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正能量八字短句(肺炎疫情期间让你最感动的正能量事情是什么,你怎么评价这些事)_武汉_物资_疫情

本文目录

  • 肺炎疫情期间让你最感动的正能量事情是什么,你怎么评价这些事
  • 疫情期间你周围有哪些正能量的人和事,能分享一下吗

肺炎疫情期间让你最感动的正能量事情是什么,你怎么评价这些事

到目前为止,距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已经三个星期了,回头看看,此次疫情出现在春节期间一定程度上顺理成章地把绝大部分人封闭在了家里,也避免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然而,这个时间点也同样存在尴尬之处,春节期间,各行各业的大部分员工都要回家过年,短期内需求激增本来就导致了供需不平衡,假期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口罩等医疗防疫物资的短缺。

从1月下旬到现在,作为疫情中心的武汉出现了大量病例,各大定点医院都在争分夺秒,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物资短缺——春节期间停工减产,无论是产量、存量还是运量,都难以应对突然爆发的危机。

仅靠武汉一个市的资源远远不够,因此全国各地的物资都要集中,对于物流能力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前两天,京东物流把钟南山团队捐赠的100台呼吸机送达到了汉口医院,钟南山院士写下的感谢信传遍全网:“感谢京东心系医疗援助一线,以最快的速度将继续医疗物资送达武汉——钟南山”。这个感谢可以说重逾千斤,证明京东在这个过程中是出了大力的。

从疫情暴发开始,这些物流企业就一直在协助政府部门调配医疗物资,可以说为保障物资的顺利运转出力不少。国家邮政局除夕当晚发布紧急通知,建议公众寄往武汉的快递优先使用京东物流、中国邮政、顺丰三家企业。

就以京东物流为例,我把疫情爆发之初的一些新闻和资料做了简单整理,其响应速度和物流能力可见一斑:

1月21日,京东物流即开始为湖北当地药企提供紧急药品运输;

1月22日,京东物流宣布开始优先配送医疗机构指定订单;

1月25日,正式开通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救援物资的义务运输通道。

截至2月6日,京东物流将来自全国超过1600吨防疫物资以及民生应急物资送达武汉及周边地区。

从官方公布病情至今,京东物流的应对可以说相当敏锐,从这些数据和步骤上,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总结三个关键方面,反映出全国的物资向武汉流动集中的过程。

第一是供应链,这些年京东一直在做物流布局,做基础设施建设,这直接让其物流供应链能力跃升到了全国第一流的水平,让京东物流筹集物资、整合运力的能力不断提升,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了650多个仓库,武汉地区的亚洲一号更是当地仓储、分拣能力最强的智能物流中心,在这次保障物资流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1月24日京东承诺的100万只口罩及6万件医疗物资为例。这批物资包括紧急从华中、华东地区调货分批驰援武汉100万只医用口罩,从全国各地仓库(上海、广州、泰州)捐出包括洗手液、消毒液、阿莫西林、奥司他韦等在内的6万件药品和医疗物资,而只用了7个小时,首批物资就送到了医疗前线,这样的效率对于防疫一线的意义不言而喻。

第二是技术,此次疫情京东物流响应如此迅速,是离不开这些年沉淀的技术优势的。

在武汉”亚洲一号“仓库,智能分拣机器人持续运转

技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数据能力帮助完成全国物资的快速筹集;二是统筹运力,帮助完成全国物资运输与运力之间的匹配决策,集中运力完成更多物资运输;第三是执行能力,比如在武汉亚洲一号,智能化、储存量高、订单处理能力强的武汉“亚洲一号”在此次搭建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日分拣能力超过百万单,效率是传统仓库的5倍多,京东在24号捐赠的首批物资就是从武汉本地仓库就近运出;此外,这两天的武汉街头,京东物流的无人配送机器人已经开始送货,经过技术调试即可完成“无接触配送”。

无人配送机器人将货物送到武汉的医院


第三是人,人及执行力。从快速相应、快速决策,再到一线仓储员工、货车司机、快递小哥的充分执行,“战”在一线的京东物流员工是此次应急物资筹集、协调、运输、分发的优势。疫情突袭,很多仓储员工、货车司机和快递小哥主动放弃了休假,很多本来能回家过年的人员,都选择留在武汉,坚守阵地。在疫情和风险面前,他们的选择相当不易。在这里,也借机会向所有奋斗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你们辛苦了。

平日里是行业巨头,危机时刻化身国家基础设施,京东物流只是疫情面前全国物流行业的一个缩影,这段日子正是因为这些企业站了出来,才能让全国范围内的物资流动快速涌向武汉。眼下,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运力正在逐渐恢复,各地的物资也逐渐可以正常流通。希望疫情尽快得到缓解,大家的生活早日恢复正常!

疫情期间你周围有哪些正能量的人和事,能分享一下吗

党员第一线,

群众也要办,

亲友不聚餐,

病毒没广撒,

老少都平安,

响应领导班,

口罩能防疫,

接种三次完,

还要检测酸,

同心协力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