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作为母亲的北齐太后娄昭君总是想立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明朝为什么出现大量服妖现象_昭君_北齐_皇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娄昭君 昭君 北齐 皇帝

本文目录

  • 如何看待作为母亲的北齐太后娄昭君总是想立自己的儿子当皇帝
  • 明朝为什么出现大量服妖现象
  • 《星汉灿烂》中,楼垚与何昭君的结局怎么样
  • 作为史上最会生养的女人,北齐神武明皇后娄昭君,究竟有怎样传奇的一生
  • 北齐太后娄昭君是怎样一位传奇的女性
  • 为什么北齐高欢家族都是美男子你怎么看

如何看待作为母亲的北齐太后娄昭君总是想立自己的儿子当皇帝

北齐文宣帝高洋死后,长子高殷继位,太后娄昭君见这个孙子忠厚懦弱,而且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做皇帝,江山社禝何等重要!遂与她的两个儿子高演高湛商量,废除了高殷帝位,立高演为帝。高演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可惜两年后战死沙场!

说起娄昭君,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与高欢的婚姻是一个传奇的爱情故事。娄昭君出生在鲜卑贵族家庭,长得美丽,自身条件优越。多少王公贵族的公子哥们上门提亲,都被拒绝。却独具慧眼,看上了在城楼站岗的士兵高欢,发誓非他不嫁。见高欢家穷困,便把自己的首饰等财物偷偷送给他,要他到自己家去提亲,就这样促成了一段美好姻缘。不得不说娄昭君有独到的眼光,仅仅七年,高欢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做到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丞相,权倾朝野,显贵之极。

娄昭君所生六子二女,六子中有四个当了皇帝(高澄、高洋、高演、高湛),两个女儿都做了皇后,自己做了皇太后,这是何等的荣耀!为世界古往今来所独有。

娄昭君废高殷立高演是很明智的,齐国仅仅二十八年就灭亡,是后来高湛传位给高纬那个废物才导致的。

明朝为什么出现大量服妖现象

咱先来说说什么叫“服妖”,主要有两种意思:

第一:衣服因长年吸收人气,而幻化成的妖精邪祟之物,《隋书.五行》中就有关于“服妖”的情况发生。

北齐神武帝高欢的皇后娄昭君,在562年春天得病,当年四月二十五日去世,享年62岁,据说她临死前,身上衣服突然自己飞了起来,之后就咽气了。

“后齐娄后卧疾,寝衣无故自举,俄而后崩”。

第二,也是史书里说得最多的情况,就是衣服不合礼仪,包括不合社会主流的奇装异服、外国服装、男穿女衣、女穿男衣、男人化妆等。

古代讲究等级制度,每个人的衣服礼仪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一旦穿着越级,轻则杖责、罚款,重则杀头。

在正统道德家眼中,世间万物有规有矩,一旦出现“服妖”这种现象,那必定是亡国之相:“服妖古所忌,不衷真不祥”。

“服妖”情况其实不止明朝才有,而是先秦时期就有了,例如南蛮的披发文身、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些在现代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情况,在古代社会却不为人所理解。

至于为什么明朝会出现大量“服妖”的情况,最主要还是因为经济发达和人们眼界的开展。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百姓的服饰进行了一系列管理,要求一切从简,衣服不准用黄、红色,鞋子不能有花纹等。

有钱人衣服不能用金线装饰,帽子不能用金玉等贵重物品,除非是结婚大事,男子可以借用地方官的九品官服穿一下过过瘾之外,其他的一概不准。

可是随着万国来朝,外国的物件进入了大明境内,百姓们眼界大开,也不可避免地追求“时尚”起来。

成化年间京师就流行一种由朝鲜进来的马尾裙,因为穿着舒服又时尚,成了首都人的心头好,就连官员也喜欢穿这种衣服。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明中期经济发达,人口增多,出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苗头,每日不局限于三餐温饱,对物质生活也开始追求,所以才会出现所谓的“服妖”现象。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星汉灿烂》中,楼垚与何昭君的结局怎么样

《星汉灿烂》中,楼垚因为哥哥楼犇陷害铜牛县令颜忠案受牵连(具体详见:心比天高的楼犇,害人害己,王延姬都因他而死),楼氏阖族被贬,其父楼济及膝下数子流放千里,其伯父楼经贬回原籍闭门思过,惟有楼垚因为妻子何昭君之故,外放为姚县县令。

何昭君乃骁骑将军何勇的独生女,刁蛮跋扈,自小与楼垚订婚,算得上青梅竹马。只不过,楼垚是楼家二房楼济的二儿子,性格略显懦弱,经常被何昭君所欺负。

何勇是文帝的嫡系亲信,揣测文帝对雍王拥兵自重有所担忧,主动让何昭君与楼垚退婚,将何昭君下嫁雍王世子,就近监视雍王动向。雍王造反,何勇全家忠烈,仅有何昭君及何勇幼子存活。何勇临死前遗言,希望何昭君能与楼垚结婚。

何勇之所以托孤,让何昭君与楼垚结婚,一是熟悉楼垚的性格,何昭君嫁给他不会受欺负;二是楼垚是楼家二房二子,难以成为楼家的当家人,但可以成为何家的当家人,何家的家财、部曲以及人脉,都可以有楼垚和何昭君承继,自己的幼子可以得到照顾;三是楼垚与何昭君有过婚约,很容易得到文帝的理解。

程少商主动与楼垚退婚,成全楼垚与何昭君的婚约。成婚后的娄昭君,一改嚣张跋扈的性格,各方面都有了十足的长进。在楼犇案中,程少商私下告诉何昭君,要保楼垚,去求其父何勇的军中至交好友出面向文帝求情。何昭君听从程少商的意见,文帝念在何勇满门忠烈的份上,对楼垚从轻发落,不仅未流放,还给了个姚县县令去做。

六年后,自请废后的宣皇后过世,程少商遵照宣皇后遗愿回宣皇后老家时,路过姚县,跟凌不疑一起见了楼垚和何昭君。曾经的楼少公子,为了显示县令威严,蓄了两抹淡须。

楼垚在姚县并未因兄长楼犇案气馁颓唐,鼓励农桑,兴修水利,人丁繁衍,粮赋累积,治下的姚县在全豫州都是数一数二的,时常受州牧梁无忌的褒奖。

何昭君的父亲何勇,进入第一拨朝廷建造的贤臣祠,供人祭拜。何昭君跟着楼垚到了姚县,处处关心楼垚,夫妻尚算和睦。何昭君六年后方才有孕,程少商去姚县时,何昭君生下一子,小名阿獴。

楼垚在王延姬谋杀程少商、凌不疑、袁慎案中,多有帮助,对楼垚仕途多有裨益。程少商对楼垚就跟弟弟一样对待,何昭君与程少商的关系又颇为融洽,有了凌不疑和程少商的关系,楼垚和何昭君一路皆顺。

作为史上最会生养的女人,北齐神武明皇后娄昭君,究竟有怎样传奇的一生

娄昭君的一生肯定是传奇的,但你要问她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嘛,似乎也没有........

然而,查阅了娄昭君的历史.........

说实话,作为一个男人,她的一生,满足了我理想中对一个完美女人、完美贤内助的一切幻想!!!!

出生高贵

娄昭君的父亲是当时的赠司徒娄内干,虽说不算是权倾朝野、富可敌国,但也算是家境殷实、出身名门。

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像娄昭君这样的女子根本就不愁嫁。据《北齐书》所载:“强族多聘之”!!

也就是说,每天前来提亲的官二代与富二代络绎不绝!每一个都是有头有脸的大家主!

婚姻自主

提亲之人虽多,然而在娄昭君的心底却一直坚守着一份“嫁给爱情”的执着!!所有前来提亲者都被娄昭君一一拒绝!!

试想,在那样一个媒说之言、父母做主的年代,娄昭君的这份心性与坚持是何等的难得与勇气!!!!

终于,一次偶然的邂逅.............城楼之下,娄昭君不经意的向城楼之上看了一眼,就是那一眼一见钟情!!

娄昭君看上了一位普通的巡逻士兵——高欢!!

《北齐书》所载:娄昭君在看到高欢的那一刻,对着身边的丫鬟脱口而出:“此真吾夫也”!!(城墙上的那个来回溜达的男人,就是我将来的丈夫!!!)

自备聘礼

高欢家境贫穷,单纯就门当户对而言,就肯定过不了娄家父母这一关!!

更何况高欢连提亲最基本的聘礼都拿不出来!!

对此,娄昭君一方面不顾家人反对坚持自己的婚姻自己作主,另一方面,据《北齐书》所载:“数致私财,使以聘己”!!也就是说,娄昭君把自己长期以来所积攒下的私房钱偷偷拿给了高欢,以用作高欢向自己提亲的聘礼!!

贤慧旺夫

一再的坚持与努力之下,最终,娄昭君如愿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高欢。

婚后的高欢在娄昭君的帮助之下,事业开始一路起飞!!

本来一盆如洗的高欢,随着与娄昭君的结合,经济变得好转。于是,他招兵买马,并做了个队长的职位,迈出了由兵到官的第一部!!

之后,随着队伍的扩大,高欢也越来越得到各方势力的重视。

高欢先是投奔了镇将葛荣,后因为葛荣反魏兵败而投奔了契胡首领尔朱荣。

随着尔朱荣成为北魏权臣,高欢也跟着受到重用,后来尔朱荣被孝庄帝诛杀后,高欢马上调转方向——剿灭了朱荣余部!!并因此而立下大功,以至后来上任丞相、太师!!

自此,高欢大权在握、权倾朝野!!

那是一个暗潮涌动而危机四伏的年代,这一路走来,不管高欢面对何等险境、压力与危机,娄昭君都对其不离不弃!!一边不遗余力的帮助丈夫,出尽主意,一边也成为了高欢精神休憩的港湾!!

甚至有一次高欢外出征战,正好娄昭君生子时碰到了龙凤胎,难产!!在场的所有接生婆都急坏了。《北齐书》所载“左右以危急,请追告神武”,也就是说因为情况危急,大家都想要将高欢打回来!!

然而,娄昭君硬是不应,她说:“夫君在外征战,不能因为我的事而离开军队,再说,生死有命,如果我真的过不了此劫,就算他回来了,又有什么用呢??”

正如《北齐书》所说的那样“密谋秘策,后恒参预”。可以说,如果没有娄昭君这位贤内助的默默付出,高欢根本不可能走到这一步!!

顾全大局

随着高欢一路的扶摇直上,与官职、身份一起提升起来的,还有“三妻四妾”!!

其中,为了稳定北方柔然的关系,高欢还接受了一次政治婚姻——迎娶了柔然的一位公主!!

然而,娄昭君不仅没有争风吃醋,而且还非常正确的看待了这个问题,她对高欢的那些小妾们就像对待亲姐妹一样!!

更难得的是,为了稳定方北柔然,也为了丈夫高欢的前程,她竟甘愿让出正妻之位,自己退居偏室,让柔然公主坐了正位!!(据《北齐书》所载,娄昭君为了加重这次政治联姻的砝码,毅然“避正室处之”!!!)

安享晚年

提问中有说“北齐神武明皇后”,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娄昭君并没有做过皇后,因为她的丈夫高欢根本没有做过皇帝!

高欢虽说权倾朝野,将皇帝架空,也的确有着篡位之心,然而却毕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高欢当时的情形有点像曹操,虽说朝政大权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却并不具备完全称帝的时机与条件!!

他也与曹操一样,制定了一个“二代工程”——由他的儿子“高洋”来完成称帝的使命!!而高欢所谓的高祖之位,也是在其死后由他儿子追封的。

不过,娄昭君与自己的丈夫比起来却是幸运得多,因为她活得够久!!

娄昭君虽说没有当上皇后,但是她却货真价实的当上了皇太后,甚至,她最后还实实在在的当上了太皇太后!!

北齐太后娄昭君是怎样一位传奇的女性

四帝之母娄昭君,虽非独一无二,但也属极为罕见,何况还她还生下两个皇后。娄昭君一生共生育6子2女,其中4个皇帝,2个皇后,2个王爷,堪称奇迹了。

一、富贵家女与穷小子高欢私定终身,后来高欢居然成了北齐的实际开国之君,这是第一个奇迹

传说,娄昭君见到高欢在城楼上执勤,便一眼看中了这个穷小子,便让他的婢女与高欢联络,和高欢私定终身,乃至于多给高欢资财,让高欢来聘娶自己。这个故事,大大早于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情节极为雷同。不同处在于,高欢的成就远远高于张生,而娄昭君的主动大大过于崔莺莺。后来,北魏全国大乱,六镇兵起,高欢风云际会,居然成为了东魏的实际掌控者和北齐实际上的开国之君,娄昭君当时怎么会有这种慧眼,真是一大奇迹。

二、娄昭君能生会生,生出的子女个个都富贵至极,这是第二个奇迹

娄昭君前后生了八个子女,在那个时代虽不是最能生的,也算是中上水平。关键在于,在他这八个子女中,出了四个皇帝、两个王爷、两个皇后。

四个皇帝:

长子高澄,在高欢之后执掌东魏朝政大权,相当于实际的皇帝,正当他将要篡位的前夕,被刺杀身亡。高洋称帝后,尊高澄为文襄皇帝。

次子高洋,北齐开国皇帝,被北周、柔然视为英雄天子,但也留下了昏暴、神经病之名。是为北齐文宣帝。

高演,北齐孝昭皇帝,虽在位时间不长,却被认为是北齐禽兽王朝里少有的还算正常的人。

高湛,北齐武成皇帝,一个比高洋还变态的人,却被如今有些电视剧而美化。

两个皇后

娄昭君所生的两个女儿都成为了皇后,一个曾嫁给北魏孝武帝,孝武帝逃出洛阳投奔宇文泰时被抛弃;一个嫁给了东魏孝静帝。

两个王爷

剩下两个儿子,都成为了北齐的王爷。

说起来,成为两个王爷的不足为奇,既然高洋建立北齐,自然要封自己兄弟为王。但子女中四帝二后,几乎难寻第二人。

三、娄昭君其人的性格作为

北齐书关于娄昭君的描写,突出了其诡异神秘之处,譬如一见高欢而知他可以成大事,譬如感梦而生六子二女,其实荒诞不经。

最荒诞的是她生孩子的时候都做梦:什么生高澄的时候梦到一条断龙;生高洋的时候梦到一条凶恶的大龙;生高演的时候梦到龙在地里蠕动;生高湛的时候梦到龙在海里洗澡之类的。倘若一两个梦尚属有偶然巧合之处,这么多梦,那一定就是假造的了,至于是什么人假造的,目的是什么,此处也无需讨论。

抛开那些神秘诡异处不谈,娄昭君确实有过人之处,譬如她早看出了侯景有野心,譬如她能在生死关头沉稳不乱,譬如她为了丈夫的事业居然可以避让柔然下嫁给自己丈夫的公主等等。但是,除开这些传奇故事外,更让星火辰感觉到这个女人的冷漠和可怕,居然对自己丈夫宠爱别的女人毫不在意,居然可以在自己和自己子女的生死面前沉静以对,娄昭君这个女人,其实是个政治强人,而不是什么娇滴滴的女人。

虽然北齐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娄昭君深刻影响了北齐的历史,她的儿子们能够兄终弟及的一个个当上皇帝,和娄昭君操控北齐继位大权关系巨大,娄昭君想要以太后之尊操控北齐朝政,因此不允许自己的孙辈冒出来,自己成为太皇太后而失去权力。因为,她虽然生了四个皇帝,倒也不怎么奇怪了,因为是娄昭君自己在其中操控着皇帝的继位大事。

娄昭君其实生性保守,因为身为鲜卑人,有很强的排汉意思,因为她的影响及与守旧势力的结合,造成北齐的民族隔阂一直不能解决,最终导致北齐在与北周的角逐中败下阵来。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为什么北齐高欢家族都是美男子你怎么看

我是历史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高欢是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奠基人,当时北方政权多数是由异族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少数民族所建立。但北齐是个例外,高欢一家属于鲜卑化的汉人。

自东晋时期五胡南下中原之后,民族融合的进程加快。异族统治者因为统治的需要,会主动进行汉化,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弘、北周皇帝宇文泰等。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汉人百姓因为长期与胡人生活在一起,也会被动异族化,高欢一家就属于鲜卑化的汉人。

高欢的祖父因为早年犯了法,在中原地区已经无法生存,只好移居到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成为兵户。

人生地不熟,周围又多是鲜卑人,高家要生存繁衍,自然免不了与鲜卑人通婚。我们都知道,按照现代审美来看,混血儿一般都比普通人要漂亮许多。这也就是高欢家族多美男子的缘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