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消灭了太平天国后,为什么不反了清朝,反了慈禧?咸丰皇帝继位之后,为什么会下诏批自己的老爹_曾国藩_道光_慈禧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穆彰阿 曾国藩 道光 慈禧

本文目录

  • 曾国藩在消灭了太平天国后,为什么不反了清朝,反了慈禧
  • 咸丰皇帝继位之后,为什么会下诏批自己的老爹
  • 朋友系统是曾国藩最牛逼的地方吗
  • 道光朝代的银库案后来怎么收场的是草草结案了吗
  • 中国古代将星璀璨,有什么“功高盖主,得以善终”的名将
  • 道光皇帝真的是背了鸦片战争失败的锅吗
  • 为什么清道光皇帝留下朱谕,要求死后不入太庙,不立神功圣德碑
  • 曾国藩带给你的人生启示有哪些
  • 林则徐与当时的重臣,琦善、王鼎、穆彰阿的真实关系到底怎么样

曾国藩在消灭了太平天国后,为什么不反了清朝,反了慈禧

曾国藩率领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说慈禧不喜反怒,在慈禧玩弄帝王术打压曾国藩的某些个瞬间,面上的确有点这意思。

但剥去这层权谋假象,说慈禧“不喜反怒”是不准确的,较恰当的说法应该是“喜忧参半”。

为何喜?这是显而易见的。太平天国势盛时占据江南半壁江山,乃清廷心腹大患,现如今让曾国藩剿灭了,慈禧怎能不喜,内心只怕还会是狂喜。

说慈禧内心会狂喜,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太平天国覆灭之时,慈禧联合慈安刚垂帘听政不久,这时候的慈禧还远没到独宰清廷朝政的阶段,内政外交的实权有相当一部分还在助她政变上位的恭亲王奕䜣手里。江山半壁不稳,慈禧当然没有打压奕䜣,收拢皇权的现实基础,现在好了,太平天国被灭了,这等于是曾国藩无形中送了慈禧本人一份大礼,一个打压奕䜣的机会。

与清廷与慈禧本人,太平天国被灭都是极大的利好,慈禧怎能不喜。

但在当时,慈禧喜的确实不够轻松,因为伴喜而来的还有一份沉重的忧。

慈禧忧什么呢?

首先,自清初吴三桂引发三藩之乱后,清廷最大的忌讳就是汉人掌有兵权。太平天国被灭时,曾国藩不仅是握有兵权,而是他手里的兵权足以对清廷构成生死威胁。倘若曾国藩反了,对清廷而言,其危害凶险程度至少不会小于太平天国。

这等于是猛虎在侧,慈禧当然很忧虑。

其次,对于没反的曾国藩,慈禧一方面要防范,另一方面还不得不赏。但怎么赏又颇让慈禧伤神。因为文宗皇帝在世时说过——“攻克金陵首功之臣封王”。可封曾国藩为王吧,弄不好能助长他由王而帝的野心,不封吧,似乎又成了君是戏言。

简而言之,对曾国藩必须赏又不好赏让慈禧很忧烦。

还有就是曾国藩九弟曾国荃攻陷金陵后的所作所为让慈禧很生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曾国荃为首的湘军很可能私吞了太平天国多年积攒下的“圣库”财物。要知道,清廷很想得这笔钱来渡国库空虚的难关。

这事朝轻了说可以定性湘军是不畏朝廷威严的骄兵悍将,朝重了说这就是欺君,性质严重的抗上。

为了维系朝廷的威严,对立下大功的湘军,慈禧必须惩罚,但这个度怎么把握?也够慈禧琢磨的。

入情入境地想一想,这几方面累加到一起,确实够慈禧忧的。

此时的慈禧不过三十岁的样子,但她呈现出来的朝堂智慧却不输历史上那些颇有手腕的帝王。

对于防范曾国藩,这事几乎从曾国藩领兵之初就开始了。到了太平天国被剿灭时,清廷对曾国藩的防范实际到了什么程度呢?

总体上,清廷的满蒙军事力量已对曾国藩的湘军构成了合围之势,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曾国藩一定看得到。

更关键的是,慈禧对大湘军体系已实现了局部瓦解,其内部的互相制衡已经形成。

简单说,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看似出自一处,实际却是一军制衡着另一军。就这一点,曾国藩就不敢轻举妄动,光一个左宗棠就够曾国藩受的了。

再说赏与罚。

怎么赏?怎么罚?既考慈禧的政治智慧,又考慈禧的政治魄力,说到底恩威并重要足够老道。

慈禧是怎么干的呢?

赏罚两道上谕几乎是同时送到曾国藩手里的,赏在前,罚再后。

在赏上,慈禧最终没给曾国藩封王,只给了一等侯,但与此同时,慈禧又定下了基调,凡汉臣,曾国藩的功名为上限,今后无人可越。

除了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慈禧对其他人很大方,凡有功之人都赏了,皆大欢喜的意思在这一刻很足。

但紧接着皆大欢喜的就是措辞严厉的罚,在这道惩罚性质的上谕里,慈禧点名训斥了曾国荃,并将湘军在攻克金陵过程中的种种过错、污点统统直指了出来,可谓是魄力十足。

整体而言,在慈禧那里,忧最终没成患;而喜则是一点没浪费。

咸丰皇帝继位之后,为什么会下诏批自己的老爹

咸丰皇帝因为孝顺而被道光皇帝选为继承人,他继位后打狗欺主,下诏很批无良奸臣穆彰阿,间接打脸自己的父亲,这是为什么呢?(道光皇帝)


穆彰阿,满族镶蓝旗人,出身于满族官僚家庭,他于嘉庆十年中进士,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等许多部门都待过,道光帝继位后,受到道光的小人,由内务府大臣升职为左都御史,继续担任工部、兵部、户部尚书等职,他于道光七年入军机处学习行走,次年授军机大臣,一干就是十年,到了道光十七年,又升任最高的首席军机大臣。

穆彰阿在道光帝一朝平步青云,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可谓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只是穆彰阿掌握最高权力之后却并没有做多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反而经常结党营私,公饱私囊。


自从科举制度建立以来,朝廷中渐渐形成了一个“考生集团”,说白了就是帮考生们为应付朝中各种事情,根据考生情况了拉帮结派,而一般在考试中是谁监考,学生们就认谁当老师,穆彰阿利用自己的权力在考生当中树立威信,提拔心腹,很快就形成自己的小团队,就连后来成为晚清名臣的曾国藩都是因为靠上了穆彰阿这棵大树,才能年年高升。

穆彰阿除了建立自己的团队,还利用权力公报私囊,那时候鸦片在中国危害相当严重,一代名臣林则徐力主禁烟,他上奏章给道光皇帝陈述鸦片的毒害,而道光一看鸦片这么严重,于是就想着让林则徐赶紧去禁烟。

可是消息一出来,穆彰阿首先就不干了,为什么呢?因为英国人在中国大卖鸦片,其中也有穆彰阿一部分,穆彰阿本人可能就收了一个人的钱,所以才庇护英国人在中国卖鸦片,毒害中国人。(穆彰阿丑陋的外表)


要知道鸦片来源很多是不正常的,这都是穆彰阿暗中包庇,所以说林则徐一提禁烟穆彰阿肯定就像火烧一样,道光帝看自己最信赖的穆彰阿都否定,心里就开始犹豫,不过犹豫归犹豫,他最终还是看到鸦片的祸害,下令让林则徐去禁烟。 穆彰阿从此就跟林则徐结了仇,背地里没有少骂他。

林则徐烧了鸦片之后,自然会想到英国人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来攻打虎门,于是就布下重兵迎击英国人,林则徐一边布兵防御,一边派人向朝廷告急,但是穆彰阿一看是林则徐的告急文书,根本就不搭理,心里说英国人打的就是你林则徐,关我啥事,所以穆彰阿根本就不组织有效兵力防守,一直到英国人闹出事情越来越大,使得朝廷为之震动,穆彰阿就跳出来说“我说啥来着,是不是不能禁烟,咱们有今天的祸害,根本就是林则徐惹的祸”,于是在穆彰阿的怂恿下,道光皇帝被林则徐罢免了。


罢免林则徐之后,跟英国人进行谈判的江山穆彰阿,穆彰阿这下可高兴了,在谈判桌上跟英国人非常亲近,英国人说啥是啥,就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条约,当时朝廷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但是畏惧穆彰阿的势力,也不敢多说什么。(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继承清朝大业的时候,他对于朝廷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看到父亲重用的穆彰阿,对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利,所以咸丰一上位就迅速拨乱反正,把这个大混蛋给废了。

原因穆彰阿整个一朝的重臣,所以罢黜穆彰阿的职位自然不能绕过道光皇帝,于是咸丰皇帝就下诏对道光皇帝进行一番评价:我皇考大公至正,惟以诚心待人,穆彰阿得肆行无忌。若使圣明早烛其奸,必置重典,断不姑容。穆彰阿恃恩益纵,始终不悛。自朕亲政之初,遇事模棱缄口不言,迨数月后,渐施其伎俩。英船至天津,犹欲引耆英为腹心以遂其谋,欲使天下群黎复遭荼毒。其心阴险,实不可问。


咸丰在诏书中说,穆彰阿是个十足的小人,没有真才实学,只会揣摩皇帝的心思左右逢源,以后坚决不能录用。咸丰皇帝罢黜穆彰阿完全是指责道光皇帝用人不慎,放纵穆彰阿祸害朝廷政治,真是应了那句话,满人误我三百年啦。


朋友系统是曾国藩最牛逼的地方吗

朋友系统固然是曾国藩牛逼的地方,但自律才是曾国藩最牛逼的地方。

择友是其人生第一大事


广交好友


除了学习好,知识渊博外,曾国藩升迁迅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广交好友,在朋友圈中名声很好。
中国古人有一个观点值得借鉴,就是特别重视交友。清代名臣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说:“人生以择友为第一事。”就是说,交友,是人生第一大事。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没手机,没广播,没电视。一个人获取知识信息,在外想获得帮助,全要靠朋友。所以朋友的多少,朋友的质量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广。
在闭塞的湖南乡下,曾国藩最大的遗憾是交不到有质量的朋友。所以后来他给弟弟的家信中谈及自己当年的感受。

“同学之人,类皆庸鄙无志者,又最好讪笑人,四弟若到衡阳去,必以翰林之弟相笑,薄俗可恶。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不惟无益,且大有损。习俗染人,所谓与鲍鱼处,亦与之俱化也。”

可见他对自己当年那些庸鄙的同学是十分看不上眼的。

到了北京之后,曾国藩迅速结交了一大批好朋友。曾国藩在家书中常介绍他的交友情况。

“现在朋友愈多,讲躬行心得者,则有镜海先生、艮峰前辈、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穷经知道者,则有吴子序、邵慧西;讲诗、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才气奔放,则有汤海秋;英气逼人志大神静,则有黄子寿。又有王少鹤,名锡振,广西主事。”

曾国藩为人特别爱交往。入京之初,他为人处世不够周到,经常得罪朋友。而在立志“学做圣人”之后,曾国藩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与人相处越来越注意替他人着想,朋友越来越多。他和朋友们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切磋学问。也经常请客吃饭,听戏下棋。我们看他的日记,几乎没有一天不社交的,经常交往的朋友有一百多人。最多的一天,接待或者拜访朋友几十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他升为翰林院侍讲那次,因为朋友多,人缘好,所以大家都来祝贺,以至于他二十二日那一天,跑了五六十家去回拜。
曾国藩朋友之所以多,还在于他效法祖父,急公好义,特别爱助人。


“同乡有危急事,多有就男商量者,男效祖大人之法,银钱则量力佽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挚友刘传莹病死,曾国藩搜集其遗文,为他刻印出版了遗著;同乡举人邹兴愚(即邹柳溪)会试不售,在北京贫病而死,曾国藩为他料理了后事,撰写了墓志铭,并出钱为他制作石碑;新宁人邓铁松在北京患病吐血,情况危重,已不可挽回,曾国藩筹钱将他送回湖南……
特别是与陈源兖的友谊,尤为深厚。陈源兖,字岱云,是湖南茶陵县人。他和曾国藩既是同乡,又同为戊戌科进士,同时一起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所以他们两个人往来尤密,不啻一家骨肉。陈源兖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大病一场,曾国藩天天去看望,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守护在他的身旁,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是日全未离身。夜住陈寓。观其症险,极惶急无计,一夜不寐。”


次年,陈妻病逝,曾国藩也日日到陈家,代为料理一切。陈源兖的儿子那时刚满月,无人照管,曾国藩将这个孩子带回自己家,雇乳母喂养。
同年中另一个好友是梅霖生。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梅霖生患病咯血,曾国藩忙前忙后,多次请吴廷栋等人前往诊治。梅霖生的病情不见好转,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他是病势沉重,深为可虑,经常前去探望。但是梅霖生病情恶化得非常迅速,二十五日病逝。曾国藩悲痛不已。他在家书中说:


“梅霖生身后一切事宜,系陈岱云、黎月乔与孙三人料理。戊戌同年赙仪共五百两。吴甄甫夫子(戊戌总裁)进京,赙赠百两。将来一概共可张罗千余金,计京中用费及灵枢回南途费不过用四百金,其余尚可周恤遗孤。”


七月十五日,梅霖生的灵柩出城,曾国藩坐车送至东便门。
因为曾国藩广泛结交,肯于付出,名望日高,急公好义,越来越受同乡的推崇,所以自道光二十六年(1846)起,凡湖南籍京官的谢恩折,都由曾国藩领衔。可见此时的曾国藩已经开始负一乡之望,成为在京湖南官员的领袖了,这对他在仕途上发展当然有很好的影响。


升官迅速也得靠朋友帮忙


穆彰阿在道光年间是最得宠的大臣,任军机大臣达二十年之久。当然关于这个人,历史上争议很多。有人说,他在鸦片战争中是投降派;有人说,这个人没什么建树,只会对皇帝溜须拍马,说他:“以顺承旨意为工,阿附之外,无他语也”。
对这个人,有这样一段评价是比较中肯的,说他“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也就是说,他当了二十年军机大臣,其实是一个挺爱才的人,也不怎么太贪。唯一的问题,喜欢吹捧皇上、糊弄皇上。
确实,穆彰阿不管有多少缺点,毕竟有一个长处,那就是爱才,喜欢招揽人才。曾国藩考进士那次,穆彰阿正好是主考,所以按惯例,曾国藩应该称他为座师,两个人从此就算有了师生之谊。
在那之后,道光二十三年(1843)那次翰林大考,就是曾国藩用典用错了那次,穆彰阿也是总考官。那一次曾国藩不但没有受到处分,成绩还非常好。而且交卷后,穆彰阿做出一个不寻常的举动,他主动向曾国藩索取应试诗赋,就是说把你考试时写的诗给我看看。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对曾国藩表示关心,表示我以后会提携你。所以曾国藩当天立刻把诗赋,亲自送往穆宅。说来也巧,这次拜访成了曾国藩飞黄腾达的新起点,从此之后,升官速度越来越快。
正是因为穆彰阿和曾国藩之间的这种特殊渊源,所以野史中有一些编造的传说。比如《清稗类钞》里记载了一件事,说是穆彰阿不断向道光帝推荐曾国藩,于是道光帝感兴趣了,打算召见曾国藩,面试一下。曾国藩一听,非常高兴。那一天,曾国藩进了皇宫,被太监带到了一座大殿里,说你在这儿等着吧。可是一直等到下朝,太监才跑过来通知,称皇上今天有事,不见了,改日吧。曾国藩莫名其妙,回去后连忙去问穆彰阿这是怎么回事。穆彰阿一听,沉思片刻,就明白了道光帝的用意,就问曾国藩:“你是否留意了你待的那间大殿墙上都写了些什么?”曾国藩说:“没有,我只等着皇上召见,哪有工夫注意到那些啊。”穆彰阿一听,一拍大腿,说:“哎呀,机缘错过可惜!”怎么办呢?穆彰阿派了自己的仆人,说:“你去拿四百两银子,交给宫中的那个太监,然后求他把宫中那间大殿墙上字画的内容抄下来给我。”仆人把内容抄回来,穆彰阿给了曾国藩,让他背熟了。第二天,道光皇帝召见曾国藩,果然问到那间房里的墙上都写了些什么字,曾国藩准备充分,对答如流,道光皇帝大喜,认为曾国藩这个人心思缜密,留心细节,可以大用。曾国藩从此便交了好运。
这个传说听起来挺好玩,可惜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因为按照清代朝廷的成例,曾国藩那时仅是一个普通七品翰林官员,皇帝是不可能单独召见的。晚清戊戌变法前,光绪皇帝想召见身为工部主事的康有为,但是廷臣举出“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大员不得召见”的理由,光绪皇帝也没法反驳。而且皇帝见谁,事先都有明确的计划,不可能临时更改。道光皇帝又是一个特别遵守成例的皇帝,因此不可能破这个例。
不过这个传说也反映出,穆彰阿确实是曾国藩升官路上一个重要人物,对曾国藩的飞黄腾达起到了助力的作用。所以曾国藩对穆彰阿是感念终生的。二十年后,曾国藩又一次回到北京,还专门到穆彰阿家里去探望。当然那时候穆彰阿早已去世了,他探望的是穆彰阿的家人。


时刻保持自律才是曾国藩最牛逼的地方

在与穆彰阿的交往中,虽然穆彰阿欣赏曾国藩,但曾国藩并没有因此就大喜过望。看曾国藩的一生,与上级交往,是很注重分寸的,从不失态。他和穆彰阿交往,完全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走动并不是特别勤,所以后来穆彰阿倒台,曾国藩也没有受到牵连。
后来曾国藩在统率湘军时,在朝中又遇到过一个特别支持他的权臣肃顺。正是在肃顺的建议下,曾国藩才当上了两江总督。但是曾国藩跟他也没有建立私交,后来慈禧发动政变,肃顺被杀,在他家里查到很多私人书信,但是里面没有曾国藩写的。慈禧因此十分信任曾国藩。
到了更晚的时候,曾国藩晚年,有一个更重要的人物,醇郡王奕譞,好多次想跟曾国藩交往,托人给曾国藩带了封信,对曾国藩大加恭维。醇郡王奕譞是当时同治皇帝的亲叔叔,更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夫。长期以来,他一直想和哥哥恭亲王奕䜣一争高下,所以主动拉拢曾国藩,想以此增强自己的政治实力。一般人对这样的亲贵,主动往上攀还来不及,曾国藩却连他的信都没回。曾国藩只给带信的人回了封信说,我一向不怎么跟别人通信,也不便因为醇郡王就改了我的老习惯、老作风。

醇郡王还不放弃,过了几年又写诗寄给曾国藩,让曾国藩点评,还说希望曾国藩也写首诗应和一下。曾国藩仍然没有给他回信,而是给捎信的人写了封信说:

醇邸于敝处折节下交,拳拳挚爱,极为心感。……缘弟处向来书札稀少,朝端贵近诸公多不通问,未便于醇邸特致私爱,致启他嫌。

也就是说,醇郡王对我如此垂青,我十分感动,但是我的原则是,对朝廷上那些亲贵人物,一贯不和他们建立私人交往,所以这次也不打算破例。
又一次给了奕譞一个不折不扣的难堪。
曾国藩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个是因为历朝历代,都严禁朝中的亲王与外面的臣子之间私下交往,因为这样容易结成朋党。曾国藩遵守朝廷的原则。另外一点,曾国藩从来不改他不攀附私人的原则。清朝官场讲究“跟人”,跟人有跟人的好处,跟对了,升迁确实可能很快。但是官场风波重重,如果所跟着的人倒了,自己也会受牵连。曾国藩做事的作风是从不取巧,踏踏实实,不搞任何歪门邪道,不走捷径。事后证明他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穆彰阿虽然对曾国藩的命运很关键,但他并不能决定曾国藩的命运。关键在于,他在道光皇帝面前能够适当地推荐一下曾国藩。但是用与不用,还要看道光皇帝。也要看曾国藩自身条件怎样。

道光朝代的银库案后来怎么收场的是草草结案了吗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于库丁侵盗库银分赃不均,结果导致户部库银亏空大案爆发,道光帝震怒之下命人查办,这才得知库银亏空量竟然高达八成,而且库银的管理缺陷也就此曝光。当时清廷本就财政紧缺,因此道光帝下令对历年来负责管理和清查库银的官员来了个一锅端,但由于库银亏空本就持续时间过长,加之涉及官员太多,因而最终多以罚款了事。

清朝户部银库长期亏空,终因分赃不均而彻底爆发

户部乃是古代掌管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的重要部门,为了负责管理地方每年征收的钱粮赋税,清代自顺治年间便建立了“户部三库”,即银库、缎匹库、颜料库,分别用来存放各省解往京师的税银、绸缎布匹和铜、铁、铅、锡、颜料、药材等。

作为存放全国税赋的重要部门,尤其是存放银两的银库,朝廷管理的自然较为严格,然而“户部库银,自乾隆时和珅当国后,即未清理。库内侵蚀,子而孙,孙而子,据为家资六十余年矣”(欧阳昱《见闻琐录》)。彼时,下到库丁,上到主管银库的侍郎、郎中,无不贪墨,因而导致银库长期亏空。

到了嘉庆年间,银库已经形成了一套陋规体制,整个银库上下串通一气,亏空日益严重。朝廷虽然也曾派御史清查,但只要遇到检查库吏便奉上白银三千两,就连御史的仆从也往往会得到三五百两的红包,如此一来他们的清查自然是装模作样更多。此外,有消息灵通的会试举子得知这个情况后,也来敲诈一番,而库吏则根据此人的家世背景奉上轻重不同的“封口费”。

然而纸终将包不住火,随着积弊越来越深,怎么可能不爆发呢?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初二,银库库丁张诚保之兄张亨智想为次子张利鸿捐个知州,便托付姐夫周二将11474两白银分装11个口袋送去户部,库丁张诚保便在唱报时故意错报,虽然唱报了11袋,但其实入库的仅仅7袋而已,一转手便省下了4袋4100多两。

当时银库人多眼杂,自然免不了一番上下打点,散了些好处费后,周二便将剩下的3700两又拿回了张亨智开办的万泰银号。然而,此事银库知情众人虽然分得了好处,可万泰银号的几个知情管事却并未分得好处,他们便跑去向张亨智讨要,结果反被骂了一顿,这几人一怒之下便将张亨智告到了衙门,衙门又将此事上报刑部,结果银库亏空案就此爆发。

△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帝得知此案后,震怒之下令刑部尚书惟勤带人亲自盘查银库,甚至一度亲自参与审问。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月二十六日,惟勤上报查验结果,经核对银库应有历年积余正项银12182116两,但查验发现实际仅有存银2929354两,亏空高达9252762两,竟然达到了将近八成。

道光帝盛怒之下彻查,历年管理查验银坤者皆获罪

彼时,在广东与英国交涉的伊里布还没能凑足对英的210万两第二期赔款,再加上1841年8月“黄河决于河南祥符”、1842年8月“黄河再决于江苏桃园”等天灾人祸,清廷的财政已经极为困难,如此情况下发现库银亏空如此严重,道光帝当真是欲哭无泪。

于是,在接到惟勤的汇报后,道光帝立即发布上谕,“户部银库设有管库司员,专司出纳,管库大臣总领其事,并多次派王大臣盘查。近年又添设查库满汉御史,各该员果能认真经理,核实稽查,何至群相蒙混,酿成巨案?”现在银库竟亏空至900余万两之多,“实属从来未有之事,览奏曷胜忿恨”。自嘉庆五年(1800年)以后历任管库及历次派出查库大臣,皆系亲信大员,竟毫无察觉,甚负委任,“不知诸王大臣有愧于心否?朕自咎无知人之明,抱愧良深”。

道光帝一怒之下,命令宗室爱新觉罗·载铨、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郭佳·穆彰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爱新觉罗·敬徵、兵部尚书佟佳·裕诚、军机大臣兼工部尚书阿鲁特·赛尚阿组成“专案组”,对嘉庆五年(1800年)以来的历任库管司员、查库御史及库丁书役等,逐细查明,开列名单,从严治罪,并对短亏库银如何设法弥补的办法,并研究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三月三十日,“专案组”将与库银亏空案有关的历任库司员、查库御史名单递到了皇帝面前,道光帝命吏部按照名单,对仍然在任或因故回旗回籍人员一律撤职,如果已经去世,那么便彻查其子其孙是否在朝中任职、现任何职,然后拟成名单,交“专案组”从严查办。

四月七日,道光帝对与库银案有关人员拟定惩处标准:

  • 自嘉庆五年(1800年)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历任库官、查库御史,按照在任时间,每月罚银1200两,已经去世者减半。

  • 因此次库银案被革职的荣庆等六人,以及尚未卸任的萨霖、宋林曙加倍处罚。

  • 嘉庆以后历任管理银库的王大臣,每月罚赔银500两,历任查库王大臣,每次罚赔银6000两,已经去世者减半。

可以说,道光帝对于这次的库银亏空案还是比较重视的,态度也是比较强硬,就连最受他宠信的军机大臣、大学士也没能幸免,例如大学士、军机大臣曹振镛,虽然人已经去世,但还是被减半赔银2万余两,其儿子赔补了1万两后因病身亡,又改由其孙继续赔偿。

不过,虽然道光帝态度坚决,但由于涉案人员实在太多,想要全部严厉处罚根本不可能,因而最终只能全部从宽处理,除了查库御史被全部革职以外,其他人仍然留任,也只是罚银了事。至于管库制度,由于实在没有想到更妥善的改进方法,也只能继续沿用。

中国古代将星璀璨,有什么“功高盖主,得以善终”的名将

谢友邀,有但很少,比如秦之王剪,唐之郭子仪,也有不杀功臣的帝王东汉刘秀。

道光皇帝真的是背了鸦片战争失败的锅吗

很多事情并非是一朝一夕而成的,而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诸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惨败,也不能说是道光帝一个人的问题,清朝长期以来闭关锁国,所以国弱民孱,所以面对英国军队自然没有还手之力。

但说道光帝属于是背锅侠,也不太恰当,因为道光帝的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我们看看战前道光帝是昏庸指挥,简直是一塌糊涂,而且当时冷兵器与热兵器之差,远远不像今天那边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但依旧是惨败。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看看鸦片战争始于道光二十年,结束于道光二十二年,历经如此奇耻大辱,道光帝却是无动于衷,自欺欺人的认为清朝依旧是天朝上国,之后又在位了八年,却是毫无作为。

再看看同时期的日本,在1853年出现了黑船事件以后,举国上下大受刺激,由此使倒幕速度加快,最后开始了明治维新。

再看看清庭的无动于衷,多么讽刺呢;直到咸丰时,被人家攻陷帝都,咸丰帝跑热河自暴自弃死后,才勉强开始不彻底的洋务运动,简直就是被动到了极点。

所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道光帝身为当时帝国最高统治者,自然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为什么清道光皇帝留下朱谕,要求死后不入太庙,不立神功圣德碑

“死后不入太庙,不立神功圣德碑”,这是爱新觉罗·旻宁,即道光帝的自知之明。

作为清朝真正意义上的昏君,对于他,唯一的评价就是丧权辱国、割土赔款,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民族屈辱。

当然,也有人昧着良心说他节俭,但是评价一个帝王的功绩仅仅是节俭吗?难道不是国强民富,天下太平吗?正因为这个昏君没有什么长处,节俭就成了他唯一的美德。

何况即使他身穿一身补丁的龙袍又能怎么样,根本无法改变清王朝衰败的事实。但正因为他的惺惺作态,整个道光朝更是乌烟瘴气,一片狼藉。

先不说道光在其统治前期就无法洞察军机大臣穆彰阿专权误国,组建“穆党”打击异己的行为,单单说下鸦片战争。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正是因为道光在抗击英国侵略的过程中立场不坚定,才会让以穆彰阿为首的“穆党”有了卖国的操作空间,才给了穆彰阿陷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机会。最可悲的还在于《南京条约》成为既定的事实后,当时的中国和世界的差距并不大,西方列强对中国还是有畏惧心理的。

但从1842年到1850年8年时间里,道光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力的强国措施,宁愿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残缺思维,躲在紫禁城的深宫大院中自责,却拒绝接受西方先进技术以图国家富强,依旧浑浑噩噩活在“天朝上国”的梦中一直到死。

这样一个缺乏帝王所需要的明晰的洞察力的人,当上皇帝是他的悲哀,但事情发生后不思进取、不懂变通就是民族、国家的悲哀。

这样的昏君,还有脸给自己立神功圣德碑?岂不见打破旧世界重塑新时代的女皇武则天也只敢立无字碑吗?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曾国藩带给你的人生启示有哪些

曾国藩的《挺经》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人生经验和成功心得的传世奇之书,是内圣外王者的醒世箴言。它给我的人生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什么叫砺志?他说;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他的意思是说;君子立下的志向,是想为民众请命的器度。也就是说,我这条命是为民众服务的,急民众所急,想民众所想。为了民众纵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只有这样才是圣人一般的品德,才会成就称霸天下的大业,才不会辜负父母生育了我,才愧为天地之间是一个完美的人。

看看人家曾国藩,咱自己太渺小了,这些句子真是觉得相见恨晚。曾国藩为什么能成功,能成就事业。是他有远大的理想,不是只喊口号,是他善于行动。是他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改正错误,进而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结果。

他说人生需要明;

三达德之首曰智,智即明也。明有二端;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

由此可见,他给我的启示是;“智,仁,勇”排在首位的是智,智就是明,明有两个方面。一般人只看到近前的事物,我则看见更远的事物,这叫高明。

二是一般人只看见明显的一面,我则者看见了隐藏的一面,这叫精明。人是否高明?取决于几分天赋,而精明全靠后天钻研学问的程度了啊。

他给我的启示,就如同毛主席教我们,用辩证的方法去看问题,才叫高明,才叫有学问。人一旦有了学问,就如同显微镜一样,将问题的实质看得一清二楚,只要一清二楚了,处理问题方可正确,只有处理问题正确了,才能化解矛盾,才能使人心服口服。这样才有口碑,才有尊严。下面再说强;

人生需要坚强

担当大事,全在一个强字,学,问,思,辩,行五者,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

由此可见,我们要担当大事,全在一个强字上下功夫。人一生当中离不开学,问,思,辩,行文这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归结于使糊涂者弄明白,使柔弱者变坚。天下的事情,若没有志气就不能做成,做事不坚强就不能成功。

人若不坚强难经风浪,自古毫杰之士,无不是以坚强为本。人要以懦弱为耻,好男儿当自强自立。要挺胸做人,不要屈于他人于世。但也不要过于倔强,这样会四面树敌,陷于背动,亦是做人大忌。

综上

曾国藩给我的启示,一是人的一生要有雄心壮志,二是要辩证的看问题,提升自己处世能力。三是要坚强,要有坚契不拔的精神,立足于不败之地。

林则徐与当时的重臣,琦善、王鼎、穆彰阿的真实关系到底怎么样

同朝为臣,就是同事关系。有人问关系怎样,其实没什么特殊关系,只是鸦片战争时期,大家立场不同,有人站在皇权一边,有人站在民族大义一边,有人站在外国侵略者一边而已,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人物:林则徐,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王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礼、户、吏、工、刑等部侍郎、户部尚书、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琦善生于满洲贵族家庭,封一等侯爵。任驻藏大臣、热河都统、四川总督、陕甘总督等职穆章阿历任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首辅、军机大臣等职,一时权倾内外。林则徐和王鼎是主战派是汉人,琦善和穆章阿是主和派是满人,他们都曾是内阁重臣,只是代表了不同阶层的利益而已。王鼎回到北京后,向道光皇帝痛陈割让香港签订协议对国家民族的长久危害,怒斥妥协派首领、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为当代秦桧、严嵩。由于道光皇帝妥协求和的主意已定,王鼎在廷谏、哭谏均告失败的情况下,决心以“尸谏回天听”。1842年6月8日深夜,怀惴“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也”的遗疏,自缢于圆明园,享年74岁。王鼎死后81天,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香港人从此脱离了祖国,一去155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