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洛、汉中先后与西安签署融合发展框架协议,表示要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这是否意味着汉中、商洛两地要加入西安都市圈,西安都市圈要扩容?
对此,专家表示,西安都市圈不会扩容,只会带动周边城市融合发展。那么,商洛、汉中为何要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该如何融入,融合发展又会给三地带来哪些变化?
专家认为,除了产业协同发展,通过深度参与链接进入西安都市圈,并采取一些创新性政策,陕南两市将充分提高知名度、曝光度,如将原来的“西安年”宣传升级打造为“关中年”或“陕西年”,将游客更多、更长时间地留在关中和陕西。
商洛、汉中正在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
西商融合持续推进:从“三个圈”到西商融合工作专班
商洛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位于秦岭腹地,是一座南北兼容的城市,有着秦岭最美城市的美誉,因为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也被称为西安的后花园。2022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02.56亿元、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居全省第一。
短短一个月,西商融合动作频频。
1月10日,西安商洛融合发展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在西安召开,共同签署《西商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于西商融合发展而言,此次会议具有标志性意义。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在会上指出,西安与商洛山水相连,自古人文相交、民心相通。近年来,两市在经济发展、人文交流、服务共享等方面交往日益频繁,生产、生活、生态加快融合,务实合作基础良好,西商融合已经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会上,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远要求,要加快推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半小时高铁圈、一小时通勤圈”,进一步缩短两市时空距离。要聚焦旅游、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加强合作、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融合互补。要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惠民,加强教育、医疗等方面务实合作,让两市人民共享西商融合发展成果。
商洛市委书记赵璟则提出“三个圈”:共建西商“生产圈”:推动商洛“3+N”产业集群与西安六大支柱产业精准对接。共建西商“生活圈”:着眼康养旅居协作,完善城际交通体系。共建西商“生态圈”:着眼共保共享,携手保护秦岭生态。
2月7日,西商融合又有新动态:西安商洛融合发展招商协作专题座谈会在西安市召开。会上,两市招商部门表示,下一步将成立西商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签订西商融合发展招商对口协作协议,在同类型产业融合提升,差异化产业互补发展上加强对口合作。
汉中主动融入西安:从政务信息联动到融合发展平台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镶嵌在秦巴之间、汉水之源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市之一。如何更好地主动融入西安,促进融合发展,汉中一直在努力。
紧随商洛,汉中也张开怀抱,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
2月3日,西安汉中协同发展座谈会在西安市召开,签署《汉中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推动西安汉中协同发展框架协议》。
展开全文
早在2004年,西安汉中两市就已签署经济合作协议。近年来,汉中市不断推动融入西安发展,2021年,汉中市制定《汉中融入大西安发展实施方案》,融入大西安是汉中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重要举措。
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6月30起,西安市政府网站的关键位置上,就多了一个“双城联动”的按钮。由该按钮可以进入西安·汉中双城联动搜索服务平台。据公开报道,此举首先实现了两市政府网站集约化,方便两城之间的跨城信息搜索、信息获取和业务办理,实现两市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这样的双城联动,在全国都属首例。
2022年以来,为推动汉中、西安两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汉中市在西安倾力打造对外投资合作新平台——汉中西安融合发展平台。
平台毗邻沣东新城管委会和高铁阿房宫站,总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05亿元。作为汉中市特色产品展示展销、商务活动、产业孵化和业务对接、对外宣传、信息交流、招商引资、人才交流等综合服务发展平台,该项目对汉中市加快融入大西安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都市圈获批近一年成绩如何?
商洛、汉中为何要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西安都市圈获批近一年来,成绩如何?
2022年2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3月25日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根据规划,“西安都市圈”的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武功县,铜川市耀州区,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富平县,杨凌示范区,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底,该规划范围内常住人口1800多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1.3万亿元。
西安是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之后,国家批复的第5个都市圈发展规划,也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获批的都市圈发展规划。今年1月初,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西安都市圈建设以来的“成绩单”:整体开局良好,部分领域成效明显。2022年前三季度,西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5.03%。
西安都市圈是否会扩容?
汉中、商洛主动融入是否意味着西安都市圈要扩容?对此,华商报记者采访了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国际化大都市蓝皮书主编李栋。
李栋解释,商洛、汉中和西安分别签署融合协议并不能理解为西安都市圈扩容。“西安都市圈有明确的边界和范围面积,都市圈以中心城市为原点,一小时通勤时间为半径的一个城市空间形态,规划发布之后就是这个形态,并不存在扩容的说法。”
李栋表示,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本身就有带动周边非中心城市更好发展的职能和使命。在这种背景下,商洛和汉中与西安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两地在都市圈范围之外,想借力于都市圈创造新的战略机遇,实现区域自身的发展,主动向以中心城市为原点的都市圈靠拢,所以会产生两个城市间的跨区合作。
“其次,西安作为特大城市,要转变发展方式,尤其是疫情倒逼之后,会出现一些例如城市开发强度大、人口密度大的城市问题,要将城市的医疗、教育、文体设施、市场、仓储等功能往外疏解,疏解的功能也恰恰是适合这些次级城市发展的功能。”李栋说。
三地可以在哪些方面更好地融合发展?
关于西安、汉中、商洛可以在哪些方面更好地融合发展,李栋表示,对于汉中、商洛而言,可以在产业方面与西安深度融合发展,“它们和西安在产业上可以进行匹配,凑力发展,各自发挥产业优势,各司其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双向融合、双向收益。”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丰华教授提到,汉中的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和西安的产业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关联度,上述产业的发展,也都可以充分借力借势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的契机,充分延伸、对接、互补产业链,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此基础上,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高端服务业为重点、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此外,汉中、商洛有丰富的绿色资源、生态资源和不同于西安和关中平原重点打造的秦汉唐文化的蜀汉文化,这些资源,以往在省内为人熟知,但是全国游客并不知晓。通过深度参与链接进入西安都市圈,并采取一些创新性政策,陕南两市将充分提高知名度、曝光度,如将原来的‘西安年’宣传升级打造为‘关中年’或‘陕西年’,将游客更多、更长时间地留在关中和陕西。”吴丰华表示。
吴丰华说,汉中、商洛依托于西安都市圈,还可以加大和都市圈其他城市的联系,以西安为中心,相向一体化发展、协同联动发展,充分利用西安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后所带来的一系列政策红利。 华商报记者 郭蓉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