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家族被满门抄斩(隋唐英雄程咬金为何被后世人称为“混世魔王”呢)_程咬金_王世充_瓦岗军

本文目录

  • 隋唐英雄程咬金为何被后世人称为“混世魔王”呢
  • 隋末时期,作为一代枭雄,却是满门抄斩结局的名将是谁
  • 程咬金怎么死的
  • 程咬金有没有后代,现在都在什么地方
  • 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的生平简介
  • 程咬金是笑死的吗
  • 《薛家将》薛仁贵全家为什么满门抄斩
  • 历史上程咬金是怎么去世的

隋唐英雄程咬金为何被后世人称为“混世魔王”呢

隋唐英雄程咬金是一位传奇人物,据说他活了整整120岁,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个人功夫并没有那么厉害,只会三招两式大斧子轮起来三下就完事。即使这样,他依然是武将出身,一生带兵打仗无数胜多败少也被李世民称为福将。

也曾经靠着自己的义气在瓦岗山成就一番霸业。即使程咬金武功平平,但是他的牙尖嘴利让后世称为混世魔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被化身成一个说课,总是能够巧妙的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圆满的解决。当年薛仁贵征东的时候带着程咬金和太子李治一同前往,结果被西凉六国苏宝同用计谋困在城内。

而大将军薛仁贵也一时疏忽中了毒箭。就在这紧急的关头,程咬金到敌军阵营利用花言巧语骗得苏宝同的信任巧妙的把毒箭的解药骗到手,即使这样还不算厉害,还通过自己的手段让苏宝同护送他回到长安。表面上他是去找李世民写降书,实则那是回城搬救兵,也正是因为在回去的路上,他又巧遇薛仁贵的长子薛丁山。就此二路元帅过关斩将,才获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

类似于这样的事件,程咬金还有很多很多,所以程咬金被大家称为混世魔王,因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利用自己这一张嘴和人混的很熟。后来薛丁山一家承受冤屈,被满门抄斩,我想最伤心的应该就是程咬金。那个时候她已经高达100岁的高龄。最后薛家被沉冤昭雪程咬金也是哈哈大笑一命呜呼,终年120岁。所谓打开薛家坟,笑死程咬金。

隋末时期,作为一代枭雄,却是满门抄斩结局的名将是谁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为争夺天下而浴血厮杀,其中李密的瓦岗军,势力最为强大,盛极一时,甚至连李渊都向李密“劝进”。但强大的瓦岗军,最终被另一位乱世枭雄所击垮,就连秦琼、程咬金、单雄信这些万夫难挡的猛将,都被他生擒活捉。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天下争夺战中败北,满门被杀!此人是谁呢?他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呢?

此人就是隋朝末年,割据洛阳,占据河南一带,曾经建国称帝的郑帝王世充!根据史书记载,王世充本姓支,是西域胡人,他的父亲随母亲改嫁,从而冒姓王。王世充从小博览群书,对兵法、龟策、推步之术尤为精通。凭借父荫,王世充步入仕途,他为人灵活,迅速得到升迁,深得隋炀帝的信任。

隋朝末年,王世充奉命募集军队,征讨各地的起义军,屡立战功,多次以少胜多,曾一战“斩首万级,虏十余万人”。隋炀帝对他极为信任,委以重任。617年9月,李密率领瓦岗军围攻洛阳,王世充奉命率军援救,“前后百余战,未有胜负”。隋炀帝破敌心切,命王世充主动出击,结果遭到大败,被迫退守洛阳。

之后,天下形势迅速变化,先是李渊攻占长安,接着李密率30万大军围攻洛阳,之后传来消息,隋炀帝被杀,宇文化及率10万大军北上。身居洛阳的越王杨侗即位,招抚李密,妄图借助李密,削弱王世充的实力。此时的李密接受越王的招抚,率军先与宇文化及厮杀,结果虽然获胜,但精兵猛将损失惨重。

此时的王世充可谓是坐山观虎斗,他趁机将洛阳的异己势力,全部除掉,独揽朝政。此时李密闻讯大怒,调集军队,准备讨伐王世充。王世充先发制人,率精兵两万、战骑两千出战。此时的李密志得意满,根本没把王世充放在眼里,而此时瓦岗军内部离心离德,危机重重。结果双方在偃师交战,瓦岗军遭到惨败!

这一战,盛极一时的瓦岗军彻底瓦解,李密率残部逃亡,麾下的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猛将全部被俘,这一点史书上说的比较隐讳,“后密败,又为王世充所得”,“及密败,世充得之”,“士信跃马突进,身中数矢,乃陷于世充军”。其实这些人大多因受伤而被俘,不过王世充手下急需人才,将他们全部招降,授予高官。

此时王世充应该说,达到人生的巅峰了,他击破瓦岗军,招降众多猛将,又占据着河南等广大地区,还控制着东都洛阳,于是他废掉杨侗,建国号为郑,登基称帝。但应该说,王世充没有更宏大的理想,他用人的策略也有问题。他喜欢把将领们召集到一起,赌咒发誓,用这种手段来驾驭诸将,这遭到秦琼、程咬金等人的抵触,诸将纷纷投奔李唐。

620年7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征讨王世充,郑虽然比唐弱,但王世充毕竟也是一位枭雄,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双方才开战,郑国各地的守将纷纷不战而降,李世民率大将率兵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将洛阳周围全部控制。经过长期的拉锯战,王世充最终绝望了,于第二年5月出降。

王世充投降后,按照约定李渊并没有处死他,而是将他流放蜀地,将要出发的时候,被李渊的表侄独孤修德所杀。王世充的儿子、家人也在流放途中,被扣上谋反的罪名,满门抄斩。一代枭雄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过在击破瓦岗军那一战中,王世充确有过人之处!

程咬金怎么死的

程咬金卖耙,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后来的事实证明,卖耙这种小生意是不适合程咬金的,他就是干大事的人,历史上究竟程咬金怎么死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公元656年,程咬金讨伐西突厥,大败西突厥军队,副手王文度杀降利财,程咬金也有份分了钱财,结果被朝廷知道了,程咬金只好上表退休。公元665年,程咬金善终于家中。

据《隋唐演义》描述,程咬金在追敌过程中,将板斧扔出去,不料斧子回旋至手中,程咬金觉得神奇,乃以为是宝斧,遂在马上狂笑,不幸坠马而死。原来是被自己的兵器所伤而死。这个说法似乎也不很靠谱,常年玩兵器的人还会被自己兵器所伤吗?

关于程咬金之死,有另外一种说法,即薛刚闯了祸,连累薛家满门抄斩,还立了铁丘坟只有薛刚和樊犁花逃过一劫。后薛刚反唐,为薛家平了反,程咬金一高兴在那狂笑,一口气没上来,就笑死了。这个说法不切实际。

程咬金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唐代开国一员大将,程咬金自幼擅骑射,具有善战和勇猛的特点。

隋末时期,程咬金加入李密的起义军,成为瓦岗军的重臣,后投诚王世充,又降李世民,为唐统一天下而作战,唐太宗即位时,程咬金任左领军大将军、刺史、镇军大将军等职。正所谓是战功累累,位高权重。

特别提示

程咬金的三板斧,在中国可真所谓是妇孺皆知,意思也就是只有那三两下子的本事,其实这是一种文艺加工,实际上程咬金的本事还大着呢。

程咬金有没有后代,现在都在什么地方

程咬金千余名后人定居聊城
63岁的程广连家住东阿县刘集镇程葛村,是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的46世孙,每天早晨给先祖上香的习惯已坚持多年。
他家右前方就是一座程公祠。“我们称这个祠堂叫程咬金庙,是程氏后人在1934年集资建设的。”程广连说,目前程咬金的后人在程葛村以及周围有1000多人,这一点有宗谱为证。尽管程公祠尚在,但屋内已经没有陈设,目前程氏后裔正在筹备重修祠堂。
http://news.lcxw.cn/liaocheng/shehui/20131212/509079.html

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的生平简介

  程咬金,字义贞,原名咬金,后来改名为知节,济州东阿县人,是唐朝著名的开国名将,唐太宗在凌烟阁设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画像,程咬金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程咬金简介
  程咬金是隋末唐初时期有名的猛将,他年纪轻轻的就有着一身不俗的本事,勇武过人,当时正是大隋气数已尽的时候,所以各个地方的治安都不好,只有20出头的程咬金就自发组织了一些乡里的青壮年,来保护乡里,在他的庇护下,他的家乡倒是比较太平,后来就归降了李密,受到了重用。

  在李密战败之后,程咬金效力于王世充,虽然王世充很信任他,但是王世充为人才识浅薄,却又狡猾多疑,还老是乱说话,不是一个可以成大事的人,所以程咬金就想着离开,在王世充和李唐的战争中,程咬金带着手下的几十个士兵选择了降唐,之后程咬金就一直在李世民的手下带兵打仗,先后帮助李世民击败了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立下了不小的战功,之后李家内部有矛盾,面对着李渊和太子的猜忌,李世民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程咬金坚持选择保护在李世民的身边,随后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程咬金也参与在了里面。

  之后程咬金又经常领兵出征帮助唐朝平定各个地方的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受李世民的信任,所以李世民将他的画像放在了凌烟阁里面,位列二十四功臣之一。后来甚至在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时候,程咬金还受命镇守长安,可见李世民对于他的信任,后来李世民去世之后,程咬金依旧对于大唐忠心耿耿,此时的程咬金已经不复年轻时候的锐气,所以即使大胜也没有追击,错失了良机,在奸臣王文度的谗言下还杀了几千俘虏,分了财产,之后事发被免官,可以说是晚节不保。
  程咬金是怎么死的
  在野史之中,对于程咬金的死法有着不少的 故事 ,一直以来都流传着程咬金是笑死的这一说法,据说当时薛刚闯了祸,受到奸人的暗害,结果导致薛家上下被满门抄斩,还立下了铁丘坟,后来薛刚反唐,让薛家的冤屈得以昭雪,在满朝文武前去祭奠薛家上下的时候,程咬金眼见奸臣伏诛,不禁喜从中来,哈哈大笑,结果这一笑让他突然一口气喘不上来就去世了,而后来狄仁杰眼见程咬金这么笑死了就痛哭流涕,最后竟然哭着哭着断气了,这就是有名的“笑死程咬金,哭死狄仁杰。”

  但是其实 历史 上程咬金的死法根本没有这么奇葩,史书上记载道程咬金在辞官回乡之后就一直安心的生活在老家里,最后在几年之后病逝在了家中,享年77岁,可以说也算是长寿的了,在他死后,念及他劳苦功高,李治追封他为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襄公,陪葬在李世民的昭陵。

  程咬金是唐朝时期有名的人物,在唐朝开国的时候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对大唐的建立和之后大唐的安定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作战勇猛,威武大气,在当时帮助李世民打了很多的胜仗,可惜最后听信谗言晚节不保,老死在了家中。
  程咬金三板斧
  在历史上的程知节几乎鲜有人知,但是在演义小说之中的程咬金却是有着不低的知名度,在隋唐时期的小说中,程咬金是一个傻人有傻福的副将,虽然他萌萌的有点憨憨的样子,但是其实粗中有细是一个非常有福气的人,在演义小说中他虽然屡次遭到灾难,但是最后都化险为夷,反而是转祸为福。

  据说程咬金早年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后来为了养家糊口就贩卖码盐为生,结果和衙役产生了纠纷,失手打死了捕快,被抓了进去,等待处斩,后来很幸运的碰上了隋炀帝大赦 天下 被放了出去,之后程咬金就想要改过向善,就砍柴为生,结果碰上了尤俊达,他看上了程咬金力大过人,想要哄骗程咬金落草为寇,于是就教程咬金斧法,结果程咬金太笨一点都学不会。

  后来在一次做梦的时候,他梦到了有一个老头教他斧法,结果陷入到了一种顿悟的状态,但是因为在演练的时候正好被尤俊达给叫破了,所以程咬金只记住了三招半,这就是所谓的程咬金三板斧,虽说只有这么三招,但是其实却是斧法的精华所在,简单粗暴,所以一般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可以说程咬金就像是隋唐好汉的一个计量单位,要想被称为好汉就得先捱过那三下,因此“程咬金三板斧”的名声就流传了开来,也被人用来形容没有什么大本事的人。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在中国古代还有一句很出名的俗语就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经常被人用来形容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小说中写一些反派角色在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的时候就经常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他们的计划泡汤。

  据说当时程咬金第一次做强盗的时候就干了一票大的,当时隋朝靠山王杨林的两个义子护送贡品进京,本来靠山王杨凌这个名头够响亮,一般人根本不敢去抢,但是正好碰上了初出茅庐懵懵懂懂的程咬金,结果那两人没有挡住程咬金的三板斧,导致押运的人都溃逃,贡品被劫了,因此程咬金也出了名,后来在跟随李唐之后,程咬金也经常率兵埋伏在半路伏击敌人,所以渐渐的“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 谚语 也就传了开来。

  程咬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大,但是在小说中他是一个非常讨喜的人物,是一个憨厚正直的福将,深受人们的喜爱,当时他还没有起义的时候在梦中得到“白胡子老爷爷”传授斧法,但是在演练的时候被人打断了所以只学会了其中的三招,因此被人戏称为三板斧,而且因为他喜欢半途埋伏常常半路杀敌军一个措手布局,所以就流传起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俗语。

猜你喜欢:

1.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生平简介

2. 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生平简介

3. 名将陈咬金是谁

4. 唐代历史知识

5. 埃及国王美尼斯的生平简介

程咬金是笑死的吗

提起程咬金,大家可能会笑得肚子疼,因为评书演义电视剧中的老程是一个福大命大造化大的草包人物。《隋唐演义》上说他做了瓦岗山的大德天子混世魔王,《说唐传》描写程咬金活了168岁,是历唐五朝元老(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唐中宗李显)。有人说程咬金最后笑死了,真有这回事吗?说老程笑死了是小说家之言,是狗吃煎饼——胡扯,咱们先看看老程“最后笑死之说”的两个版本:其一是在武则天晚年,病重的武则天无奈把江山还给了李唐后人,她的儿子李显继位。

这时候李显为薛家平反昭雪,原来薛家之前曾被武则天满门抄斩,武则天命士兵在薛府门前挖了一个大坑,把薛家满门埋到了坑里,然后浇筑铁水封闭,意思是永远不得翻身,这座坟名曰“铁丘坟”。继位的李显为薛家平反,挖开了“铁丘坟”,众人面对这种情景百感交集,默默无语,薛家冤屈终于得以平反昭雪。死一般寂静的背后突然爆发出一阵笑声,原来168岁的鲁国公程咬金得知消息后急忙赶了过来,他对薛家最终平反昭雪感到高兴,一路走一路笑,到了近前竟大笑而逝。

他的儿子程铁牛见状悲痛不已,伏尸大哭“爹啊!你咋不吱一声就走了”呜呜呜……由于程铁牛悲痛不已,一口气没上来,心脏病发作随老爹去了,这段评书就叫做“哭死程铁牛,笑死程咬金”。另一个版本是在程咬金征突厥的时候,老当益壮和敌将对阵,敌将不是程咬金的对手拨马就逃,程咬金在后面策马紧追。

眼看敌将越跑越远,程咬金很着急,慌忙之中把宣花大斧扔了出去。谁知脱手的大斧竟然自己飞着砍死了敌将,老程不由心花怒放,大笑道:“大斧跟了我这么多年,我竟然不知道这宝贝还有会飞的功能,哈哈哈……还没有笑完,程咬金忽然坠马而死。从上面可以看出,程咬金是笑死的没有任何历史依据。真实历史上程咬金是寿终正寝,活了77岁,并不是小说中描写那样活了168岁,他是辅佐唐朝的三朝元老(李渊、李世民、李治)。

程咬金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济州东阿人,也就是今山东东平县人。隋朝末年,程咬金先是加入了瓦岗起义军,后起义军失败和秦琼一起转投了王世充。到后来,秦穷和程咬金二人看不惯王世充阴险狡猾的行为,不久就离开了王投奔了唐国公李渊。值得一提的是,程咬金并不是一个草包肚子。史书记载:程咬金善使槊,和长枪差不多。在一次战斗中,程咬金为了救裴行俨,也就是评书中裴元庆的父亲,老程匹马执槊打退敌人,把落马的裴行俨抱到自己马上,一手抱着裴行俨,一手执槊往外冲。

眼看就要冲出包围圈,突然一敌将用长矛刺中了程咬金,咬金回手一掌打断了长矛,身上带着半截长枪,打马回到了自己的阵营。裴行俨和程咬金转危为安,大家可以想一想那时的场景,能说程咬金是草包肚子吗?程咬金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还是一个政治谋略敏锐的将领。在太子李建成要谋害李世民时,程咬金得到了消息,他到秦王府找到李世民说:‘你哥哥要对你下毒手,你要提前做好准备,有道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李世民这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程咬金当时是禁卫军大将军,在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政变中,他把太子李建成的军队关在了玄武门外,太子的军队进不去,玄武门政变才得以成功。李世民登基后,程咬金因功被封为卢国公,左卫大将军,位列凌烟阁24功臣第19位,名副其实的唐朝开国元勋。李世民去世后,程咬金辅佐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在60岁时被高宗任命征西大元帅,与随军谋士王文度一起西征突厥。西突厥闻听程咬金亲自带兵来攻,吓得弃城而逃,程咬金不战而功。

也许程咬金老糊涂了,他在撤军时候下令放火屠城,程咬金犯了军中大忌,既然敌人已经投降弃城而去,这时候杀老百姓是不祥之兆。另外一件事就是他的随军参谋王文度,背着程咬金私分了战利品。到后来有人密报了高宗李治,经过调查,程咬金没有私分战利品,但是他放火屠城和没有管束好手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王文度被处死,程咬金被撤职,这件事成了程咬金晚年的污点。不过5年过后,高宗李治重新起任了老程,任命其为岐州刺史,三年后,程咬金主动请求致仕(退休)得到了高宗批准。就九年后,程咬金在家中寿终正寝,享年77岁,高宗诏命陪葬于昭陵。也就是说葬在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身边,这是一种殊荣,非一般臣子所能为也。

《薛家将》薛仁贵全家为什么满门抄斩

因为薛仁贵和樊梨花的儿子薛刚在街上打恶霸,失手把太子打死啦,所以被满门抄斩。

在《薛家将》中,唐高宗年间,由于薛刚在街上打恶霸,失手把太子打死啦,惊崩圣驾。武则天逆天称帝,活埋薛家300多口,只留下了樊梨花、薛刚、薛强兄弟。薛刚为报国仇家恨,西凉借兵,薛葵、薛蛟二小将出世,后辅佐中宗李显废武立唐,终报国仇家恨。

内容简介

《薛家将》是我国著名的通俗小说之一,内容以薛仁贵的生平为经线,以他征东的事迹为纬线,交错纵横,描绘了一幅英雄平定天下的宏伟蓝图。薛仁贵本来是一介平民,适逢西凉六国进犯大唐,唐王李世民决定御驾亲征,于是他应募投军,被埋没在火头军中。

在征东过程中,薛仁贵屡立奇功,但却被奸臣张士贵及其女婿何宗宪冒领功劳。后来经老将尉迟恭、程咬金及国师徐茂功相助、明察,方得水落石出,后被封为平辽王。

全书采用章回体形式,内容丰富,情节紧凑,通俗易懂,尤其是人物刻画十分生动、精准,既有武功才智出色的薛仁贵,又有忠勇不贰的尉迟恭,也有莽撞行事的程咬金。堪称青少年必读的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作品之一。

历史上程咬金是怎么去世的

谢邀。

程咬金是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末年,程咬金先是加入瓦岗军,归附李密,成为李密手下的内军骠骑之一。

李密被隋朝大将王世充击败后,程咬金被王世充所俘虏,成为王世充手下的将军。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程咬金临阵投降唐军,成为秦王李世民麾下大将,因功被封为宿国公。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咬金参与其中。

唐朝贞观年间,程咬金先后担任左领军大将军、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

唐朝显庆元年(656年),程咬金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由于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前军总管苏定方的大功,矫旨让程咬金及全军归他指挥,杀死数千归降的胡人,分了他们的财物。

唐军回师后,王文度因事情败露,被除名免职。

程咬金则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

虽然不久后,程咬金又被朝廷起用为岐州刺史,但他坚决请求辞官。

唐朝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在长安怀德里的家中去世。

悦史君认为,程咬金是正常死亡的,原因有以下3点:

第一,程咬金去世时已经77岁,这在古代算是长寿了。

第二,程咬金虽然晚节不保,杀降吞财,但他不是主责,而且很快复用,问题也不算大。

第三,程咬金死后,唐高宗李治对他待遇很高,没有丝毫贬损。

也是一员悍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