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清:农村任教没有成长动力怎么办?_成长_乡村_教师

杨瑞清: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2023全国两会期间,家长、教师关心的话题,也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的教育议题,中国教育报围绕这些热点话题邀请名师作答,为您解惑支招。

乡村教育的振兴离不开高素质、有幸福感的教师队伍,但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上面临着一些普遍的困惑。在农村学校任教遇到困境怎么办?在本期“两会·问名师”栏目中,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

“我1981年从南京晓庄师范中师毕业,42年来,一直在同一所农村学校任教,不知不觉就到了退休年龄。我想,教师职业有退休,教育事业无退休,我还会继续成长,继续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做贡献。在农村任教,我曾经为留不住骨干教师而苦恼,也曾担心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变得麻木、封闭、落伍。后来我走出了困境,办法之一就是加快成长。”杨瑞清谈农村教师的成长动力,有以下几个重要来源:

第一,农村教师成长动力来自使命的召唤。

从乡村脱贫到乡村振兴,从建成小康社会到建设现代化国家,教育作为战略支撑,呼唤当代教师担当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农村教师顺势而为,大有可为。

第二,农村教师成长动力来自乡土的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对此,杨瑞清深有体会地说:“我很受鼓舞,我真切感受到,乡土文化蕴藏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农村教育生态是育人的沃土,也是教师成长的沃土。”

第三,农村教师成长动力来自榜样的感召。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心一意为农民办教育的精神。将陶行知先生作为榜样、标杆,像陶先生那样做乡村教师,以新时代涌现出来的张桂梅等乡村教师为榜样,乡村教师就会有不竭的成长动力。

第四,农村教师成长动力来自良师的情怀。

“我曾经想过,专心致志做教师,做不成名师怎么办?我找到的答案是立足做良师,力争做名师,立志做新时代的大先生。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乐于动笔,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就能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就能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人生。”杨瑞清说。

(中国教育报记者 李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