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许多相声名家,例如刘文亨等,为什么感觉知名度仅限于天津?隋朝末年瓦岗军风生水起,李密是如何让瓦岗寨一步步走向灭亡的_李密_瓦岗军_洛阳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李魏 李密 瓦岗军 洛阳

本文目录

  • 天津有许多相声名家,例如刘文亨等,为什么感觉知名度仅限于天津
  • 隋朝末年瓦岗军风生水起,李密是如何让瓦岗寨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 洛阳具体算是多少朝古都
  • 六朝古都洛阳如何变成十三朝古都
  • 在你的周边城市旅游,有什么好地方推荐
  • 明末的移宫案作为明末三大疑案之一,到底“疑”在什么地方

天津有许多相声名家,例如刘文亨等,为什么感觉知名度仅限于天津

老一辈相声艺人,在知名度方面远不如眼下的相声明星,根本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对自我包装、营销炒作等宣传推广手段不重视,甚至抱着鄙视跟排斥的态度;

第二、对于新兴的媒体传播工具不了解,无法正确应对网络舆论,甚至沦为网络媒体的攻击对象。

天津相声名家基本上就是在圈内响蔓儿,一生都在小剧场表演,连上电视的机会都少。再加上很多老先生观念非常封闭,即使有一身能耐,也只能在一个小巷子里孤芳自赏。

刘文亨柳活再好,尹笑声刘文步佟守本黄铁良陈鸣志等小剧场效果再炸,南开国乐的新人们创作能力再强,他们不会利用主流媒体资源进行宣传,给自己贴金抹粉,他们就注定只能在小范围里传播。一旦出了这个圈子,他们就会面临血棒槌的灵魂拷问:

X德X拯救相声以前,你们都上哪儿去了~

XX纲说过,一个人活得够久,就成大师了~

废话少说,敢不敢商演卖票!!

马季先生说过:我认为金钱不是衡量演员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早知道那玩意儿是这种起子,他真该把这话一起写匾上。)

在天津学艺,在北京成名,这是过去相声界一个潜规则。但即便是媒体资源集中的北京相声圈,在宣传造势上也不同于现在这种流量至上的风气,而且推广渠道局限于电视媒体和广播等老旧渠道,在八九十年代相声黄金时期,马季姜昆冯巩等人作品和舞台状态都是巅峰,所以他们巅峰名气可以比肩最顶流的娱乐大咖。

但他们一旦遇到电视相声势微,自己作品后继乏力,很快就被大众遗忘。而随着网络媒体崛起,他们被别有用心之人将其立为靶子进行炮轰的时候,思想陈旧的他们也毫无招架之力,只能任由人泼脏水造谣。

这就是老一辈跟当下演员的最大区别,一个用作品立人,一个是用人设立自己。

而两者的受众区别,一个是相声爱好者,一个是追星粉。

相声演员像娱乐明星那么疯狂炒作,还真是互联网兴起之后的事儿,而且是以某人为成功典范,带动起来的一种新风气。

当然出于赚钱为终极考量,这种风气也没多大毛病,反正没有违法犯罪,不过就是人为树立行业矛盾,给自己立个白莲花人设,把所有同行当成靶子一通打,把那些糟烂事儿边角料拿出来各种姿势晒,或者就是用别人的家事给自己炒作,最终自己得到流量跟收益。

但这种缺德操作的代价,就是行业变得千疮百孔,以及后来者都效仿,以流量和经济收益为唯一追求。

这种操作,对于老老年的相声艺人来说,是非常不可理喻的。

老一代以电视为主要阵地的相声演员,他们一旦站到舞台上,所呈现的就只有作品。而提到同行,基本上都是一水的吹捧。偶尔有点批评意见,也都是婉转又婉转,就怕话说过了,容易引发行业分裂。

相声界一百多年来,那么多打架扯皮的典故,但有几个当事人自己跳出来承认,并且没完没了跟对方隔空开炮的?

张寿臣马三立、马三立侯宝林、侯宝林马季、马志明李伯祥都有各种江湖传闻,但你永远听不到当事人在舞台上骂街,说“XXX又嫉妒我了”“又是元气满满被同行迫害的新一天”。

马三立1988年在燕春楼卷了李洁尘,但都是半开玩笑半砸挂的味道,让你听不出多少火药味儿来。如果换成现在这种风气,马三立得专门开个专场骂街,把李老道被窝里的事儿都掏出来炒。

但马三立不可能这么做,那是宵小之辈爱干的下三路事儿,人家马老是泰斗,泰斗卷人都是艺术,够你咋么一辈子的滋味。

正因为老一辈的相声艺人普遍都有这种职业操守,不会踩着同行的脊梁骨给自己当梯子,所以他们留下的只有作品,以及荧幕上那些音容笑貌。

侯大师自己去世的时候,留下了一段砸挂,以及一段感人至深的遗言:亲爱的听众,尊敬的观众,侯宝林将去了,去世了,恕抱不周,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相声泰斗马三立临终遗言:在我过世后,请将我丧事从简办理,我不愿让各级组织再为我费心费神;同时我的朋友、学生和再传弟子也比较多,所以不搞遗体告别,不接受花篮、花圈、挽联,不接受钱物。我毕生只想把笑留给人民,而不能给大家添麻烦,给国家浪费钱财。

看看,这才像大师说的话。

所以名气这种东西,也是有含金量的。名气大不一定艺术就好,名气小也不一定就艺术差,更多的时候是成反比的。

隋朝末年瓦岗军风生水起,李密是如何让瓦岗寨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瓦岗军的领导李密家族四世三公,曾祖父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的李弼,也是北周的魏国公;祖父李曜是北周的邢国公;父亲李宽是隋朝的上柱国,门阀士族中的佼佼者。

他参加反隋的第一支军队是隋朝老臣杨素儿子杨玄感的部队,杨玄感兵败后李密被抓住,押送途中给押送的官员送礼,打成一片,趁机逃跑,但一直被隋朝通缉,辗转几次后,投入翟让领导的瓦岗军。(翟让和李密漫画)

李密如何夺权瓦岗?

李密是隋朝朝廷的重犯,翟让一开始拒绝了他的投靠,把他关押在瓦岗外面,翟让毕竟是农民起义军,幻想有朝一日被朝廷招降,不能随便接受朝廷的重犯。李密的见识和对隋朝局势有全面的看法,先说服了瓦岗军的头目王伯当,此人到死都追随李密,然后说服了翟让,成功晋级瓦岗军的高级参谋。李密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瓦岗寨周边的小股起义军加入,声望越来越高。

隋朝派遣大将张须陀来进攻瓦岗,翟让没打仗就害怕了,以前被张须陀击败过。李密给翟让献计,并亲自带领一支军队和翟让前后夹击张须陀的部队,打败了张须陀,收服了张须陀手下的秦琼、罗士信等猛将,从此后,李密有了自己的军队,不再单单是一个参谋了。

在隋朝末年,有了粮食就能聚集大量的军队,李密提议进攻隋朝的粮食基地兴洛仓,取得军需物资,才能发展,翟让觉得自己的才能不够,让李密先率军进攻,自己作为后续部队。李密突袭兴洛仓成功,周围几十万百姓都可以在哪里取得一定量的粮食,接着李密击败了越王杨侗派来的进攻军队,李密名声大振。翟让觉得自己是农民出身,处理不好瓦岗军这么多事务,主动让贤,推举李密为魏公,主持瓦岗大局。

让权这事,翟让是诚心让的,但是翟让的哥哥翟弘(有称翟宽)不愿意了,弟弟不当我来当,并且密谋杀了李密。这事情让李密知道了,李密先下手为强,利用宴会的名义,斩杀瓦岗军翟让小集团的头目,徐世绩(演义中的徐茂公)差点没有成为刀下之鬼,被砍了一刀。瓦岗军的大权最终全部归李密。

处理翟让兄弟意图刺杀李密这事,李密处理的欠妥当,毕竟翟让收留了他,又让位给他,不应该对翟让集团斩尽杀绝,应该妥善处置,况且密谋刺杀他只在言语中流露出来,并且未付诸实施,可以采取边缘化或者分离等手段处理,顾全大局。这样做等于将瓦岗军最初的老臣们都得罪了,裂痕已经产生。

李密如何从昌盛走向败亡?

瓦岗军占领了兴洛仓、黎阳仓,后勤补给充足,各地义军纷纷来依附。另一个中原的霸主王世充倾尽全力进攻瓦岗军占领的粮仓,屡次被击败,最重要的一次,王世充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瓦岗军的霸主地位确立,大江南北的各股势力纷纷派人来依附,李渊也派遣了使臣表示臣服,李密眼看有统一天下的趋势,李密自己也有些飘飘然了。

李密派遣30万大军进攻洛阳,洛阳岌岌可危。此时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宇文化及等禁军将领在江都勒死了隋炀帝,自己率领隋朝精锐禁军10万西归,要回到都城长安,他们拥立的是秦王杨浩,而王世充等人拥立了越王杨侗,他们都自称隋朝的正统,实际上都是傀儡皇帝。

瓦岗军的李密集团成了一个异类,宇文化及集团和王世充集团将联合夹击瓦岗军,面对此种局面,李密依附在越王杨侗的一面,但明显是表面文章,互相不信任。越王杨侗命令李密迎击宇文化及的军队,李密居然去和隋朝的精锐对上了,此事欠缺谋划,此时有三大集团,李密集团、宇文化及集团和王世充集团,任何两个集团对攻,得益的必然是不参战的集团。不过李密和宇文化及都小看了王世充的能量,在他们激烈对战时,王世充已经扫除政权内的异己,越王杨侗已经彻底成了孤家寡人,王世充大权独揽。

瓦岗军战胜了宇文化及,自己的精锐也丧失的差不多了,王世充趁机出兵进攻已成疲惫之师的瓦岗军。李密还有一个毛病,就是战利品都收为己有,剩余很少给作战的将士们,引起将士们的极度不满,作战能力下降很多,一些主要将领都心怀不满。俗话说,皇帝不差遣“饿兵”,这样基本的道理都不懂。领兵的将军们在与王世充的对战中,纷纷败北,李密都没有觉察出有问题,此时应该大力犒赏这些将士们,让他们奋勇杀敌,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做,将士们心寒了!瓦岗著名将领裴仁基、程知节(程咬金)等被俘,单雄信等投降,这是擅自杀翟让引起的后患,李密大败,瓦岗军彻底成为了历史。

在大的战略层面上,李密领导的瓦岗集团不应该和宇文化及率领的隋朝精锐禁军集团全面开战,这样导致弱小的王世充集团逐步做大,在战略上已经输了。在与宇文化及集团的对抗过程中,瓦岗军占领了兴洛仓、黎阳仓等粮食基地,应该采取守势,用自己后勤充足的特点,拖垮缺少粮食的宇文化及集团,没有粮食的军队自己很快就会垮掉,而不是采取激烈对抗的方式,战术上也是下下之策。在消灭宇文化及集团后,面对王世充的进攻,应该采取收缩防守态势,休养生息,恢复力量,太小看了王世充军队的作战能力。对待自己的将士,不能体恤将士的疾苦,自己一味敛财享受,而士兵一味作战,将士作战的意愿大大降低,离心力骤然增加,败亡是很快的事。门阀士族出身,自视过高,看不起其他人是最根本的缺点。(李渊像)

李密的下场如何?

李密败逃后,投奔了李渊,李渊非常高兴,将自己的表妹独孤氏嫁给了李密,还将他祖父的爵位邢国公封了他,称呼他为“弟”,足以看出李渊对他的重视了。

李密又采取老办法,贿赂李渊亲信,让他到黎阳去招抚旧部,李渊当时昏了头答应了他。李密走后,李渊马上后悔,立马派人追回李密,李密随即造反,他不甘于人下,当年李渊还曾经臣服于他,心理上过不了那个坎。

李密声称要去洛阳,并散布消息,其实他这是欲盖弥彰,掩护自己这支几千人小部队的行踪。别人也不是傻瓜,李渊的手下的将领盛彦师已经预估出李密的行踪,李密想去投奔原来的部下襄城(今河南汝州)张善相,他在中途的熊耳山南的峡谷处埋伏,这是李密的必经之路,果然李密率军到来,被伏击,全军被灭,李密被斩首。

以杀翟让故,诸将危疑,一败于邙山,而邴元贞、单雄信亟叛之;密欲守太行、阻太河以图进取,而诸将不从,及粗帅以降唐,则欣然与俱,而密遂以亡。

这是王夫之对他的评价!

洛阳具体算是多少朝古都

洛阳是九朝古都,从小就知道这件事。至于十三朝之说我不认可,因为按照西安的定都方法,洛阳可能不止十三,要知道西安还在长!九朝古都这个称号的含金量远高于西安的十三朝,这是乾隆御批的。那是陕西人自己吹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乾隆时期的史料比现在的史料更齐全,毕竟当时没有大规模的外国入侵,历史资料更完善。乾隆皇帝唯一称赞过的古都洛阳,根本没有提西安的事,西安人因此仇恨乾隆,好尴尬。广大洛阳同胞们,我提议继续使用九朝古都,让西安人继续满世界编历史,毕竟是省会,我们斗不过?

六朝古都洛阳如何变成十三朝古都

答:历史是渐进的,随着考古的发展,很多历史真相都会重新被定义,而洛阳十三朝也是,司马光曾说: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1.夏(前2000-前1600,共计400年):二里头遗址。

2. 商(前1600-前1300,共计300年):西亳商城遗址。

3. 西周(前1046-前771,共计276年):都于洛邑成周。

4.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共计515年):都于洛邑。

6. 东汉(25年-190年,196年,共167年):都于洛阳。

7. 曹魏(220年-265年,共计46年),都于洛阳。

8. 西晋(265年-313年,共计48年):都于洛阳。

9. 北魏(494年-534年,共计41年):都于洛阳。

10. 隋(605年-619年,共计15年):都于洛阳。

11.唐 (657年-742年;904年-907年,共计92年):都于洛阳。

12. 后梁(909年-913年,共计5年):都于洛阳。

13. 后唐(923年-936年,共计14年):都于洛阳。

在你的周边城市旅游,有什么好地方推荐

唐山迁安市九龙泉

迁安,轩辕故里,灵山秀水,美不胜收,而“九龙泉”似深闺中的少女,人们更想揭开她那层神秘的面纱,一睹芳华。

徐流口人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创出生态村建设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徐流口模式。”来来来!请到这里来,登长城,看云海;游九龙泉水库,观沙鸥、金鳞;到农家院采摘、做客;到山下养殖场戏水、垂钓,处处都有无限乐趣。

霜降时节,九龙泉景区的九座山峰,都峥嵘竞秀、层林尽染、云海茫茫,野菊傲霜。长城,蜿蜒曲折,气势磅礴,更有最原始的姿态。

山脚下有九个泉眼常年 “汩汩”不断流出碧水,细若游丝,晶莹似珍珠,就像金鱼吐着泡泡,灌溉着万亩良田;九龙泉还孕育出养殖场,水温常年保持在21℃左右,即使在冬季,也热气腾腾,如云似雾。热带鲫鱼——罗非鱼,很难在北方安家落户,却在塞外找到了繁衍生息的优良港湾和美好家园。

岸边摆杆垂钓,很快就会钓上一条形似鲫鱼,背鳍多棘,又似鳜鱼的罗非鱼来。罗非鱼或清蒸或红烧,味道都非常鲜美。吃鱼不如打鱼乐,坐在小马扎上,水中撒了窝子,再削上鱼饵,放松身心,耐心静待。鱼漂动了,鱼咬钩啦!绷紧丝线,慢慢往上提,水中溜鱼, “扑棱棱”、“啪啦啦”等那条鱼跑累了,张着两腮喘着粗气,才被抄入网兜,那份喜悦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真正体会到。

再来看望徐流口村的那棵古槐吧,树高18米,需四个成年人手拉手方可环抱。她依然根深叶茂、郁郁葱葱,焕发着勃勃生机。北方的家槐树,不择土地的贫瘠与肥沃,没有刺槐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尖刺,非常平和,每到春天就开满细碎的小白花儿,高雅纯洁、清香馥郁。这古槐历尽沧桑,传说为明代戚继光修长城时亲手栽下,它曾与明长城青梅竹马、彼此守望。

明末的移宫案作为明末三大疑案之一,到底“疑”在什么地方

其实看一件事情,不能单看它的经过。要从它的前因后果一起来看,这件事情的脉络和疑云您大致就可以看出来了。

此案在史书上共分2个阶段,分名“避宫”与“移宫”。

咱们先看避宫。

先说那一年仲夏,承平几十年的大明,于突然间在两个月内接连失去两位皇帝一一万历和泰昌。大家知道,凡是这种时候,必是风起云涌之时。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华两千年封建王朝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帝王换人史。

这一次,主角换成了年轻的朱由校。

皇帝崩了,群臣当然要去送送。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去拥立新皇,这可是从龙之功。

于是这天杨涟、刘一燝等11位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 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

按理说,正常情况下,小朱一出场,这场戏就该结束了。可是咱这既然是疑案,那必是波澜百出,有人作妖。

何人?小朱的养母,先帝最得宠的妃子一一李选侍,本场大戏的女主角。这主了不得,当年直接打死过皇后,最后也没啥事,狠人一个。

众臣来到殿前,却进不了门。哭闹半天,结果始终看不到朱由校的身影,心下就慌了。这大伙陪着演了半天,咋正主还不出来?

那朱由校干嘛去了?这等天大的好事就要砸他身上了,还不上赶着。以往多少位前辈都要披荆斩棘流尽鲜血才能获得的宝座,您咋还迟到啊。

这还真不能怪小朱,因为他出不来,他被刚死了男人的李选侍软禁了。

为什么?李选侍说,你爸爸本来说好让我当皇后的。结果他说话不算数,父债子还,你还年轻,我辛苦辛苦帮你看顾这花花江山,我要垂帘听政!

而且这话不止对小朱说了,还让能控制大内的魏忠贤也去向群臣传递了这个消息。不错,颠覆大明江山的史诗级妖孽一一九千岁(不过他现在还只是配角)出场了。

群臣一听就炸了,古来垂帘要么是先帝遗诏,要么就是皇帝年幼,但是那都是帝权不稳的表现。

朱由校早就长大成人了,李娘娘您这是要夺权啊!

其实这读书人心里觉得谁当老板都一样,但是您要是上去了,我的一等功劳不就掉价了。而且看您这架势,以后我等读书人就要听命于妇人与阉宦咯,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这一下子就把这群读书人的血勇之气激发出来了,老中青三代官员合力撞击乾清宫门而入。那边守卫宫墙的阉宦接了魏忠贤的死命令,于是抡起大板就和这群人干了起来。不知是畏于这些大官的权势,还是当天老魏没有给他们吃饱饭,竟然让他们冲进宫内!

可是一圈寻找,还是没有发现朱由校的身影,这下就急坏了所有人。众人于是大吼:“李选侍不能与太子朱由校同住一宫,请交出人质。”

这时本场大戏的关键人物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出场,他乘李魏二人不备,将朱由校抢抱出禁闭的暖阁。魏忠贤等太监追出来撕打,朱由校的衣袍都被追赶的太监撕坏了,可见当时的战况激烈。

这也解释了刚才那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是怎么冲破重重险阻的。这大内也不是铁板一块!

王安和群臣接头后,立马将朱由校转移到了文华殿。李选侍派人来请朱由校回乾清宫,大臣们又把朱由校安排到慈庆宫。朱由校就这样摆脱了李选侍等人的挟制,逃出乾清宫,住进慈庆宫。

这其中过程真称得上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此段故事史称“避宫”。

说完“避宫”,再说“移宫”。

史载,朱由校避住在慈庆宫,西李却“居乾清宫自若”。而朱由校要登临大位,就必须按照规矩回到乾清宫完成登基仪式。

为了让李选侍尽快搬家,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多次上奏,要朱由校下令旨。

结果您猜什么情况。朱由校居然犹犹豫豫,反复无常!

诸位,观书至此,本案第一个疑点出现了。小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应?

结果就这点事情,一直磨到九月初五才下令:“先帝选侍李氏等,着于仁寿宫居住,即日搬移。”天知道为什么,他与群臣商定的登基日期就在九月初六,难道是抹不开面子?

那还有接下来的,你让李选侍走她就老老实实的走?

据《明史·方从哲传》记载:“于是,议移宫,争数日不决。至登极前一日,一燝、爌邀从哲立宫门请,选侍移哕(huì)鸾宫(明代宫妃养老之地)。”

这段记载语焉不详,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方从哲是当时的首辅,和众多文官一起去乾清宫门请李选侍走,结果李当然赖在乾清宫不搬。不止不搬,而且还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才让朱由校即位。

于是又是一番纠缠,后来又是王安出场。亲自出手在乾清宫内力驱,李选侍万般无奈,怀抱所生八公主,仓促离开乾清宫,移居仁寿宫内的哕鸾宫。

大家注意,九千岁老魏干嘛去了?第二个疑点出现。

九月六日,皇长子朱由校从慈庆宫回到乾清宫。当天御奉天门,即皇帝位,改明年(1621)为天启元年,史称天启帝。至此,李选侍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图终成画饼。

列位,你们以为这一切结束了吗?李选侍怎么可能轻易认输,她虽已“移宫“,但斗争并未结束。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不死不休的。

“移宫“数日后,李所居哕鸾宫突然意外失火,经奋力抢救,才将李选侍母女救出。这把火真是意外吗?为什么就这么巧?

这时反对移宫的官员贾继春立刻散发谣言:选侍投缳,其女投井,并说“皇八妹入井谁怜,未亡人雉经莫诉“,指责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孝于古代仅次于天道,皇帝被冠以这样的污名,是坐不好皇位的。

当然,朱由校在杨涟等人的支持下立刻批驳了这些谣传,指出“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

至此,这一场“移宫“风波才算暂告结束。

而本案最大的疑点却是后来这些人的人生际遇。

泰昌元年底,首辅方从哲就辞官回家了。

天启元年(1621年)五月,王安被饿三天后不死,直接被魏忠贤唆使人杀害。

天启二年正月,上十二道奏章求去,熹宗无奈,于是同意刘一燝辞官回乡。

杨涟在天启五年(1625年),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诬陷受贿二万两,历经拷打,惨死狱中。

左光斗只比杨涟多活了一天,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二十五日在牢中遇害,享年五十一岁。

而九千岁我就不谈了,单说李选侍。她后来居然还升了位份,成为了康妃,一直活到明朝灭亡后康熙十三年,真是高寿!

您就说这奇怪不奇怪?这故事结局怎么反过来了?此案最大疑云就在此处。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史书里找找,看自己能否拔云见雾。咱们那天也开开脑洞,写写这其中的奥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