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铁字旁右边一个充字怎么读
- 大明赵士桢发明的掣电铳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燧发枪吗
- “铳”怎么念
- 为啥冷兵器和热兵器都叫“枪”为何不继续用“铳”称呼火器
- 农村遇到“白喜事”都会放铳,作为民俗放铳到底该不该被禁止
- 明朝军队大批量使用的三眼铳,性能很一般,为何还要装备
- 为什么中国古代把火器称为「铳」,而现在叫做「枪」呢
- 中文的铳和日语的铳是一个意思吗
铁字旁右边一个充字怎么读
铁字旁右边一个充字的读音为:铳chòng。
一、铳的部首:钅
二、铳的笔画:11
三、铳的笔顺:撇、横、横、横、竖提、点、横、撇折、点、撇、竖弯钩
四、铳的释义
1、一种旧式火器。
2、铳子,一种金属制的用于打眼等的工具。
大明赵士桢发明的掣电铳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燧发枪吗
首先,掣电铳是火绳枪,不是燧发枪,不要看百度百科说的天花烂坠的,这个东西在赵士桢的《神器谱》的记载上来看怎么都是火绳枪,而且书中绘图里面掣电铳的扳机龙头,很明显是钳火绳的,而不是夹火石的。
掣电铳的优势在于结合了鲁密铳的远距离射击和佛郎机的快速发射频率,一把掣电铳长6尺,重6斤,配有5个子铳,每个子铳都插有一个引信,这样一来就省去了铳床上的药池。溜筒上配有准星和照门。子铳长6寸,重10钱,开有火门,能装2.4钱的火药和两钱重的弹丸。装入子铳后,母铳上有一个铜盘可以盖住子铳,防止烟气泄露熏灼射手的眼睛。
可以说,掣电铳的原理已经涉及到后装步枪的理念,的确是很先进,但是和同时期的一些欧洲火绳枪比,还算不上有多么优秀。其实早在16世纪末,欧洲人就已经率先尝试过后装火绳枪的制作,但要么就是气密性无法保证,要么就是保证了气密性但是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在没有蒸汽机器生产的条件下单靠人力那成本简直高的离谱。所以说,理念先进不代表就实用。
再者说了,掣电铳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实物,估计是赵士桢自己都觉得不好做。总之现在是没有明军有装备这种火器的记录,倒是更大一号的鹰扬铳,还在蓟州和辽东有过使用记录,其威力不亚于小型大将军炮。
“铳”怎么念
〈铳
读音:
部首:钅五笔:QYCQ
释义:1.旧时指枪一类的火器:火~。鸟~。
2.同“冲2”。名〉
斧头上受柄的孔
铳,斧穿也。——《集韵》
古代用火药发射弹丸的一种火器 。
如:火铳;鸟铳
金属制的打眼器具,即铳子
〈动〉
用铳射击
不许说我回来过,说了张少爷会一枪铳了你。—— 沈从文《大小阮》
顶撞 。
如:三贵更不服气地铳铁柱
为啥冷兵器和热兵器都叫“枪”为何不继续用“铳”称呼火器
关于“铳”和“枪”的区别,很多说法并不准确,最初中国人对枪的定义是矛的一个演化称呼,指的是带有尖锐利刃的长兵器冷兵器。宋代的时候,火药开始大规模运用在战场上,当时为了加强长枪的威力,会在枪头上捆绑一个火药筒,名曰“梨花枪”,这也就是最早的火枪。
到了宋末元初,由喷射性火枪演变出来的专门通过膛压发射子弹的武器被称为“铳”。铳和枪在当时的区别就是枪的属性更得的还是近战,而铳是个单纯的远程武器。
在明代的兵书上,对火器的分类有这明确的体系。但凡是远程利用气密性发射子弹的武器统一被称为“铳”,而枪是具有近战能力的。
当然事情不是绝对的,明代有个中间产物叫快枪,它本质是个火铳,但是火铳配有一把铳枪,在发射后可以塞入铳口,当作长枪使用。
真正把枪和铳混在一起使用的是清朝,当然从明末开始,铳和枪的界限就已经出现了模糊的局面。在清代,几乎所有的军事著作都统一称管状火器为“枪”。比如明代的鸟铳,在清代被称为鸟枪。同样是西亚的火器,明代称土耳其火枪为“鲁密铳”;清代则是“赞巴拉克火枪”。
其实在最早的时候,铳里面还包括大炮,也就是说铳和炮一直到明朝中期都是可以并存使用的。像什么碗口铳、盏口铳、洪武大铳、正德大铳,在属性上都应该算作火炮。一直到了明末,铳才不在具有火炮的含义,成为了旧式火枪的专属称呼。
至于清代为什么不在使用“铳”这个称呼,极有可能是因为清朝为了压制火器在民间发展的可能性而从文字方面进行洗脑。说枪不说铳,时间一长,没见过的百姓们也就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了,自然也就不会认识什么是火铳。只要不认识,也就没什么机会再造出来了。
农村遇到“白喜事”都会放铳,作为民俗放铳到底该不该被禁止
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这是戏剧 抬花轿 上的唱词。红白喜事放铳,那是文革前的事情。改革开放后,见过两次,那是娶媳妇的放的,占的比例很少。后来礼花弹大兴,无论穷富红白喜事都放。起初,喜事放喇叭唱歌唱戏,条件好的放电影;后来请戏班子,请洋鼓洋号洋乐队。放铳这玩意没有谁再用,也确实不应该再用,太不安全了。
明朝军队大批量使用的三眼铳,性能很一般,为何还要装备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也不复杂,明军主要敌人都是在北方。
明军的大敌主要是蒙古人,连续交战了200年。
当时明军步兵的火器,其实无非就是火铳和火枪。
火枪也就是火绳枪,同今天的大同小异,特点是有长长的枪管,发射圆形子弹,可以在百米内精确射击。如果不强调精确射击发射排枪,子弹射程可以达到200米。
火铳的身管很短,主要发射霰弹,射程在几十米内,近的也就二三十米。
经过无数次实战,明军逐步发现,火枪在南方使用比较有利。
这里气象情况相对较好,风沙小,对于射击影响不大。
所以,南方作战的明军,比如戚继光的部队,大量装备鸟枪。
但是,鸟枪在北方作战则不太适合。
北方的风沙很大,而当时鸟枪的点火巢是开放的。风沙一大,就很容易将点火巢内的火药吹飞,导致点火失败。
所以,北方必须使用火铳。因为火铳不需要点火巢,可以采用今天放鞭炮一样的药引点火,不受大风影响。
同时,鸟枪虽可以精确射击,但精度还是有限的。当时火枪没有膛线,都是滑膛结构,子弹出膛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精度不能保证。
而面对蒙古骑兵,对方速度非常快,鸟枪想要射中他们难度很大。其实直到先进的燧发枪发明以后,想要击中高速骑兵也不容易。
鸟枪只要一枪没打中,自己就性命难保。
相反,火铳发射霰弹,在近距离形成一个扇面,命中率当时要高得多。
自然,火铳射程太近,无法压制蒙古人的弓箭,但终究也是一种远距离的有效火力。
火铳还有缺点,相比弓箭来说射速太慢。
蒙古人射连珠箭,可以达到每分钟四五箭的速度,甚至更多。
而火铳要二三分钟才能发射一发。
为了弥补缺点,就出现了三眼铳。
三眼铳最大特点是可以连续发射3次,大大弥补了射速的不足。
同时,三眼铳是长柄结构,在紧急时候还可以用于搏斗。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鸟枪制造困难,价格非常规。三眼铳很容易制造,价格是鸟枪的三分之一,可以迅速又大量的制造。
所以,三眼铳是一款相当实用的武器,这才大面积流传看。其实,今天湖北等地农村还是有三眼铳的,主要作为祭祀或者农村赛会时候放烟火用。
为什么中国古代把火器称为「铳」,而现在叫做「枪」呢
火枪出现于宋朝,是唐宋时的科技产品—火药运用到军事 的直接产物。北宋时,我国出现了最早的火枪,也叫“火矛”。在长矛上绑一个竹管做的大爆竹,作战时可以喷出火焰,震慑敌人,但是不会产生爆炸,杀伤力也非常有限。南宋初年,为抵抗金兵入侵,南宋官员陈规在镇守德安时制作了20支火枪。它们用粗毛竹筒做枪杆,里面填满火药,由于分量沉重,需要两个人抬着使用。
火药点燃后,火枪喷射出大量火焰,可以烧伤敌人。这差不多是火矛的升级版,人们把它叫做“陈规火枪”。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传统冷兵器和热兵器结合的混合产物。金军中有一种火枪,长2尺左右,用16层纸卷成枪筒,枪筒里灌满了火药、铁屑和磁粉。作战时,把它绑在长矛的前端,先点燃火药喷火,然后挥矛冲杀。早期的火枪,都是以喷火为主,无法射出枪弹,和现代枪支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后来,南宋军队中出现了突火枪。它的大致构造是:前端是一根粗竹管;中部略粗,是火药室,装有火药和子弹,外壁上有一个小孔用来点火;后端是一截木棍。竹制或木制的突火枪在燃放后容易开裂,后来人们又把它改进为金属材质,可以喷出石块和弹丸,射程在100到300米之间,已经具备了现代枪支的特点。突火枪发明之后,出现了很多样式。军队中常用的是多管火枪,一管射完,另一管的导火线又点燃了,可以轮番发射。还有一种鹤枪,除了喷火之外,一次可以射出6、7个弹丸,杀伤力加强。
到了元代和明代,人们把突火枪做了改进,当时称为“火铳”( chong)。火铳用铜或铁铸成,有士兵野战使用的手铳,还有攻防使用的大碗口铳、盏口铳等。明代火器专家赵示祯仿照西域人进贡的鲁密铳,创造了掣电铳和迅雷铳,可以连续发射弹丸,已经近似于现代的自动枪炮了。后来,人们根据火镜的结构和原理,又发明了火炮,在攻城、野战中都发挥了巨大威力。火铳和火炮,都是突火枪钩元代火铳发展出来的衍生品。
元朝时,元朝军队和阿拉伯人作战,中国的火器技术被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欧洲人在频繁的战争中不断改进枪支,直到出现了现代意义上威力巨大的各种枪支和火炮。它们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的突火枪。
中文的铳和日语的铳是一个意思吗
不完全一样的意思。日语里面じゅう就是指枪,而中文的铳本意是斧头上手柄的孔,延伸义是枪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