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父亲给女儿找女婿,谁才是最合适的人?_县令_钱财_老王

宋朝,有一女子,从小就被生父送人。16岁的她美丽可人,她被一个财主看上想娶她做妾,养父不答应。财主便怂恿生父来闹事,还找人假扮新郎。养父为了保护女儿,也找来一人假作女婿。后来,县令大人判女子嫁给新郎一号。

这个故事中养父叫做王慕郭,他四十多岁,无父母也无妻儿,于是就想要收养一个孩子,他平日里靠算卦为生,日常收入200多文,日子也算过得和乐。

女子的生父叫做尤大,他是一个只顾自己不顾家人的人,妻子过世后,他就想把女儿送人,好过畅快生活。

因为两边都有意,刘媒婆就从中帮忙,尤大的女儿就被送给了王慕郭抚养。双方说好自此小姑娘的抚养和日后的婚配都由王慕郭做主。

王慕郭对待小姑娘很好,给他取名“寿姑”。疼她如珍宝。寿姑到16岁,出落得很漂亮。因为父女俩感情很好,老王想要招一个女婿上门。

当地有一个贪财吝啬的钱财主,他看到寿姑美貌,就想让寿姑给他做妾。为了达到目的,他叫来李百晓和张赛葛,让他们出谋划策。

展开全文

李百晓先去打头阵,老王坚决不同意。

张赛葛就想起寿姑的生父尤大。他们许诺如果成婚,就给尤大300两银子,尤大就同意了。

尤大这么多年都没有关心过女儿,突然前俩,可是寿姑和老王知道了他的意思,回绝了他。

张赛葛又想到一个妙计,他说让钱财主找到一个手下假装新郎,等到娶到寿姑再送给他。

钱财主找来一个忠义的手下,周二官。他本来不想答应这件事,可是财主逼他,他只能从命。

老王找刘媒婆商量商量对策。刘媒婆说,先给寿姑找一个假女婿,那边就没法逼寿姑了。

两边都有新郎的人选,这事就闹到县衙。县令是个糊涂人,收了钱财主的银子,判钱财主赢。

可巧这个县令很快就卸任了,新来的县令是一个好人,老王就去告状。

新县令重审案情,他知道了来龙去脉。他看周二官和寿姑更配,就让他们二人成婚。他送了20两银子,还借了县衙外的三间客房给他们成亲。

新婚夜,周二官因为钱财主之前的嘱托,踌躇不安。后来,他把所有的事都告诉了寿姑。寿姑告诉他,大可不必怕,钱财主的工作不要了,他以后跟着养父和她一起生活就好。于是二人脱衣就寝,成就了夫妻好事。

为了保护寿姑和周二官,县令派人在新房附近看守,钱财主等果然来了,他们就被抓到县衙。

张赛葛和李百晓助纣为虐,每个人打40大板;尤大想要陷害亲女,打40大板;钱财主想要图良做妾,先打40大板,再侯定罪。

钱财主被打了三板就受不住了。县令给他两个选择,认打还是认罚。县令大人说:“一板子10两银子,37板子就是370两,你拿来给周二官做本钱,就免了你的责罚。”

钱财主舍不得,但是又挨不住打,于是就同意了。县令大人让周二官带着本钱,和寿姑一起做生意和孝敬老王,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

这个故事来自《娱目醒心编》,主要讲述了老王从小收养了女儿寿姑,为了不然女儿被生父逼迫嫁给贪财吝啬的钱财主为妾,为女儿出谋划策找假女婿,后来,县令大人明察秋毫,让寿姑嫁给了周二官,还为他们从钱财主哪里弄到了370两银子的故事。

老王是一个挺有个性的人,在古代他就能够一种很前卫的意识,他年过40岁也没有打算成亲,只是为了老有所依,于是才打算收养一个孩子。

寿姑的生父正好不要她了,老王就收养了她。老王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般,还打算为她找了一个很好的上门女婿。

反观寿姑的亲生父亲,尤大,他这么多年不管寿姑就算了,后来还为了300两银子,就想要把寿姑卖给钱财主做妾,他这个父亲当得真够可恨。都说“虎毒不食子”,他就是专门来坑女儿的人。

钱财主这起小人,居然能够想出让一个下人娶了寿姑为妻,做假新郎,如果再把寿姑送给他的招数。还好老王有谋划,提前为寿姑找了一个假女婿,不然寿姑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就要被骗走。

不过县令大人也是一个好人,他秉持公道,让寿姑没有受到委屈。他不仅让寿姑嫁给了周二官,还让老王将来老有所依,他的智慧和公道真的让人很敬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