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根据《明实录》的记载,天启皇帝似乎并没有智力缺陷,那么天启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
- 天启皇帝真的是历史上说的是个木匠皇帝吗有何依据
- 关宁锦防线是明末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为何有人说是它拖垮了明朝
- 袁崇焕到底是忠臣良将,还是卖国奸贼
- 孙承宗和袁崇焕谁更厉害
- 毛文龙死后皮岛就没人驻守了吗
- 提起保定,你首先想到哪个历史名人
根据《明实录》的记载,天启皇帝似乎并没有智力缺陷,那么天启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
天启帝朱由校非但没有智力缺陷,且非常聪明!并且,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心知肚明的。在其去世之前召见其弟信王朱由检时说了一句话“来,来,吾弟当为尧舜“。说明其对自己是个不成功的皇帝是有所认识的,并对其弟抱有很大期望。从当时的历史环境而言,选择信王继位是最合理的安排,也是唯一的选择!至于其在位期间,权阉魏忠贤把持朝政,至有“九千岁“之称,看似大权旁落,实质上是天启帝主动放弃了一部分施政权!以现在观点看,是严重不作为!然而,较之于其担父万历帝数十年不上朝,似乎也不是什么太出格的事!区别仅在于权力的运行一依赖于内阁,一依赖于太监集团而已!在天启帝在位期间,尽管阉党权倾天下,但始终依附于皇权而存在。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象唐王朝唐肃宗以后太监可以决定皇位继承,甚至剥夺皇帝生命的情况发生!魏忠贤本人也被继位的崇祯帝一纸诏书而发配到凤阳!直到其死,也没有与皇权发生激烈的较量与斗争!尽管魏忠贤时期的天启朝政混乱不堪,但是,魏忠贤对待刚崛起的后金努尔哈赤势力不象后来的崇祯帝张皇失措,大致做到了应对有据,用人得当。对后金保持了军事压制!后世对魏忠贤之评价在这一点上应该保持公允的态度!总之,天启帝虽然较之于明朝前代诸帝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其对自身认识相对还是比较清醒的。
天启皇帝真的是历史上说的是个木匠皇帝吗有何依据
我就是桀骜的小学生,一个爱历史的小学生。
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当然我也只能代表自己。
天启皇帝一个很有名的皇帝,在我们各位学的历史书上他是一位昏庸的皇帝,也是一个出色的木匠。什么时候书院那本教材上面说的。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位皇帝是否真是一个“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为明光宗朱常洛长子,说天启皇帝前呢我们可以说说他老子朱常洛,朱常洛为万历皇帝长子,但是万历不喜欢其母王氏导致对这个儿子也很是冷慕,神宗死。光宗上位仅仅20来天就因红丸案”而暴毙,史书记载这家伙身体不好还喜欢胡来吃春药那种。反正不知道咋回事皇帝当了不到一个月不可能对自己的儿子进行这个皇权教育,来吧年纪小小的天启小由校上位了,皇帝上位了身边人自然得道升天。咋的千岁魏千岁上来了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也就是内廷首相厉害克拉斯。大家都知道明朝出现了两次大规模军队团灭事件,具体不多说其中厉害大家都应该了解, 爷爷在位时候一大堆军队都没了最厉害的戚家军也没了。东北山林出现了一大批造反的,来势汹汹,天启皇帝呢没办法,军队让爷爷败光了,朝廷上一睁眼一个自己的人都没有,老子死的早啥都没给他。没办法举目无亲你相信谁,也就只能是我们的大太监魏公公了吧。一个大领导下面的人都是一个队伍的这个班子很难带,所以天启皇帝推出来了太监党。又可以给自己捞钱办事,也能恶心对面那群腐儒。天启皇帝在位期间没有农民起义,在对金战争中也是连连大捷。这些得益于天启皇帝”无为而治”。其实天启皇帝有自知之明也只知道知人善用。一个皇帝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去过问,只要把控大局知人善用就可以了。当时明朝最大的问题是财政入不敷出、国库空虚问题,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其他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崇祯帝表面看上去沉迷于木匠,可是一点都不糊涂。他发现魏忠贤对自己忠心耿耿并且具有很强的治国才能,于是他把政权交给魏忠贤大理,自己则幕后指使。魏忠贤不负厚望采取了系列赋税改革:减轻农业税,加大对土豪地主、工商业税收的力度。这系列税收政策有力的稳定了明朝的政治居民,明军对后金作战也扭转了明军屡战屡败的局势。
皇帝也是人也需要个爱好,后世的某皇帝不也是一个喜欢给别人作品下记号莫跟牛皮癣一样。
皇帝有个人爱好很正常 关键这个爱好还很好,积极向上不损害身体。又没碍着大明朝发展,不知道后世学者给他扣了个木匠皇帝的贬义帽子。
木匠皇帝没有亡国,反而众正盈朝的傻白甜亡国了。历史就是个小姑娘,打扮打扮谁知道谁是谁。
关宁锦防线是明末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为何有人说是它拖垮了明朝
崇祯皇帝一继位就面临两大问题,农民起义风气云涌和建州女真崛起。明朝面临两线作战,耗费很大,当然很难受。不过崇祯刚继位,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想有一番作为,于是重新启用被罢官的袁崇焕。
袁崇焕提出了五年复辽计划,崇祯急于出成绩,也为了解决两线作战的困局,能用五年时间彻底解决辽东问题,他当然很高兴。崇祯给予袁崇焕极大支持,国库空虚,就增加辽饷,甚至动用自己的小金库。
崇祯朝,地球处于小冰河期,自然灾害不断,再加上明朝末年,官场腐败,官员盘剥百姓加剧,人民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才造成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崇祯增加辽饷,自然是加重了农民负担,使更多的人交不起税,为了活命,纷纷加入起义军。起义军队伍越壮大,剿灭起来越困难,需要的费用也就越大。
国库没钱,辽饷也增加了,关宁锦防线钱还是缺钱,大臣周延儒给崇祯出主意,全国各地有很多驿站,这些驿站基本成了官员免费旅游的服务站,裁掉这些驿站可以节省很大一笔开支。崇祯欣然答应。驿站被裁,大批驿卒失业,生活没了着落,也加入了农民起义大军。李自成就是其中一员。
崇祯二年,皇太极绕道蒙古部落,从喜峰口入关直逼北京,崇祯复辽梦想破灭,关宁锦防线不再有复辽任务,但它还是阻止清兵入关最重要防线。毕竟清兵入关山海关是最近的道,这条防线还得守。
有人说,放弃宁远和锦州,明军撤回山海关,不是可以省下很多钱吗?辽东经略熊廷弼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山海关到北京才几百里,无险可守,北京安全无法保障,皇帝能干?放弃宁锦,朝廷必须南迁,可是崇祯至死也没能离开北京。虽然清军可以越过燕山入关,但是他们问鼎中原必须打通山海关通道。所以,关宁锦防线必须守,而且还要重点防守。
1640年,明军派洪承畴率领十几万大军解锦州之围,这十几万军队是西北平定农民起义军的部队,结果松锦之战大败,洪承畴被俘投降,十几万大军化为乌有。
洪承畴走了,给农民军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李自成快速壮大起来,最后颠覆了大明。
关宁锦防线耗尽了大明的财,耗尽了大明的百姓,耗尽了大明的军队,说它拖垮了大明没错。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袁崇焕到底是忠臣良将,还是卖国奸贼
奸臣一般都有为自己谋利益的特点,比如谋财,再如谋官,袁崇焕没有这个特点。
清代资料大多记载袁崇焕清廉,《东莞县志》中说,“籍没之时,搜索家所,曾无半亩之田,一椽之屋”。按这种说法,袁崇焕简直是赤贫。不过明朝记载抄袁崇焕家时,他在东莞老家的不动产约合5000两白银。这两个记载似乎矛盾,细分析没有问题。袁崇焕把他的不动产无条件送给了他的弟弟袁崇煜,他不就房无一间地无一垅了嘛!袁崇焕被抄家,他弟弟的家也是要被抄的,这样数就合上了。
袁崇焕是蓟辽督师,一个封疆大吏,在大明朝腐败的官场上,有价值5000两的不动产,也算是清官了。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定了九条罪,这九条罪中没有经济问题。可见崇祯也不认为袁崇焕是贪官。
袁崇焕关宁锦打了胜仗,没有得到奖赏,反而被魏忠贤罢了官。崇祯杀了魏忠贤,把袁崇焕请回来担任蓟辽督师,继续抗击清兵。袁崇焕并没有挖门盗洞,送礼打关节,跑官要官,他返回官场是崇祯请回来的。这和奸臣曲意逢迎,为自己谋官铺路,靠踩压别人一路爬上去的人完全不同。
从以上两点看,袁崇焕和奸臣对不上号,那他是不是忠臣?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他是。
袁崇焕被捕入狱,他的副手祖大寿和袁崇焕是生死之交,气愤不过袁崇焕受冤枉,带着关宁军回了山海关。清兵没撤,北京仍然危险,崇祯几次下达命令,要求祖大寿回师勤王,保卫北京城。祖大寿拒不接受命令。崇祯听取大臣建议,让狱中的袁崇焕给祖大寿写信,劝祖大寿回师保卫京城。按常理,你冤枉了我,还让我帮你,我不可能帮你。但袁崇焕最终还是写信叫回了祖大寿。为了国家和民族不记个人得失,有这样品德的人不是忠臣,啥样的人才是忠臣?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孙承宗和袁崇焕谁更厉害
从现有史料、战绩来比较,显然是袁崇焕更厉害。我这么说,袁黑肯定会骂我,但事实就是事实。明朝对满清最大的胜利无疑是宁远大捷,这是新任蓟辽督师高第下令明军弃守关外,袁祟焕率领五千孤军抗命死守宁远的战果。要知道这是努尔哈赤倾巢而出,对战明军唯一一次吃瘪。这是明军其他将领从未达到的高度。做为武将孙承宗最大的战绩是“复地二百里”,但袁崇焕做为孙承宗的部下,传记中同样有“复地二百里”的记录,同时袁祟焕传在后面还多了一句“议攻守,自祟焕始”,“自祟焕死,边事亦无人,明亡征决矣”,这也是清庭修明史中,对那一时期的明军将领的最高评价。有些袁黑会拿明史是清人写的槽点来说事,但是,孙承宗、孙传庭、熊庭弼、陈新甲、赵率教、满桂、秦良玉、李成梁、李如松、祖大寿,乃至于谦、戚继光、徐达、王阳明、张居政、海瑞、刘基这些人不是清人写的?
毛文龙死后皮岛就没人驻守了吗
皮岛的位置正好卡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像一把钥匙锁在那里一样。后金有任何的异动,皮岛守军立刻就可以对后金的大后方发起进攻。多年来,皮岛对于后金来说,就像是卡在喉咙里的一根刺,欲拔除而后快。
袁崇焕身为蓟辽督师,应该知道皮岛的重要性,但是他却毫不在意,也许是高估了自己,又或者低估了后金。毛文龙此人脾气暴躁,但是治军却很有一套,有他在皮岛,手下将士服服帖帖。而在他死后,皮岛先后发生了三次兵变,导致整个皮岛军事形势急转直下。第一次兵变,刘兴治假借孙承宗命令,处决了袁崇焕派来的副将陈继盛。第二次兵变,刘兴治死于乱军之中。第三次兵变毛文龙的岳父沈世魁赶跑了袁崇焕派来的黄龙,独掌了军权。
提起保定,你首先想到哪个历史名人
保定,河北省的地级市。从这块土地上,涌现出了众多名人。推荐几位,共同分享。他(她)们是:
——臧伯平——
臧伯平(1913—2005),保定唐县人。早年就读于保定第二师范、北京民国大学国文系。1930年加入共产党。
建国后,历任石家庄市市长,河北省建设厅厅长,北京航空学院党委第二书记。“文革”后,历任天津大学校长,南开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教育部副部长。
他还是一位作家,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破晓》、诗集《步尘小集》、回忆录《七月风暴》和《足痕》等作品。
——贾庭三——
贾庭三(1912—1984),保定唐县人。1938年加入共产党。
建国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革委副主任。1978年起,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三书记、市革委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12届中顾委委员。
——王昆——
王昆(1925—2014)女,保定唐县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
曾任东方歌舞团艺术委员会主任,东方歌舞团团长。曾获巴基斯坦总统授予的“卓越明星”勋章。
——王鹤寿——
王鹤寿(1909—1999),保定唐县人。1925年加入共产党。
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部长。国家冶金工业部部长,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鞍山钢铁公司党委书记。
“文革”后,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第二书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