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良渚人被黄帝征服,如何在春秋时期重新崛起?汉武帝的谥号“武”,究竟是讽刺,还是夸奖_谥号_皇帝_开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武征 谥号 皇帝 开国

本文目录

  • 长江流域良渚人被黄帝征服,如何在春秋时期重新崛起
  • 汉武帝的谥号“武”,究竟是讽刺,还是夸奖
  • 为什么诸葛丞相要那么着急讨伐魏国呢
  • 西周制《谥法》,如何给秦始皇追加一个谥号
  • 曹丕给父亲曹操的尊号“魏武帝”,是不是不孝的体现
  • 夷陵之战前后,曹丕本有机会一统天下,为何却始终观望
  • 魏晋南北朝开国君主皆为卓越之人,为何其谥号都含有“武”字
  • 杨坚,李世民,赵匡胤,朱棣,这几位都是有武功的,战争军事都出色,为啥都叫文皇帝

长江流域良渚人被黄帝征服,如何在春秋时期重新崛起

这个题目是很成问题的。良渚人被黄帝征服???又在春秋时期重新崛起?

先说说良渚文化的情况吧。良渚文化是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一系列重要的新石器文化遗存,距今5200—4000年左右。关于良渚文化的灭亡,目前主要有几种说法:一是气候恶化论,说的是当时正处于冰川期;一是洪水论,认为当时出现冰融期;一是文化吸收论,认为注重精神生活的玉文化被代表生产力的青铜文化吸收。

至于战争论,也是一种说法,确实有人认为良渚文化是蚩尤部落,被黄帝部落灭亡,但是猜测成分过重,把考古遗址和历史传说强行等同,怎么也不靠谱。就像有人认为良渚文化是防风氏,被大禹所灭亡了一样。其实都是证实不了的臆测之辞,提出来也价值不大。而且当时的战争主要还是发生在东部与西部之间。

所谓“良渚人在春秋时期重新崛起”,那是把越人当做良渚文化的后裔了,实际上这也不可靠。良渚文化和于越文化虽然位置重合,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良渚文化在灭绝后一千年间,太湖地区还没有任何能与其相比的文化遗存。而于越文化则更可能来自江南丘陵一带,虽然有断续的良渚文化传承下来,但绝对不能说是主流。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汉武帝的谥号“武”,究竟是讽刺,还是夸奖

开国始祖日高,汉高祖刘邦,崇文宣仁日文是汉文帝刘桓。景帝一生励七囯之乱亦是历精图治,仅也无歌功颂德表以庙号。汉武大帝雄才大略开疆拓土,罢除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封建社会君权统一致高无尚的先河,终其一生穷兵黩武,驱魔杀匈,捍卫和张显了大汉帝国的铮铮铁骨,打败了不可一世杀人如麻的北方匈奴,谥号武是誉美之词,无语伦比,名致实归。其后世孙日宣帝皆为上上歌功颂德美誉。

为什么诸葛丞相要那么着急讨伐魏国呢

很简单,以弱敌强,弱者必须主动出击。如果双方和平发展,短期看,蜀国可以过一段安稳的日子,但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的差距会越拉越大,那时候更麻烦。

我们以人才来举例。诸葛亮刚开始北伐时,部下有来自冀州的赵云、荆州的魏延、凉州的马岱、降将王平等,这些人才,都不是益州本土人才,而是刘备戎马一生,转战四方,从全天下搜罗的宝贵人才,具备高超水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人才渐渐老去,那时候,蜀汉集团只能依靠益州一州的人才了,只凭借益州的人才,想要和天下抗衡,这是不现实的。

类似的,还有人口、钢铁、战马等资源,双方的发展潜力不一样,这些差距会越来越大。

所以,诸葛亮主动求战,尚有一战之力,如果和平发展三十年,那时候估计连打都不用打了,差距已经过于悬殊了。

因此,诸葛丞相着急讨伐魏国,是希望能尽量蚕食一些魏国的实力,尽量缩小一些差距,避免到最后连一战之力都没有。最后从情感上来讲,诸葛亮也希望能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要实现刘备兴复汉室的愿望。

总之,诸葛亮是值得尊敬的,他的行为也是合理的。

西周制《谥法》,如何给秦始皇追加一个谥号

我认为,秦始皇的庙号应该是“高祖”,谥号“文”,就是:

秦高祖文皇帝。

先来说说这个庙号。

《孔子家语》中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记载,功指开创之功,德指守成之德。

“祖”和“宗”区别是有功还是有德。

皇帝被称“祖”,或为始受封者,或为始受命者,“祖”是一个皇朝的开创者,“宗”是这个皇朝的合法承继者。 所以,开国皇帝都称为“祖”,秦始皇当然也不例外。

开国皇帝的庙号,有“太祖”和“高祖”,后代中称祖的还有“世祖”、“成祖”和“圣祖”。 这些“祖”也是有区别的。

太祖,为始受封者。在建立这个皇朝的过程中,没有受到祖先的荫惠,全是靠自己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硬磕出来的。

比如说,汉太祖高皇帝刘邦,贫苦农民出身,几代祖宗都是庄稼汉,刘邦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可没沾上一点光。还有宋太祖赵匡胤,虽然父亲曾经当过小官,但也不是什么封疆大吏,赵匡胤在奋斗过程,是靠自己一杆齐眉棍打出来的。最鲜明的是朱元璋,十二岁以前就没穿过鞋,从乞丐、和尚到皇帝,没沾上祖宗半点光。

高祖,为始受命者,称为“高祖”的开国皇帝都是沾了祖宗光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隋高祖文皇帝杨坚,他是大户人家出身,未当皇帝之前,他老爸就被北周封为“隋国公”了。还有唐高祖李渊,他爷爷被封为“唐国公”,开拓皇朝,受了祖宗的恩惠。

世祖,承命不迁。就是为皇朝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国号没有变。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世祖光武帝刘秀,推翻王莽,恢复汉室江山,从地方夺取中央,国都也发生了迁移。元世祖忽必烈,也是从地方到中央夺取天下,也是都城迁移。还有清世祖顺治,入关进京,获得天下,都城从盛京迁到北京,开启了新的时代。

成祖,明朝朱棣的庙号,以前庙号为“太宗”,后来嘉靖搞“入庙之争”,把朱棣搞成了“成祖”。

圣祖,道德化民。 这是清朝康熙的庙号,雍正即位后,宣扬老爹的伟大功绩,“名为守成,实有开拓”,也称祖了。
咱们看秦始皇这个情况,比较符合哪一项呢?

秦始皇的祖先是受周王室之封于秦,这个封号早就有了,赢政并非始受封者。他夺取天下,成为始皇帝,是受祖先的荫惠的。但秦始皇开创了帝制,他是始受命者。

所以,秦始皇的庙号称之为“高祖”最为合适。

再来说说谥号。

谥号讲的功绩,始皇帝征服六国,统一了天下,不仅仅是统一了政权,更重要的是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行郡县而罢百家,统一了国民的思想。

秦始皇最伟大的功绩在于一个“合”字。经天纬地,万邦为宪,化成天下。
秦始皇流传千古的业绩更
多在于“文治”,而不是“武功”,“文”这个谥号,也比“武”要高端得多。

我认为,给始皇帝定个“文”的谥号是最为恰当的。

所以,称其为:秦高祖文皇帝。

曹丕给父亲曹操的尊号“魏武帝”,是不是不孝的体现

这个问题应该受《魏氏春秋》一则记载影响,曹孙合力击败关羽后,孙权上表请求曹操称帝,臣下也劝进,连夏侯惇也劝他说有几十年平定天下之功,可以当皇帝了“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曹操回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结合这句话前后之意,是指不务虚名而处实祸,如果真的天下归心,他当周文王姬昌就可以了,潜台词是如果有机会,称帝让下一代的人去做吧。文王天下有其三而还对殷商称臣,至武王姬发才推翻商朝建周。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或者是心仪“文”字的,而曹丕当上皇帝后,就把他老子谥号定为“武”,才引出了这个问题。

曹操的谥号武字,是从曹丕当上魏王就有了,称武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一人上位,全家受封“追尊皇祖太王曰太皇帝,考武王曰武皇帝,尊王太后曰皇太后”,因国号魏,谥号武,后人便常用“魏武”指代曹操。(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这个谥号从《逸周书谥法解》说“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刚强直理则有不屈、忠恕之意,威强敌德则指兵威势力可以和德行匹敌,克定祸乱比较突出,汉末天下是曹操挽狂澜于既倒,天下若无曹操,不知几人称孤几人道寡。后两句的以法正民,多次用兵等事,曹操都若符节拍,可以说,这个谥号定得极为合适。

而曹丕的谥号是“文”,好像抢了他老子的心仪对象,其实是对谥法的误解,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用什么谥号帝王本身很少有发言权,都是去世后子孙和臣下根据礼节而拟定,秦始皇就曾因为这一点认为以臣议君,以子议父不合理而废掉谥法。西汉才恢复。(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谥号个人很难控制左右,从汉宣刘病已为祖父刘据正名追谥也可看出,宣帝提出后众臣商议“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得了一个谥号“戾”,这事也让后人议论纷纷,不管本意如何,都不是一个好谥号。从这里可以看出皇帝对谥号的干涉是有限的,就算曹操谥号为“武”,也是众人议定,不是曹丕能说了算。

而从曹操说吾为周文王时的对象和环境,应该并不是要谥号“文”,而是表达一种不篡汉的态度,不管曹操为建立魏国下了多少血本,瓦解了多少忠于汉室的人和团体,终其一生,确未曾踏出篡位这一步,或许时机不成熟,或许心念自己曾为汉朝忠臣,也或许感于荀彧之死,这位老友铁杆部下忧愁的目光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曹操生时无论功业多大,还是汉臣。

夷陵之战前后,曹丕本有机会一统天下,为何却始终观望

看三国演义,为古人担忧!不少人为曹魏惋惜,以为夷陵之战,曹丕本可趁鱼蚌相争,先灭掉吴、蜀其中一国,形成唇亡齿寒的态势后,再对另一国形成臣大威胁,最后,一鼓作气进行剿灭,从而统一全国;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曹丕在夷陵之战前后,都始终保持着缄默的观望态度,并没大动干戈!做法似乎令人费解,其实有迹可寻!
关羽兵败后,精明的曹丕及时召集群臣,询问蜀国的动向,大臣们分析,蜀汉是撮尔小国,关羽是刘备的五虎上将之首,现在兵败被杀,对蜀国有震慑作用,再加上兵源、资源有限,近期不可能出兵东吴复仇的!

刘晔却力排众议:“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於终始之分不足。”《三国志.刘晔传》

刘晔眼光独到:他准确地预测到关羽一死,蜀、吴两国不共戴天,已是鱼死网破的态势,两国必有一场殊死搏斗!所以,曹丕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应付这场战争,从容不迫地进行谋划,使曹魏利益最大化。

而刘备不出刘晔所料,不听诸葛亮、赵云的劝谏,一年后,倾蜀中精锐伐吴,刘晔不失时机,主动献策,

“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

他建议,在蜀伐吴时,联蜀汉灭东吴,他判断,刘备已愤怒到极点,如果知道我们也进军东吴,一定会与我们一起瓜分东吴的土地。

曹丕如果采纳此计,则有可能一举荡平江东,但曹丕苦心孤诣,另有计策,他提出联吴攻蜀:

“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对此,刘晔的回答则是:“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

而现实是,曹丕没轻举妄动,这是为什么呢?

1.刘备伐吴前,曹丕刚篡位成功,政局不稳,人心没收,曹操在位时,就出现过汉臣叛曹的例子,曹丕上位之后,自然是先要稳住阵脚,以建立曹魏中央的威信,另:曹魏北方还发生了叛乱事件。曹真、曹仁等正率领众将士平叛在外;刘晔灭吴计策固然巧妙,但他只是谋士,而曹丕是政治家,是一国之君,要权衡政治利益,所以,设身处地后,他的按兵不动是有道理的。

2.曹丕上位后, 孙权突然变成了会事的小媳妇,开始示弱:

“自魏文帝践阼,权使命称藩,及遣于禁等还。”《三国志吴主传》

又是俯首称臣,又是送还俘虏的,这减轻了曹丕的敌对心理,曹丕称帝,孙权还用具体行动表示了支持,这一切让初登大宝的曹丕很受用,产生了一定的麻痹心理,最终决策是“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魏晋南北朝开国君主皆为卓越之人,为何其谥号都含有“武”字

魏晋南北朝,各国开国君主谥号为:

魏:实际开国君主武帝曹操;

晋:武帝司马炎;

宋:武帝刘裕;

南齐:高帝萧道成;

梁:武定萧衍;

陈:武帝陈霸先;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东魏、北齐:实际执政者及实际开国君主神武帝高欢;

西魏、北周:实际执政者及实际开国君主文帝宇文泰。

(其余十六国、及地方割据政权君主不计)。

这里面,只有齐高帝萧道成、北周文帝宇文泰,没有加“武”字谥号,其余诸人,皆加“武”字谥号。为何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国君主多谥号为“武”,这要从谥号法说起。

《逸周书·谥法解》有载: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号曰谥。

前代君主去世后,后继君主及大臣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一个评定性的称号以示盖棺论定,这就是谥号最初的意义所在。而在最初的谥法中,“文”、“武”是最高的评价。

直到汉高帝刘邦登基,为显示自己受天命而开辟新朝,功最高,所以上尊号高皇帝。谥法原本没有“高”字,自刘邦始,“高”字在谥号中更优于“文、武”二字。隋唐之后历代开国君主,多用“高皇帝”为谥号。而高在谥法中,也被明确为: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但在魏晋时期,“高帝”还不是开国君主谥号的主流。

“武”,在谥号法中所给出的含义为: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可见,在谥号为武的君主,其一生大多是与战争紧密相连,对外对内经历过频繁的军事行动,拥有赫赫武功,建立了“威彊敌德、克定祸乱”的成就。但在挥洒武力的同时,不免也有“刑民克服、夸志多穷”的负面影响,所以“武”字谥号,是对他们的最好身后评价。

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处于大分裂、大纷争时期,政权更迭层出不穷。为了获得权力、应对敌方,掌握军事力量是最简便、也是最可靠地手段。有志于夺取天下,建立新政权的乱世枭雄们,自然在战功方面一定要出类拔萃,高人一筹,这样才不会在残酷的征战中被淘汰出局。

以这一时期谥号“武帝”的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来说,他虽然文才斐然、文治能力也十分出色,但后世对他更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战功:其一生参与大小战役五十余次,历时四十余年未曾远离战场,六十高龄还亲自率军出征陇西。治军严谨有度,作战奖惩严明,并在军事后勤上也是顶尖水平。这些优异的军事指挥能力,才是曹操平定北中国,十分天下有其七,从而为曹丕成功代汉建魏创造了有力的先决条件,曹操谥号“武帝”,实至名归。

魏晋时段其他开国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虽然是承父祖三代人的荫泽,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争而平安取代曹魏,但终究渡江灭吴,统一华夏,克定祸乱,可以配得上“武帝”。

宋武帝刘裕,平民出身,素有大志,投北府兵征战半世,定卢循、击桓玄、灭南燕、破后秦、收复二京,武功赫赫,南北少有匹敌,所以谥为“武帝”,完全实至名归。

梁武帝萧衍,发动钟离大战,以少胜多,大破北魏。更以七千白袍军伐魏,大战四十七,全胜!攻城三十二,皆克!梁军战绩,令萧衍赚足赞誉。虽后来老年昏聩,好佛法,识人不明导致身死国灭,但以一生成就评价,勉强够得上“武帝”谥号。

陈武帝陈霸先,安定广州军变、击败侯景、反击北齐,恢复江南、安定梁末乱局,身经百战,代梁自立,无人不服,绝对配得上“武帝”谥号。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继位,收伏贺兰、铁弗、高车、柔然诸部,破灭后燕、占据北方。以破落代国遗族,积聚力量,终于击败强敌,拓展疆土,将奴隶制代国推进至封建制魏国,去世后谥号“道武帝”--以德化民曰道,威彊敌德曰武,毫无问题。

东魏、北齐:实际开国君主、神武帝高欢:灭尔朱氏、收取五镇、迫走魏主更立新君、治军严明,与西魏连年交战虽胜少负多,但为人深沉,富于机谋,军政天赋出色。东魏、北齐得以立国,全赖高欢所筑坚实基础。死后谥号“神武帝”-----“民无能名曰神”、“刚彊直理曰武”,勉强够上“武帝”资格。

另两位未上“武帝”谥号开国君主:

南齐高帝萧道成:虽为将门虎子,也是戎马一生,但代宋自立后,有鉴于刘宋灭亡之弊,所以治国务从俭约清明,减免百姓负担,宽简刑罚赋税。自奉甚简,以身作则,曾言“使朕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粪土同价”。革除宋以来的诸多暴政,修建儒学,招揽人才。减免赋役,安抚流民,朝政较严明,官民得以安业,文治优异。但自登基后,军事上以防守为主,不轻易动兵,所以后世评价“基命之初,武功潜用。”崩逝后,以其文治及自奉简朴品质,谥号“高帝”,实属难能可贵。

西魏、北周:实际开国君主、文帝宇文泰:虽出身武将,军事能力也十分优秀,收取贺拔岳部众、率众攻灭侯莫陈悦、曹泥,统一关陇。并与高欢鏖战经年,数次以少胜多,巩固西魏统治。但相比武功,宇文泰文治成就更高:仿《周礼》设立六官,将官吏任免之权收归中央,开展建立选官之法,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府兵制度,提高西魏军政组织能力。恢复均田制,规整租庸调制,以劝课农桑衡量地方政绩。而宇文泰在位时所颁行的官制、兵制、选官法等制度,是后世隋唐政治制度渊源,宇文泰文治更胜武功。所他去世后,西魏上谥号“文王”,北周上谥号“文帝”,以彰显其功业。

杨坚,李世民,赵匡胤,朱棣,这几位都是有武功的,战争军事都出色,为啥都叫文皇帝

严格来说,这个题提的不够严谨。除了杨坚,另外几位皇帝的谥号中都有“武”。

一、首先,文比武更有内涵。

谥号的文,其实比武更有内涵。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湣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所以,上述这几位得到文的谥号,应该是不错的。

二、为什么武功突出,却不谥武?

那么如题,为何军事成就突出,不能追尊“武”呢。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先一代皇帝已经霸占了武的谥号,他们不能再用了。

一般来说,开国功绩,是武的巅峰,所以不管哪朝哪代,开国皇帝追尊“武”,这是定例。

所以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贞观朝被尊为“大武”皇帝。朱元璋的谥号也是武皇帝。那么他们的儿子,就不能再用武的谥号,或者说,就算谥号中有武字,也不能简称为文帝了。所以尽管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太宗)朱棣都有再造之功,他们也绝无可能和父亲同谥,或者同以武作简称。

比较特殊的是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也是开国之君,而且还灭了陈朝,武功隆盛,这是绝没有问题的。但他之所以没有谥为武,还是因为父亲占了武字。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北周的大将军,他虽然及身之年与皇帝没有任何关系,但他死后,杨坚建立隋朝之后,追念父亲的功劳——隋朝的国号,就是从杨忠吞并随郡而来——追尊父亲为武元皇帝。所以,杨坚就不能再谥武了。

三、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谥号中其实有武。

唐太宗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宋太祖谥号是“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明成祖谥号是“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其实谥号中都有武。只不过谥号太长,武字淹没在这么一大火车皮里了。而且唐朝以来,皇帝的谥号一反之前朝代的惯例,越加越长,这样就无法再以谥号称呼皇帝了。所以这几位皇帝虽然有文也有武,但都不以武称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