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如何评价齐国田氏家族_齐国_公子_国君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田氏 怎么 齐国 公子 国君

本文目录

  • 历史上的“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
  • 如何评价齐国田氏家族
  • 田氏代齐是如何成功的呢

历史上的“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

一个是上古最具争议的圣王,一个是用奇谋灭了殷商的“尚父”,两个人的后裔展开争国夺地的殊死之争。

西周建立之后大行分封制,分封血亲同姓、分封助周伐纣的功臣,也分封上古圣王的后裔。这其中受封的上古圣王后裔也包括舜的后裔。武王给舜帝立祀,封舜帝之后裔虞满于陈地,建立陈国,奉祀舜帝,陈国的国都宛丘在现在河南淮阳,陈国大致位置是现在河南东部和安徽的一部分。陈国始封君虞满,妫姓,有虞氏,字少汤。舜娶了尧帝之女娥皇和女英后居于妫汭,因此后人以妫为姓。

西周建国之后其实殷商的旧势力一直都在时时异动。武王的在位时间很短,建立周两年之后武王就去世了。武王去世后殷商旧都发生了“三监之乱”,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同时负责监管武庚的管叔、蔡叔、霍叔也随之叛 乱。管、蔡、霍是武王的兄弟,因为成王年幼、周公辅政而因此叛乱。连带效果就是作为殷商发源地的东夷也爆发了叛乱。

周公平定东夷之乱时曾经灭了一个东夷古国“专古”。这个专古国又叫蒲姑国,汉代典籍里也称之为“薄姑”。这个被灭的蒲姑封给了“尚父”,也就是姜太公,这就是后来的齐国。

但是,谁也没想到,六百多年以后,舜帝后裔和少公后人为了争国夺地,展开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明争暗斗。

早在春秋前期,陈厉公当国时曾经生下了一个儿子,可称之为公子完。在陈厉公之前陈国爆发了弑君篡位之乱。陈厉公死后继位之君是陈庄公。陈庄公死后,他的弟弟公子杵臼继位就是陈宣公。陈庄公和陈宣公的身份在不同的史籍里记载有差别,大致应该是陈厉公的兄弟。陈宣公显然对陈厉公的儿子公子完不怎么好,公子完在宣公时期只是陈国大夫。

陈宣公时立了太子御寇,但是又和宠爱的妾室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公子款。陈宣公犯了一个春秋时期国君的通病,想要废嫡立庶。陈宣公发现太子御寇和公子完的关系非常好,所以陈宣公为了实现自己废嫡立庶的愿望就先杀太子御寇又想杀公子完。“完惧祸及己,乃奔齐”,这是《史记*陈杞世家》里记载的田氏逃离陈国、扎根齐国的最初原因,也是田氏在齐国立足的第一代。只是齐国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逃离家国的异国公子,他的后人会彻底颠覆吕氏在齐国的统治。

公子完逃到齐国时正是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在位的第十四年,大概齐桓公从来没想到过他努力开创霸业都是在给公子完的后代打基础。齐桓公收留了公子完,想给他卿的地位,公子完非常聪明地拒绝,没有把自己当成众矢之的,于是在齐国扎下根来。

几代之后到了齐景公时期,田氏开始在齐国收买人心,在封地向百姓征收赋税的时候用小斗进,而赐给百姓粮食的时候则用大斗出。齐景公并没有把这件事看得很严重,他也并没有发现“田氏得齐众心”,田氏已经在齐国很得民心,“宗族益强,民思田氏”,这样有势力的贵族比国君还得民心是很可怕的事。于是晏婴劝齐景公,景公还是不听从晏子劝告。晏子私下里说“齐国之政卒归於田氏矣。”

齐景公死后,田氏开始操纵齐国国君的废立。田乞不顾景公遗命,阻止景公希望的继任者公子荼继位,而拥立公子阳生继位,然后杀了公子荼。公子阳生继位后就是齐悼公,后来齐悼公被田氏的政敌所杀又拥立齐简公。田氏杀齐简公再立齐平公,这时田成子成为齐相,完全掌握了齐国。田成子在掌握大权之后非常注意地和齐国周围的诸侯国鲁国、卫国都搞好关系,并且其它远一些诸侯国也订立盟约、融洽关系。

田成子做宗主时为了壮大田氏的势力不禁宾客出入后宅,也就是对于宾客和后宅姬妾不禁止接触。等田成子死的时候拥了名义上的七十多个儿子。

吕氏在齐国的最后一代国君是齐康公,这时田氏的田和掌控齐政。这时田氏取代吕氏几乎已经是马上就要变成事实。齐康公被田和放逐海滨,以一城为其食邑,使他奉祀祖先。后来田和求助于魏文侯,求为诸侯。在魏文侯的牵头提议之下,周天子立田和为齐侯,列於周室。

田和,是田氏代齐之后的第一位田氏的齐侯,史称“齐太公”,第二年,齐太公和就去世了。虽然只做了一年齐侯,但是田和终于完成了“田氏代齐”这个田氏数代以来的史命。

如何评价齐国田氏家族

齐国田氏代姜是一代政权及朝代更迭的正常现象,姜氏的败落必然导致田氏的取代,当时田氏的优胜得到了百姓及官臣的拥护,但是也形成了齐国矛盾斗争的必然阴影,从此齐国逐步失去了霸主地位,统一天下的梦想秦国实现了,中国从此走向了天下一统,秦始皇。中国从此走向了世界之最。可以看出田氏代齐是齐国败落的条件。

田氏代齐是如何成功的呢

孔子有句话说的很有意思。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意思大概是:天下有道的时候,是有周天子说了算的。天下无道的时候,是诸侯说了算的,诸侯强势十代人之后基本也就剩败家子了。诸侯势颓,就该轮到大夫说了算了。再往后就是大夫的家臣。

齐国,这个西周初封的老牌诸侯正可应验这句话。

西周时没得说,周天子是极具权威的,礼乐征伐自然由周天子执掌。

但是进入东周之后,情势就完全不一样了,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第一个诸侯便是著名的齐桓公,齐桓公时期基本代表了姜姓齐国最为鼎盛的时期。

而历史最有意思的点正在于此,齐桓公十四年,正值齐国势头正劲的时候,陈国公子完进入齐国,齐桓公好吃好喝好待承,非常看重陈完,他哪里知道将来断送自家政权的就是眼前这位陈国公子。

陈完进入齐国后隐姓埋名改为田姓,历经数代人的发展壮大逐渐的将齐国军政大权掌握在自家手中。

公元前386年,陈完的八世孙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岛,自立为国君,同年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孔子在世时,田氏作为齐国大夫已经掌握了齐国的政权,所以这个蚕食的过程孔子看的清清楚楚。

天下大势,并非只有齐国一家如此。

鲁国有三桓,国政由三桓而出,甚至三桓也被家臣所控制。

曾经强势无二的晋国也没有躲过这一潮流,被各大氏族所瓜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