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元年(1017年),一代名相王旦病入膏肓,临终之前他特别叮嘱子孙们不准厚葬,因为他这一生有一个无法洗去的污点——那就是他身为宰相,却被迫阿谀奉承,参与了伪造天书的活动。对此,王旦懊悔无比地说:“我别无过,惟不谏天书一节,为过莫赎。”作为一个太平宰相,他却被迫像个小丑一样参演了天书降临、东封西祀的闹剧;但王旦还只是个配角,真正的主角是那个自导自演、一意要封禅的宋真宗皇帝。
历史上都有哪些帝王参与过封禅?
《史记正义》说:“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因此,所谓的“封禅”就是到泰山去举行的仪式,通过这场仪式,把自己的功绩报告给天地,其中最主要的两个环节分别是“祭天”与“除地”。
据《封禅书》记载,春秋时代,齐桓公称霸于诸侯时,曾想封禅泰山,他向管仲咨询有关封禅的历史。管仲回答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这“十二家”分别是无怀氏、虙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幹、尧、舜、禹、汤以及周成王。
东周之时,泰山位于齐鲁之间,齐桓公自许功高盖世,想要以诸侯的身份比肩历代帝王,这在一向主张“尊王攘狄”的管仲看来无疑是僭越之举。于是,管仲阻止说:“今凤皇麒麟不来,嘉穀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桓公只得作罢。
自周成王封禅之后,过了八百年,泰山才迎来第十三位封禅者,那就是秦始皇。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东行郡县、途径泰山,征儒生博士七十人商议封禅的仪式。儒者们意见不一,有人甚至说进山时要用蒲草裹住车轮,以免伤到山中神圣的土石草木。对于这种迂腐之见,始皇鄙之,他下令开山取道,修筑台阶,径直登顶。在山顶上,秦始皇命人负土为坛,刻石为碑,鼓吹自己的功德。在下山的时候他还遭遇了一场暴雨,只得狼狈地到树下躲避。之后,始皇又继续到梁父去除地,完成了封禅的仪式。
秦始皇
在当时,封禅是一种歌颂功德的做法,用来宣布政权的合法性,但百姓痛恨秦朝的暴政,皆“始皇上泰山,为暴风雨所击,不得封禅。”对此,司马迁说:“此岂所谓无其德而用事者邪?”他认为封禅需要兼具“功”与“德”两方面,秦始皇有功而无德,不能被认可。
之后仍然有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嵩山封禅)、唐玄宗进行了封禅,苻坚在发动淝水之战前也曾梦想“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把封禅视为无上光荣的事,然而古代的有识之士皆对封禅持否定的态度。秦始皇之后进行封禅的皇帝们都是可以和秦始皇一较高下,拥有竞争千古一帝称号的帝王,去泰山封禅都说得过去。
展开全文
但到了宋真宗这,味道就变了,泰山封禅更多的意义是帝王标榜自己功绩,进一步巩固自己皇权的行为,但宋真宗有啥功绩?
在寇准磨破嘴皮子的情况下御驾亲征,最后在澶渊和辽国签订了个盟约,这样也算功绩?何况这个澶渊之盟在后世人看来多少还有些丧权辱国的味道,景德三年(1006年),宋朝以交岁币的方式与辽国达成了澶渊之盟,拍板决策的人正是宋真宗,他亲口说:“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宰相寇准虽有意与契丹人交战,但皇帝已经答应了和议,最终只得作罢。
宋真宗封禅是一股历史逆流,他之所以这么做,也有原因的,那就是为了洗刷自己在澶渊之役中接受不平等条约的恶名。王钦若知道,要想洗刷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耻辱,就得出兵攻辽,收复幽云十六州,而这是宋真宗万万不敢做的。于是王钦若对真宗说:“惟封禅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
赵恒
在他亲自谋划下,一场历史滑稽戏终于上演了。
首先,要想封禅,就得有祥瑞。王钦若认为所谓“神道设教”,祥瑞不一定要真,可以通过人力来伪造,只要“人主深信而崇奉之,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宋真宗急着要洗白,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于是他们采用软磨硬泡的手段逼迫宰相王旦配合,——一天,宋真宗对群臣说自己做了一个怪梦,梦见有神人说下个月会降下一本名叫《大中祥符》的天书,希望真宗到时能准时去领取。于是,宋真宗在约定的那天率领百官走出承天门,瞻望再拜,接着命两名太监爬到楼上去取下事先摆放在那的“天书”,然后由王旦进呈宣读。接着便昭告天下,改元大赦,并于当年三月“诏议封禅”。
十月份,宋真宗离开京师,带领百官浩浩荡荡地奔赴泰山,举行了中国古代史上最后的一次封禅大典。对于宋真宗封禅的做法,《宋史纪事本末》的作者陈邦瞻表示不能理解,他甚至牵强附会地辩解说辽国有崇拜上天的迷信习俗,宋国人害怕辽国人入侵,所以采用神道设教的手法,通过封禅来“动敌人之听闻,庶几潜消其窥觊之志欤?”
宋真宗是封禅的推动者,他的初衷就是为了掩盖自己在澶渊之盟中轻易许下岁币的过失,想要通过“神道设教”来洗刷自己的污点,进而携持百官,神化自我,巩固权势;王钦若是封禅的谋划者,他利用阿谀奉承的手段来往上攀爬,即使欺世盗名也在所不惜;王旦是封禅的配合者,在寇准被贬窜之后,他接替相位,处于两难的困境。一方面他不能轻易离去,否则相位将被王钦若占据,导致奸臣官居高位、国是如非;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配合宋真宗的种种荒唐决策,否则会因失宠而被皇帝疏远。所以在封禅的背后,各方之间明里暗里在进行权力斗争,这些力量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封禅死灰复燃的闹剧——谁都知道天书是伪造的,封禅并没有什么意义,但他们为了自己的权力,还是这么公开撒谎、公开做戏。
宋真宗封禅与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有关,在此之后再无帝王进行封禅了。这是为什么呢?封禅的资格被宋真宗拉低,并不是后来皇帝不再封禅的主要原因。
宋真宗之后的帝王不去泰山封禅的原因
宋真宗之后的帝王不去泰山封禅的原因首先自然就是真宗这次泰山封禅丢了皇帝这个职业的面子,之后的帝王不乐意去了,这个确实是主要原因,虽然不是每个帝王都爱面子,但这个职业本身决定在位者不能太丢份,毕竟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是整个国家的颜面。
泰山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认知和眼见也进步了不少,多少都能看出祭祀这种行为根本没啥用,还劳民伤财,加之科技的进步也使得社会抗风险能力上升,封禅的必要性也就没那么大了,之所以还有这种活动,无非就是礼仪和传统罢了。所以真正以民为本的皇帝们也就不去搞什么泰山封禅了,至于那些所谓的“昏君”,人家哪有这个时间?
还有就是时代变了。儒学在宋朝中期又搞出了新的“正统论”思想。以致后来的皇帝不需要通过封禅这件事,宣扬自己的功绩,稳定民心,论证自己的统治合法性。
众所周知,汉朝至宋初,统治者都十分讲究天人感应,喜欢搞谶纬神学。
皇帝要宣扬皇权合法性和权威性,主要通过四种手段:一是谶符,二是五德,三是封禅,四是传国玉玺。
这其中,谶符和五德属于理论依据。封禅属于实际行动。传国玉玺属于信物。
这四种手段玩得好,当然是皇帝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大大加强。没人提出质疑。但玩得不好,也有副作用,风险极高。
因为这套玩法的信徒,喜欢把王朝更迭归结于天命。
宋朝形势图
汉、晋、隋、唐为什么亡?儒生们说,这是因为天要它们亡。对于皇帝而言,这明显就是胡说了。尤其是宋朝的皇帝。
赵匡胤趁着人家后周孤儿寡母,靠篡位才夺得的天下。从一开始就得国不正。无论文人怎么洗白,无论宋真宗怎么折腾,搞封禅之举,这都是洗不白的。而且宋朝没有统一全国,它与辽、金是并列存在的。
所以从宋朝中期开始,再靠以前的那套理论论证皇帝的合法性,显然就不行了。
一种新的“正统”理论也就随之诞生了。
这种新理论,简单点说,就是统治者不再迷信旧有的道统观念。五代时期的安重荣就明说了:“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只要皇帝逆取顺守,百姓都心悦诚服。就有统治合法性。
至于什么天命所归?什么泰山封禅,什么传国玉玺。那是忽悠老百姓的,都不重要。
在《封禅书》中,司马迁把汉武帝封禅的说法视为神怪迷信,直言不讳地记载“今上”多次被方士愚弄的事迹。所谓的“汉家封禅”就是方士说的“封禅者,合不死之名也”——是汉武帝追求长生不死的手段,故而武帝封禅的时候“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其事皆禁”,做得很隐秘,与秦始皇大张旗鼓的刻碑颂功德截然相反。
刘秀
到了东汉之时,封禅已经被视为无益于世的劳民伤财之举。当群臣对光武帝说:“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时,他答复说:“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于是下令敢有再盛称虚美者,一律惩处。然而,随着年事渐高,光武帝也变得迷信起来,他偶尔读到了《河图会昌符》一书,对谶纬封禅之事颇为迷信,不仅松了口,而且还举办了一场封禅大典。此事一直被视为光武的“圣德之累”。
西晋之时,在平定吴国之后,贾充等人认为天下一统,理应封禅,然后晋武帝对此不屑一顾。南梁时期,梁武帝想要举行封禅大典,许懋发表了一番议论,他说:“若圣主,不须封禅;若凡主,不应封禅......封禅之礼,皆道听途说,失其本文,由主好名于上,而臣阿旨于下也。”
这一语道破了封禅活动的本质——封禅只是一场凡人的造神运动,是君主虚荣自大、喜好奉承,臣属奴颜婢膝、逢迎上意的产物。
在这之后,封禅就越来越不受重视,当隋朝平定南陈时,朝野皆请求封禅,隋文帝大怒说:“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虚言而干上帝,非朕攸闻。而今以后,言及封禅,宜即禁绝。”到了唐朝,作为英名之主的唐太宗也充分认识到了封禅的本质:“朕闻探元赜者,先实而后宾;体至公者,本仁而末礼。名归于已,往哲存而弗务;德利於人,前圣徇而为急。是用范围天地,权轻重以会时宜;取则阴阳,适通变以从众欲。繇是古之封禅,无夺事机。所谓奉天,咸资务隙。朕仰窥前志,历选哲王,无怀有巢,缅逾绳契之表;龟文凤纪,越在俎豆之先。扣寂寞以传疑,故可略而言也。至如三元立统,百物正名,步骤之轨蜚遥,损益之源挹。虽尧心广运,局疆域于流沙;禹迹遐宣,限要荒于碣石。犹且先宏即叙。次展玉帛之仪;首创宾门,方备云亭之典。告成之义,罔弗繇兹。况朕奄有方舆。阃域该于千古;仰承灵眷,降福超于百王。巨海所环,莫非臣妾,长河攸括,并入封疆。日者夷夏同文,贞符狎至。谓可鸣銮日观,勒牒仙闾,许以来春,亲行告禅。而今延陀一姓,流窜西陲,控弦万计,初归正朔,亡其沙塞之地,游魂戴斗之乡。一物之微,犹惊心于夕惕;九夷乃陋,岂忘怀于施生。新就絷维,理须安置。又以朕往岁躬勤拯溺,至于炎月,沿比不安。公卿庶僚,各陈诚请,遂有翠微之役,非无版筑之劳。既而山谷阻深,朝宗有碍,重披丹恳,请建玉华。朕以寸心,经纶亿兆,冒兹隆热,贻朝野之深忧;允乃诚忱,副率土之佥望。遂复频有兴造,恐致劳烦,兼闻河北数州,颇伤淹涝。朕为人父母,思济黎元,顺动升中,理无兼遂。其介邱大礼,宜且权停。前追诸王,及四方岳牧,并蛮夷酋长。令以明年二月会泰山者,今并宜停。其朝集使及选举人等,前令诣洛阳宫,可依常年集限,并赴京师。诸为封禅事举人营造转运等,亦宜并诏停。其玉华宫所立制度,前已下诏,务从菲薄。今乃庶事减省,更令卑陋,示免风雨,称朕意焉。可分道驰驿,散颁天下,主者施行。”
李世民认识到:第一,封禅于天下治乱、百姓安乐并无助益;天下太平、家给人足的时候,如果不举行封禅,难道就不算盛世吗?第二,封禅自是皇帝的自我标榜,然而公道却在于人心、历史;秦始皇封禅,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耶?”第三,封禅在任何地方都做得了,因为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哪里都可以祭天除地,为什么非得要到泰山梁父去沿路扰民呢?魏征也表示封禅“崇虚名而受实害”,智者不为也。
比如明孝宗时,西安鄠县一个老百姓挖出了所谓的“传国玉玺”。陕西巡抚很高兴,第一时间送到京城邀功。结果礼部尚书傅瀚跟明孝宗说:“我高皇帝自制一代之玺,文各有义,随事而施,真足以为一代受命之符,而垂法万世,何藉此玺哉!”
朱祐樘
事后,孝宗认为傅瀚言的话有道理。便把所谓的“传国玉玺”丢到仓库里了。
清朝乾隆年间,也有地方官送上“传国玺”。乾隆皇帝看了几眼,觉得是假的,直接就让人砸了。
砸完后,乾隆皇帝表示:“君人者在德不在宝。宝虽重,一器耳。”
所以说,宋真宗之后再无封禅,主要原因在于时代变了。
明清两朝,都是强调枪杆子出政权。皇帝权力空前强,皇帝不需要君权神授了。单纯的以德治国,也能有合法性。汉唐时代玩的那套正统理论明显过时了。而这就导致泰山封禅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封禅的意义早已被否定,相似的政治环境没有再出现,再加上宋真宗封禅泰山又拉低了规格,所以封禅就在古代史上绝迹了。
宋真宗确实把泰山封禅的味道给变了,致使后世帝王都不乐意去了,但秦始皇又何尝不是改变了封禅背后的意义呢?所以宋真宗泰山封禅是此后帝王不再去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原因,毕竟每一个拥有成为千古一帝资质的帝王谁还看不清封禅背后的真正意义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