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大家心里都会充满了同情,他不好女色,勤勉朝政,对于朝廷上的弊端更是零容忍,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还是难以挽回大明不断衰败的命运,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没办法,跑到煤山上了结了自己的一生。很多人就纳闷了,这崇祯身上到处都有明君的影子,怎么还能把大明给整的亡国了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用人,崇祯用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多疑刻薄”。具体怎么回事儿呢?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首先一个就是袁崇焕,袁崇焕早在万历四十七年就中了进士,算是个典型的四朝元老,刚开始的时候在福建邵武县担任知县,由于表现出色,政绩很好被上级重视,再加上他自己对于军事这一块儿有着相当大的兴趣和造诣,所以一直有心到辽东边塞去历练一番。等到三年任满之后,袁崇焕跑到京城汇报工作,御史侯恂见他谈吐不俗,认定这是个人才,就提拔他到兵部任职。
没过多久,边关告急,广宁被后金军攻陷,大明上下一片人心惶惶,袁崇焕听说此事后却显得非常兴奋,他立马跑到前线视察,回来之后就毛遂自荐:“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那些大臣们正愁没人顶缸呢,一见袁崇焕自己站了出来,纷纷表示赞成,对着他一通夸赞,然后就拨给他马匹器械让他去了,坦白说,这样的日子虽然艰苦,可无疑是袁崇焕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终于有用武之地了。可惜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后来袁崇焕被魏忠贤排挤,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深感失望的他愤而辞职回乡,赋闲去了。
崇祯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铲除了当时的大祸害魏忠贤,接下来他开始重新整顿朝政,他从被魏忠贤陷害的官员名单当中发现了袁崇焕,又通过多方打听了解到这个人文韬武略都可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帅才,所以就礼数甚周地请他出山,帮他解决自己的心头大患。
袁崇焕早年受到不公正待遇,对前途心灰意冷,这会儿心里正憋气呢,突然看见崇祯这么做,简直是受宠若惊,赶紧到北京来见驾。俩人一见面,崇祯非常开心,先是对着袁崇焕大肆夸赞了一番,然后问道:“什么时候能够彻底解决皇太极?”此时的袁崇焕已经被捧到天上下不来了,见皇帝这么问,立马心口说了一句“臣借皇上龙威,计五年,全辽可复!”崇祯一听这话就更高兴了,看来今天这功夫没白费,大明中兴有望了。
等到袁崇焕下来之后才发现自己牛皮吹大发了,可话已经说出去了,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干,到前线去还真是卖力,连着打了几个大胜仗,最厉害的宁远一战,一炮轰死努尔哈赤。崇祯在后方得到消息,高兴地不得了,直夸袁崇焕能干。可没过几年,这种和谐局面就被打破了。
皇太极继位之后,意识到袁崇焕不是个简单角色,就想办法绕到蒙古,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得到消息,立马带领自己手下的部队往回赶,好不容易把清兵给赶走了,却被皇太极的反间计给坑了。
崇祯听信了两个太监的消息,认定袁崇焕有异心,把他抓起来判了磔刑,千刀万剐了。坦白说,这袁崇焕在策略上却是有点儿失当,可也不至于受这么狠的刑吧?底下那些大臣得到这个消息,纷纷上书求情,崇祯一概不听,结果自毁长城。
不仅仅是袁崇焕,还有一个非常无辜的人也在这次事变中死去,而他的理由则更为荒唐,这就是王洽。这王洽也是万历年间的进士,资历相当老,早年的时候当过吏部稽勋主事,天启在任的时候又做了太常少卿,右佥都御史等职位。等到崇祯上台之后,王洽由于表现出色已经做到了工部右侍郎的职位,他就自己的本质工作给崇祯皇帝提出过很多合理的建议,崇祯一听有利,就都照他说的做了,从此之后,王洽得到崇祯帝的重用。
等到了皇太极绕道蒙古打到北京来的时候,还真是气势汹汹,王洽和袁崇焕等人虽然竭力抵挡,可由于准备不足,还是让清军沾了点儿便宜。崇祯皇帝心里十分着急,就召集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结果周延儒除了一个十分不靠谱的主意:“世宗斩一丁汝夔,将士震悚,强敌宵遁。”
说白了想让崇祯效仿嘉靖,拿兵部的人开刀,以求达到杀鸡儆猴震慑敌军的效果。这主意本来已经够荒唐了,可没想到崇祯的鉴别能力更让人堪忧,他居然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可怜的王洽,兢兢业业守卫大明,耗尽了自己的心力,最后就这么被迫害致死,实在是让人惋惜!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事的恶劣效应还远不止如此,剩下那些大臣看到崇祯手段这么狠,心立马凉了一大半:袁崇焕那么厉害的人都死的这么惨,咱们以后要是稍微有点儿错处,还不定什么下场呢?干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就躲吧,时间一长,没有人真正为崇祯效力了。四梁八柱都倒了,崇祯的工作做起来自然也是难上加难,再加上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等种种因素,到了1644年,持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