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劳动周”的燕柳样本_劳动_劳动教育_学校

“万籽皆可种”项目化学习

孩子们在学校组织的“蚕”博会上分享交流。

济南市燕柳小学位于老城区,拥有44个教学班,在劳动教育的开展上有着天然的劣势。校内缺少可供学生实践的基地,是学校的一大“痛点”。

“新课标”下发后,关于劳动周如何开展、其间如何兼顾其他学科的学习,是令很多学校头疼且暂时找不到可参考样板的“难点”。

虽痛点、难点加身,但燕柳小学却通过整合资源、狠抓课程化建设这一关键,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将1个完整的劳动周拆分成“两个周的下半天”,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与劳动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打造“爸爸劳动讲堂”“妈妈劳动讲堂”,成功组建了百名高素质家长劳动讲师团;整合班级资源,建设了内含48个劳动教育基地的资源库,破解了没有校内基地的难题;以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并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实现在“做中学”……

这些举措,破解了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难题,构建了全环境劳动育人生态,也为同类学校开展劳动周提供了“燕柳样本”。

展开全文

创新时间规划 开设“爸爸讲堂”七彩劳动周迎来“劳动讲师团”

“燕柳小学一直在积极思索如何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核心要义。所以,我们将对劳动周的探索重点落脚到资源整合和项目化学习上。”燕柳小学校长李红说。

在劳动周的时间安排上,燕柳小学进行了大胆创新,将完整的劳动周拆分成“两个周的下午时段”。这一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学校政教处主任张凌丽说:“如果将劳动教育集中到一个周,会打乱其他科目的学习节奏。拆分以后,不仅可以兼顾学生的需求,还更有利于深化劳动教育的效果。”

时间上的创新性安排,为丰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时间保障。学校依托“阳光教育”育人理念,打造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劳动周活动。

“赤色劳动周”活动是指开启于4月17日的启动仪式。在当天早上的升旗仪式上,李红发布劳动动员令,并为44位爸爸发放劳动讲师聘书。下午,各班学生戴上手套,对全校卫生进行大扫除,就连花丛中、竹林内这些死角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从学生真干、实干的状态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劳动周的开展非常兴奋。”张凌丽说。

“橙色劳动周”活动则专指爸爸劳动讲堂。2022年,燕柳小学成立劳动讲师团,聘请妈妈们为学校首批劳动讲师,并开设线上、线下劳动讲堂。2023年,在劳动周到来之际,学校聘请爸爸们为第二批劳动讲师,将身怀绝技的爸爸们请到学校。自4月18日下午起,学校44个班级就迎来了44位爸爸讲师。不同职业的爸爸带着专业知识走进校园,登上三尺讲台授课,为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课堂和全新体验。

每个班的内容都不相同。以六年级为例,一班学生周家琦的爸爸带来《聚焦储能共赴绿色未来》的讲座;二班学生秘祖康的爸爸(国家一级建造师)为大家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建筑设计讲座;三班学生家长王毅以“方法找对,事半功倍”为主题,让学生对“道法术器”这晦涩难懂的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和认知;四班学生家长从人民军医的视角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家国”思想,让学生在心里种下一颗“先有国后有家”的种子;五班学生王浩轩的爸爸为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带来了一节生动的法治课,用一个个经典案例引发学生的深思;六班学生袭煊哲的爸爸则通过大量照片和有趣讲解,为学生阐明了积滞与肥胖的表现及危害。

此外,爸爸们还带来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做饭团、羊驼进校园、女生防身术等主题课程。新鲜、有趣的课堂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三年级学生家长关鸣说:“孩子每次听完家长课堂都会跟我复述课堂内容,说这些课太有意思了,以后还想让更多的叔叔阿姨走进课堂。”

对于进课堂活动,爸爸们非常重视。“据班主任反馈,爸爸们全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提前备课,并精心制作了PPT。为了将专业内容讲得通俗易懂,他们搜集了大量资料和图片,对课堂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非常难得的是,家长在进课堂时,并不单纯地讲技能,而是落脚到劳动意识、劳动精神的渗透上。这一渗透,整堂课的价值就增加了,从劳动技术走向了价值观层面。”李红说。

为增强班级间的资源共享,让更多学生受益,学校对“爸爸劳动讲堂”“妈妈劳动讲堂”进行整合,统一纳入学校资源库。“假如班内学生想听别班家长讲的课,班主任直接向学校发起申请就可以。”张凌丽说。

打造含48个劳动教育基地的“资源库”在“走出去”中拓宽全环境育人新格局

4月22日,燕柳小学三年级学生走进莱芜桑蚕文化研学基地,开展了一场精彩的桑蚕文化之旅。学生们走进桑蚕文化体验室,在解说员的讲解下了解蚕的一生,了解桑蚕文化。大家围着一个个装满蚕宝宝的簸箕细致入微地观察,零距离感受蚕宝宝吃桑叶发出的“沙沙”的美妙声音。在了解了蚕丝的作用后,学生们选茧、剥茧衣、缫丝、索绪、捻合,体验了一把“抽丝剥茧”的艰辛与幸福,体悟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此外,他们还拿起画笔,在白茧上勾勒出五彩图案,让古老的蚕桑文化瞬间跃于指尖、藏于心间。在桑园公社大食堂,学生们还大显身手,用桑叶汁和桑葚汁和面,并制作出了各种造型奇特的桑葚馒头。

这一研学活动,正是学校“绿色劳动周”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学校的推动下,各年级选定主题,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研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一体化“劳动协同育人中心”发挥了巨大作用。前期,学校在开辟多个校级劳动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班家长资源,在每个班建立了至少1个体验类、服务类劳动教育基地。后期,学校成立协同育人中心,将48个班级资源纳入学校资源库,让全校班级实现资源共享。

“以前组织活动要多方打听,不仅耗费精力,还不能保证活动效果。现在背靠学校丰富的资源库,我们组织活动的时候更有底气,也更省心了。”一位三年级家委会成员说道。

目前,学校共有志愿服务类、技能传承类、环保种植类、职业体验类四类劳动教育基地,成功构建了职业—大学—小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的劳动矩阵。与基地的合作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方式。“走出去”就是组织学生到基地听取介绍、参观现场、参与劳动实践;“请进来”就是邀请基地的项目能手走进学校,传授劳动技能,指导学生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研学主题与项目化学习主题挂钩。低年级多围绕“万籽皆可种”进行农业研学,比如二年级一班组织了“万籽皆可种,土壤有力量”农耕主题研学活动,在了解寒武纪地质层的土壤秘密、参与种子总动员中了解一粒种子的生命旅程;二年级五班组织学生来到潘河崖,进行玉米种植及采摘金耳菌的研学活动。高年级的研学主要与志愿服务有关。

“研学与项目化学习的结合,让劳动周的学习更加系统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被充分激发起来。”三年级学生初梦阳的妈妈说。

稳抓项目化学习这一关键点不断探索高质量劳动课程的打开方式

“对标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劳动教育从站位、内容、方式都需要和时代需求挂钩,需要打开突破口。而燕柳小学正是以项目化学习方式为突破口,精准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和价值,把项目化学习作为驱动学生深度参与、探索学校高质量劳动课程的关键点,不断探索劳动教育新方式。”李红说。

在劳动周的筹备上,学校紧紧抓住“项目化”这一重点,分年级开展主题研究。这便是学校“蓝色劳动周”的活动内容。

学期初,低年级的劳动教师在历经一个多月的探究和研讨后,自主研发了适合低年级学生劳动周开展的系列校本课程《万籽皆可种》,在课程内容的设计、自主学习单的研发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探究。

“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种植?”“除了去市场购买,还有哪些方法能获得种子?”在劳动课上,老师先带着学生了解种子的萌发条件,掌握种子的种植方法和技巧。随后,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收集了各类种子,并进行了种植。体验种植的快乐后,学生们走进种植基地。在种植区,他们尽情地观察、探索,一粒种子、一根茎、一片叶子、一个果实都成了他们探索发现的对象,调动了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4月18日,学校各个班级利用班会课进行劳动周项目成果分享交流。交流会上,一组组精彩的展示、一个个热情洋溢的发言,让大家不禁感叹大自然是一本最好的百科全书。24日,二年级又参加了全校的项目化成果展示。在一位位种植小达人的介绍下,老师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通过一粒种子收获的成长。

在三年级《蚕宝生长记》项目化学习开展过程中,学校为每名学生发放了5条蚕宝宝,并按照蚕宝知识了解、蚕宝成长守护、蚕宝小家建造、蚕宝价值解密等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其间,与校本课程相契合的自主学习单成为学生养蚕劳动实践的有力支架。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研究,学校设立了给蚕宝做个小家、蚕宝粪便的处理与妙用、如何分辨蚕宝公母、蚕宝的生长阶段研究、彩色蚕宝的养护、缫丝方法、丝织品的研究、蚕宝的繁殖、蚕宝的吃喝研究、蚕蛹研究、蚕卵(小粒粒)的成活率及孵化条件、桑叶的研究等子课题。

不管领取了哪一个子课题,每位学生与蚕宝的故事就此真切地发生了。从蚕卵到蚁蚕,从1龄蚕到5龄蚕,再到结茧,化为蚕蛹,直至最后变成蚕蛾,学生一天天地感受着生命的变化,见证着成长的力量。蚕宝为什么不进食了?蚕宝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和湿度有什么要求?缫丝方法又有哪些?学生不断地观察、思考、判断、动手操作……

4月18日下午,三年级各班针对不同蚕宝生长主题进行汇报交流。三(1)中队以缫丝为主题解密了一颗颗蚕茧变成一缕缕蚕丝的神奇过程;三(2)中队深入探究了蚕从出生到死亡的完整生命周期,感叹生命的起伏变化;三(7)中队热烈讨论了蚕宝的妙用,蚕丝是绫罗绸缎的唯一原料,也可制成蚕丝被、蚕丝面膜、人造血管等。蚕沙可入药,还可做成具有保健作用的蚕沙枕……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沉浸于蚕宝的魅力世界。

“作为家长,我觉得劳动周开展得这项项目化学习活动非常有意义。孩子从中悟出了很多道理,比如坚韧、坚持的重要性。这种效果是其他教育方法所达不到的。”一位三年级学生家长感慨地说。

目前,学校已将二、三、五年级的项目化学习方案开发成校本教材。

人人有岗位 个个都是劳动小主人让劳动成为学生全面发展最鲜亮的底色

劳动周开展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活动,天天有活动,人人有岗位,学生个个都是劳动小主人。

除上述几项活动外,学校还开展了以志愿行动为核心内容的“黄色劳动周”活动,引领各班以中队、小队形式到社会、社区开展志愿活动,如清除小广告、整理书籍、打扫公交站卫生等。

此外,青色劳动周活动——劳动技能大比拼的举行让学生的劳动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活动中,一年级孩子叠衣服、二年级系鞋带、三年级包书皮、四年级缝扣子、五年级做果蔬创意品牌、六年级缝沙包……欢乐、激烈的比拼氛围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热情。

此外,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家庭“小主人”作用,学校在劳动周期间还发起了以“家庭小主人上岗”为核心内容的“紫色劳动周”活动,让每个年级围绕一个主题跟着家长学习、体验、实践。其中,一年级的重点为整理与收纳,二年级的重点为清洁与卫生,三年级的重点为农业生产劳动,四年级的重点为家用电器使用与维修,五年级的重点为烹饪与营养,六年级的重点则为传统工艺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每一位燕柳学子体验、分享劳动的幸福与快乐,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线上展厅。线上展厅设立多个分展厅,借助网络技术对劳动成果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展示和分享。这一平台的设立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壁垒,让学生参与度更高、探究形式更加多元,为燕柳学子提供了创意展示、接受指导、相互交流的平台。

作为全国文明校园、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燕柳小学在“阳光教育成就多彩人生”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实施阳光管理,构建阳光课程、阳光课堂,“新时代小主人”德育课程两次荣获教育部嘉奖。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荣获山东省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入选山东省青少年科学院第六届科普基地,走出了一条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做主人”的教育之路。在劳动教育的开展上,学校一直在努力着、创新着、实践着。“下一步,学校将构建更具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彰显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使劳动成为学生全面发展最鲜亮的底色。”李红说。(本报记者 范开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