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化平台支持下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过程性评价_评价_学生_教师

黄冈市东坡小学 王婷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实施大多是在活动中实现,过程性评价能及时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同时能为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供帮助,发挥着激励引导和质量监测的重要作用。

1.课前评价

利用“问卷星”等数字化平台,采用问卷调查、摸底测验的方式进行课前评价,方便教师了解学情,实现因材施教、精准教学。同时借助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发布问卷和测验链接,方便开展课前活动。

2.课中评价

课中评价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评价,主要包括任务型评价和表现型评价。

(1)“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支持下的任务型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可以解决展示全体学生作品评价的问题。教师在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量化作品评分;学生完成任务上传作品,师生对作品进行浏览和评价;最后,学生查看个人评价情况,教师查看所有的评价结果。

(2)“班级优化大师”支持下的表现型评价

“班级优化大师”丰富多样的评价功能,可以使表现型评价变得有趣,深受小学生喜欢。教师根据学生或小组的课堂表现给出相应的评价分值,激励学生进步;评价的统计和反馈功能,能辅助师生查找问题,优化教法和学法;平台多学科评价相关联的功能,方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

3.课后评价

教师可以利用“问卷星”设计课堂综合表现的评价要素和量化标准,将评价链接发到班级群,方便学生及时完成课后评价和反思。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完成对学生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课后检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内容也会不断地发生改变,因此任何评价的内容、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