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贫不串亲,富不串邻”这句俗语很好理解,正所谓“人要脸,树要皮”,你已经穷得叮当响了,怎么还好意思没事往亲戚家串门呢。虽然亲戚可能不会说什么,但是大家的脸上终归是不好看的。
同样道理,如果你很有钱,没事就跑到邻居家东拉西扯,邻居会怎么想呢?你跑到我这里炫富来了,你的居心何在呀?长期这样下去,邻居和亲戚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很紧张。中国农村历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单纯的,但往往就是被一些这样的人搞坏了。
所以农村人才会积极倡议“贫不串亲,富不串邻”,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和别人相比差太多了,就不要到处乱跑。最好是和自己的经济收入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人来往,这样也容易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
你没事跑到比你穷的人家里,人家会觉得你是来炫富的;你跑到比你富的人家里,人家又会认为你是来求帮忙的。两下都不讨好,自己的脸上也没有光彩,何苦要做这样的事情呢。
这句俗语在以前并不为人所知,因为那个时候农村人都穷,生活水平都在一条线上。你家吃咸菜,我家也没有大鱼大肉吃,所以邻里之间,亲戚之间的关系特别好。每到吃饭的时候,总有人端着个碗走家串户,遇到人家开饭,坐下就可以开吃,反正桌上的菜跟自己家的菜是一样一样的。
展开全文
那个时候,谁也没有怨言,谁也不会计较。真正让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的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一部分人开始先富裕起来了,户与户之间的经济收入水平开始发生变化。
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穷人也有亲戚,也许他仍然单纯的认为自己走亲戚还跟以前一样。但是在富亲戚看来,这种走动的意味已经改变了。同样道理,有钱人没事到邻居家坐一坐,味道也跟以前不一样了,首先是邻居本身,他的感受就会变得别扭起来,他会认为富人邻居是来羞辱他的。
这些情况的产生是正常的,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个人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同样经济条件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个个圈子,圈外的人是进不去的。
这句俗语也在提示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是多么重要,想要挤进别人的圈子,一定会被撞得头破血流。同样,在这个充满了各种机遇的社会中,如果你还不努力,而只甘心成为一个穷人的话,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人与人确实是平等的,这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共同目标,但不得不承认,至少在现阶段,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差距的,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国际上用一种叫做“基尼系数”的指标来衡量这种差距,基尼系数如果太大了,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促进贫富均衡,一直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所以不仅国家在努力脱贫,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要努力脱贫。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