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印军地堡成群,解放军是如何攻克的?这两种火器效率高_地堡_火箭筒_火焰喷射器

上世纪60年代初,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推行“前进政策”,不断侵入中国境内建立军事据点,并以这些据点为依托构筑工事,修筑地堡,企图以这种方式蚕食中国领土。

在中国边防部队发动自卫还击作战之前,印军修筑的工事主要就是地堡,并辅以简单的野战工事,并有铁丝网、鹿砦、竹签和地雷等防御施。地堡多是土木和木石结构,有利用大石或石缝构建,质量虽差,但是数量较多,常常连接成群。印军的部署通常以连为单位,分散配置,每个连大约会修筑地堡50座左右,地堡间以交通壕、堑壕相连接,每个地堡可以容纳3-5人,核心堡可以容纳10-15人,既能战斗也能生活。地堡射孔多开在正面,有1-3个射孔,视界、射界较窄,射孔死角较大。比如入侵克节朗河谷的印军第7旅仅在枪等就修筑了110多座地堡。

自卫还战打响后,印军成群的地堡,解放军是如何攻克的呢?这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战术,但是参战部队提出的办法是“夜潜晨攻”,就是利用黑夜的掩护秘密进至敌人地堡群附近潜伏待机,清晨时分突然发起进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比如打入侵克节朗的印军第7旅时,藏字419部队就采用的这种办法,结果5个小时就击溃了印军第7旅。除此之外,攻坚火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当时解放军可以用于攻坚的武器主要是火焰喷射器和40火箭筒。

展开全文

1962年解放军装备的火焰喷射器,主要是58式火焰喷射器,它仿制于苏联的LP-50火焰喷射器。主要装备于师直属防化连,每个连下辖3个排,装备火焰喷射器45具。战斗中,加强到主攻方向,支援步兵战斗。在攻歼枪等的战斗中,一个排的喷火兵被加强到5连作战,结果在3个小时的激战中,摧毁敌地堡数十座,烧得印军满地打滚,狼狈不堪。

40火箭筒全称是56式40毫米火箭筒,它仿制于苏联的Rpg-2。虽然被称为火箭筒,但是它发射的火箭弹并不具备现代意义的火箭发动机,其动力来源为一个圆柱形发射药管,固定在火箭弹尾部采用与无后坐力炮类似的平衡抛射原理。

56式40火箭筒射程只有100米,穿甲能力也不太强,但是对付印军土木为主的地堡效果却非常的好,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发摧毁一座地堡,在一次战斗中,56式火箭筒曾创造出9发火箭弹连续毁毁10座地堡的奇迹,(其中一发穿过一座地堡,炸毁另一座地堡)。正是有这两种火器,印军精心构筑的地堡群不但不能阻止我军的攻势,反而成了自己的“坟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