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_孩子_手机_家长

放假期间,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爸爸)我想玩手机。”

不同的家长面对孩子同样的请求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而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回答孩子“那就玩一会儿”。

面对孩子要求玩手机的请求时,不同家长给出的不同回复,有可能会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那就玩一会儿”

很多家长,因为需要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没有家长的陪伴,手机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托。

因为孩子变乖了,家长就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机,孩子仿佛就不用怎么管教,也会乖乖的坐着。

但是,家长可曾想过放肆让孩子玩手机的后果?

展开全文

所以,面对孩子想要玩手机的请求,如果家长心软,一时答应但又不加以约束的话,不仅容易导致孩子患上近视,还会导致孩子成绩下滑,影响未来。

“妈妈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有时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机,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孤独、无聊。

或者说看周围的人都在玩,会产生一种跟风的心理,孩子会觉得,自己不玩手机呆立在那里,会显得格格不入。

如果此时,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便会觉得自己得到了关注,不再孤独。

如此一来,注意力便会从“想要玩手机”转回到“有人陪自己”这件事上来。

家长适时的回应,让孩子远离手机,带孩子出去走走,不仅可以避免孩子对玩手机上瘾,还能让孩子见识更广。

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比手机更加有趣,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会得到更好的满足。

所以说,面对孩子想要玩手机的请求,家长两种不同的回复,会成就两个截然不同的孩子。

那么,如果孩子已经对手机上瘾,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但是如果强行制止,也不可取,因为孩子必然会激烈的反抗。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转移孩子想要玩手机的欲望,让孩子明白,除了手机以外,其实还有更多好玩的事情。

懂得拒绝孩子

懂得拒绝孩子

当孩子提出要玩手机时,家长不要立马严词拒绝,可以先跟孩子讲讲玩手机的害处。

让孩子明白,其实手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有许多的坏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