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引以为傲的神机营武器真的是世界第一吗?为什么明军拥有神机营大炮火桶打败不了鞑靼,康熙却打败了准噶尔_火器_明朝_骑兵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神机营 真的 火器 明朝 骑兵

本文目录

  • 明朝引以为傲的神机营武器真的是世界第一吗
  • 为什么明军拥有神机营大炮火桶打败不了鞑靼,康熙却打败了准噶尔
  • 九阴真经神机营怎么样
  • 明代的神机营为什么挡不住满清的骑兵
  • 清朝的神机营,拥有机关枪等最先进火器,为何战斗力却低得惊人
  •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大明的神机营究竟是怎样的
  • 1明朝的神机营是干什么的2蜈蚣吃什么东西3二战时期的军事技术上有哪些成就4中国哪个省的地盘最大5中国哪个省的地盘最小6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区有多大7侵华日军的总兵力
  • 火器营与神机营谁更厉害
  • 清朝杀手锏神机营精兵3万,装备大炮火枪,为何没能挽救清政府
  • 清朝的神机营,拥有3万多部队,为何战斗力一塌糊涂

明朝引以为傲的神机营武器真的是世界第一吗

明朝时期的火枪

的确,明朝的神机营是当时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类似于现在的特种部队。神机营位于三大营之首(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当然古时候的营和我们现在的营级单位并不一样,神机营的营本身就是指军队的意思而不是指军队的规模编制,实际上当时独立的军队一般都叫营,比如神机营下属部队5000下营,其实就是5000战马组成的骑兵部队。

使用火器的明朝军人

神机营本身有步兵3600人,全部都装备火器(火枪、火铳),骑兵1000人,炮兵有400人,合计5000人左右,实际上神机营每个时期的编制都不太一样。神机营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支步兵全部使用火器的部队,比欧洲最早使用火枪的西班牙还要早100年左右,而且有证据表明明朝的神机营已经有了开花弹的应用。

明朝时期神机营的战术,三段击

神机营在火器方面的装备的确是第一,但是真正让其发挥能力的是战术,众所周知,明朝时期的火器主要还是以火枪为主,也就是说装填好弹药后还要射手点燃引火线后才能发射,基本上两分钟打一发,速度十分慢,因此发明了三段击,类似十八世纪的战术。

前排士兵射击完毕后将火枪递交给中排,中排交由后排装填,并且从后排手中接过装填好的火枪交给前排射击,持续射击能力大大加强。除此之外明朝十分重视火器的发展,在火枪传输到欧洲经过欧洲改良,发明了火绳枪后,明朝在第一时间就制造并且装备了部队。总体上说明朝的神机营领先欧洲大概100多年。

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各位读者大大点波订阅关注吖~

为什么明军拥有神机营大炮火桶打败不了鞑靼,康熙却打败了准噶尔

明朝是汉民族建立的王朝,军事力量以步兵为主体。鞑靼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其民众无论男女,自幼就精通骑马射箭,所以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在广袤的北方草场平原上,用步兵和火炮攻击来去迅速、机动灵活的骑兵,自然是很难占到优势的。

明朝自立国之初就十分重视火药兵器的开发和研究。明太祖朱元璋在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就开始大量使用火炮、火铳等热兵器。公元1360年,身为吴王的朱元璋在鄱阳湖与汉王陈友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水战。双方船队都装备了威力强大的后引线火炮,在鄱阳湖广阔的水面上,这种可远程攻击的火炮对行动迟缓的战船极具杀伤力。水战中,朱元璋船队先发制人,抢占了上风向的有利位置,千帆竞发,万炮齐鸣,配合火船突击,将陈友谅的船队打得落花流水。公元1401年,明朝的燕王朱棣发动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朱棣亲率大军进攻城高池深的军事重地济南府,步兵攻城持久不下,最终使用火炮轰踏城墙,济南府才被攻陷。

到了明朝中后期,火药兵器的研发日臻完备。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就记载了许多火药兵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地雷、水雷、火铳等。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书中还记载的有八千斤神威大将军火炮,说明在明朝中后期,军队已经大量装备重型火炮了。

到了清代,满族统治者对火器的研发丧失了兴趣。满清起自东北平原,以游牧渔猎为生,崇尚骑射,和蒙古草原民族有共同的特长。康熙中期,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带兵亲征。此时的满洲八旗军制还没有衰落,清朝的满蒙骑兵还有很强的战斗力。双方骑兵在蒙古草原驰骋冲锋,展开了机动灵活的歼灭战。康熙帝利用充足迅捷的后勤粮草供应这一优势,集中八旗强大骑兵部队,在乌兰布通、昭莫多等地包围歼灭了噶尔丹主力部队,最终取得了平叛战争的胜利。

通过以上战例可以看出,火药武器在水战、攻城等战役中可以发挥强大的威力,但是面对迅如疾风的骑兵就会收效甚微了。在面对草原民族的强大骑兵时,也只有运用更加精熟的骑射战术才能克敌制胜。这是明军拥有火器却打不败鞑靼的问题所在;也是康熙能够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原因。

九阴真经神机营怎么样

迁都未行将先行 燕京新堵现神机

神机营乃大明禁卫军三大营之一,为多年前明朝大军远征交趾获得神机枪炮法后所置,担负“内卫京师,外备征战”之重任。永乐八年,朱棣下令在燕京为自己修建长陵,迁都之意渐明,并于同年亲自率军从燕京出发大举北征鞑靼,神机营便在其列。

次年朱棣班师回朝,虽迁都之议未决,但迁都之心已定。为防有人从中作梗妨碍迁都大计,朱棣南下前便暗中派遣心腹将领、神机营老营主陆少钧率领一批精锐将士驻扎燕京城外峻岭之中,担拱卫新都之任,并仍以神机营相称。

护都力战众鞭挞 明教暗中施援手

不久后蒙古鞑靼、瓦剌等部察觉朱棣迁都计划,担心一旦朱棣迁都北方,对蒙古各部的征讨定然更加频繁,遂多次派麾下高手潜入燕京大肆破坏新都建设,甚至与大明北方诸多邪派、流寇勾结屡施不义。期间神机营屡次与敌人周旋,虽陆续粉碎鞑靼、瓦剌之险恶阴谋,但面对来去不定的江湖势力却实在力不从心。

神机营众将士一筹莫展之际,却察觉似乎另有一股武林势力正暗中与外族贼人博弈,更在鞑靼刺客刺杀营主陆少钧之时出手相救。经过多方打探之后,陆少钧发现原来是匿迹多年的明教所为。陆少钧与明教前教主韩元恕乃是旧交,深知其安定天下之志向,经历此事后方晓明教原来尚存世间,虽因靖难之役与朝廷对抗多年,却仍不改其志。

为护中原保平安 神机斗胆联明教

此后陆少钧数次暗中派人与明教接触,确认现任教主明时月早已决心不再干涉朝堂之事,而是在多年间一直监视外域武林动向以防止外域贼人进犯中原。而先前蒙古各部联合外域高手企图作乱燕京,明教虽元气未复,却恐蒙古与外域武林欲借此事大做文章,不得不出手阻拦。

如今正值危急之时,蒙古等外族武林高手日渐猖獗,若双方不能联手则大患难除,而神机营众将士虽知明教教众胸怀大义,却碍于明教与朝廷之对立关系,绝难与其公然合作。几番权衡之下,陆少钧与明时月终得达成一致,决定冒险由燕京神机营暗中招收明教弟子入伍,虽无更多军饷军械支持,却可以让明教弟子得以使用神机营将士名义协助陆少钧驱逐外敌……

数月前,明教现身。其教中渊源便已让无数侠士深感大义!而今,与之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隐世门派神机营亦是如此!这般赤胆忠心的铁血门派史,想必待得新版本全面公测之时,明教之“义”与神机营之“忠”将完美结合,不负众望!想成为神机营中的一员吗?想与明教众弟子一起并肩作战,守护这中原武林吗?一切尽在九阴真经12月新版本,我们不见不散!

明代的神机营为什么挡不住满清的骑兵

《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题主的问题本身就有很大的缺陷

我们时常俗称“蒙古铁骑”、“满清铁骑”给了很多人非常错误的印象,那就是这俩游牧民族或渔猎民族是靠着传统的草原弓骑兵或轻装冲击骑兵的玩命冲锋去打天下的。可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蒙古军队在中亚、西亚与东欧的攻坚主力靠的是阿拉伯工匠打造出的重型抛石机(也就是回回炮),以及强迫本地重装步兵参战攻城(俗称萨哈儿队);至于满洲军事贵族,既是明朝传统羁縻统治的卫所出身,又是长于丛林与山地战的渔猎民族,其骑兵的数目更小。总的看,满洲军事贵族在军队编成上更接近于明代早期,在军事技术上与军事战术上同中原农耕民族都十分相似,八旗的主力部队皆为身披重甲(绵甲居多)的披甲重步,使用传统的剑盾与刀盾同明朝军队打肉搏战。在萨尔浒大战老奴在吉林峰歼灭杜松军主力之战、松锦大战中的松山之战中,皆有八旗披甲、百甲顶着明军的火力勇猛地冲上来跟明军肉搏的记载,可以作为满洲军事贵族战术特征的佐证。

搞清楚了满洲军事贵族以重步兵为主的突击战术,我们接着说为什么明军的火器部队抵挡不住满洲军事贵族的重型步兵。又跟大多数人想象的完全不同,明军的火器部队其实装备水平与技战术水平非常之低下,尚且停留在欧洲三十年战争之前的水平上。当然这口锅也不能全算在明军的头上,明朝的北军部队长期同鞑靼与瓦剌的草原骑兵对抗,对于火器的机动性与便携性的要求相当之高,而早期的火绳枪普遍长度较大,装填麻烦,在同草原骑兵的对抗中讨不到便宜。其实欧洲地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不过对于正规战要求较高的欧洲军队很快发明出了由长矛手保护火枪手的战术,而明军就走到邪路上去了:北军部队装备最多的火器是三眼铳,这种东西虽然吹的比较厉害,说是可以连放三响,放完以后拎起来就可以当锤子砸人,但是实际上它的最大作用是:听个响。无论是射击精度还是破甲能力都相当感人,明朝北军之所以大量装备三眼铳,一方面是它操作简单,另一方面是:临敌先放铳,能把蒙古人吓退最好,吓不退再拔出马刀肉搏。也就是说,火铳起的充其量是一个袭扰的作用,靠它去杀敌那也是想瞎了心了。明军拿着三眼铳去对抗满洲军事贵族的结果就是,让后金的历史记载里多了一堆“明军枪炮齐鸣,我军毫发无伤”的记载,而明末的明军卫所制度完全败坏,肉搏能力更加捉急,哪里能抵挡得了如狼似虎的后金军的狂暴冲锋?至于到了后期满洲军事贵族同样搞到了火器,甚至完成了火炮的野战化,双方差距就更大了。

清朝的神机营,拥有机关枪等最先进火器,为何战斗力却低得惊人

神机营,就是由冷兵器转为以火器为主的特殊军队。随着火药的出现,并应用于军事,明朝时期已经出现火枪、火铳、火炮装备于军队。

神机营不仅清朝有,明朝时期也有神机营的存在。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在征交趾时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在朱棣亲征漠北之战中就提出“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此,神机营也成为明军的一个重要兵种,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

清朝军队也装备大量火枪、火炮等火器,但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清政府军队火器装备依旧沿袭祖制,性能大大落后于西方列强军队装备。

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及西方列强的冲突中,清政府深深尝到装备落后于人的痛楚,于是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建立“神机营”,采用西方的洋枪洋炮装备军队。清朝的神机营是在内忧外患的压迫下创建的一支使用新式武器的禁卫军。

但是此时清朝的神机营相比明朝的神机营,虽然武器装备先进数倍,而其战斗力却低的惊人。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

①清朝神机营虽然相比明朝神机营武器先进,但与其竞争者西方列强相比,远远落后于对方,与明朝时期处境不可同日而语。

②清朝神机营成立后机构日益臃肿,成为八旗官员竞相投军镀金的途径,造成军队人员组成鱼龙混杂,缺乏战斗力。

③军纪败坏。据说,慈禧太后调遣神机营准备抵御捻军时,派遣内侍前往观察,发现这些八旗兵竟然在提着鸟笼子在逛茶馆。由此可见,即使有再先进的武器,军纪败坏,其战斗力就无从谈起。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大明的神机营究竟是怎样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明军其实是很锐意进取的军队。

早在元末混战时期,明军就大量使用了火器。

明朝建国以后,明军也大力发展火器,以火炮为例就经过几次更新换代。

当时火器尤其是步兵火器还是比较落后的。

因技术的限制,明军的火铳各方面都比不上蒙古人的弓箭。

火铳的射程太近,只有几十米;射速太慢,装弹需要几分钟时间;威力较弱,只能发射霰弹;比较笨重,大型火铳又长又重;不可靠,容易出现击发失败甚至炸膛现象;高度依赖火药,而火药本身的保存和运输都是难题,那时候的黑火药很容易受潮等等。

但是,相比弓箭,火铳最大的优势就是易于训练。

一个老百姓拿着火铳射击上1个月,就可以基本掌握作战技巧。

然而,弓箭则需要2年以上专业的练习,不是农耕民族可以掌握的,只有马背上的蒙古人才会从小练习。

随着火器的大量装备,出现了神机营,也就是专业使用火器作战的部队。

神机营是明朝京城禁卫军三大营之一,相当重要的。

神机营建立在明成祖朱棣时期。

朱棣是马背上的皇帝,同蒙古人交战过无数次,五次亲征漠北

实战中,朱棣深深感觉到蒙古人骑射的优势。明军单纯比弓箭,很难压倒蒙古人,只能利用大量火器以数量弥补这方面的差距。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连铁器都严重缺乏,是难以大量使用火器的,明军有天生的优势。

当时神机营是京城的御林军,分为火器兵和骑兵,它的作用是拱卫京城,必要时跟随皇帝御驾亲征。

神机营并不是一个营,按照现在来说是一个旅的编制,官兵大约5000人。

其中3600人是火器兵,还有400人炮兵,另外还有1000名骑兵。

其中,作战主力是火器兵和炮兵,骑兵起到辅助作用。

当时装备的火器是霹雳炮3,600杆(步兵轻型火铳),大连珠炮200杆(多管连射火铳),手铳400杆(用于炮兵防御的短火铳)。

至于炮兵则装备盏口将军160位,这是当时的野战火炮。

由于编组的时期是明初,还没有后来常见的火绳枪、虎尊炮、佛郎机、红衣大炮这种比较先进的火器。

神机营的战法也比较先进,采用类似于西方的三段射击。

这也是实战中摸索出来的战法,其实不这么做也不可能。

因火铳射速太慢,必须将部队分为三批,一批射击时另外两批装弹,轮流射击。

这样采用保持火力的持续性,压制敌人骑兵的冲锋。

同蒙古人开战之时,首先以火器兵对抗蒙古骑兵的冲击。

在蒙古人冲锋上来以后,炮兵先进性炮击,随后火器兵立即进行多轮齐射,对蒙古人造成远程大量杀伤。

随后,火器兵后退,由神机营的骑兵和其他部队的骑兵冲锋上去,同蒙古人肉搏激战。

如果蒙古人能够突破明军骑兵,还会有其他部队的步兵进行拦截。

所以原则上,神机营必须其他部队配合,才能和蒙古主力在野战中对抗。

如果独立作战,神机营只适合对付较弱的蒙古部队,或者用来守城。

很多人认为,那么神机营还有什么用处?

其实当年就是这样,火枪是有局限的。

我们的邻居日本,所谓织田信长用火枪打破武田家的骑兵,也是传说。

后来考证,武田家骑兵其实是骑马机动,具体作战时都是下马步行,这才被织田的火枪和木栅栏打败。

如果他们采用骑兵直接冲锋,织田的火枪仍然是拦不住的。

再说,即便是拿破仑时代,欧洲火枪战术已经很成熟,法国火枪兵仍然被俄国近卫骑兵和哥萨克骑兵冲击的七零八落。

其实,直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的火枪面对清军的弓箭,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但是,明军开始编组专业火器部队,说明明朝有这个超前的意识。如果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可以预计神机营会越来越强。

其实从明初到明末,明军手上的火器已经更新换代几次,越来越先进。

可惜,到了清代,这个进步就突然停止了。

1明朝的神机营是干什么的2蜈蚣吃什么东西3二战时期的军事技术上有哪些成就4中国哪个省的地盘最大5中国哪个省的地盘最小6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区有多大7侵华日军的总兵力

1、神机营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队,职责:“内卫京师,外备征战”。

2、蜈蚣的食物广泛:蚯蚓、鼠妇、蜻蜓、蟋蟀、蝗虫、青蛙、尤喜小昆虫。

3、二战时期军事技术上的成就:火炮技术、发动机技术、导弹技术、材料技术、潜艇技术、作战战术经验和指挥等

4、地盘最大的省份是海南

5、地盘最小的省份是宁夏回族自治区

6、抗战时期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以上的土地沦为日寇之手

7、侵华日军总共用了约700多万的兵力

火器营与神机营谁更厉害

火器营选八旗满洲、蒙古习火器之兵,另组为营。营兵有鸟枪护军与炮甲两种,额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鸟枪护军六人,炮甲一人,分内外二营操演,在城内的为内火器营,分枪、炮两营。在城外的为外火器营,专习鸟枪。内外二营,共有鸟枪护军五千二百多人(内有护军校、蓝翎长、队长各一百二十人,并有笔帖式十六人掌文移)炮甲八百八十人,养育兵一千六百五十人(备补充鸟枪护军),三种兵总数是七千八百多人。内外火器营分别定时训练,除操演枪、炮之外,并操演步射、骑射及各项技艺。

清朝杀手锏神机营精兵3万,装备大炮火枪,为何没能挽救清政府

大清的灭亡,主要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内忧外患,气数已尽。有人形容清朝像一个破房子,四面漏雨,八面透风。各种的挣扎努力都像是一个裱糊匠用纸裱糊一个破房子。什么用处都没有。

清朝杀手锏神机营精兵3万,装备大枪火炮也只是一个裱糊匠的功能,挽救不了清朝政府。

清朝的神机营,拥有3万多部队,为何战斗力一塌糊涂

看待晚清军事改革不妨多一些客观视角,而不应刚上来就一棍子拍死。

八旗神机营成立初期,由于高层重视(慈禧支持+亲王领衔)、薪饷丰厚(饷银超过当时一般八旗京营1至2两)、兵丁大多精壮,而且聘请了英国教官加以严格训练,颇有一番重振旗鼓的新气象。

经过一番努力,从1862至1880年,整编后的神机营创造了一系列战绩。当时京师周边形势十分动荡,捻军就在华北地区活动,还有不少马贼横行京畿重地,因此神机营成立后不久便奉命出击前往陕西、陕西、直隶等地与捻军作战。

据《清会典事例》记载,从同治四年到同治九年(1865-1870),神机营至少在京城周边地区作战6次。1865至1866年被派去镇压东北马傻子(原名马振龙)农民军,1866年5月神机营与前者在吉林境内决战,清军依靠较先进的洋枪洋炮猛烈攻击对手,造成农民军很大伤亡,最终将之剿灭。

最值得一提的是,1875至1880年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期间,神机营给予前者很大支持,不仅从现役装备中调拨了大量武器弹药供应前线(史载仅1875年10月下旬就向哈密拨发洋枪200杆),还挑选部分精锐官兵随征作战,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外,神机营发挥自身特长,承担了对京师各旗营、绿营和东北八旗军的训练任务,还向乌里雅苏台、库伦、科布多等边疆地区派去官兵训练当地驻军操演火器。

但需要说明的是,神机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名为“火器部队”,但装备并不是太精良,1万官兵中只有最精锐的“威远队”(约2000人)配备了新式火器(西洋进口+自行仿制)。后来神机营扩编至1.5万人后,装备最好的“威远队”也只有5000人而已。也就是说,神机营中新式武器的配备比例从未超过三分之一。

1898年,开创“小站练兵”先河的大臣胡燏棻(袁世凯正是接他的班组建了北洋新军)就向清廷上奏称京城神机营“仍沿旧制,所用鸟枪、抬枪难与洋枪比较争胜”,建议给神机营尽快全部配备新式枪炮。换言之,直到八国联军侵华前夕,神机营仍远未到“全体配备毛瑟步枪、克虏伯大炮和机枪”的水平。

至于神机营的衰败腐化,与整个晚清中国的江河日下捆绑在了一起,套用现代军事术语就是“没法形成有效的体系作战”,光靠一两支装备洋枪洋炮的精锐部队也挡不住外敌入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