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和县令有什么区别?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_县令_知县_长官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县令 县令 知县 长官

知县和县令有什么区别

知县和县令区别:

1.县令的地位普遍要比知县高。

虽然在古代县令和知县都为一县长官,但是宋之前的县令的地位却是要比知县来的高。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县是大于郡的,也就是说县令是大于郡守的,同时当时的县令是受国君直辖的,而据《说文》载:“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就是说只有上大夫才可授封县,可以说毋庸置疑此时的县令绝对是属于地方上的“封疆大吏”。

2.县令大多掌兵而知县大多不掌兵。

春秋战国时期,县令大多是负责边疆地区的,因此为了保证边疆地区的安全,他们往往是手握重兵的。而后,到了秦、西汉时期,县令的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掌兵,此时地方一旦有战乱,县令可直接调正卒镇压亦或抵御。到了东汉,东汉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政权,遂罢郡国兵,如此县令失去兵权。

3.县令是大县的最高长官才能叫,而知县却只要是县的长官就可以叫。

在隋唐之前,能叫做县令的就只有大县的最高长官,如秦汉只有担任万户以上县的长官才能叫县令,再如在西晋只有担任千户已上县的长官能叫县令。而在宋明清时期只要是一县的长官就都叫“知县”。所以说虽然县令和知县虽然都是一县的长官,但县令却是大县的长官才能如此叫,小县的长官只能叫县长,但是知县却不会如此区分,只要是一县的长官都叫知县。

4.县令在隋唐是分六个等级的,而知县在明清时期却只分两个等级。

隋唐县令是分京县令、畿县令、上县令、中县令、中下县令、下县令等六个等级的,而明清时期知县却只是分京县令和其他县令。

县令的发展:

县令,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三十八年,楚武王熊通发动“速杞之战”,子姓诸侯国权国被楚国所灭,之后楚武王为了掌控属于权国的地盘,他就在这里设置了“县”的行政区划,并任命大夫斗缗为县尹,让他执掌权地。吞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楚王就依旧遵循楚武王的作法,在这些地方相继设“县”,作为边防重镇,其长官称县尹,拥有征赋之权,统重兵。

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

虽然只差一个字,但两者之间的含义还差很多,县令和知县虽都是对县太爷的称呼,但是二者内涵不同。县令出现的要更早一点,在战国时期,秦朝就把人口一万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为县令(人口一万以下的小县叫县长)。后来,汉、魏、晋等都是这样沿袭下来,而是不再区分人口多少,统一都叫县令。

但是到了唐朝,出现了所谓的“知县事”,也就是“知县”。知是“主持”的意思,是地方县令空缺时,朝廷派去主持一县政事的。也就是现在常常有官员在名字后面加个括号:xx副处长(主持工作)。因此,在唐朝,知县是“因事而设”,不是一个常设官职,主流还是县令。

但是,到了宋朝,“杯酒释兵权”的太祖赵匡胤是个“权力控”,不仅兵权要牢牢抓在手里,更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于是,他在比较重要的县,直接派心腹大臣去主政,称为“知县”,而其他县的长官还称县令。

所以,在宋代,知县要比县令牛。从明到清,全部称知县,县令消失。所以,很多影视剧中,把明清的县太爷称为县令,是犯了常识性错误知县只是七品芝麻官,但“县官不如现管”,在基层,直接面对百姓,管着钱粮,实权还是大大的。县令又被称为“父母官”,父母心情好,怎么都好说,父母心情不好,孩子们就等着挨收拾吧。于是就有“灭门知县”的称呼。在那个人治社会,知县要弄人,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所以,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