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类轻步兵巅峰?庞国兴: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_印军_西山_炮兵

1940年1月,一个叫庞国兴的男婴,出生在了黄土高原上的庞家沟。

庞国兴是个苦命的娃,在他7岁那年,国民党军队闯进了他们家里,不仅抢走了所有值钱的东西,还把他父亲抓了壮丁,而母亲也因此哭瞎了双眼,卧病在床。

突然的变故,让这个原本就穷苦的家庭雪上加霜。7岁本该是上学的年纪,而庞国兴却只能是上山当起了放羊娃,开始逐渐扛起这个家。童年的悲惨经历,让庞国兴对旧社会深恶痛绝,他渴望着能够将这种苦难的日子摆脱。

庞国兴并没有等太久,仅仅一年后庞家沟便迎来了解放。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庞国兴一家的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庞国兴甚至都可以去学校上学读书了。尽管因为年纪和照顾家里的缘故,庞国兴在学校并没有待几年,但他已经非常满足。

庞国兴很珍惜眼前的生活,下定了决心要守护这份来之不易。而在庞国兴看来,守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参军。所以在1959年,年仅19岁的庞国兴披红戴花,离开家乡来到了青海当兵。

穷苦出身的庞国兴没读过多少书,也没什么出色的身体。原本像他这样的人,在牛人扎堆的军队里面只能是平平无奇。但是庞国兴这个人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从未因为自己的先天劣势就选择放弃,而是相信勤能补拙,只要自己努力,那么就能推开一切的阻力。

展开全文

所以庞国兴在军队里面非常的努力,每天都在刻苦的训练自己的军事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庞国兴凭借自己的坚持,成绩也在一天天的进步。

比如在投弹项目上,庞国兴第一次投弹的时候,因为不会使巧劲,再加上没多少力气,所以才投出了29米的成绩。而后面庞国兴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刻苦训练之后,成功把成绩提到了50米以上,拿下了“投弹能手”的称号。

再比如射击项目上,庞国兴刚进射手集训队那会儿,连平均成绩全优的进队门槛都还没达到,理论上都没资格进队集训。当时还是团长考虑他平时训练刻苦,破例给到的一个名额。不过庞国兴并没有浪费这个名额,集训的时候他比任何人都要刻苦,最终换来了“神枪手”的称号。

就这样,庞国兴在军队里面迅速成长,不仅当上了副班长,各种标兵称号和功勋奖章更是拿到手软,成为了连队里面最负盛名的“兵王”,号称“全票人物”。

当然此时的“兵王”还仅限于训练场上,如皋庞国兴想要名副其实,那还得要走上战场经历最终的实战考试,而这一天庞国兴足足等了三年。

1962年6月,印度为了构建自己所谓的“大印度联邦”,开始派兵越过中印边境,不断向我边防部队发起挑衅进攻。面对印度的入侵行径,我方进行了多次劝阻和警告,但自大的印度并没有理会,依旧选择一意孤行。

对于印度的不识好歹,咱们自然是不会惯着。毕竟给了台阶是你自己不下,那就只能是先礼后兵,最终于1962年10月,我国边防部队对入侵印军发起了自卫反击,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大幕由此正式拉开。而庞国兴也随部队参加了这场战争,开启了自己的“兵王”实战考核。

1962年11月中旬,我军发起西山口之战,庞国兴所在的九连被定为了尖刀连,负责在总攻开启后打头阵。

西山口这个地方山高林密,崖峭路险,本就是属于是典型的易守难攻地形。而印军又在这里布置了重兵,并构筑了大量的工事,使得这里的防御能力再度加强。以至于印军对于自家的防御体系非常自信,压根儿就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不过他们很快就被人类轻步兵巅峰给狠狠的打脸。

18日凌晨,庞国兴所在的九连趁着夜色掩护,来到了西山口前面的无名高地下面。这里是西山口印军安置的前哨站,九连需要首先拿下这里,为大部队拿下西山口扫清障碍。

黎明时分,随着总攻的号角吹响,九连的一众战士如脱缰的野马,对着前方的无名高地发起了冲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进攻,高地上的印军措手不及,仓惶中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只能是丢下阵地慌忙逃窜。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九连已经拿下了胜利,因为前方西山口上面的印军炮兵,正在用炮弹对高地展开覆盖式的清洗。印军在西山口下了大力气,足足布置了一个炮兵团来充实防御。所以印军的炮火非常密集,对九连甚至于后续大部队的进攻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更为关键的是,原本已经溃败的印军,也在炮火的支持下逐渐稳住了颓势,开始卷土重来企图收复已丢失的阵地。对于九连而言,接下来很可能要面临一场恶战。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就在战斗即将陷入胶着的时候,西山口的印军炮兵却突然哑了火。由于没有了炮兵的压制,九连接下来的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打得印军残敌四散溃逃风声鹤唳。

虽然无名高地拿下了,但九连这边却是满头疑惑,他们很想知道到底是哪支兄弟部队帮忙搞定了印军的炮兵?不过有趣的是,干掉印军炮兵的其实并不是什么兄弟部队,而是他们九连的自己人,是那个叫做庞国兴的男人。

让我们回到战斗开始的时候,当冲锋发起之后,庞国兴便一马当先,端着冲锋枪冲上了高地,追着溃败的印军一顿猛打。或许是初来乍到不熟悉地形,又或是沉迷战斗忘了脚下,庞国兴很快就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当然庞国兴并不是孤军奋战,因为和大部队失联的战士不只有他一个人。在追敌的路上,庞国兴陆陆续续遇到了王世军、冉福林,以及周文轩三名九连战士,大家都是因为穷追残敌把自己给搞丢了。

在不熟悉的战场上脱离大部队,这无疑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对于庞国兴几人来说,此时最合理的作法就是尽可能的保持隐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寻找大部队的踪迹。然而庞国兴他们却是艺高人胆大,在如此情况下还想着要对敌主动出击。

于是以庞国兴为首的四名九连战士,以印军炮火的声音为指向,朝着西山口的主阵地一路打了过去。

因为不熟悉地形,所以庞国兴他们选择沿着公路追击。而公路沿线正好是印军布防的重心,他们沿着公路摆出了一条“长蛇阵”,主力基本上都在这里。所以庞国兴这边还没走多远,便发现了印军的一个炮兵阵地。

看着阵地上不断发射的三门印军榴弹炮,尽管庞国兴不知道到具体是打向哪里,但他知道目标一定是咱们自己人。所以庞国兴第一时间想的是,他们需要端掉这个炮兵阵地,为战友们减轻压力。

不过庞国兴考虑到他们只有区区四个人,直接硬冲可能会吃亏,所以便提前设计了一下战术。他把大家分成了两组,其中周文轩和王世军为一组,负责从侧面迂回包抄。而庞国兴和冉福林一组,负责在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的火力。

原本按照这个设计,庞国兴他们仅仅只是辅助,只需要拖住面前的印军即可。但是庞国兴这个人从来都是当主角的命,他凭借自己精准的枪法,在正面直接击毙了印军指挥官。印军是传统的旧式军队,一切都是长官说了算。一旦没有了长官当主心骨,底下的士兵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

所以在庞国兴这边一发入魂之后,印军那边便迅速溃败。印军打仗虽说不怎样,但这逃跑的本事却是十分了得。甚至于迂回包抄的周文轩和王世军都还没来得及正式加入战斗,印军便已经跑得了身影,徒留下庞国兴几人望着“军功章”们远去的方向叹息。而此时的庞国兴并不知道,正是因为他们这次冲锋,帮助九连彻底扫清了无名高地这一阻碍。

值得一提的是,拿下了这个炮兵阵地之后,庞国兴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在简单处理了阵地上的战利品之后便继续踏上了征途。

然后没多久,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印军的榴弹炮阵地。有了上一次的前车之鉴,庞国兴他们没有再浪费时间去搞什么战术设计,而是直接冲了上去。不过可惜的是,这一次庞国兴他们依旧没能追上印军逃跑的脚步,仅仅只是拿到了一个拥有四门榴弹炮的炮兵阵地。

痛失“军功章”的庞国兴十分失落,只能是拿着缴获的望远镜观察敌情。而这一次他发现了一条大鱼,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印军的指挥所,只要拿下了少说也是个二等功。然而就在庞国兴准备出手的时候,身后却传来了密集的枪声。

庞国兴拿着望远镜回头一看,只见一大批印军正在朝着这边冲来。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在这种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庞国兴自然不会逞强。只见他带着三名战士迅速转移,跑到了公路旁的密林中隐蔽。

穿梭在西山口的密林之中,对于不熟悉地形的庞国兴他们来说,难度不亚于打一场恶战。果不其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同行的周文轩便再度走失,原本四人的队伍此时只剩下三人。当然周文轩并没有彻底走失,后面他也单独归队。

走出密林之后,庞国兴三人继续朝着西山口进发,并在路上和印军的小股部队进行了一场短暂的遭遇战。在这次战斗中,庞国兴将自己的“兵王”能力彻底发挥,击毙了面前全部的四名敌人。

最后庞国兴三人成功到达西山口的主战场,和攻打到这里的大部队会和。而值得一提的是,累了一天的几个人并没有选择休整,而是继续参加了接下来的西山口战斗,并且配合大部队再度端掉了一个印军的炮兵阵地,并且击毙了两名印军军官。

就这样,庞国兴一行四人,在与大部队失联的情况下,选择孤军深入继续作战。通过五次战斗,拿下了攻占印军两个炮兵阵地,击毙七名官兵的豪横战绩,为大部队的进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对此,战后部队也给到了高度的嘉奖。其中王世军、冉福林,以及周文轩三名九连战士荣立二等功,而表现最为出色的庞国兴则是荣立一等功,并在后来还被授予了“战斗英雄”称号。那可是活着的“战斗英雄”,放眼全军都找不出来几个。

当然相比于孤军深入的经历和“战斗英雄”的称号,庞国兴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在战斗报告中写下的那句话: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毫无疑问,通过中印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庞国兴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实战考试,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兵王”。

不过可惜的是,这样的“兵王”连老天爷都嫉妒,只能拥有刹那间的绽放。1965年,25岁的庞国兴因公殉职。25岁本该是一个人最灿烂的年华,而庞国兴的人生却在此草草的落幕,实在是天妒英才。

当然,庞国兴虽然是英年早逝,但他的传奇会永远被铭记,而他的功勋将永垂不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