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大暑过,养生在此时,大暑养生法私家珍藏!_大暑_中暑_情绪

重庆的蝉鸣异常的活跃,似乎想在这炎炎夏日结束之前奋力的、尽情的、不顾一切的高歌一曲。热闹是他们的,夏天也是他们的。

如今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大暑来临,时值“中伏”前后。前面的“小暑说避暑”中说过小暑是未满之暑,那么大暑时节就是将满之暑,“暑气满”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温度和湿度都达到了极致。酷热盛行之时,炎热天气最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

那么,大暑时节中医又有哪些养生方法呢?下面,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是预防“情绪中暑”

所谓"情绪中暑",是指大暑的湿热加身,湿性重浊,暑热伤气津,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就容易感到疲倦、食欲下降,且常常诱发"心火妄动",表现为心中烦闷不堪、神疲乏力倦怠、思维意识混乱等情志变化。这样的现象就被称为“情绪中暑”。

这正与我们中医"天人相应"的养生学说相呼应,中医认为人的精神、心态和情绪会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登高眺望,人就会感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有个成语叫"赏心悦目"也正是这个道理,看到美好的事物心情会变得愉快。据相关数据分析,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的不愉快感会明显上升,也就是情绪中暑的机率显著上升。

夏气属火通于心,大暑为夏太过之气易伤心,如果大暑不注意保养全神,这样的不良情绪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加重。所以夏日养生的首要是预防"情绪中暑"。

展开全文

祛湿降暑健脾胃

夏季空气湿度大,故而雨水量也增多。湿气为阴邪,易于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型重浊向下,最易损害脾胃功能运化,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受损,则湿邪不能排除体外,长期作为身体垃圾留存在体内,久之则导致人体气机运行受阻,阴阳失衡而发病。只有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强大才能保证有效的运化水湿。所以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身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才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因为脾胃虚,湿气才能产生,所以杜绝湿气生成之源才是关键!

中医常用的健脾祛湿的方剂有四神汤、附子理中汤等,各位在家可以使用莲子15g、芡实20g、山药60g、茯苓20g、白术20g,加上大米煮一碗四神粥,可以达到健脾胃,祛湿气的功效。

还有一款颜值超高的"清暑祛湿花茶":

鲜扁豆花20g、鲜荷叶20g、鲜玫瑰花20g

先将荷叶切成细丝,然后与扁豆花、玫瑰花一同放入锅中,加 500 毫升水煎到300毫升,最后加入适量冰糖后即可饮用。

养生重在养心

古人常说"心静自然凉",夏季养生的重点也在“养心”。《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们要学会情绪转移,忘掉不开心,回归自我,以达到“心静自然凉”之效。喜欢熬夜的人群要特别注意了,暑天要尽早休息,子时(23-1点)肝经开始循行,血皆归于肝,这个时候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才能保证心神的足够的修养。减少夜生活,才能更好地达到夏季养生保健的功效。

当我们感到心烦意乱的时候,推荐大家一首舒缓的纯音乐《故乡的原风景》,脑海中想象着歌曲中唯美的画面,很快你的心就能静下来。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好的情绪可以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运作。其次,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宁静。但也不能贪睡哦,清晨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人体也要顺应自然,早起呼吸室外新鲜的空气,舒展人体阳气,可以打打八段锦、太极拳等。

清补养生避酷暑

中医向来注重食疗,作为一个吃货,我肯定得思考大暑应该怎么吃?和吃什么?我们来听听明代医家李时珍是怎么说的:

“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

没错,大暑养生饮食宜以清补为主,选择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食物。可以选择绿豆、黄瓜、豆芽、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也可以选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等中药配合赤小豆、薏米、南瓜等熬粥食用。

还需要多吃苦味的食物:苦味入心,不仅能清热除烦,还能祛暑、消除疲劳。

其次蛋白质的供给要足够:由于大暑的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就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要保证蛋白质的供给足够。

夏季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充足,讲究饮食卫生等以预防中暑。

下面给大家推荐两款适宜大暑时节食用的药膳:

1、绿豆粳米粥:

绿豆 60g,粳米 100g。先将绿豆用温水浸泡两小时,再与粳米一起加1000 毫升清水煮粥。

此粥可每日早晚各食一次,有祛热毒、止烦渴、消水肿的作用,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2、西瓜皮粥:

西瓜皮 100g,大米 50g。将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煮成粥,调入白糖。

此粥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作用,常食可防中暑。

关注三止中医,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