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中:好看的陈彦小说_商洛_镇安_山阳

火车进隧道了,我不由自主地冥想了一会。我想这陈彦不愧是平凹的好学生,比年青时的平凹聪明。1983年我初参加工作,在山阳。读平凹老师的《商州初录》,其中有一段,大意是全中国的美女在陕西,陕西的美女在山阳,山阳的美女在剧团。只可惜这白菜心似的美女被猪拱了。这拱了白菜心的是谁呢?是剧团的团长。还有一段写镇安人好客,来客了在大炕上(可供一家人用)放一根扁担,主客就隔个扁担睡觉。……诸如此类的描写,有其真实不能再怀疑的好处,却有了揭自已家乡人落后的大忌,一时间讨伐声四起,平地起炸雷,平凹有了很大压力。文友们在一起,一方面给平凹打气,“没啥,落后就改嘛!”另一方面说,文学作品嘛,换个远些的地名不就行了。尽管如此,作家们还是学能了,艺术的本质要真实,文学的写法要虚构。

陈彦的小说,开门见山,不落入对号入座的骂名,谁愿当阿Q你就当去,我可有言在先,写的不是你。你认为你就是我笔下的阿Q,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

但文学读者明白,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人和事,鼻子可以在镇安,胳膊、腿可以在西安,语言可以是关中的方言。杂七杂八的,凑成有性情的人物和有头尾的故事,便是作家的高明之处。

陈彦与众不同的地方,还在于他提炼了一种常态,即人间的喜剧和悲剧并不是割裂开来的。一个名旦在台上有出采的机会是喜剧,能吸引众人的眼球获得如云的喝采是喜剧,可潜在的悲剧也随之而来。诸如此类的谶语式的题记是必要的。犹如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名著的开头语:“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展开全文

诸如此类的题记,一开始便给了读者一把入门的钥匙。陈彦《喜剧》的入门钥匙便是,我写的玩呢,可你也不要只当玩,笑是笑,哭是哭,笑非笑,哭与哭,哭即是笑,笑即是笑呢。一个人活一生,不能一笑到底,也不可能一哭到底。笑笑哭哭,哭哭笑笑,才是人生的常态啊!

陈彦把阅读的钥匙告诉了读者,这才把大幕拉开。

《喜剧》的序幕是贺加贝,十九岁的愣头青爱上了全剧团几十号人都爱的万大莲,遇上了情敌廖俊卿进了万大莲的居室,结果蹲了一个通宵,人都冻病了,蹲了个没名堂……由此引起了贺家人的矛盾、剧团人的矛盾,剧团外的矛盾,演员之间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说不明道不白的喜剧冲突和悲剧结尾,由此而生的大戏便展开……

火车又进了黑洞。冥想中,陈彦小说中的出场人物便如戏台上的旦角、丑角上场,一个动作,一个细节,一个道具,一句对白便缓缓地潜入阅读者内心,很是好看。

在镇安生活抑或在商洛生活过的人,读陈彦的小说语言,很有磁性。“几个小时过去了,里面依然漆里一片,他(贺加贝)就知道问题大了:廖俊卿可能得手了”(第I页)“昨晚万大莲和廖俊卿到底演了一折啥戏。首先得弄清……”(第5页)。

火车快到站了。合起书来,感觉这初读还真好。语言生活化、本土化而不枝不蔓,入戏快又不毛头毛脚,故事开始就有悬念,抓人心扉……

一言以蔽之,好看的陈彦小说,陈彦的小说好看。

[作者简介]

丹竹居士,原名刘建中,作家、评论家、文化学者、教授。系商洛文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评论家,有“商洛第一吹”(方英文语),为贾平凹、京夫、方英文、刘少鸿、鱼在洋、董发亮、余良虎等商洛文学大军作过系统的评介,见于《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评论家》《小说评论》《散文》《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商洛日报》《文学报》等大型文学报刊。有评论集《突破与超越》散文集《兰斋小语》《兰斋香语》,文化论集《兰斋新语》《中国文化发展之思》《莞香文化导论》等二十多种专著、编著出版。曾主编《信息荟萃报》《大岭山报》《莞邑论坛》《香路》报刊。现退休安居丹凤县桃花谷,任丹竹书院院长、竹林关中学名誉校长、东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名誉会长。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吕学敏 远洲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副主编:墨海顽石

平台往期文字阅读:

刘建中‖悼丰阳程玉宇学弟

刘建中‖癸卯初春致郭涛

刘建中‖癸卯正月诗笺小辑

刘建中‖致诗人心宽大弟

刘建中‖写给自己的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