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介绍(后天大暑,“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是什么意思今年是荒年吗)_大暑_节气_中伏

本文目录

  • 后天大暑,“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是什么意思今年是荒年吗
  • 大暑节气各地有什么习俗
  • 大暑节气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 今日大暑,俗语“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大暑低温不好吗
  • 今日大暑,你有什么节气养生建议呢
  • 今日“大暑”节气,农村有什么说法,大暑过后会更热吗

后天大暑,“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是什么意思今年是荒年吗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后天就是大暑节气了。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的暑有“炎热”的意思,所以大暑的天气和小暑,天气要更加的炎热。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阳光最强烈、天气最炎热的节气,在大暑节气到来后,除了气温有明显的升高以外,降雨也会变得愈加频繁,所以大暑节气的天气特点就是湿热交蒸。我们常说一年之中三伏天最热,而三伏天中中伏最热,大暑通常会在中伏前后,因此大暑节气后天气会特别的炎热。也真是大暑节气的天气炎热,特别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在大暑节气后,农作物会进入到生长最快速的阶段。在农村关于大暑节气的俗语有很多,那么“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是什么意思呢?今年大暑在中伏之前吗?今年会不会是荒年呢?

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这句俗语从字面意思来解释是说,如果大暑节气在中伏之前,那么便意味着今年农作物的收成会很差,是农民最不想看到的荒年。

大暑在二十四节气中排第12位,于每年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大暑虽然在中伏前后,但是因为中伏出现的时间不固定,所以在有的年份,大暑会在中伏之前,而有的年份,大暑则会在中伏之后。中伏是三伏天中的其中一伏,在民间关于三伏天的计算,有“夏至三庚入头伏”的说法,意思是初伏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中伏和末伏分别是10天的时间,而中伏有10天和20天两种情况。初伏是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中伏则是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庚日是十天干中的其中一个,庚日出现的时间不同,三伏天的时间也不同,也正是因为三伏天出现的不确定性,所以才会出现大暑会在中伏之前和中伏之后两种情况。

在知道了“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这句俗语的意思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句俗语有没有道理。按照俗语所说,如果大暑在中伏之前,那么当年农作物的收成会很差,上面说到,中伏是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众所周知,每个节气之间相差的时间是一定的,通常会相差15天或16天,也就是说夏至节气到大暑节气之间的天数是固定的,如果大暑在中伏之前,那么便意味着还没到大暑节气,天气已经开始变得炎热起来,等到大暑节气到来之后,天气会更加的炎热,人们发现,通常大暑在中伏之前出现时,中伏的天数一般都是20天。虽然大暑之后的气温开始升高后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当中伏是20天的时候,三伏天的降雨就会偏少一些。我们都知道,农作物的生长,除了有足够的热量以外,也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当三伏天降雨很少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便有了“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的说法。

这句俗语的由来,是老一辈的人们结合当时的农业现状总结出来的,在过去因为农业机械水平落后,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农村,都没有灌溉设备,农民几乎是靠天吃饭,所以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下,农作物就会有一个好的收成,相反遇到降雨很少的年份时,农作物的收成就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还有可能会造成颗粒无收。

今年大暑的时间是7月23日,而今年中伏是从7月26日开始,因为今年的大暑在中伏之前,所以今年便是俗语所说的“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那么今年的年景真的会像俗语所说是荒年吗?上面说到,之所以在农村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古人根据过去农村的农业种植水平总结而来,但是现在农业机械在农村已经很普及,并且农业机械已经很完善,所以即便是在少雨的年景,农民也可以抽取地下水或河流的水用来灌溉农作物,所以现在农村出现荒年的年景很少很少。尽管现在这句俗语放到现在有些行不通,但是农民也要参考这句俗语,因为大暑在中伏之前的话,夏季的降雨会很少,所以农民朋友要及时留意天气变化,及时灌溉,避免出现农田干旱的情况发生。在你们那里有这样的说法吗?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大暑节气各地有什么习俗

感谢悟空邀请。

大暑节气在7月22日,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临了,许多地区的气温都超过了35度。这个时期农作物生长很快,很多地方的旱,涝,风等各种天气灾害发生也很频繁。

古代将大暑分为三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人们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卵化而出的;再过五日,天气更加闷热,土地非常湿润;再过五日,常有大的雷雨出现,大雨会让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节气习俗讲究还是很多的。大暑时节,浙江台州沿海有送大暑船活动,鱼民扛着船在大街上,鼓号喧天,鞭炮齐鸣,两边站满了祈福的人群,船扛到码头进行一系列的祈福仪式,然后被拉出渔港,在海上点燃,随水而去,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祥和。

当地人还会在这一天吃姜汁调蛋,给老人煮点鸡粥滋补阳气。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节那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亲友间常以荔枝羊肉作为互赠的礼品。

广东人在这个时节“吃仙草”。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在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

由于农历六月15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还讲究“过半年”,全家一起去拜完神后吃半年圆,半年圆用糯米做成,象征团圆和甜蜜。

因为大暑时节,蟋蟀也是最多的季节。茶余饭后,人们有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山东不少地区在大暑这一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人们还在三伏天喝伏茶,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几种中药熬成的茶水,有清凉去暑的作用。

有些地区,这一天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都要回父母家,杀上一只羊做锅凉面,全家一起喜气洋洋吃面条。

在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人们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与红糖搅拌在一起,在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有奇效。

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有仙草,甘草,夏枯草和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制成,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

湘中湘北有一种进补的方法:吃童子鸡,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有极大的好处。

这就是我整理的大暑节气时风俗和饮食,不够全面,大家有知道的可以补充。

大暑节气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今日大暑:最热的节气登场,你准备好了没!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安求,2019年大暑时间为7月23日10时50分16秒,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这时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大暑期间,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大暑养生

此时天气酷热,人们容易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有人称之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调养,谨守“静心养生”的原则。 以补气健脾、消暑生津为主 ,饮食宜清淡多样,忌生冷食物,可多食绿豆、黄瓜、苦瓜、莲藕、鸭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圆、桃子、 黄皮、芦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药食两用之品。

绿豆南瓜汤:绿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盐少许。绿豆清水洗净,趁水气未干时加入食盐少许(3克左右)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待用。锅内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钟,淋入少许凉水,再煮沸,将南瓜入锅,盖上锅盖,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有清暑、解毒、利尿,生津益气的功效。

清拌茄子:嫩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酱油、味精、精盐、花椒各适量。茄子洗净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内,撒上少许盐,再投如凉水中,泡去茄褐色,捞出放蒸锅内蒸熟,取出晾凉;蒜捣末;将炒锅置于火上烧热,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后,连油一同倒入小碗内,加入酱油、白糖、米醋、精盐、味精、蒜末,调成汁,浇在茄片上;香菜择洗干净,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可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

酸梅汤:乌梅150克、山楂150、甘草10克、陈皮100克、冰糖。把这些原料清洗干净,装入一个大碗里,加入水泡着,泡2~3小时;泡好后,把水和原料一起倒入锅里,乌梅山楂这些原料最好用过滤袋或者纱布包在一起,这样汤里就不会有残渣了;加入5L水,先用大火烧开,关小火慢慢熬1小时,泡的久就少熬会。这时可以把冰糖放进去一起熬,也可以加入红糖、蜂蜜,不过蜂蜜要关火后再加;熬好,放凉,放冰箱冻一会儿或加入冰块,就可以饮用了。有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的功效。(中国农林科技网)

从2017年11月开始,中国农林科技网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全网独创一县一品公益助农行动。在网站及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发布系列文章近500篇。介绍了从白山黑水到云贵高原、从五指山下到天山南北,涉及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贫困县的特色农产品。并且创新模式,结合乡村旅游的热度,介绍宣传当地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受到了各地朋友的欢迎,社会效应明显。到今天为止,一县一品公益助农仍在持续推介中。欢迎全国各地粉丝,推荐自己家乡的优质农产品及乡村旅游等资源。公益助农行动还将延伸到乡镇、村庄,尚未脱贫的偏远地区优先安排推介。

今日大暑,俗语“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大暑低温不好吗

“暑热交蒸”,北京时间7月23日04时06分49秒将迎来大暑节气,大暑节气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我国各地呈现出骄阳似火的现象,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其精准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关于大暑节气的农谚有很多,有句农谚叫“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到底是什么意思?大暑凉飕飕的不好吗?

“暑”表示炎热,“大”表示炎热的程度,因此大暑是指“炎热之极”。有句话老话叫“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说的就是小暑仅仅是炎热天气的开始,而正真炎热的天气在三伏天的大暑阶段,大暑时节地面累积的热量达到最大,酷热天气达到一年中的巅峰。

大暑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候,人们出现食欲下降、精神疲惫等症状,外出一会可能就会“汗流浃背”,因此可能很多人希望大暑节气凉快点,这样人会感到很舒服。大暑节气倘若凉飕飕的,人是感到舒服了,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可不是好事情。

大暑按理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那么大暑为什么会出现凉飕飕的情况?大暑凉飕飕的只可能是两种情况:一是副热带高压的势力低,导致持续的冷空气入侵,从而导致气温骤降;二是出现持续性的阴雨天气,如果副热带高压与冷空气势均力敌,那么在副热带高压的外围就会出现持续性的阴雨天气,持续性的阴雨天气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因此天气会变得凉飕飕。

“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暑时节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候,很多春播作物处于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在此期间“雨热同期”非常有助于农作物生长。温度高、阳光强非常有利于喜温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大量的有机物,光合作用越强作物积累的有机物就越多,作物的籽粒就会越饱满,可以提高千粒重,非常有助于粮食高产。

大暑期间如果凉飕飕的,农作物光合作用就会严重降低,生长速度就会明显变慢,湿冷的天气会导致作物积温不高,一旦错过了最佳生长期,农作物势必会出现贪青晚熟、籽粒不饱满的现象。

老话说“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该冷不冷,难成年景”、“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大暑盖棉被,秋后叫花子”,这4句农谚充分说明大暑凉飕飕或者冷飕飕非常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大暑节气期间“雨热同期”是最好的。

注意:大暑节气是农作物生长最关键的时候,气温高、多雨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如果遇到持续性的干旱天气(伏旱),就会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其次,如果大暑节气出现持续性的阴雨天气,作物得不到充足的光照,这种阴冷的天气也会导致农作物减产。

“立冬笑死牛”是什么意思?大暑凉飕飕的,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农作物会出现贪青晚熟的现象,本来正常10月初该收获的玉米,由于积温不够,可能到了10月底了还没有成熟,农民为了不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即便没有成熟也不得不提前收获。

对于一些产量非常低的农作物(籽粒不饱满的农作物)或者完全没有成熟的农作物,农民只能把它当做“青饲料”割了喂牛,牛的草料充足,牛自然会感到高兴。

补充:大暑期间农作物易受旱或者受涝,我们可以给农作物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叶面肥,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得抗逆性(抗涝、抗旱、抗寒、抗药害、抗肥害、抗干热风),农作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会更加强,有助于农作物高产稳产。

总结,农谚是我们老祖宗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充分体现出我们老祖宗的智慧,这些农谚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

天气该热就热,该冷就冷,才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才有利于粮食丰收,希望今年风调雨顺!

今日大暑,你有什么节气养生建议呢

大暑如何养生

一、大暑重“养心”

中医“四季养生”的理论认为夏属火通心,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人容易烦躁不安、口渴心烦、胸闷气短,所以暑天养心很重要。

1. 睡觉“宁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晚睡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补偿。

2. 大笑“开心”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3. 饮茶“安心”

夏季天热容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易消耗心脏阴液。

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是非常简单且实用的养心茶。

二、注重养生的你一定要注意这4个重点

1. 暑邪:让你气阴两虚

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气伤了以后,推动血液运行的能力就弱了,所以血液容易运行迟缓,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梗、心梗。

祛暑邪清凉绿豆汤。准备绿豆30g,芦根9g,生甘草3g,先将芦根、甘草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去药包后饮用就可以了,能防暑消暑。

2. 暑热:让你咽痛失眠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人们更容易“上火”,出现咽痛、烦躁、失眠等不适。再加上人们汗出过多,使得体内的水分丢失增加,还会有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表现。

清热方吃苦味。苦味食物都属于寒凉性质,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健胃的功效,特别适合于在炎热的夏季食用。

煲水鸭。大暑老鸭胜补药!鸭肉能够去热清火、消暑。

教你一道冬瓜水鸭汤。准备1只水鸭,连同冬瓜、葱、料酒、姜等放入锅里加水,用大火把水烧开后,再改小火煲两个小时左右,然后加入食盐即可。

3. 暑湿:让你肢体困重

大暑时节,雨水逐渐增多,湿邪最易乘机而入。

暑湿侵害人体会出现口中黏腻、头昏脑涨、肢体困重等症状,不仅皮肤感觉黏黏的,连内脏也黏滞起来,这就导致有些人出现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口中黏腻等不适,甚至旧病复发。

祛湿招运动微出汗。适当出汗有助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年轻人步行、慢跑,老年人打太极拳,都是出微汗适合的运动。

睡前泡泡脚。睡前用热水泡脚,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加速湿气排出,缓解下肢水肿,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4. 脾胃差:让你胃肠难受

大暑前后湿气重,脾胃运化能力差,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如果经常穿梭于空调与闷热环境中,冷热不调,如果大量喝冰镇啤酒、吃冰激凌,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没有胃口吃饭等。

养胃方玉米糊。玉米属于平补的食物,能调中健胃,无论是哪种体质的人,都可以适当吃一些。

推荐一款山药玉米糊,买点玉米粉和山药粉,然后按3:1的比例煮成糊状,对胃很好。

橘皮茶。橘皮10克(鲜皮加倍),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能理气开胃、燥湿化痰。

三、化气生津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更难以抵御酷暑,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此时十分需要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

建议:日常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阴的食物,如生姜、枸杞等。此外,可适当多喝紫菜汤、菊花茶等饮品,不仅能够益气生津,还可清热消暑。

四、冬病夏治

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节气,它至盛的阳热之气可以用来温通我们身体的每一条经络,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脚冰凉的朋友赶紧加入过大暑的行列,把握“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

建议大家多去户外走走,可以选择行走、慢跑等,这些有氧运动都很适合在暑天进行。但运动时要把握好量和度,要避免大汗淋漓,否则反而容易耗气伤阴。出汗后要及时擦干,避免湿气侵袭人体。

除了运动,洗热水澡也有助阳气生发。洗浴时可用热水反复冲淋颈背部,因为后背的督脉总督全身阳气,热水冲淋有助于振奋体内郁闭的阳气,此为通督法

大暑吃什么

1、清热提神吃点“苦”

适当吃些苦味食物,既能健脾开胃,还能预防中暑。另外,苦味食物还具有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回复精力和体力,减轻乏力感。

推荐食

苦瓜、苦菜、苦荞麦等。

2、解暑健脾多吃豆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人容易疲劳和食欲不振。因此,应注意健脾养胃的食物摄入。

推荐食物

绿豆汤、莲子等,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

扁豆、薏仁则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

3、益气养阴多喝粥

桑拿天,天气湿闷,容易耗气伤阴,出现虚弱无力等症状。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增强体质。

推荐食物

建议多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此外,山药、大枣、鸡蛋、蜂蜜、莲藕、木耳等也有滋阴功效。

4、能量补充食蛋白

大暑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

推荐食物

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

今日“大暑”节气,农村有什么说法,大暑过后会更热吗

今日大暑节气,农村有什么说法,大暑过后会更热吗?

昨天七月二十二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节气是最炎热的时候,平均气温35摄氏度,有时会超过35摄氏度。农谚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2020年三伏天从七月十六日开始,八月二十四日结束,历时40天,八月七日立秋,农谚说:“秋后一伏热死人,秋后还有秋老虎“。意思是说,立秋节气到来时还有十天半个月的高温,早晚温度略有下降,过了立秋进入处暑高温天气逐步消失。

进入大暑热气熏,

树上知了叫不停。

狗卧地下伸舌头,

外出劳作汗沾巾。

大暑节气到来已进入了三伏天,我们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中午高温不要外出,以避中暑而危及生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