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王昭君为何出塞
- 如何评价唐代七绝压卷之作——王昌龄的《出塞》
- 王昌龄的《出塞》是七绝还是乐府诗,能不能解释详细点
- 王昌龄为什么要写《出塞》
- 王昌龄的《出塞》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
- 《出塞》里的飞将到底在王昌龄心中指的谁
- 开元盛世时,王昌龄为何写下《出塞》龙城飞将又是谁
王昭君为何出塞
千门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是大诗人杜甫写王昭君的著名诗句。由于对这首诗、对王昭君太感兴趣,记得2010年7月,自己到呼和浩特出差时,特意挤出两个多小时,到青城郊外的昭君墓进行了凭吊。近几年也看了许多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愿抛砖引玉,就题主的话题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
王昭君是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西汉时出塞到匈奴。有关昭君出塞的史料,《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等正史中都有所记载,说明史实确凿。但是,关于昭君出塞的原因,也一直是个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话题。
昭君出塞的记载最先见于《汉书·匈奴传》,该传记载说:
“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ト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
在王昭君出塞之后大约460多年,范晔(398—445年)在其写的《后汉书·南匈奴传》中又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说明,解释了昭君出塞的原因,说她入宫后多年未受皇帝召幸,因而心生怨愤,正当此时匈奴呼韩邪单于到汉宫求亲,于是昭君就向元帝求行,自愿去塞外。临行前,“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元帝被昭君的美貌震惊,非常后悔,但是又没办法只好让她去了匈奴。范晔的这种说法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指出昭君出塞的原因,是她多年得不到皇上的恩宠,在怨愤的情况下自愿去和亲的。而后代文人在此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又演化出不同的版本,逐渐形成一个个情节丰满,甚至离奇的昭君出塞故事,而这些故事解读昭君出塞的原因又不尽相同。
第一种说法是昭君不得不去和亲。据说,汉元帝有很多的后宫佳丽, 因此不可能常见到每个宫女。于是他让画工给各个宫女画像,按照画像选召宫女,宫女们为了能被皇帝召幸,不惜重金贿赂画工,希望把自己画得漂亮些。初入宫廷的昭君不知道内情,又自恃貌美,不愁皇帝不召见。所以当画工毛延寿给自己画像的时候,她不仅没有贿赂毛延寿,相反还对毛的暗示索要加以讽刺。毛延寿很生气,所以就把昭君画得很丑,就这样昭君在后宫又消磨了多年的青春。
恰好这时候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要求娶汉家女子为妻,元帝正愁无法抵御匈奴的侵犯,见呼韩邪单于来朝求娶,觉得正是开展和亲外交的好时机,立刻就赐其五名宫女。昭君久居深宫,寂寞冷清,于是她主动要求远嫁匈奴。汉元帝见有如此主动的宫女,马上就答应了她的请求。在辞行的大会上,王昭君将自己盛装打扮,她的明艳动人令满庭佳丽黯然失色,元帝见到昭君这般美丽而惊叹不已,非常后悔,但是既然已经将她许给匈奴王,自然君无戏言,所以只好忍痛割爱,让她出塞和亲。但失去如此绝代佳人使他大为恼火,于是杀掉了索贿作弊的画工毛延寿。
这个故事描写了一个弱女子牺牲个人以保护国家,并且是在满怀怨愤的情况下远嫁塞外,因而昭君赢得了后世的同声叹息。但是这个带有唯美倾向的故事,大多被认为是文人骚客抒发自己对君主不满的方式,并且有人查证,这个故事中的一些情节与史实是有出入的,匈奴经过汉武帝时期的征讨以及内部的纷争,势力已经大减,到汉宣帝时,呼韩邪单于自愿臣服汉朝,曾两次到长安觐见汉皇,协助汉朝征服保护边境,因此这个时候边境形势已经趋于和平安宁,不存在上门强行和亲的。
第二种说法是毛延寿报复昭君的典故来自野史。毛延寿索贿不成报复王昭君的说法,经考证是源于笔记体小说《西京杂记》。这本书是到了晋代,由好事的文人缀合而成的,成书时间距昭君时代已有300多年。画工丑化昭君而被杀的故事本来是小说家们枉言,而后世又将《西京杂记》中所列六名画工之首的毛延寿,当作导致昭君悲剧的罪魁祸首,这是有牵强附会嫌疑的。
第三种说法是汉元帝忍痛割爱。这个说法颇显浪漫,说是才貌双全的昭君与汉元帝一见钟情,恩爱无比。而画工毛延寿获罪朝廷后逃窜到匈奴,立刻向单于献上了昭君的画像,添油加醋地盛赞昭君的美貌,让单于垂涎不已,于是向汉朝强索昭君,并以发动战争相危胁,元帝最后迫不得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送昭君出关。单于得到昭君后,对昭君宠爱有加,并主动与汉室和善。后元帝因思念昭君,恹恹成疾,当年就死去了,两年后,昭君因不愿改嫁而保节自尽。元代著名散曲家白朴曾作《汉宫秋》,沿用了此种说法,只是写昭君在去匈奴的途中,投水自尽,更为悲壮。
关于昭君出塞原因的说法,民间传说和史籍记载各不相同,有些不乏为后世杜撰的东西,因此可信度不高。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昭君出塞肯定是事实,而且她得到了塞外民族对汉人的认同,带来了一个时期的相对和平,这是昭君与其他四大美女的最大不同之处。
如何评价唐代七绝压卷之作——王昌龄的《出塞》
王昌龄(698~756) 字少伯。太原(今山西)人。唐代诗人。年青时期曾多次出入边塞,其诗作多是描写边塞生活,反映边关将士英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精神,气势雄伟,格调高昂,或描写军旅生活的`艰难、乡思离愁的悲苦,意境雄浑开阔,情调激越悲凉。因擅写七言绝句且成就最高,故后世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从军行》、《出塞》等等,均为传世之作,为人称道。
《出塞》,是古代一种军歌的题目。塞,是古代边疆上的防守线。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这一句是说:月亮还是秦朝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
但使~只要。龙城~指的是汉朝时防守边疆有名的“飞将军“李广,这里是比喻机智英勇的统帅。
胡~古代汉族人对北方民族的通称。
阴山~现在内蒙古的北部。这两句是说,只要“飞将军“还在,就不会让敌人的马队跨过阴山一步!
这首诗写的是,自古以来,在常常进行着战争的边防线上,驻守着万里长征的兵士们,虽然他们不会轻易地结束战争回到家乡,但是他们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即,在一个机智英勇的将军的带领下,保卫祖国,决不让来犯的敌人侵入国境一步!
外传:安史之乱时,王昌龄在辗转还归故里时,途中经过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见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王昌龄“名下,有: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有史学家认为,“忌而杀“三字,道出了王昌龄的死因!或是犯了闾丘晓的“禁忌”,或是闾丘晓嫉妒王昌龄的诗才和名气,使得其动了杀心,可怜“七绝圣手“却魂断亳州。
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王昌龄死后不久,时任宰相兼河南节度使的张镐便为他报了仇!
据《旧唐书:张镐传》记载,张镐奉命平定安史之乱时,命闾丘晓率兵救援,闾丘晓故意拖延时间按兵不动,致使贻误战机,张镐以此为由处死闾丘晓。
行刑时,闾丘晓乞求放其一条生路:“有亲,乞贷余命。“意即:家中尚有老母需要赡养。张镐不愧是宰相之才,一句话即将其堵得哑口无言:“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意即:王昌龄的母亲又由谁来养呢?闾丘晓闻此时言,便默然无语了!
所以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可问苍天饶过谁?
(注:以上有一些资料,来自网络。如果是侵权,请速告之,以便撤换。)
王昌龄的《出塞》是七绝还是乐府诗,能不能解释详细点
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乐府诗。为什么不是七绝而是乐府诗呢?这是因为一看本诗的题名《出塞》就知道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人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龙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苍的独特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城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王昌龄为什么要写《出塞》
王昌龄写《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其要主原因是:秦汉时期边关战争颇多、频繁、连续不断,将士们悲壮惨烈的牺牲越来越多,人一去不回还。作者以感慨、激愤心情和深厚的笔法写出了希望战争早日结束。
所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的《出塞》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
在浩瀚的唐诗中,有好几首七绝都被后代评家推为压卷之作,王昌龄的《出塞》,是被明代诗人李攀龙评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的,同为明代诗人的杨慎在编选唐人绝句时,也将其列为第一。
压卷之说,虽然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但也能说明王昌龄的《出塞》唐人七绝中的重要地位。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题《出塞》是乐府旧题。汉武帝时,乐工李延年因胡曲造新声二十八解,内有《出塞》、《入塞》曲。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传唱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时明月”与“汉时关”是互文见义,意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戍边的士卒却没能回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只要。
龙城,即黄龙城、和龙城,故址在今辽宁朝阳。
飞将,汉名将“飞将军”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居右北平,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数岁不敢入北平。
不教,不让。
胡马,北方少数民族的马,借指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
度,越过。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古代阻挡少数民族的屏障。
只要有汉代“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在,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入侵中原。
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能被李攀龙评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是因为诗的第一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廖廖七个字,发兴高远,意境苍茫,使全诗呈现出一种博大雄浑的气象。
在边塞乐府诗中,明月与边关是很常见的意象,但是,在明月前加个“秦”字,在关前加个“汉”字,诗的意境顿时变得幽远辽阔。
我们仿佛看到,明月的清辉下,边关在历史的沧桑中屹立,我们仿佛看到,在这边关之地,汉人与胡人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我们仿佛看到,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守护中华大地奔赴边关,而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有去无回。
秦时明月汉时关。平平凡凡的七个字,却声调高昂,气势雄浑。它浓缩了千年的边关战争历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戍边战士的鲜血,抒写了所有中华志士的家国情怀。
正因如此,王昌龄的这首《出塞》有着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
千年以后的我们,头顶依然是秦汉的明月,脚下依然是唐宋的大地。
我们生活的这片地方,是五千年的风雨沧桑中,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用鲜血守护的地方。在这和平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战士奔赴边境,守护国土,我们依然需要龙城飞将,守护国家的强大。
所以,当我们再读“秦时明月汉时关”,我们读到的是对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的脉脉深情。
答者:谢小楼
《出塞》里的飞将到底在王昌龄心中指的谁
《出塞》是古代一种军歌的题目,也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塞是边疆上的防守线。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的大意是:在古代以来常常进行着战争的边防线上,万里长征的兵士们,是不容易很快就回家的。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在一个英勇机智的将军领导下,保卫祖国,决不让敌人侵入国境一步。
“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飞将”是指汉朝名将李广,当时匈奴人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此诗中。作者借用汉朝英勇善战.爱兵如子的“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写出了普通老百姓对于良将的渴求,表达人民希望和平的共同心愿。
所以,我认为此诗里的“飞将”在作者王昌龄的心目中指的就是“象汉朝大将军李广那样的良将”。
谢邀!
开元盛世时,王昌龄为何写下《出塞》龙城飞将又是谁
诗歌发展到盛唐,已经打破了宫庭文人的小圈子,开始向群体和巨星的方向发展,诗歌创作的风格继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顡延之的山水诗之后,继续完美发展,到盛唐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诗风,田园诗派、山水诗派、边塞诗派、宫庭诗派等流派可谓兼收并蓄,百花齐放。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赫赫有名的大诗人,特别擅长写七绝,自命为七绝圣手。
一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享年60岁。
从唐朝初年 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开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岁的王昌龄赴河陇,出玉门。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著名的边塞诗《出塞》,大概就是这个时期创作的。
二 出塞诗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隋唐是在南北朝的大分裂中崛起的,即使在大唐王朝最鼎盛时期,边关依然战事不断,与突厥、高丽、吐蕃的战争使文人得以接近边关,体会铁马金戈,展现爱国之情。王昌龄的《出塞》是后人评价较高的一首边塞诗。
诗的首句为起句,交待了所在的地点——秦汉之地,感叹历史虽然几经变换,但历朝历代这里依旧征战不断。诗的第二句为承写征人,多少儿男征战沙场一去不还,留下了新人无尽的思念和哀伤。诗的第三句为转句和第四句合句一起写出了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令人叫绝。
三 龙城、飞将
诗里所说的龙城,指的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飞将指的是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的祖先是秦王政时的李信,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汉文帝十四年(前166)李广从军迎击匈奴并立功拜为中郎将。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