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牛钉子户,堵住火车站4年无人敢拆,房主:少一分都不行_赔偿_拆迁_钉子户

辛苦了大半生攒下的积蓄悉数投入到了房屋建设上,全家六口搬入新居的喜悦还未褪去,就迎来了房屋拆迁的噩耗。

温岭市大溪镇下洋张村的罗保根,是一位已经年过六旬的老人。

2001年,一家花费了自身积蓄加上外债合计共60多万建造了一座618平方的小洋楼。

然而没过多久,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就通知了拆迁的消息。

究竟是怎样的赔偿数额使得老罗坚决抵制拆迁,成了浙江最牛钉子户?堵住火车站整整4年,让有关部门和开发商头痛不已?

农村旧房子的拆迁

其实在前些年,像老罗这样的“钉子户”事件屡见不鲜,那么究竟为什么国家要拆除农村旧房子呢?有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

其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城市发展建设规划,需要对城市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进行再分配,从而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得到最大化。

展开全文

那么由此就往往需要拆除掉大量的农村旧房,在原有土地上进行新的房产开发建设。

其次,也正是因为老房子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何况居住在这样房子里的往往也是老人居多,行动不便再加上缺乏相应的防护意识,一旦发生脊梁倒塌等情况将后悔莫及。

随着城市规划推进,进行老旧住宅拆除重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一旦涉及到拆迁的问题,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阵仗。

由于老房子历史悠久,房屋土地也凝结了几代人投入的资金与劳动力,并且一部分是原住户赖以生存和生产的根本。

因而在进行拆迁建设中,有关政府部门和开发商要根据住宅价值,给予原住户对等的赔偿和安置。

若是处理不当将极易发生不可调解的拆迁矛盾,导致建设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这也是“钉子户”形成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不接受拆迁,通常是觉得拆迁补偿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受到挑战。

浙江“最牛钉子户”的难言之隐

而浙江的老罗便是如此,宁愿忍受拆迁的巨大轰鸣和动荡,也坚决不做出让步。

在他看来,前后斥资60多万,花费了巨大的时间成本辛辛苦苦盖起的5层小洋楼,最终拿到的拆迁补贴却只有26万,连重建费用的一半都达不到,这一结果无论如何都无法令人接受。

这也让老罗一家成为了浙江温岭最牛的钉子户。

2012年11月21日,这组反差感极强的照片一夜红遍全网。

能够看到这座小洋楼的构造虽足够气派,但不免与旁边的建筑有些格格不入。

巍然矗立在平整的柏油路中间,每一辆想要过往的车辆想通行都必须要绕开这座小洋楼才能前进。

但其实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是老罗想要看到的。

已经快要70岁的罗保根一家六口人,除了老伴,还有儿子儿媳以及两个孙女。

刚巧儿子也是处于正在待业的状态,没有经济来源。

无奈老两口守着房子,养了100多只鸭子,依靠卖鸭蛋、鸭子来赚取微薄的收入。

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艰辛,也可想而知,建造房子对于两位老人来说付出了多少心血。

却没想到在儿子结婚没过多久,又收到了房子要拆迁的消息。

这无疑是晴天霹雳!

在听到赔偿数额时,更是让老罗一家感到愤慨和费解。

赔偿方案是好是坏如何界定?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受城市发展推动影响,浙江温岭也积极响应,准备要在当地修建火车站。

想要打造完善的交通线路势,土地建设重新规划是必然,旁边的老旧住宅便成了重重阻碍,拆迁重建工作势在必行,而大批量的房屋拆迁却让当地部门十分头大。

为尽快给到当地村民满意的赔偿解决方案,促使拆建工作快速开展,在结合当地情况和实际建设后商议出了两套赔偿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按照每户人口给到赔偿。每人赔偿60平的商品房,此外每人还有20平的底层铺面,但住户每人要缴纳每平2000元的建设费用。

第二套方案是根据每户的占地面积给到赔偿。具体实施会为原住户提供一块同等面积的宅基地,并且会给予一定数额的现金补偿。

单看这两种赔偿方案不论选择哪种都很合适,双方都能将利益最大化,谁也不会有所损失。

当地居民包括老罗在内也是这样认为,可当拿到补偿合同看到实际补偿金额的时候,老罗却傻眼了。

在评估了房屋面积之后,开发商告知老罗只能拿到28万元的赔偿金额。

最初老罗认为自家房子是新居,投入资本巨大,依据拆迁工作的推进,28万元或许是暂且商定的数额,在后续应该还能陆续再给到几万元的补贴,也倒勉强能够接受。

但没想到事情的走向并没有老罗想的那么圆满。

在后续拆建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中,有关部门却明确提出老罗的房屋面积超标,其中的一部分属于违法建筑,根本无法算到赔偿范围内,赔偿金额也就此打了折扣。

这样的反复横跳让老罗气愤不已,但无奈赔偿标准都有明文规定,开发商也表示十分无奈。

最终老罗决定如果不按照自己的要求给到相应的现金赔偿,就坚决不在拆迁合同上签字,宁可成为唯一一家钉子户,也要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

赔偿不当,决不妥协!

其实对于罗保根这样的普通村民来说,对赔偿标准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也无从知晓自己的房子为什么是违规建筑。

但他十分清楚的是,自己的房子是投入了巨大资金和劳动力完成的,如今却只能得到26万的赔偿,实在是太亏了!

虽然后面开发商和相关部门也屡次上门和老罗交涉,但并未给出让老罗满意的答复,因此老罗的态度也十分坚持。

明确要求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到赔偿,不然绝不会妥协让步。

而违规房屋建筑在当地也并不是只有老罗一户,但是如果每户的赔偿都顺从,每家的要求都满足,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面对老罗这种“独一份”的情况,拆迁方也无可奈何,但不能因为老罗一户而拖垮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好在拆迁房并没有实行霸王强拆,水电都还是通的,能够保障日常使用。

但是因为拆迁工程巨大,周围房屋眼看着一座座悉数倒塌,老罗家房子的完整度也难免遭到了破坏。

不仅如此,每天还要面临着尘土飞扬、噪音不定时的侵袭,在这种环境下,罗保根一家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除了每天寝食难安外,甚至连出一趟门都要胆战心惊,生怕一回来自己的房子已被夷为平地。

很多钉子户的想法都是如此,觉得只要自己坚持住就能迎来好的结果。

其实所谓的钉子户之所以不愿妥协,也并不一定就是贪婪。

就像罗保根一样,自己建筑房屋花费的钱和给到的赔偿差异出入如此之大,再结合家庭情况实在是没有退路。

四年过去了,眼看着自家房屋以外的道路建设日渐完善,罗保根心里也开始摇摆不定。

其实除去现金赔偿以外,拆迁方给到的赔偿方案也明确提到会给予当地村民附加实物的赔偿。其实只要稍微变通一下,比如可以进行房屋倒卖等举措,同样也能弥补现金赔偿的损失。

但是罗保根执意坚持,才使得造成堵住火车站4年,附近交通受到严重影响不说,自己一家也是倍受煎熬。

僵持无果,“钉子户”无疾而终

事情的最后,罗保根深知继续僵持也不会迎来什么改变,最终还是与政府双方达成拆迁协议。

昔日气派的五层小洋楼也在顷刻间彻底坍塌成为废墟,就像罗保根坚持了四年的赔偿诉求,也根本就是虚空,终究不可能实现。

但是加上附加实物的赔偿终归也算是有了一个圆满的解决。

从罗保根的事件里是否就能断定“钉子户”都是有难言之隐呢?

其实不然,也有一些钉子户久久僵持不肯妥协并非与罗保根一样没有退路,而是贪婪所致。

迄今为止,“钉子户”的现象依然存在。

有些贪婪之人得知政府开发项目斥资巨大,且十分迫切,就想趁机捞上一笔,一张口就是上亿的赔偿款,视国家规定为空气,简直就是变相的“敲诈勒索”。

拆迁是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的重要步骤,如果依据当地的人文情况和房屋住宅的实际价值,提出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赔偿尚可还有商量的余地。

毕竟算上住宅历史再加上居住时间已久,说拆就拆确实是违背情理。

但如果只站在自身利益出发,毫无根据的狮子大开口那就实在是欠缺考虑。

索求赔偿得到拒绝,为此要每天生活在危楼当中,胆战心惊的僵持下去,意义又在哪里呢?

其实不管是因为想得到更多的赔偿款,还是真的有难言之隐,都不应该是成为钉子户的理由。

对赔偿有疑问、感到不满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要以积极的态度与拆迁方进行协商。

如若协商无果,可以求助专业法律支援,提供相应的维权证据启动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是正道。

结语

“钉子户”演变至今日,已经成为了一个十足的贬义词,变成了“贪得无厌”的代名词。

现在只要看到“钉子户”,大家就会顷刻间联想到了有些人想借着拆迁去发家致富。

很少再有人愿意去探究事件的始末,去了解“钉子户”背后的故事,毕竟像这样的事太多了。

而事实上,“钉子户”的行为不仅影响规划建设,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诉求不会得到任何解决。

在拆迁中固执坚持还会威胁到生命健康,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对于“钉子户”你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下方留言讨论。喜欢我们文章的,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随时获得有用的资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