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北平王之子的罗成,为何要加入瓦岗山?单雄信起义地点在哪里_程咬金_李密_二十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瓦岗山 程咬金 李密 二十

本文目录

  • 身为北平王之子的罗成,为何要加入瓦岗山
  • 单雄信起义地点在哪里
  • 瓦岗山四十六兄弟结义排名
  • 瓦岗山上真正的好汉,为什么没有秦琼和程咬金
  • 瓦岗山的能人众多,为什么大家要推举程咬金这个只会“三板斧”的人当皇帝呢
  • 瓦岗寨四十六友的排名是什么
  • 瓦岗四十六友结义的时候都有谁
  • 瓦岗山异闻录2018,宿力加点前攻击力为321,加了点之后,全能力加5%,攻击力显示的还是321
  • 介绍一下瓦岗寨46友
  • 瓦岗寨四十六有结局

身为北平王之子的罗成,为何要加入瓦岗山

罗成只是小说评书中虚构出来的人物,是不存在的!虽然是虚构出来的角色,罗成是秦琼的表弟,在隋唐英雄排行榜里名列七条,老爸是一代枭雄、燕王罗艺。但是历史上也是有人物原型的,罗成字士信,民间所谓罗成者,当为历史上之罗士信。《新唐书》说,罗士信是齐州历城人,十四岁即在齐郡通守张须拖部下领兵打仗,英勇非常。后归李密,最先与秦叔宝一起追随张须陀,后来又投靠裴仁基,随后随裴仁基一起加入瓦岗军。李密战败后,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接受王世充的招降。

罗成与秦琼等去了洛阳,秦琼与程咬金被徐茂公带走,罗成因病留在洛阳。李世民攻打洛阳时,罗成临阵倒戈加入李世民,将王世充连同前驻守洛阳的反王一并擒获。

他的真正原型就是大唐名将之一罗士信。骁勇善战、武艺高强、勇猛顽强刚烈,后来在跟随张弥陀征讨瓦岗寨的时候归降瓦岗并被授予了总管的职位,在一次与王世充交战的时候身受重伤不得已跟随了王世充。结局壮烈、战死沙场、以身殉唐。

王府两人互传技艺:罗成教给秦叔宝回马枪,秦叔宝教罗成撒手锏,并对天盟誓,如有保留,罗成万箭穿心而死,秦叔宝吐血而亡,哪曾想后来应验。后来因为不耻王世充的为人率领收下归降了李世民,被封为陕州道行军总管,而后跟随李世民平定洛阳帮助李世民登上王位后被封为绛州总管、剡国公。

而后跟随秦琼、程咬金等人在瓦岗寨参加起义军,并大破杨林的一字长蛇阵。瓦岗军解散后加入王世充阵营,转而投奔李世民,被封越国公,小说里被称为可以比肩赵云。

单雄信起义地点在哪里

隋唐末年,瞿让聚集起义军所在的地方是 瓦岗山。
翟让(?—617年),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南)人,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前期领袖。
武功高强有胆略。初为东郡法曹,犯法亡命至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率众起义。单雄信、徐世绩等人响应,众至万余,所部多为渔猎手,善使长枪。大业十二年,李密参加瓦岗军。 大业十三年二月 ,翟让推李密为瓦岗军首领 ,号魏公。不久,瓦岗军围攻洛阳,大批隋军投降,增强了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地位,因而李密与瓦岗军部分早期将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大业十三年十一月,翟让被李密用计杀死。

瓦岗山四十六兄弟结义排名

1、大哥:魏征;

2、二哥:秦琼;

3、三哥:徐勣;

4、四哥:程咬金;

5、五哥:单雄信;

6、六哥:王宣;

7、七哥:尤通;

8、八哥:王勇;

9、九哥:谢科;

10、十哥:杜义;

11、十一哥:史大奈;

12、十二哥:张公瑾;

13、十三哥:白显道;

14、十四哥:屈突通;

15、十五哥:屈突盖;

16、十六哥:尚青山;

17、十七哥:夏玉山;

18、十八哥:尉迟南;

19、十九哥:尉迟北;

20、二十哥:唐万仁;

21、二十一哥:唐万义;

22、二十二哥:贾闰甫;

23、二十三哥:柳周臣;

24、二十四哥:盛彦师;

25、二十五哥:丁天庆;

26、二十六哥:黄天虎;

27、二十七哥:李成龙;

28、二十八哥:侯君集;

29、二十九哥:尚怀珠;

30、三十哥:任敬司;

31、三十一哥:铁子健;

32、三十二哥:金甲;

33、三十三哥:童环;

34、三十四哥:金城;

35、三十五哥:牛盖;

36、三十六哥:齐彪;

37、三十七哥:李豹;

38、三十八哥:鲁明星;

39、三十九哥:鲁明月;

40、四十哥:樊虎;

41、四十一哥:连明;

42、四十二哥:党仕杰;

43、四十三哥:毛公遂;

44、四十四哥:吕公旦;

45、四十五哥:柴绍;

46、四十六弟:罗成。

人物结局:

1、魏征、徐茂公、秦琼病死;

2、单雄信被李世民杀死;

3、罗成淤泥河被乱箭穿身;

4、程咬金笑死;

5、王伯当为李密挡箭死了;

6、侯君集被李世民赐死;

7、其余的都在罗通扫北和薛仁贵征东里面战死了。

瓦岗山上真正的好汉,为什么没有秦琼和程咬金

一、落寞好汉:黄君汉

一部以瓦岗山好汉为主体的《隋唐演义》,虽道尽了天下英雄事,但同时也扭曲了许多史实。如《隋唐演义》极力塑造的好汉程咬金和秦琼,程咬金是名义上的老大,号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秦琼则是实际上的老大,任兵马总元帅。

可实际上,这两人却都是在后期才加入的瓦岗山,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所以论瓦岗山好汉,就只能舍掉秦琼和程咬金,除了加入的晚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李密来到瓦岗山后,瓦岗山实际上便从江湖草莽,转变为了一支争雄天下的势力,所以好汉这词就不再适用了。

说瓦岗,论好汉,谁才是真正的江湖好汉?其实只有三个半!下面先说第一位,此人叫黄君汉,可谓是瓦岗山上的“落寞好汉”,因为没有他就没有瓦岗山,但他却在瓦岗山,显得异常落寞。

公元611年,黄君汉当时还是洛阳城里的一个小狱卒,天天朝九晚五的,但这天一切却改变了,因为大牢里押进来一人,此人在洛阳城里任法曹,跟黄君汉是一个系统,明天就要被斩首了,名叫翟让!

黄君汉他听闻过这个人,是位武功高强的骁勇好汉。于是到了晚上便进入翟让大牢,道:“翟法司(曹),天时人事抑亦可知,岂能守死狱中乎?”

意思就是说,我知道你翟让是个人物,对时事和朝政非常了解,是有雄心的,怎能死在牢狱里。跟着便打开翟让的刑具,让翟让快逃。翟让大惊道:“我被你放走了,可你怎么办?”

哪料黄君汉却大怒道:“本以公为大丈夫,可救生民之命,故不顾其死以奉脱。奈何反效儿女子,涕泣相谢乎。君但努力自免,勿忧吾也!”

即,我本来以为你是大丈夫,能解救天下苍生,所以才来救你!可看你这样子,跟个女人似地,你走你的,别担心我!

就这样翟让逃走占据瓦岗山,开启了江湖路。而黄君汉后来也来到了瓦岗山,但却变得没这人一般。但从他投降大唐后不久,却以唐军的八大总管之一(怀州总管)的身份,率部参战剿灭王世充,败亡窦建德等战役来看,显然黄君汉是有能力和本事的人。

他之所以在瓦岗山上无声无息,大概是对翟让失望非常,因为翟让根本没表现出,他所期待的“解救苍生”的模样,仅想保持在瓦岗山上“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现状。所以黄君汉必是落寞异常,故而称其为:落寞好汉!

二、悲情好汉:翟让

翟让的悲情是双重的,一则体现在《隋唐演义》里,他这位瓦岗山的开拓者,第一位首领,戏份少的可怜不算还毫无风头。二则便是在历史中,他被瓦岗山的第二位首领李密,完全压住,最后还死于李密之手。

在李密到来前,翟让为首的瓦岗山,其实跟《水浒传》中晁盖当家时的梁山是差不多的。由于规模小,根本没啥名气,奉行官兵来了就跑,官兵走了又回的战术。但这一切,随着李密加入而改变。

李密来后,吓的翟让不轻,因为李密是打响反隋第一枪的杨玄感的左膀右臂,正被缉拿,他差点要杀掉李密自保。但李密却说服了翟让,并开始替翟让攻城拔寨,壮大瓦岗山势力。这一切很快引来了隋朝大将张须陀率秦琼、罗士信等奉命来剿灭瓦岗山。

当时翟让又想逃走,被李密阻止,最后在李密的筹划下,第一次打败了由朝廷大将率队的正规军,秦琼和罗士信也撒丫子逃了,此战过后让瓦岗军扬名了!自此翟让就知道了,论才能是比不过李密的,所以把瓦岗山老大的宝座让给了李密。

从这里可以看出,翟让胸襟还是很广阔的,是位真好汉。在让出老大宝座后,也是非常配合李密,听从其调遣,凝聚瓦岗山势力,这才有了瓦岗山的急速壮大,成为了当时最有实力的反隋势力。但奈何李密实在小家子气,大事未成前竟然害死了翟让!

翟让的死,堪称是瓦岗山衰败的标志性事件。因为翟让是瓦岗山的创始人,其势力根深蒂固,其为人豪爽、宽厚,自然深受爱戴。故而瓦岗山随着翟让的被害,变得分裂了起来很快便败亡。所以,翟让堪称是瓦岗山的悲情好汉,无论生前还是死后,悲情色彩都异常浓烈。

三、忠义好汉:徐懋功(徐世勣)

徐懋功,名叫:徐世勣,非《隋唐演义》中的老道模样,其实他属于瓦岗山的三大原始股之一,跟翟让、单雄信是平起平坐,且还就他年龄最小。但别看年岁最小,却最有战略眼光和最忠义。比如,就是徐世勣提出的,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咱要去远些的州府那里捞好处。一条建议奠定了瓦岗山的根基。且最难能可贵的是,徐世勣的忠义。

比如在李密设宴杀害翟让时,徐世勣当时也被砍伤,随后被李密抓捕了起来。显然当时的徐世勣应是想保护翟让,或表示出了不服。随后李密亲自为徐世勣裹伤,劝解,说了半天好话,这才收服了徐世勣。

而在李密投降李渊时,又是徐世勣为给李密捞面子,拒不向李渊交出所掌握的地盘,并如此说道:“这些地盘都属于李密,我不能因他失败,而直接交给李渊去为自己邀功,所以我要交给李密,如此一来,这就是李密的功劳了!”

这事被李渊得知后是大为感动,特赐李姓,从此徐懋功就改叫李世勣,后来为了避讳李世民的“世”字,改叫李勣!从徐世勣在瓦岗山时期的表现来看,堪称是忠义无双!所以他是瓦岗山上的忠义好汉!

四、半截好汉:单雄信

单雄信在《隋唐演义》中的名声非常响亮,什么绿林总瓢把子啥的。但实则历史上的单雄信却是瓦岗山的元老,前文说过,他是三大原始股之一,位居第二,是瓦岗山上真正的二哥,地位仅次于翟让。

在徐世勣提议兔子不吃窝边草,咱攻打远处的荥阳、梁郡的战斗中,瓦岗山之所以大胜,其中单雄信这位瓦岗山第一猛将,必是出了大力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言,《隋唐演义》把徐世勣定位在“军师”角色上,而把单雄信定位在“绿林总瓢把子”上,是有道理的。

因为在秦琼、罗士信、程咬金等人未上山前,单雄信事实上是瓦岗山第一猛将!那么为何称其为“半截好汉”呢?这是因为在李密设宴杀翟让时,单雄信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

当时单雄信,便向李密跪地求饶!这是单雄信在瓦岗山时期的不光彩记录,显得不是好汉所为,有些见风使舵的味道。所以只能算半个好汉!至于有人会提议,为何没有忠心耿耿的王伯当?

理由很简单,只因王伯当是李密的学生,他是跟随李密一起来到瓦岗山的。而李密的到来,则宣告着瓦岗山前期绿林好汉模式的终结,开启了争夺天下模式,自然就不能算好汉了。

瓦岗山的能人众多,为什么大家要推举程咬金这个只会“三板斧”的人当皇帝呢

     众所周知,程咬金在演义中的形象就是一个粗枝大叶,没有脑子的一个人,只会三招的混世魔王,跟着秦琼后面的小弟,能力一般。但是在历史上,程咬金完全与这是两回事,真实的程咬金是一位有脑子、有能力、不是就会三招的武将,也没有混世魔王的称号。那么真实的程咬金到底是怎样的呢?

      首先程咬金的兵器不是一把八卦宣花斧,而是唐朝比较普遍的槊,一种与枪很相似却又不是枪的兵器,根据历史记载秦琼的兵器是一把枪,而尉迟恭与程咬金一样是槊。要明白程咬金是一位战将,而且是一位骑将,这样一来,程咬金就更加的不适合用斧做兵器了。而且根据历史中的记载,程咬金武力高超,善于马槊使用,是一位悍将,所有程咬金不是一位只会用三招的混世魔王。

       其次,在历史上程咬金也没有抢夺过靠山王杨林献给隋炀帝的十万两黄金,而且靠山王这个人在历史上也不存在,程咬金也不是瓦岗的第一位首领,程咬金刚刚加入瓦岗时,李密就已经是首领了,程咬金也只是李密帐下的一位将领罢了。

     另外程咬金也不是秦琼的小弟,他与秦琼应该是平等的地位。比如秦琼与程咬金在王世充帐下为将时,曾这样跟秦琼说过:王公器度浅狭而妄语,好为咒誓,此乃老巫妪耳,岂拨乱之主乎!意思就是王世充这个人是一个小气,没有度量,而且天天对着手下将领发誓,是一个极假的一个人,这样的人是成不了事的。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程咬金与秦琼是同等地位,不然不会这样与秦琼讲话,还有就是程咬金在凌烟阁中的排名在秦琼之前,虽说有玄武门事变的原因,但是也不能说不是程咬金自己有主见,从这里也可看出程咬金不是秦琼身边的小弟,不然程咬金是不会参加这一次兵变的。

       还有就是程咬金这个人是一个老狐狸,不是演义中那样傻傻地。比如他投靠李世民时,就像秦琼说出了一计,那就是他带着军队叫阵李世民,等到快要开打时,他拉着秦琼直接往唐军那里跑。可见他个人还是有智慧的。而且程咬金在伴君如伴虎和吃人的朝廷上,站得十分的稳,成为三朝元老,活到了武则天那个时代,可见他是多么的深谙官场之道的人。像尉迟恭晚年时就被李世民罢免了,李世绩也被贬了,而程咬金一点事都没有。

      总得来说,程咬金就是一位有智慧、有能力、可以冲锋陷阵、可以独掌一军的将才,并不比历史上的秦琼差上丝毫,甚至比秦琼要优秀一点。

瓦岗寨四十六友的排名是什么

瓦岗寨的英雄排名是:

1、大哥:魏征,字直成,又字玄成,又字伯策,瓦岗山丞相。

2、二哥:秦琼,字叔宝。

3、三哥:徐勣,字茂公。

4、四哥:程咬金,字知节。

5、五哥:单通,字雄信。。

6、六哥:王宣,字君可。

7、七哥:尤通,字俊达。

8、八哥:王勇,字伯当。

9、九哥:谢科,字映登。

10、十哥:杜义,字文忠

11、十一哥:史大奈, 北平府人,绰号“大肚子天王”。

12、十二哥:张公瑾,北平旗牌长,人称“锦衣太保”。

13、十三哥:白显道,北平棋牌官,人称“霹雳火”。

14、十四哥:屈突通。

15、十五哥:屈突盖。

16、十六哥:尚青山。

17、十七哥:夏玉山。

18、十八哥:尉迟南。

19、十九哥:尉迟北。

20、二十哥:唐万仁。

21、二十一哥:唐万义。

22、二十二哥:贾闰甫,贾柳店掌柜。

23、二十三哥:柳周臣,贾柳店掌柜。

24、二十四哥:盛彦师,人称“百变仙”。

25、二十五哥:丁天庆,人称“千手怪”,瓦岗八彪。

26、二十六哥:黄天虎,人称“草上飞”。

27、二十七哥:李成龙,人称“恶太岁”。

28、二十八哥:侯君集,人称“小白猿”,瓦岗八彪。

29、二十九哥:尚怀珠,人称“地里飞星”,瓦岗八彪。

30、三十哥:任敬司。

31、三十一哥:铁子健。

32、三十二哥:金甲,字国俊,天堂县差人。

33、三十三哥:童环,字佩之,天堂县差人。

34、三十四哥:金城,磨盘山寨主,人称“小二郎”,瓦岗八彪。

35、三十五哥:牛盖,磨盘山寨主,人称“赛展雄”,瓦岗八彪。

36、三十六哥:齐彪,字国远,“空锤将”,瓦岗八彪。

37、三十七哥:李豹,字如辉,“花枪将”,瓦岗八彪。

38、三十八哥:鲁明星,人称“海鹞子”。

39、三十九哥:鲁明月,人称“浪里蛟”。

40、四十哥:樊虎,字建威,历城县马快。

41、四十一哥:连明,字巨真,历城县马快。

42、四十二哥:党仕杰。

43、四十三哥:毛公遂。

44、四十四哥:吕公旦。

45、四十五哥:柴绍,字嗣昌。

46、四十六弟:罗成,字公然,五钩神飞亮银枪,闪电白龙驹。

瓦岗四十六友结义的时候都有谁

大哥魏征,字直成,又字玄成,又字伯策,瓦岗山军师;
  二哥秦琼,字叔宝,虎头锫棱金装锏,虎头皂金枪,金纂提炉枪,黄骠马,呼雷豹,瓦岗山元帅,五虎上将;
  三哥徐绩,字茂公,又字懋功,瓦岗山军师;
  四哥程咬金,字知节,八卦宣花斧,铁甲枣骝驹,瓦岗山大德天子混世魔王,五虎上将;
  五哥单通,字雄信,金顶枣阳槊,闪电乌龙驹,瓦岗山五虎上将;
  六哥王轩,字君可,青龙刀,枣红马,瓦岗山五虎上将;
  七哥尤通,字俊达,五股托天叉,日月朝天刀;
  八哥王勇,字伯当,弓箭,瓦岗山五虎上将;
  九哥谢科,字映登,金乌枪,后羿神弓;
  十哥杜差,字文忠,玉顶红;
  十一哥史大奈,
  十二哥张公瑾,
  十三哥白显道,
  十四哥屈突通,
  十五哥屈突盖,
  十六哥尚青山,
  十七哥夏玉山,
  十八哥尉迟南,
  十九哥尉迟北,
  二十哥唐国仁,
  二十一哥唐国义;
  二十二哥柳州臣,贾柳店掌柜;
  二十三哥贾云福,贾柳店掌柜,
  二十四哥盛延师,
  二十五哥侯君集,
  二十六哥毛公遂,
  二十七哥吕公旦,
  二十八哥尚怀珠,
  二十九哥丁天庆,
  三十哥黄天虎,
  三十一哥李成龙,
  三十二哥任敬司,
  三十三哥铁子健,
  三十四哥金甲,
  三十五哥童环,
  三十六哥金城,
  三十七哥牛盖,
  三十八哥张转,
  三十九哥杨合,
  四十哥李济,
  四十一哥何辉,
  四十二哥樊虎,
  四十三哥连明,
  四十四哥邱福,
  四十五哥柴绍,字嗣昌;
  四十六哥罗成,字公然,五钩神飞亮银枪,闪电白龙驹;

瓦岗山异闻录2018,宿力加点前攻击力为321,加了点之后,全能力加5%,攻击力显示的还是321

方法/步骤
首先,进入游戏界面,点击拾取火把。
用火把照亮左侧黑色区域,得到一块钥匙,用钥匙打开地上的宝箱,得到剑刃。
捡起桌面上的剑柄。用火把点亮桌子上方的火把。
依次点击油画中的人脸,可以打开机关。
将剑刃和剑柄合并后,插入小孔中,得到提示数字。
将所有提示数字输入到宝箱中,得到开门钥匙,打开即可通关。

介绍一下瓦岗寨46友

白话就是瓦岗寨四十六友,他们在贾家楼结义。看电视听评书的时候有结拜的场面经常会说愿学桃园三结义啊,瓦岗寨四十六友啊,梁山108好汉啊其中就有瓦岗寨46友。
大哥魏征,
二哥秦琼,
三哥徐懋功,
四哥程咬金,
五哥单雄信,
六哥王君可,
七哥尤通,
八哥王勇,
九哥谢映登,
十哥杜文忠,
十一哥张公瑾,
十二哥白显道,
十三哥屈突通,
十四哥屈突盖,
十五哥尚青山,
十六哥夏玉山,
十七哥尉迟南,
十八哥尉迟北,
十九哥唐万仁,
二十哥唐万义,
二十一哥贾云福,
二十二哥柳州臣,
二十三哥盛延师,
二十四哥丁天庆,
二十五哥黄天虎,
二十六哥李成龙,
二十七哥任敬司,
二十八哥铁子健,
二十九哥张公,
三十哥李义,
三十一哥金甲,
三十二哥童环,
三十三哥金城,
三十四哥牛盖,
三十五哥张转,
三十六哥杨合,
三十七哥李济,
三十八哥何辉,
三十九哥史大奈,
四十哥樊虎,
四十一哥连明,
四十二哥侯君基,
四十三哥毛公遂,
四十四哥吕公旦,
四十五哥柴绍,
四十六哥罗成。
这些人后来大部分都在薛仁贵平辽的时候牺牲了。

瓦岗寨四十六有结局

瓦岗寨四十六友最终走向分崩离析,甚至手足相残

“汉末英雄刘关张 ,隋唐豪杰推瓦岗。三人同心扶汉室 ,众友齐力反隋炀。麦城余恨悲白帝 ,洛阳萧索二贤庄。宁学桃园三结义 ,不烧瓦岗一炉香。”相声大师郭德纲曾言语过这么一段话,较强的对比了桃园三结义与贾家楼四十六友结义所带来的后期收成效果,一个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扶持,一个为了各自的目标,最后不惜相残,两者结义产生了不同后果,两极分化。造成两者结义不同结果的原因,笔者悔昔曾在前文《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何意?一个现实的道理浮出水面》一文中做了详细的分析解说,在此悔昔就不再做过多的重复解释了,本文单从瓦岗四十六友结义来说说,他们有得为何会最终走向互相残杀的地步。

隋唐英雄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其实,从小说里我们不难发现,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的结义并非出自真心,而是碍于面子,互相敷衍,逢场作戏罢了,因而他们骨子里并没有把其他人(至少没把全部的人)当做自己的兄弟。我们知道,之所以要结拜,一是彼此出于互相仰慕、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的志趣;二是彼此身份等级层次相同,至少没多大区别;三是诚心实意。如此三个条件做到,那么结拜出来的兄弟才是真正意思上的兄弟,彼此不分。而瓦岗寨四十六友的结拜全完全背离了这三个条件,为何这么说?且听悔昔分析道来:

第一:瓦岗四十六友为何会凑到一起,并非他们的志趣相投,也并非他们互相仰慕,有着共同的志趣,他们之所以聚在一起,那是因为一个人的母亲生日,对,没错,此人就是秦琼的母亲,众英雄与秦琼有很好的交往,前来祝寿,秦琼为了表示感谢故而在贾家楼宴请众英雄。

隋唐英雄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第二:我们来看看瓦岗四十六友的身份:齐聚贾家楼四十六位英雄来自不同的社会层面:二十二位是来自于绿林好汉,如魏征、徐茂功、单雄信,王君可、王伯当等人;十四位是来自北平府王府,如罗成、党世杰、史大奈、杜差等人;七位来自衙门当差的,如秦琼、金甲、童环、樊虎等人;一位来自太原侯的门婿柴绍;两位是开店的掌柜,贾润甫、柳周臣。简单的说,他们的身份说白了分为五类:绿林好汉、王府官员、衙门公差、侯爷女婿、商人。如此,他们的观念,思想,文化完全不在同一阵营上,这也是造成他们以后利益观念偏差,目标不同,乃走向内斗的的根本原因;

第三:他们为什么要结义?其实,他们大部分人都不想结义,想结义的只有几个人,主要是魏征、徐茂公,秦琼等人,事也是这几个人挑起来的。且看原文如此写道:他俩见秦琼追来,就说:“家里挺忙的,你何必又到贾家楼呢?”秦琼说:“家中自有大哥照应,这些好朋友们千山万水来到济南城,凑在一起,我真是一时也离不开。”徐茂功微微一笑,说:“这样的盛会真是千载难逢。二哥,难道我们就白白放弃这个机会不成?”(潜台词就是,要起义),但秦琼觉得还没有到时候,于是徐茂公再出主意,那徐茂公说:“我倒有个主意。”“什么主意呢?”“趁着老太太的寿诞之期,弟兄们集聚一堂实非容易,莫如人家结成生死之交,一旦有事,也省得人心不齐。”秦琼、魏征一听齐声说好。

隋唐英雄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如此,结义之事就被这三人给定下来了,那么其余的人愿意吗?其实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的,原文也做了交代,那原文说:“其中虽然也有一半个不大乐意的,可是一见大伙如此热心,也就随声附和了。”很明显了吧,贾家楼四十六友结义,一半的人都是不愿意的,推脱不了,放不下面子,于是就敷衍结拜了,这样的结义不是诚心实意的,根本不牢固,所以如此之兄弟关系,在利益面前,又岂能不反目呢?

正是:瓦岗结义英雄强,齐聚山东祝寿康,奈何结义非本心,不烧瓦岗一炉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