并提出了自己对治国一些方针策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